• 当前位置:首页 动画片 盗梦特攻队

    盗梦特攻队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画片匈牙利2018

    主演:伊万·卡马拉斯,加布里瑞拉·哈默里,佐兰·马克兰兹,乔鲍·马顿,保罗?贝兰托尼,马特·戴维尔,卡塔琳?东比,亨利?格兰特,彼得·林卡,马泰?梅萨罗什,加博尔·纳吉帕尔,维吉尼亚?普罗德 

    导演:米洛拉德·科斯蒂奇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功夫熊猫4

    • 正片

      冰川时代2

    • 正片

      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

    • 正片

      冰川时代:巴克·怀尔德的冒险之旅

    • 正片

      冰川时代

    • 火影忍者疾风传剧场版:羁绊

    • TC中文

      头脑特工队2

     剧照

    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2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3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4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5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6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6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7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8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19盗梦特攻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心理治疗师鲁本的梦境饱受“妖魔化”的名画侵扰,蒙娜丽莎、维纳斯全都成了骇人的噩梦怪物;若想一觉好眠,唯一的办法是偷走所有入侵他梦里的名画。为帮助鲁本脱离梦魇,他与四名身怀绝技的病人联手组团偷遍罗浮宫、泰特现代艺术馆等各大美术馆一场飞天遁地、瞒天过海的疯狂盗窃计划也就此展开...

     长篇影评

     1 ) 百无禁忌的策展游戏

    《盗梦特攻队》是近几年“彩蛋”电影中极致的异类。这股风潮我最早的印象是从2012年《无敌破坏王》引用大量经典游戏角色开始,到去年现象级作品《头号玩家》更是证明了这股风潮的巨大市场号召力,中间还有乐高等许多作品也有着较高的完成度。虽然这些电影也和《盗梦特攻队》一样在“余兴”部分目不暇接,但基本上都是在积极拥抱流行文化元素并唤起熟悉的旧日情怀,甚至连同样引用绘画作品的《至爱梵高》多多少少也不例外,谁又能说梵高如今不是人尽皆知又人见人爱的流行文化了呢?

    《盗梦特攻队》则通过一帧一注释般曲折的引用内容创造了一个文本迷宫,炫技式地展现了作者在复杂性上的殚精竭虑,所有文化元素的作者化过程也饱含巨大的精神力。但它也完全不是《尤利西斯》式的纯严肃作品,恰恰相反,所有庞大都精巧地框套进了一个“猫鼠游戏”的类型片主干中,使得它巧妙的主题不仅在原创文本中,而更是交织在马不停蹄的彩蛋部分。如此观之这部电影像极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策展,它自由调配着整个人类文化史上各种形式的伟大作品。

    有趣的是“将艺术作品框套进动画”也是片中主角鲁本父亲所做的心理试验。鲁本的噩梦是从父亲的葬礼后开始,父亲去世后父权的压力仍然延续,他再次面对自己的童年阴影,亟需能有一个和解。片中有一段闪回,可以看到鲁本父亲从小就以权威姿态要求着遵从他的教育和价值观念,希望他成为艺术家,并以将经典名画剪辑动画的洗脑方式控制着他的童年娱乐。

    如果将父权的压迫焦虑和博物馆名画带来的影响焦虑相对位,鲁本父亲将名画剪辑进动画中正如人类将艺术品锁进博物馆,鲁本医者自医的过程如同动画作者对其创作者焦虑的自我疗愈过程。女主角Mimi解释为何偷艺术品时说:“因为美,不该被锁起来。”这正是道出这次“策展”的野心。传统博物馆用画框,用品味,用权威,用各种“锁”将艺术品固定下来,而正如“盗梦特攻队”这一翻译,它正是要“盗”出这些固定下的美梦,让它们再次自由。

    这种自由尤其体现在几段恐怖元素鲁本梦境。比如第五段噩梦是角斗场,不断分裂的《双面猫王》枪杀鲁本,又或者是第八段噩梦,《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在悬崖边上用鞋子塞入鲁本的嘴。这些名画中的人物在此都不再岁月静好,有些和当时穿插它们的动画片混合,要么成为纯粹的恐怖元素,要么成为裹挟着父权的象征。片中总共有13幅画,另外4幅并没有具体噩梦场景呈现给观众。

    结尾火车车窗上,我们看到鲁本的倒影出现了Mike。其实Mike只是鲁本的一个梦境,或者说是如《双面猫王》一般的一体两面。“我不想学着喜欢。”面对雷诺阿时鲁本曾说的。鲁本成为了艺术病医生,一定程度上没有如父亲期望那般成为艺术家。于是,他构想出了一个完全摆脱了父权后的自己。“我梦见我是两只猫,两只一起玩。”片头的字卡如是说。这也正是梦的魅力,梦会给予人们满足,鲁本和麦克都只是在不同视角上试图找寻自己罢了。而梦境崩塌回到火车的关键点,正是鲁本看到了自己对面放着的杯子中有和麦克家一样的冰块,某种不合逻辑的破绽让梦中人醒来。

    最开始的火车上,鲁本在看的《深眠》一书开始了这次深邃的梦境。而最后的火车上书变成了《欣赏艺术》,“盗梦特攻队”的成员都是他的患者,联系中间“扮演小红帽”的段落,仿佛在证明中间的一切只是鲁本针对睡前手边素材编制的梦境。但在漫长没有尽头的海上铁轨,再次出现的蜗牛(蜗牛的壳也是螺旋),首尾对称的PCFC231,又都在暗示着某种超现实或者循环的存在。

    面对伟大作品不断的人类艺术史,作者自由地引用、排列、重塑,也会思考自身在其中的位置。这种沉重的负担下,《盗梦特攻队》直面更高的精神主题,它没有用画框用权威用品味将自己固定下来,而是利用多义性和哲学向的精神分析,让动画这种极致灵活自由的艺术形式成为和传统策展相反的载体。大量作者化的再创作,尤其是偏抽象派的绘画形式,对观众产生了审美间离效果,这是比片中大量艺术史内容更具观影门槛的部分。但如果观众接受并理解了作者的勇气,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实到类型元素,使动画保持着商业和艺术风格的统一,大量风格化的奇观展示,可谓形式和内容皆百无禁忌。

     2 )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的周限定观影之——《盗梦特攻队》

    “我梦见我是猫 两只一起玩 ” — — 匈牙利作家 卡林西

    本片并没有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紧紧抓住春天的尾巴,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迎来了第三期周限定观影。(第一期为《气球》,第二期为《性别为本》)即使复联四在本周大行其道,各位友邻对这部诡异迷幻的非院线动画电影也充满好奇呢。 有人喜爱强推,有人接受无能,各位在这篇长评中一探究竟叭。

    本次观影共有13位友邻参加,10条短评,平均分76.5。

    @低能钛合金 95/100

    毕加索式《盗梦空间》,艺术版《头号玩家》,超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画风交汇相融的梦幻国度,简明扼要的故事主线+诡谲化的影像构图+富含侵略性的配乐,观影过程既是头脑风暴,又是视觉盛宴。

    由于艺术素养严重欠缺,大概只get到该片两三成的美和彩蛋,但只看其中对《教父》、《低俗小说》、《罗生门》、希区柯克、梵高和罗丹等的致敬,就知道这部电影是一场艺术的狂欢派对,是文艺粉们的强力春药了。

    @mdr skywalker 90/100

    动画版《头号玩家》。身为画家的导演真的是不一般,画风完全致敬毕加索,抽象派和立体主义,有些画面完全可以作为壁纸。片中彩蛋应该是处处都有,大玩名画梗和电影梗,可见导演的高超艺术修养,遗憾的是本人才疏学浅,很多彩蛋看不出来。玩梗之余还输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价值观:人要直面内心。同时作为夺宝犯罪类电影,节奏感非常棒,辅之超级出色的动作戏调度和相得益彰的配乐,梦境的设计还挺有《盗梦空间》的味道,观影体验很不错。结尾映出了警长的影子,一个推拉镜头回归开头的场景,我都怀疑这一整部电影是不是一个梦境了。毕竟是个开放式的结局,见解不同。个人很喜欢。

    @鱼麦麦 85/100

    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当构图、色彩、配乐、创意都到达登峰造极的水准的时候是可以忽略一下剧情的稀碎的,而且一切不连接不合理的剧情都可以用梦来解释呀,动画就应该天马行空。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太强了,整体是黑色惊悚风,有几场戏还真有些吓人,即使我没有完全悟透,但并不妨碍我喜欢它,是差一点点能打五星的作品,缺的那点可能是因为我不够专业(卑微)

    @昨日之島 85/100

    即使不是2018年最棒的电影,那也一定是2018年最具风格化的电影。艺术大师的作品自此不再只静静躺在美术馆里,而是在第七艺术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那些莫可明说的东西无时不刻不充斥着电影画面,电影梗、音乐梗、名画梗从未如此和谐而不使人感到枯燥地融合在一起,动画这一介质无疑放大了电影表达的可能性,远远翻跃了真人电影的藩篱,今敏留给世界的遗产在这部电影了有了继承和发扬。我喜欢这部电影是因为看到了动画电影的无限可能,并且一直有人在不断探索这种可能。

    斯皮尔伯格和他的《大白鲨》

    @cinedreamer_ 85/100

    整部电影安插了如此多的彩蛋,说实话孤陋寡闻的自己实在没get到几个(大概也就低俗小说兔子舞、思想者、罗生门、杯子里的希区柯克这几处?)知识储备不够,其实还是少了些乐趣。不过令我比较佩服的一点是,整部片门槛虽高,观感却意外地非常好。类似毕加索般的诡异画风、艺术心理犯罪三大主题的融合、得当且出彩的配乐再加上顺畅的时空转场,每一部分都通过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发挥着巨大的魅力(不禁想起了汤浅政明的《心理游戏》)。相比视听效果,故事感觉差了点,某些地方可能比较模糊,却也因此可以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很特别的一部动画,但很喜欢。

    @Owl 85/100

    @典 83/100

    若是对西方美术史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有一定基础,观影共鸣会大大增加。对于本片来说,若是视听语言能给五分,那剧情只能给三分。抽象诡谲的毕加索立体艺术风格贯穿全片,每一帧拿出来都可慢慢品味,配乐也增强了情节张力和气氛营造,毫无疑问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视听盛宴。但缺陷也是比较明显,剧情推进的流畅性不佳,故事较破碎且单薄。“我梦见我是猫,两只一起玩”的入场与结尾揭露的真相呼应巧妙,但是放在当下的商业片实在是没有让我太惊艳。

    @影武者 80/100

    现代抽象艺术,美吗,清奇吗,诡异吗,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这风格,除了那些名画,细节也时刻都在提醒你,这是一部多么艺术的作品,主题有些晦涩,不过还算友好,黑色电影动作大片精神分析……各种类型捏一起,导演也肯定是个炒鸡影迷,明着暗着的抖了不少货出来,很有趣。

    致敬《创世纪》

    @嘉措 72/100

    1 脑洞非常大,用12幅名画串联起来的故事,里面有非常多的致敬梗不过本人观影量较低没发现多少,这里提一个 20分57秒 打死蚊子 杯里有某位胖子的黑色轮廓影子 1.26分 同样出现了那个带有黑色轮廓影子的杯子

    2 用《红辣椒》和《盗梦空间》的形式讲述《纵横四海》不过核心不太一样,最后那个火车玻璃上的影子显然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火车又开回了起点循环往复也许是不愿意触及真相。

    3 影片中多次提及的"用问题来面对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应该就是要表达的核心。

    4推荐给两种群体吧,一种是学艺术或有一定艺术水平的可以好好欣赏,还有一种就是观影量比较大的,可以开心的找彩蛋。

    @Mathilda 65/100

    @落山鸡 65/100

    @Anyslus 55/100

    "嗯。不爱别伤害”

    @扶不起先生 50/100

    影片的画风让我想起了毕加索,扭曲的面部和狰狞的五官着实让人不适,某些片段就像惊悚片一样不寒而栗。剧情总体来说算得上通俗易懂,搭配着乐曲似乎没有那么煎熬。观影中总想从中看出什么,但这都是徒劳无功的尝试。抽象的艺术、心理的暗示、梦境的解读。呵呵,电影真是个艺术啊,这部影片除了开头和结尾,其余的真的没有看懂,更没有耐心去研究和解读,所以还不如做个好梦来的实在!

    观《教父》ing

    ok,以上就是本次周限定观影的全部内容。有兴趣的话呢,就去慢慢享受《盗梦特攻队》带来的颅内高潮和视听狂欢;没兴趣的呢,没兴趣你还看这篇长评?赶紧关了!

    观影不就观个爽快,观个欢乐嘛,更何况我们可是一群春天的放牛班的卑(沙)微(雕)观影仔~~~

     3 ) 谁是谁的梦?心理学角度解析鲁本之谜(本影评含剧透,请观影后阅读)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

    从1879年心理学正式独立为一门学科以来,公认的四大门派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认知学派。

    行为主义最先兴起,它的代表人华生曾放言:“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显然,他提倡后天决定论,认为人经过后天的打磨可以被塑造成任何样子。于是那段时期兴起行为塑造法,原理是想塑造一个好的行为就把这个行为和好的体验相联结。而想消除一个不好的行为就把这个靶行为(或想法)和极度令人不适的体验相联结,比如为了消除罪犯的邪恶想法,当犯人产生犯罪想法时,就给他喂生石灰,或折磨他的生理(电影《发条橙》中曾经典重现这种场景)。然而结果却不尽人意:效果难以持久。更是因为一味的强调外力而忽略人性和情感体验,最后遭到铺天盖地质疑。

    被行为塑造法折磨的《发条橙》男主,最后他成功消除邪恶思想了吗?

    与此同时,重视人们内心本身,挖掘潜意识的精神分析理论通过不断成长,逐渐替代了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主流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开创者弗洛伊德提出了人的意识三层次理论,他认为人们可以自我意识到的意识只是人们全部思维的冰山一角,而平时意识不到的前意识和潜意识才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关键。他的这个理论最后冲破了心理学领域,在哲学界、艺术界、文学界……等等领域都引起轩然大波,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还有用潜意识理论阐释“梦”的著作《梦的解析》,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述了梦和潜意识的关系,对后世催眠和心理治疗有开创意义。另外还有“里必多”、人格发展阶段等等理论,以及另外两个大学派,因为和本电影关系不大这里就不说了。

    鲁本父亲

    影片开头,精神医师鲁本(Dr.Ruben Brandt)挣扎着从梦中惊醒,对着答录机记录:我的噩梦越来越强烈,梦中的人物一直在攻击我,我这样已经三个星期之久……

    而触动他开始噩梦的时点正是他父亲的去世。

    他的父亲格哈德(Gerhard Brandt)出生在东德,是一名心理技术专家。1967年在美国情报局CIA帮助下,逃离东德和家人举迁到华盛顿,从此为CIA服务。

    鲁本并不知道,他从小被父亲当做试验品,被关在影片室中看含有世界名画的动画片,每25帧动画片便有一帧是世界名画,父亲想通过实验,证明这种行为可以让他爱上艺术,而成为一名艺术家。

    格哈德出生成长在冷战时期的东德,东德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前苏联十分亲密,实证主义盛行。有前鉴拿自己做实验的方法叫“自测法”,著名成果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拿自己孩子作为观察对象的人也有很多,比如弗洛伊德就拿女儿安妮当做观察对象来记录。但是在自己孩子身上做实验这种事还是非常骇人听闻,格哈德的实验是我们前面提过的行为主义和潜意识理论的结合,他想通过阳性强化(孩子喜欢的动画片和名画结合)和潜意识种植来达成使孩子成为艺术家的目的。

    而结果也许真的有效,虽然鲁本没有成为完全的艺术家,然而从鲁本的奖状可以看出,他因为在心理治疗中运用开创性的“艺术疗法”而获得颇多赞誉。

    鲁本因“艺术疗法”获奖多次

    与此同时,警探迈克·科瓦尔斯基(Mike Kowalski苏联姓氏)与盗瘾者Mimi在巴黎街头展开一场追逐。

    他乐观开朗,自由奔放。和沉郁的鲁本那么不同。

    然而他也有遗憾,母亲对父亲讳莫如深,家里至今也只有他和母亲二人照片,他不知道父亲是谁。

    直到母亲告诉他,格哈德就是他的父亲。她为了不让科瓦尔像他哥哥那样沦为父亲试验品,当初只能离开。

    家中只有母子照的科瓦尔

    本片的梦境性

    为什么所有人除了两个男主的器官方正,其它人物都是随意构图?为什么男女主飞檐走壁都可以毫无损伤?为什么世界名著被偷抢如此顺利?为什么鲸鱼可以在地下游?为什么鸟儿可以比火车快?为什么建筑结构可以完全不符合实际?

    这一切都是因为导演在刻意营造一种梦境感,事实上,影片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的一场梦

    那么,是谁的梦?

    鲁本和科瓦尔斯基

    鲁本和科瓦尔的关系让我想到了庄子的庄周梦蝶。

    影片最后通过玻璃反射揭示了鲁本就是科瓦尔,科瓦尔就是鲁本

    在鲁本的梦里,他想象自己成为了脱离父亲、和母亲在一起而变得开朗的弟弟科瓦尔,弟弟从没有经历过父亲的折磨实验,而是自由奔放的生长,最后在巴黎成为一名声名远扬的警探,过着率性自在的生活。他借以想象成为弟弟,释放内心被管控下积久的压抑,也释放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父亲的爱与恨。表面上鲁本是一名精神医师,事实上在梦里他却是那个可以肆意驰骋在世间的、享受母爱和不知父亲罪恶的弟弟。

    又或是?

    科瓦尔跟随母亲离开父亲后,通过不停在脑海中构建父亲伟岸形象来掩盖对父亲抛弃的疑问与责怪。他在成长中学习父亲学过的知识,看父亲的著作,接受父亲的理念,慢慢变成父亲的一部分。他虽然成为一名潇洒肆意的巴黎警探,却在梦里人格化出另一个自己——被父亲细心教导过的哥哥鲁本,亦是父亲缩影本身。以此来抒发对父亲的思念和填补生命中对父爱的缺失。

    而无论是谁的梦。梦主人极力保持的内心平衡都在父亲去世那一刻被破坏。

    一路上在收集画作,实际是在收集关于父亲的碎片。

    潜意识和父亲有关的一切

    对父亲的爱和恨,让他循环在自己梦里。因为他再没有机会和父亲和解了。

    没机会再问一句你为什么这么对我。也没机会听一声对不起。

    这足以让一个人崩溃,也足以让一个人长眠不醒。

    只是在梦里,是做一个不愿承认父亲拿自己做实验而正面临崩溃的卓越精神医师鲁本?还是做一个马上就要发现自己父亲是个混蛋的自由意志警探科瓦尔?

    悲伤的是哪怕在梦里也要面临真相和抉择。

    这是他永远都不愿去承受的结局。也是噩梦永远存在的本始。

    所以每当真相全部拆穿,故事便又回到了开头。

    影片最后画面又回到了鲁本坐火车和火车轨道,和影片开头如出一辙

    又或许?

    也许最不残忍的结局,是解释成这一切是父亲临死前的走马灯。

    在现实里,鲁本和科瓦尔都存在,只是不明现状。

    格哈德因为对儿子们深深的愧疚和自责,在回光的梦境里让自己成为了他们,并经历着他所能想象的他们全部痛苦和快乐。

    全家福

    MIMI

    关于梦境到底是谁的。

    我个人更愿意把造梦者理解成是导演本人,他用一个全知视角,制造了一个以鲁本为主要意识,而父子三人意识皆在的长梦。梦里既有鲁本和科瓦尔永世无法与父亲和解的悲伤,也有格哈德再也不能补救的遗憾。

    而MIMI同其他三个可爱的来访者一样,也是梦的一部分。也许他们曾是父子三人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但在影片中,他们都是主体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履行着主体的意志,是主体内部寻求真相的化身。鲁本借由四人的各怀绝技而纵横在世界各大博物馆去拼凑画作和真相,又借由MIMI的梦境第一次捅破了鲁本和科瓦尔互为彼此的真相边缘,最后,MIMI和伙伴们随着完成帮助鲁本寻找真相的任务而消失。

    而真相大白的时刻,鲁本却没有醒来。他坐在火车上,让故事走入循环。

    四人完成任务消失在男主梦境世界的留念

    由此,导演从全知视角想表明的、鲁本和科瓦尔世界的梦境性和悲剧性昭然若揭。

    沉溺于爱与恨

    在心理咨询室中,来访者的症状总是和父母有关。

    如果一定要我用最短的话去形容它,那么——

    通常第一步,来访者要用一年时间去接受自己父母“是个坏人”的事实,接受曾经被自己奉为人生指向的价值观,只是父母扭曲价值观的继承。而自己只是父母扭曲思想的牺牲品。

    第二步,来访者会用一到两年时间或更久去迈出尝试和解的第一步。他们停止重复的逃避和悲伤,随着咨询的进行,来访者症状有所缓解,他们学会新的沟通方式和情绪处理方式,并且开始有勇气去面对造成自己症状的源头:父母。这是一步质的飞跃。哪怕之后的日子会有新的冲突和矛盾,但来访者和父母的沟通都不再浮于形式,而是在来访者的要求下直指问题核心。

    第三步,可能要用很多年,来访者会在生活中通过和父母不断的“冲突-和解”来制造新的相处模式。

    第四步,来访者内心已经强大到可以处理任何父母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影响。能从父母成长角度去合理解释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由来。并且尝试用自己已经成熟的健康思维、行为模式去影响父母,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健康家庭互动模式。

    通常第三步和第四步总是融汇贯通的,而多数人则永远卡在了第二步。

    有些人至死都没有勇气和父母对峙。这其中就有我们的梦主体鲁本。而随着鲁本父亲的去世,和解——变成了永远不可能的任务,也变成鲁本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

    鲁本心里明明白白。所以在发现真相时,他才微笑着显得那么淡然。

    在潜意识深处,他早就知道一切。只是依旧选择一遍遍沉浸在梦里,我相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他作出这样的选择。

    故事的最后,也是一切又要重新开始的地方。主角在孤独的车厢上,又一次驶向无尽彼岸。

    承载主角的孤独车厢
    驶向了永远没有尽头的彼岸

    在一片暖光中,他无法放下的,早已不是恨。


    影片结束了。

    除了吹爆导演的叙事能力、意象塑造、逻辑构架、剪裁节奏、视觉艺术、音乐修养以及令人叹为观止的广袤知识面……等等等等以外。

    联想到今日17岁男孩因和母亲吵架而跳桥的新闻。

    也想说。

    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子女。

    愿你我今日都能珍惜当下,来日不悔不恨。

    04.19.2019

     4 ) 《盗梦特攻队》歌单及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彩蛋

    匈牙利动画长片《盗梦特攻队》,因或深或浅地埋了众多有关电影、名画、雕塑、装置、音乐等的彩蛋,引发了不少热爱艺术的影迷的“寻梗热”。名画梗那些的因为挺多大神扒过了也就不重复了,这里详细列一下影片中用到的音乐,主要是根据片尾字幕,并对照影片具体出现的地方进行的整理。有一些音乐在虾米、QQ、网易云上可以找到的,也顺便备注了一下。

    先附上虾米歌单链接,但是不齐,需要的可以参考一下《盗梦特攻队》虾米歌单(根据片尾字幕整理)

    1. Pacific 231 - Arthur Honegger

    演奏: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指挥:Charles Dutoit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00:17影片一开始的配乐,蜗牛爬过铁轨,铁轨上有“PCFC 231”的字样。

    - Arthur Honegger于1923年创作的著名交响乐,以当时蒸汽机车中一种先进的大型火车头“太平洋231”而命名。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2. Polonaise - 梅林茂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01:30 男主角Ruben Brandt坐在火车车厢里看一本名为Deep Sleep的书。

    - 这首如果是熟悉电影《2046》的影迷就会很容易听出来,不过在片尾字幕没有看到这首的名字,不知是不是漏掉了。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3. Kiša Pada, Trava Raste (Traditional Serbian Folk Song)

    演奏:Radmila Roczkov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02:14 Ruben在火车上的洗手间里吹的口哨,然后有个声音接在他吹的调子后面唱出来了,再接着镜头切换到《吹口哨的男孩》;另外0:37:29 Ruben梦到自己一个人坐在屋内,有人按门铃,这时黑胶唱片机自己开始播放音乐,跟火车上听到的哼唱一模一样,然后Ruben去开门,被当成包裹卷上邮票扛走了。

    - 塞尔维亚的一首传统民歌,能搜到多个版本,因为影片哼唱节奏很慢,也是要认真听才能对得上号。

    (虾米、QQ、网易云有多个版本)

    4. Do You Love Me? - Brian Poole & Tremeloes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06:33女主角Mimi和侦探Mike Kowalski从酒吧开始的追逐戏,这一段两人还上演了一段致敬电影《低俗小说》的尬舞片段。

    - 60年代的英式摇滚有一支不怎么被中国乐迷熟知的乐队Tremeloes,这首歌是1962年的时候为乐队拿下过冠军的单曲。有意思的是,Brian Poole是乐队的主唱,而Brian被选为主唱是因为他戴着最像乐队偶像Buddy Holly 的“合适的眼镜”(suitable glasses)。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5. Sacre Du Printemps - Igor Stravinsky

    演奏:Ágens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07:49 Mike追逐Mimi进了一栋建筑,有个男的在屋里看电视,电视画面是一个人和一个血淋淋的狼头同床共枕。

    - 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相信很多人应该不陌生了,1913年在法国巴黎剧院首演时引起了骚动,也掀起了一场艺术革命。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6. Little Red Riding Hood - Sam the Sham & the Pharaohs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13:54 Mimi给医生Ruben打完电话后开着车在树林里穿行,衔接诊所里Ruben与病人们正准备扮演小红帽的剧情。

    - 美国摇滚乐队Sam the Sham & the Pharaohs有两首比较有名的歌曲,一首是 Wooly Bully,另一首就是Little Red Riding Hood了。这里用女主角Mimi比作小红帽,其实也是很明显的。毕竟小红帽这个故事,在很多原始版本中,其实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感兴趣的可以找找《百变小红帽:一则童话三百年的演变》这本书看一下,关于这个穿着红色连帽披肩的小女孩简直已经自成一个文化母题了。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7. Creep - Scott Bradlee’s Postmodern Jukebox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17:28冷战酒吧女歌手唱的歌,也是两位老特工的第一场戏,抛出Mike的父亲是Gerhard这个伏笔,相信很多人第一次看的时候跟我一样并没有很留意这个细节。

    - 这首歌原本是英国摇滚乐队Radio Head的首支单曲,发行于1992年,之后被众多乐队和歌手翻唱过,而影片选用的这个版本是由美国一支很特别的乐队:后现代点唱机,所演绎的。这个乐队的特别之处就在于,选用当红流行的歌曲,改编成爵士风格,再找来时髦的歌手进行演唱。这版Creep是由美国歌手Haley Reinhart所演唱,影片中也多次选用她与后现代点唱机所演绎的歌曲版本,跟电影中的五只眼女歌手非常搭配,完全没有违和感。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8. Piano Trio No.39 in G major Hob. XV:25, Gypsy (ⅠAndante) - Joseph Haydn

    演奏:Cári Tibor Project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21:02 诊所前的湖面,有只鸭子叫了两声,还有只蝴蝶飞过。

    - 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的第39钢琴三重奏G大调“吉普赛”,影片这里选用了其中的第一乐章行板,非常明快舒畅的曲子。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9. Piano Trio in C major, Hob. XV:27, Allegro - Joseph Haydn

    演奏:Cári Tibor Project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21:19紧接着湖的画面之后来到草坪,Ruben向Mimi介绍其他几位病人,并让她尝试画画。

    - 海顿的C大调钢琴三重奏的快板部分,接在前面那一小段G大调三重奏的后面,乍一听容易以为是同一首曲子。

    -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10. Francesca Da Rimini Op.32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演奏:委内瑞拉西蒙·玻利瓦尔交响乐团

    指挥:古斯塔沃·杜达梅尔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28:22 Ruben在美术馆观赏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被拽入画中与触手搏斗。

    - 这首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于1876年根据但丁《神曲》中的故事题材创作的一首交响幻想曲,很有力量感,配合影片的画面,效果非常惊悚。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11. All About That Bass (2015 European Cast) - Scott Bradlee’s Postmodern Jukebox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32:44第一幅画被偷的新闻出来时两位老间谍在冷战酒吧里聊天,酒吧女歌手唱的歌。

    - 原唱是美国歌手Meghan Trainor,于2014年发行,影片用的这个版本是后现代点唱机乐队2015 European Cast的版本,这个版本也是别有韵味,慵懒至极。

    (虾米、QQ可听,网易云的是另外的版本并非影片的版本)

    12. Au Vieux Bal Musette - André Verchuren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34:41 Mike接到信息希望他到巴黎调查《奥林匹亚》盗窃案,镜头切换到奥赛博物馆大钟的谈话。

    - André Verchuren是法国著名的手风琴家,也许你是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但你应该听过他演奏的《西班牙斗牛士进行曲》。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13. Dissonance’ Quartet K.465-1st Movement – Wolfgang Amandeus Mozart

    演奏:Cári Tibor Project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35:39 Mike查看奥赛博物馆的监控录像,看到Ruben在《奥林匹亚》画像前发狂,以为是行为艺术。

    - 1785年“神童”莫扎特创作了一组献给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影片选取了其中这首编号K.465的作品,也就是著名的C大调“不和谐音”弦乐四重奏。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14. Kis Kece Lányom (Traditional Hungarian Folk Song)

    演奏:Ferenc Snétberger, Richard Bona & Paolo Vinaccia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42:16 Ruben从邮差的噩梦中醒来,缓缓走出屋外,看到Mimi在做瑜伽。

    - 匈牙利的传统民歌,影片当中用的这个版本听起来特别悠扬舒服,可惜虾米QQ都搜不到。

    (虾米、QQ、网易云有其他多个版本)

    15. Šu Šu Šumadijo – Olivera Katarina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44:38 Ruben决心偷走折磨他的全部13幅画,五人小组开始辗转各地偷窃名画。

    - Olivera Katarina是一位电影演员及歌手,1940年出生于南斯拉夫,能找到的关于她的信息不多,但留下的电影作品不少,看照片是个美人。这首也是挺欢快洗脑的,只可惜找不到电影的这个版本,只能找到其他版本。

    (虾米、网易云有其他版本)

    16. Oops!... I Did It Again - Scott Bradlee’s Postmodern Jukebox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48:08关于“收藏家”的悬赏费用提高的新闻出来之后,镜头从黑手党Vincenzo切换到正在冷战酒吧接电话的线人;另外0:56:18 罗马机场乌龙事件之后,老特工John Cooper看着新闻反应过来“收藏家”的身份那场戏,冷战酒吧女歌手也是唱的这首。

    - 原唱是著名的美国流行歌手小甜甜布兰妮,发行于2000年,片中的也是Haley Reinhart演唱的,不得不说她的嗓音是真的很适合这个酒吧的调调。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17. Tarantella Siciliana (Traditional Italian Folk Song)

    演奏:Paris Perisinakis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49:09 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被窃后,Mike 给助手Marina看一段段监控录像,是Ruben在《维纳斯的诞生》画像前发狂的画面。

    - 一首传统的意大利民歌,具有非常浓烈的西西里风情。

    (QQ和网易云有,而虾米只有其他版本)

    18. Kosmogonia – Krzysztof Penderecki

    演奏:Olga Pasichnyk, Rafal Bartminski, Tomasz Konieczhy, 华沙爱乐合唱团,华沙爱乐乐团

    指挥:Antoni Wit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50:00 Ruben在爱德华霍普的画作《夜游者》中遭到追杀。

    - 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是波兰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家、指挥家,是20世纪先锋派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成名作《广岛受难者的挽歌》最为出名。担任这首音乐的指挥安东尼·威特,曾师从潘德列茨基学习作曲,1971年在柏林摘得卡拉扬国际指挥大赛的桂冠,是波兰指挥家中的翘楚之一,波兰音乐的权威诠释者。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19. Let There Always Be Sunshine – Avraam Il’ich Ostrovskiy and Lev Ivanovich Oschanin

    表演:Iván Hegedüs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51:28 黑手党的手下Boris在约翰·汉考克大厦伪装成玻璃清洁工窃听Mike和雇主MR. Graham开会讨论的内容,一边哼着这首。(在别处见到评论说是“77分17秒:盗梦特攻队逃脱杀手们追杀,乘坐游艇离去”,个人不太认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听听Boris的哼唱,对比一下。)

    - 这首似乎是俄罗斯的歌曲,虾米等网站上只能找到其他版本。

    (虾米、QQ、网易云有其他版本)

    20. Nessun Dorma! (From the opera titled “Turandot”)

    作曲:Giacomo Puccini

    表演:Giuseppe di Stefano, 罗马国立圣西西里亚学院管弦乐团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0:54:32 Mike在芝加哥机场发现Ruben和Mimi一行人,跟丢了之后给助手Marina打电话,Marina家里放着《今夜无人入睡》;另外1:01:41Mike在老特工John Cooper的家里发现有关Gerhard Brandt的信息,给助手打电话,当时助手正在大浴池里泡澡,背景音乐也是这一首。

    - 《今夜无人入睡》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歌剧《图兰朵》中最著名的一段咏叹调,电影选这首也是挺有意思的,毕竟《图兰朵》讲述的是王子伪装身份跟图兰朵公主玩猜谜语,后来发展到让公主猜名字猜身份的故事。个人感觉助手Marina相当于王子的女仆这个角色,是一个掌握重要信息的人物。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21. Clarinet Conterto in A major, K.622, Allegro - Wolfgang Amandeus Mozart

    演奏:捷克爱乐乐团,Sharon Kam

    指挥:Manfred Honeck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1:21:05 有两个人在东京街头演奏这首,谱架上放着的正是这首曲谱,镜头也随之切换到国际波普艺术展。

    - 这首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据说是莫扎特专为施塔德勒的特制的单簧管写的,电影选用的这版是由以色列著名单簧管演奏家Sharon Kam演奏的,她是继莎宾梅耶之后唯一具有世界级声望的女性单簧管演奏家。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22. Even the Bad Times Are Good – Brian Poole & The Tremeloes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1:23:43艺术展上抢夺《双面猫王》时,点唱机播放的音乐。

    - 还记得片头Mimi和Mike在巴黎街头追逐戏时的那首《Do You Love Me?》吗?影片的高潮,艺术展上大型追逐戏的配乐也来自同一个乐队Brian Poole & The Tremeloes,真是恰到好处的又颓又刺激。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23. Nightbook - Ludovico Einaudi

    影片中出现的时间:1:27:47 Ruben在火车上醒来,故事结束。

    - 意大利钢琴家和作曲家鲁多维科·艾奥迪,有不少影迷是通过电影《无法触碰》知道他的,他的音乐平缓之中又特别有张力,在片尾这里给人一种拨开云雾的感觉。

    (虾米、QQ、网易云可听)

    另外还有几首是片尾字幕里有提到,但是没有找出来的,也一并附上,看看有没有大神能找到:

    24. Symphony No. 2, Ⅰ. Largo, Allergro Vivace – Franz Schubert

    舒伯特的第二交响曲

    25. Ursonate – Kurt Schwitters

    库尔特•施维特斯欧洲达达主义重要的艺术家,在虾米、QQ、网易云上能找到这首Ursonate,但是听起来很难辨认是在影片中哪里出现过,因为全程都是人声,是一首特别实验性的音乐。

    最后放几个我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彩蛋。

    一、0:04:45 Mimi和Mike在巴黎街头飙车那里,Mimi的车停的这个位置墙上有一句话,出于好奇有道了一下,意思似乎是:“没有什么比梦想和悲伤更真实的了。”

    二、0:08:06 Mike追着Mimi跳过的一面墙那里写着这句,同样出于好奇有道了一下,意思是:“加入军队,遇到有趣的人,杀死他们。”

    似乎是来自一首叫You Ain't Talkin' to Me的歌,由Charlie Poole所写,是Bob Dylan在他的诺奖致辞中提到过的一首歌,摘抄了部分内容如下:

    有一天,我在窗户里看到一个标语。

    加入军队,看看世界的真相。

    你会在令人兴奋的地方看到快乐的人群,

    你会遇见有趣的人,并学会杀死他们。

    I saw a sign in a window walking up town one day.

    Join the army, see the world is what it had to say.

    You'll see exciting places with a jolly crew,

    You'll meet interesting people, and learn to kill them too.

    三、0:15:53 登有Dr. Ruben Brandt作为封面的心理学杂志,上面有一句:“There is a time when the sausag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hakespeare.” 然后在0:19:40 处Mike家里一张海报上有一句:“There are times when art is more dangerous than life.” 用中文的修辞法来说的话,不知算不算是互文呢哈哈。

    四、0:26:20 Buben的父亲Gerhard Brandt的葬礼上,镜头里出现了一个隔壁的墓碑,上面写着William Wilson 1839-1926,威廉·威尔逊是美国作家爱伦·坡笔下一个拥有双重人格的主人公,不过墓碑的镜头一闪而过有点不起眼,对于剧情的暗示自然不及Mimi在梦中所见那么明显就是了。

    五、0:49:22 助手Marina养的两条斑点狗,一只立耳一只垂耳,名字分别叫Angelo和Diavolo,似乎分别对应意大利语“天使”和“恶魔”的意思。

    总而言之,这部影片在我心目中是非常值得五星好评的,不论是剧情还是画面,随手一截都是满满的信息,二刷三刷也是很值得的。

    ---------------------------------------------------------------------------------------------------------

    更新:

    因为片中有几首配乐是Cári Tibor Project为影片制作的,没有扒到官方原声带,但有扒到歌曲名字。由于不确定时间轴,所以在这里只把名字列一下给大家参考一下哈:

    Never Look Back

    Arrival to Paris

    Ballroom Stories

    End to Aging

    Asteptarea

    Forgive me

    Dreaming in Sepia

    Grave

    The Obsesssion

    Cello Song

    Jazzy Mood

    Swing

    Ocean Waves

    看到有豆友觉得本文有用,有点意外,很感谢支持!当然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官方出原声大碟啦啦啦~

     5 ) 最完整剧情彩蛋+隐喻,整理了三天眼睛都快要变成螺旋状的蜗牛了...

    看完许多剧评和彩蛋后,仍然觉得不满足,自己心里许多的疑惑还没解开,于是过于认真的性格又逼着我重新一帧一帧地看了一次这部电影... 啊啊啊,真是一边看一边惊叹:太妙了啊!!

    而且看到许多有才华有知识的同学们已经分享了电影里的艺术彩蛋,这里我就不赘述了(我也不懂hhh),所以这里我只针对剧情和一些隐喻。

    《盗梦特攻队》是纯电子手绘的长篇动画,这么丰富,丰富得让人惊叹的动画,它背后只有150位动画人,以及425万美元预算,这笔预算还是匈牙利国家电影基金支持筹措的。而这部电影从构思开始到真正诞生,一共用了6年的时间。

    事不宜迟,我们上图!

    这里我们分开几部分来说,对哪些部分感兴趣可以拉到下面看: 第一部分:剧情梳理 第二部分:剧情彩蛋 第三部分:隐喻 第四部分:其他好玩的彩蛋


    第一部分:剧情梳理

    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我不小心找到了剧本...

    天啦噜,这个真是帮上了大忙!在电影里的时间线我一直纠结了许久,可是在剧本里把所有人的年龄都写得一清二楚的,这样一切都迎刃而解。

    首先,我有一个肯定的概念:鲁本和迈克是同一个人,鲁本精神分裂。

    时间线梳理: -1938年鲁本父亲出生。 -1965年鲁本出生。 -鲁本父亲曾为CIA的一个分支部门工作,与俄罗斯是竞争关系。 -1967年在CIA的帮助下搬到华盛顿,鲁本2岁。 -1970年开始看动画片,鲁本5岁。 -1975年妻子车祸丧生,鲁本10岁。 -2010年大约6-7月份,鲁本父亲葬礼。 -故事开始时,鲁本45岁,也就是2010年。 -2010年8月猫袭击了鲁本(迈克看闭路电视的时候看到月份)。

    在剧本里看到的,故事主线里主要人物的年龄: -鲁本45岁。 -迈克40岁。 -Mimi 28岁。 -妈妈70岁。 (其实Mimi的年龄跟剧情是没什么关系... 可是我就是无法删去她那一行....) 所以,迈克比鲁本小5年,鲁本开始看动画片的时候是5岁,等于他看动画片的时候脆弱的小心灵受到了刺激,除了做噩梦之外,还衍生出了迈克这一个人格。

    而在剧情当中又说到迈克是鲁本同父异母的兄弟,然而迈克出生的年份鲁本的妈妈还没车祸,所以除非是父亲重婚或者有小三,不然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

    能支撑人格分裂理论的,在电影里还有许多的小彩蛋:

    1、电影一开始的那句话:“我梦见我是两只猫,两只一起玩。”

    2、鲁本一直带着两条不同颜色的领带,两只鞋的颜色也不一样。

    3、火车进入隧道之后,鲁本上洗手间,洗手的时候远景是这样的:

    然而近景却是这样的:镜子里的人有穿外套,可是鲁本出车厢前还特地脱了外套的。

    4、这是迈克与Mimi追逐的船,船的名字是 Gémeaux ,这是法文的双子座。

    5、在迈克和Mimi飙车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在拿着小零食撩猫的,猫咪一开始是一只黑白色的猫。

    镜头一转就变成了一黑一白两只猫。

    6、在酒吧里唱歌的多眼女,每次都是只有影子嘴巴在动,隐喻影子有独立意识。

    7、还有多次出现的喷火怪物,有时候是小孩有时是文身的喷火龙。 喷火的怪物——客迈拉(希腊语:Χίμαιρα;拉丁语:Chimaera;英语:Chimera)或译凯美拉、奇美拉,是希腊神话中会喷火的怪物,也被现代社会形容为嵌合体。 嵌合体是源自希腊神话中一种狮头、羊身、蛇尾的吐火怪喀迈拉。遗传学上用以指不同遗传性状嵌合或混杂表现的个体,亦指染色体异常类型之一。有时也有同一器官出现不同性状的生物体的意思。出现该病状的人员往往伴随精力极度旺盛,有时出现多重人格的精神错乱症状

    8、 鲁本父亲下葬的时候,前面的一个墓碑的名字是William Wilson (1839-1926)。

    这其实是一本小说,讲的就是一个男生精神分裂最终杀死了自己的故事,小说名称就是<William Wilson>,出版时间是1839年。

    9、其实鲁本自己也意识到了,他打完这一行之后删掉了。

    10、迈克的双脸三奶女助手玛琳娜Marina,她有两条斑点犬,他们的名字是Angelo和Diavolo,这两个单词在意大利语是天使Angel与魔鬼Devil。

    11、在芝加哥机场,迈克看到鲁本,两人的重叠。

    12、两次出现的双子座银行。

    13、Mimi做梦看到了心中的飞鸟时,向鲁本奔跑。

    一转头变成了迈克。

    14、故事的最后鲁本在火车上醒来,窗上倒影是迈克。


    第二部分:剧情彩蛋

    对剧情有隐喻和让观众茅塞顿开作用的一些彩蛋,整理如下: 1、鹿和鹤 其实从这里开始,或许就代表了鲁本已经正在做梦了。 在法国人的概念里,没有仙鹤只有鹤,鹤的普遍寓意和中国大相径庭。它象征着不忠诚、淫荡、愚蠢。在法国民间流行的传说和故事中,鹤往往以负面形象出现。法国人也都喜欢仙鹤,甚至认为如果在梦中见到仙鹤,就预示着会见到亲切的人,并将有幸福的事发生。而鹿则是复活的象征。

    2、抱着蜗牛这个两张脸的小男生,感觉是在隐喻一个人里有两个人。

    3、在Mimi和迈克飙车的时候,看到墙上有几行字写着:Il n’est rien de réel que le rêve et l’amour.” – Anna de Noailles(Nothing is real but dreams and love.)与主题相关,说明一切都是在梦里。

    4、巴鲁坦斯基和库柏常见面的酒吧叫做冷战酒吧Cold War Bar,冷战是美俄之间的冷战,鲁本父亲曾在CIA工作的项目是要和俄罗斯竞争。 所以我们看到鲁本的名字Ruben Brandt是一个英文姓氏,而迈克的名字Mike Kowalski则是一个俄文姓氏,说明了父亲有份参与其中的中俄之战对鲁本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另外在酒吧里见面的两个人,库柏John Cooper和巴鲁坦斯基Kris Barutanski也是一个是英文的姓氏,一个是俄文的姓氏。

    5、最后在鲁本桌子上出现的两个杯子,一个代表着迈克,一个代表着鲁本自己。

    6、鲁本被手铐锁上。

    而这个手铐正是迈克的手铐。

    7、鲁本在挣扎过程中把一个杯子摔碎了,摔碎的是迈克的杯子,是否表示迈克已经离开了这个空间,这个空间里只剩下鲁本一人,就像是桌子上只剩下了鲁本的杯子一样。

    8、鲁本在火车上重新醒来之后,他在看的书并不是一开始看的《深眠》,而是这本《Enjoying Art》

    然而这本黑色封面的《享受艺术》,跟梦里迈克在库柏家里找到的白色封面《享受艺术》不一样,也许是代表着不一样的空间。

    9、而鲁本手上那本黑色的《享受艺术》里有他四位病人的照片,和他们写的一句话,这是四位病人送给他的书。四位病人是真实存在的病人,他在梦里用了他们各自的长处来给自己解脱。

    梦里迈克在库柏家找到的白色封面《享受艺术》,则是父亲格哈德送给库柏的。

    如果这是一个互为对应的关系,那么就是库柏对应鲁本,父亲对应四位病人,追逐库柏的巴鲁坦斯基对应追逐鲁本的迈克。 最后也是因为库柏有鲁本父亲的线索所以巴鲁坦斯基杀了库柏,迈克因为有Mimi这个线索从而找到了鲁本。

    10、影片最后,鲁本醒来的车厢只有一节车厢在行走,让我觉得他是不是还在梦里?

    小结: 我的理解是,鲁本知道自己有精神分裂,从而想要通过做梦和潜意识对自己进行治疗,最后在梦中把“坏人”鲁本锁在了梦里,从梦里出来了的是“好人”迈克,这样感觉就像是《睡梦医生》里Danny把Overlook Hotel里的恶鬼一个一个所在自己心里的箱子里一样,把一个灵魂锁在梦里,便等于治愈了精神分裂症。 可是最后鲁本在火车上醒来,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醒来,或者其实并不重要吧。 另外,怎么证明他其实全程都在梦里呢?在电影中好几处都能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应该就是外界环境的声音进入了梦里吧: -00:37:10 鲁本梦到自己在一个房间里阅读,有一条大鱼游过的时候 -00:39:57 鲁本看见双面猫王时 -00:50:01 鲁本梦到夜游人的时候 这三个时刻我都听到了火车鸣笛的声音,可能还有更多我没听到的。


    第三部分:隐喻

    一、蝴蝶 电影里的蝴蝶很多,截图里并不是全部。 蝴蝶——在基督教的艺术中,蝴蝶经常是人类灵魂复活的象征。在希腊语中,蝴蝶被称为“psyche(普绪赫)”,代表了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丘彼特·普绪赫,然而有另一个物体和蝴蝶共同寄存在该词中,那就是“灵魂”,而且蝴蝶也经常被解释为蜕变。蝴蝶应该是代表了除了鲁本和Mimi之外其他人的蜕变。

    二、鸟 鸟的含义,是自由。 Mimi的鸟——鲁本潜入梦中是为了把另一个自己锁起来,Mimi做的一切却是为了把那个可以阻止自己偷窃的一半灵魂放出来。

    尤其是在这里,Mimi画出了一个女孩,身体里有两只鸟。我觉得是带标着Mimi体内的两个灵魂——一个是沉迷偷窃的灵魂,一个是可以阻止偷窃的灵魂。

    所以当Mimi治愈的时候,在她的梦中,她伸出手想要偷那只双头诡异熊,一直鸟轻轻降落在她的手臂上,并回头看了她一眼,成功阻止了她盗窃。于是Mimi抱着那只鸟并放开手让它自由飞翔,代表着那个能阻止她偷窃的灵魂已被释放。

    最后这只鸟也很有意思,是鲁本最后在火车上醒来后,跟火车平行而飞的一只鸟,如果鸟是Mimi的代表的话,那这是不是代表Mimi仍在帮助着鲁本。

    三、莫比乌斯环 有两种不同的莫比乌斯环镜像,他们相互对称。如果把纸带顺时针旋转再粘贴,就会形成一个右手性的莫比乌斯环,反之亦类似。 一般莫比乌斯环代表的都是无止境往返、循环。 无论是相互对称的概念还是无止境往返循环的概念,都与电影本身非常吻合。

    四、25 电影里多次出现“25”这个数字。 电影刚开始不久的飙车戏,连续出现三辆车是同一个车牌号码,不知道AZ-825-DG是否有什么特别含义?求补充...

    然后这些是电影里出现的各种“25”。

    一开始我并不知道25的特别意义在哪里,直到迈克在父亲家的放映机里找到电影胶片,是每隔25帧就会出现一幅艺术作品。 所以估计25这个数字在鲁本内心也形成了一个无法抹去的无意识的记忆。

    五、绿色车盖 飙车的时候,Mimi差点撞到一个小男孩,在那一秒钟我暂停了,看到了后面有一个奇怪的绿色车盖。

    不久后,Mimi回忆自己看到摄政王钻石的海报时,后面身后也出现了同一个绿色车盖,旁边还是迈克的绿色跑车。

    Mimi跟迈克追逐时,路边也出现了绿色车盖。

    拳击老板文森佐让手下打电话通知几位大佬到东京集合的时候,一位在直升飞机上的大佬的画面也出现了绿色车盖。

    还有格哈德葬礼的时候,也有。

    我总觉得这个绿色的车盖,多多少少是代表了鲁本的意识,除了葬礼时绿色车盖出现的时候鲁本也在场,其他都是鲁本不在场的时候,代表着尽管鲁本不在场,可是他的意识是贯穿在每一个场景当中。

    六、黑白猫 出现黑白猫的次数肯定比我截图出来的要多,黑白猫我觉得就是代表了鲁本和迈克。

    七、蜗牛 蜗牛放到最后来说,是因为蜗牛是电影里最重要的一个标志。 所有重要的场景当中都有蜗牛的身影,然而我找了好久也没找到与蜗牛有关的含义和比喻。

    一直盯着屏幕找蜗牛,到后来我看到这种螺旋状的都特敏感,觉得这是不是代表蜗牛呢???(然后我无意中又发现了一个小彩蛋,就是下图1和2那个蜗牛头的女生是同一个人) 然后我就醒觉了!! 谁说蜗牛代表的就是蜗牛本身呢!蜗牛代表的就是螺旋纹啊!!!! 蜗牛——螺旋纹代表的正正就是“重生”,螺旋式进展是超个人意识路线的象征,是所有深奥和隐秘系统所追求的,也是从外到内的思想觉悟,或者从内之外的思想扩散。

    电影一开始有一只蜗牛,结束的时候也有一只蜗牛。 你?发?现?了?没? 它们不是同一只蜗牛啊!!! 片尾的那只蜗牛没有螺旋纹啊!!! 代表鲁本已经重生,已经从思想的螺旋里走出来了啊!!! 不好意思....太激动了....


    第四部分:其他好玩的彩蛋

    1、电影开始和结束的画面是同一个画面。PCFC231代表<Pacific 231>。

    <Pacific 231>是在法国出生的瑞士作曲家阿尔蒂尔·奥涅格Arthur Honegger于1923年写出的代表作 ,是模仿蒸汽车头声音的管弦乐交响乐章,后来1949年还被法国导演吉恩·米特里Jean Mitry根据乐章拍成短片电影<Pacific 231>,向蒸汽机车致敬,其中包括主动轮,行走部分和铁路运行的特写镜头,大部分是并根据音乐进行剪切/编排。

    2、在追逐场景中,多次出现那个踩自行车的人,虽然看不到自行车,可是他踩得太努力了,而且踩了很久。

    3、Mimi看的关于鲁本的杂志上,其实副标题有很多与电影有关的小彩蛋。

    4、电影里巴鲁坦斯基第一次到Cold War Bar时,有人在看一份报纸,上面就已经写了Bye-Bye Joe的背景故事,这时候Bye-Bye Joe还只扮演过小红帽,还没交代他的身份。

    5,这个场景我真的好爱,其中有三只好美的鸟飞过。

    6、芝加哥机场酒吧里迈克身后的海报写着:Who killed the nightclub snail? (蜗牛敏感症)

    7、同样是芝加哥机场酒吧,下图左下角那个手提电脑里播放的,正是稍后将会出现的卡车追逐画面。

    8、迈克家里这张照片总是歪的,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证明迈克不是真正存在的人?

    9、巴鲁坦斯基看着库柏离开的背影,下图右上角电视机播放的是电影开始鲁本的火车进入隧道的同一个画面。是否也隐喻着库柏正在走入他的“隧道”呢?

    10、鲁本在回忆中回到父亲房子时和迈克追踪线索追到父亲房子时,外面的电灯柱上都贴着一张一模一样的寻找猫咪的告示。

    然而迈克一转身,就看到那只在告示上的猫咪蹲在了巴鲁坦斯基的车头盖上。(好妙啊!)

    11、当鲁本一行人到了苏黎世时,经过伏尔泰酒馆。伏尔泰酒馆(Cabaret Voltaire)是瑞士苏黎世的一个酒吧。它是由雨果·巴尔与他的同伴艾米·翰宁斯创立于1916年2月5日,是达达运动的发祥地。 然后那个用刀子划嘴巴的画,后来Boris在帮文森佐收集情报的时候也有出现过。

    12、鲁本脸上的地址,是寄给Joseph Roulin,他是当年让梵高在阿尔勒的时候练习画人像的邮差。

    13、在芝加哥机场,海报筒里一幅画跟后来出现的一个背包上的画是一样的。

    14、芝加哥机场出现一个人,穿着的衣服上写着“TAKE YOUR DREAMS SERIOUSLY”,跟电影主题吻合。而且同一个人后来也出现在东京,哇,这位仁兄手机上瘾了啊。

    15、苏黎世看到一个被桌子截开三截的男人,后来也有出现。

    16、费尔南多这里说的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维也纳第一精神分析学派”。 他所分析的有关于梦: 弗洛伊德认为“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往往以扭曲的形式出现在梦中”。他大胆地认为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梦是一种潜意识的活动,由于人的心理防卫机制压抑人的本我愿望,被压抑的愿望并不会直接表达于梦中,而是通过扭曲变形后再以象征的形式呈现,故梦都是象征的。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由“显梦”(英语: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隐梦”(英语:latent dream-thought)所组成的。前者乃梦的表面形式,像经过扭曲与伪装的“密码”,以表现隐梦。弗洛伊德认为梦以扭曲变形之形态来呈现个体内心之渴望;可将作梦看做是每一个体的求生机制,个体借着在梦中重新经历生命的创痛来警惕自己。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书中提到‘梦的构成材料是人的经历,但梦不会将该经历以平铺直叙的方式呈现,往往以某种扭曲变形之形式出现在梦中’,所以要从现实世界中找寻解析梦的成因。梦的形成基本上可分为四种因素,因此可将梦的成因分类为四类:1.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2.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3.内部(器官的)躯体刺激;4.纯心理刺激源。

    17、DONNA TAHITIANA是代表着高更的著名画作系列大溪地女人系列。

    然后他们立刻就去了偷高更的《拿水果的女人》,相互对应上了。

    18、Mimi与迈克追逐时的广告版和后来大卡车追逐戏里的广告版基本上一样。

    19、玛琳娜豪宅里有海女巫。

    20、墙上海报里的话。

    21、这是巴鲁坦斯基偷听到库柏讲电话的场景,后面的人还在看Bye-bye Joe的杂志。

    22、接吻的人是同一对。

    23、同一个吹口琴的人和斑点狗。

    24、这个游艇名字是海螺的意思,跟蜗牛差不多的有螺旋状壳类的动物。

    25、在苏黎世看到的列宁曾住的地方,现实中也有这个牌子。

    26、芝加哥机场,同一对母女。

    27、库柏家和格哈德家都挂着同一幅画。

    28、放映机背后的Ringkampfer字样的标志,是一部默片,是两名男子的摔跤,是否也代表这是鲁本和迈克的角力?

    29、Somnus是罗马神话中的睡神,索莫纳斯(Somnus),在拉丁语中就是“睡眠”的意思。

    30、这是挺有意思的一个点,在东京闹剧之前,文森佐让手下通知了一些大佬去东京抓Mimi和抢画,通知到的大佬和后来到场的大佬竟然全都对上了。 通知:

    现场:

    31、这一点我觉得适导演的一个讽刺,一些自以为的艺术鉴赏家或者艺术家,把一些所谓的行为艺术也当做是艺术,而且你质疑就是你不懂,我懂所以这就是艺术,我就是艺术家。(哎呀,六只眼两张脸大佬客串了)

    32、我知道这是逛超市的女人,可是真的好像包租婆啊(笑哭)


    真的是很妙啊,在一帧一帧暂停去看的时候,仿佛感受到了作画师一幅一幅画的用心。 导演说,每个人物都用各种抽象方式去画,是想要画出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像是现实生活中那样。做动画的过程中他只想着一点,就是要怎样做出“不闷”的动画。

    PS.剧本是导演和他老婆一起创作出来的。

    天呐,这何止不闷啊!剧情我都能背出来了,可是还是可以多看几次!

    不过这里说的都是我的个人观点,可能与电影本身的意念不一样。

    或者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吧。

     6 ) 梦、弑父情结和“展出焦虑”

    “越轨者因为心理问题而不能越轨”,这个命题和“艺术在失去了边界的同时也失去了艺术性”一样,这大概是作者想要传达的辩证法之一,正好集中体现在了高潮那场破坏现代艺术展的狂欢之中。另外也能看到对极权主义propaganda一种远景的恐惧,“精神宰制”。主人公没有被父亲精神宰制而成为艺术家,但他同时他被更大层面地宰制了,他要不成为了精神分析师,要不成为了侦探,他没能成为父亲的愿望,却成为了父亲现实的某一面。个中藏着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父权焦虑的命题,人以父亲给予的来杀死父亲并成为他。主人公成为艺术家的焦虑被抑制在潜意识里,它一要越过那条界限上浮到前意识,就会带来“被迫展出”的焦虑,噩梦就是这一焦虑的自救法之一,窃取画作则是最终解法。影片中的画作在博物馆被公开展出,这正好与主角潜意识的“展出”表里契合了。所以主人公要成为一个收藏者。当主人公的父亲真的死去的一刻,作为对“弑父渴望”的恐惧和愧疚,像一把钥匙似的,潜意识留存的父亲的意志被打开了,开始外化。噩梦即是前意识表的挣扎,正如主人公好友所说,噩梦只是开始,冲破梦的前意识之后,势必伤人或自伤。现实中被展出的画作既是“红丸”也是“蓝丸”,它们无关的、不受控制的存在却不断提醒主人公被强加压制“艺术家渴望”的存在并引诱它向外泛滥,同时,它们的存在也正好提供了方便的现实解法(“现实”仅对影片而言)——这也确实是心理治疗会用到的一条思路——在现实中找到潜意识的映射物,通过操控现实重新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控制当中。把对外展出的画作取回来,重新藏回自己的潜意识中。这也是为什么他是collector而不是theft的意义。这里相互指涉的编剧法堪称完美,潜意识之于画作,外化之于展出。“取回”画作让自己方便地达成了父亲的“艺术家渴望”,这其中反而得出的结论是:父亲的精神植入根本就是荒谬的,父亲没有植入“我要成为艺术家”的愿望,只是植入了“我要获得那十三幅画”的愿望。灵性的追求哪有什么捷径可走,美好理想的意识形态化宣灌只会制造欲望错置的怪胎。这大概是电影藏到最后想说的了。

     7 ) 如果你喜欢艺术,这部电影不可错过

    《Ruben Brandt, a gyüjtö》的中文片名翻译成了《盗梦特攻队》,听上去有点中二,但实际上,Ruben Brandt这个主角的名字取自著名画家鲁本斯和伦勃朗,这部电影也如这个片名出处一样,到处都是彩蛋,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艺术史盛宴。

    我认为,如果对艺术史略知一二,又比较习惯毕加索式的立体主义绘画,那这部电影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审美体验。

    电影是一种多媒体形式,除了剧本本身的文学性之外,视觉和听觉也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因素。我认为这部电影的视听表现力非常强,有两场戏尤其令我印象深刻。

    第一场是鲁本为三位患者治病,让他们围着篝火进行角色扮演。这里的画面渲染和音乐所营造的节奏感,使得整场戏特别有原始宗教的仪式感;第二场是Mimi和Mike的追打戏,这部分没什么台词,全靠画面的构图和配乐的张弛来控制节奏。

    画家出身的导演米洛拉德·科斯蒂奇(Milorad Krstic)对画面的精致把握,再加上作曲家Tibor Cári团队制作的高质量配乐,把视觉和听觉结合在一起,营造了一种非常独特的节奏感和美感。

    结尾处的构图和色彩非常美

    画面创作形式

    出生于斯洛文尼亚的导演米洛拉德·科斯蒂奇(Milorad Krstic)是一名画家,他非常喜欢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德国表现主义者和波普艺术。

    电影中的人物设定借鉴了很多立体派和达达主义的灵感,采用了毕加索式的立体主义画风,因此,我们会看到各种三个鼻子、两个眼睛、眼睛长在耳朵上的人物形象。

    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曾说:“毕加索研究物体,就像外科医生解剖尸体一样。” 我们能看到这部充满想象力的怪诞风格动画,得益于导演六年多以来对这部作品的耕耘,他说:“我需要寻找懂得解剖的动画师,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合适的人选。”

    实际上,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非常适合表现梦境,因为超现实主义的诞生与弗洛伊德的梦境理论息息相关。超现实主义创始人之一安德烈·布勒东曾说:“梦境与现实这两种状态似互不相融,我却相信未来这两者必会融为一体,形成一种绝对的现实,亦即超现实。”

    超现实主义者力图摆脱理性的支配,顺应潜意识的指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不受意识和逻辑控制的梦境,便成为了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沃土。这种绘画方式,反倒让我们更接近梦境的“真实”——毕竟梦境可以怪诞、可以夸张、可以为所欲为、可以把人物形象完全解构和重塑。

    或许有些观众不太习惯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绘画方式,更别提应用到动画片里。但动画本身就是不真实的,既然是不真实的,又为什么一定要模仿真实场景和真实人物呢?

    动画的形式特点,决定了它可以任由想象驰骋。比如我很喜欢纸片人的设定,这个二维的人物,母亲是三维立体的、父亲是一根线。这种把维度也纳入到生育中的天真想象力,不是非常有趣吗?比如用超现实的方式演绎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马奈《草地上的午餐》等名作,对艺术爱好者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又惊喜又好玩的事呢?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这部动画,其实也表达了导演的艺术观念——与他所依托的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立体主义相似——他所采用的画面创作形式,也是一种对传统动画的思考和创新。

    故事设定

    导演的出发点是想基于自己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做一个关于绘画的电影。他说:“对我来说,这部动画更多地意味着与年轻一代分享我对艺术的热爱”。

    为了拍出一个可以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一个半小时的电影,他必须讲述一个有吸引力的故事。而他认为,犯罪故事很能吸引人。

    但以犯罪为主题,就不得不引入反派角色。导演说他不希望主角鲁本被一些丑陋的怪物困扰,“我想要美丽、纯真的生物和人类,然后把他们重新想象成险恶的事物。”因此,梦境成了他解决这些初衷最好的载体。恰巧,他所喜爱的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画风,又是表现梦境的一种非常好的手法。于是,一个围绕“噩梦”展开的故事,就这样渐渐成形了。

    父亲葬礼后的每天晚上,鲁本都被恐怖的梦轰炸:马奈《奥林匹亚》中的黑猫撕咬他;杜韦内克的吹口哨男孩折磨他;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用头发勒得他几乎窒息……

    这些故事,部分源于导演个人看画时的想象。他说,波提切利的维纳斯是个漂亮女孩,但如果她的头发变长、如同章鱼一样张牙舞爪,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他把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融入进了电影,组成了一个个奇幻而有趣的故事。而对艺术爱好者来说,最大的惊喜莫过于,那些名作中的形象“复活”了,他们走出画面,和鲁本进行骇人的互动。导演把他对绘画作品的想象,分享给了观众,让我们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方式,去观看那些名作。

    艺术不该是折磨人的梦魇

    鲁本被梦魇折磨,源于他的心理技术专家父亲从小对他进行的“潜意识”植入。父亲为了替中央情报局做潜意识感知的实验,在鲁本儿时看的动画片里,植入了艺术作品,让它们根植于鲁本的潜意识。

    但抛开这种刻意控制潜意识的行为不谈,绘画作品的巨大影响,有时真的会扎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中。比如一个遍览印象派绘画的观众,很难在看到睡莲时不联想到莫奈;一个遍览梵高作品的观众,很难在看到向日葵时不联想到梵高。

    当你很了解一幅画或以为画家、一个时期的画作,它就仿佛潜入了你的潜意识,随后在某些特定场合,重新出现在脑海中。这样的“潜意识”并不令人感到不悦甚至恐惧,反而有时会给我们所看到的实际景色披上一层朦胧而美丽的外纱,让我们通过画家的眼睛,美化我们所看到的世界。

    而可惜的是,自小受到强加的艺术教育的鲁本,并没有把艺术作品转化为美好的潜意识。那些被安插在动画片的名作,最终成为了困扰他的梦魇。当他逐渐通过收集画作来对抗噩梦后,那些作品终于不再是折磨人的工具,而回归了艺术品本该拥有的位置。

    这大概是画家出身、非常想与年轻人分享艺术的导演想表达的对艺术教育的看法:艺术不该是强加的、强迫的,它应该用它自身散发的魅力,吸引年轻人自发地去接近、去欣赏、去获得令人愉悦的审美体验。

    我认为,这部电影本身也算是导演对于艺术教育的一种实践。他在电影里融入丰富的世界名画元素,运用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讲述一个亦梦亦真的犯罪故事,试图让观众在获得视听审美体验的同时,自发地去探索电影里的彩蛋,从而对绘画史和艺术史产生兴趣。


    艺术的力量非常强大,它可以提供审美体验,也可以提供一部分真理。当你无法用只言片语解释什么是“美”时,一副绘画或许就能带你进入“美”的世界;当你无法用三言两语解释什么是“神”时,一段音乐或许就能带你进入“神”的天堂。艺术看似由理性的技法来构成和演绎,却又能提供非理性的、超越性的体验。

    导演一定希望,通过他的作品,可以让更多人进入艺术的殿堂,与他共同感受艺术所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体验吧。

     8 ) 我不懂艺术也不懂心理学,还要看盗梦特工队吗?

    看啊!

    我是看的超前点映,看完电影出来的时候,后面有个姐姐和一个小哥在讨论。那个姐姐说,这部电影太棒了,如果你不懂欧洲艺术史和心理学根本不可能看懂这部电影。

    你说巧不巧,我刚好就是一个不懂欧洲艺术史也不懂心理学的人。那么我看懂了吗?

    好吧,我确实不敢说完全看懂了,毕竟我连那十三幅名画的作者都认不全,所以我也不没办法搞清楚背后隐藏的含义了。我更不懂心理分析学,也没读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所以找不出梦境的隐含内容。

    那么,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是什么样子的呢?对我来说这是一部画风有点奇怪的抢劫电影(Heist movie)。如果作为抢劫电影来看,这个故事实在是太典型了,故事结构明确,节奏紧凑,配乐尤其出色,带有些怀旧感觉。而每一次噩梦又都带着惊悚元素,刺激着我的情绪。几乎每个梦里都有突然出现吓一跳的镜头(jump scare),开始几次是真的被吓了一跳,后来有了心理准备就好多了,但是仍然挺惊悚的。在实施盗窃的过程中又展现了许多喜剧元素。甚至还使用了很多经典电影的手法,比如穿过别人的家,比如到处都恰好在的乔治夫妇等。基于这些,即使丝毫不懂艺术和心理学,对于电影的表层故事也能让我很容易理解,并且看得很有乐趣。

    当然,如果仅仅是看这样一个表层故事,这部电影虽然精彩,但是让人意犹未尽。那么,如何挖掘这部电影的隐藏故事呢?这就涉及到这部电影在我眼中的另一个样子了。

    这部电影就像一张藏宝图,或者说是“解谜游戏”。去查找电影相关的艺术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然后再回到电影中挖掘出另一个故事,顺便还能找到导演埋藏的各种彩蛋。听起来似乎不错但是无从下手对吗?其实导演已经偷偷留下了解密的钥匙。

    这把钥匙就是电影后面字幕当中的“Art Reference”:上面列举了电影中用到的所有艺术作品信息。顺着这些信息去查找,就算最终挖掘不出电影的隐藏故事,增加一些艺术知识也是件好事嘛。

    其实片尾除了列出来使用的艺术作品,还列出了使用的配乐和致敬的电影。这种感觉像什么呢,就像是一个人把他感兴趣的几样东西收集到一起做成了一部电影。这件事本身就足够有趣到令人羡慕了。

    综上所述,这部片子推荐给喜欢艺术、喜欢心理学和喜欢看抢劫电影的人去看。如果比较懒,看个表层故事的热闹也不错。如果有兴趣,做做解谜游戏也很好。不过,片子的毕加索画风确实会劝退一部分人。另外,部分惊悚、略微血腥和突然惊吓的片段也可能会让一部分人不适,请根据自己的喜好酌情观看。

    顺便说一句,没想到这种画风的动画片也有个镜头给P上了小黑裙,而且即便如此,这部电影最终也没能上映…

     短评

    当艺术品都发了疯,想要杀你,怎么办?这部风格满溢、援引浩瀚艺术史的动画片让人大开眼界。丰富的视觉体验点亮了我的一天。本片是应对童年伤痛,用艺术和行为做治疗的终极尝试。// PS:于我个人也是一个惊喜,昨天我瞎画了一张五个眼睛的自画像,今天就看到了这个都是N眼人的动画,就好像自己的怪梦成真了一样。

    9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动画这一形式,能选择这种题材、拍到这种程度,已经是非常好的了。不过还是有两个苛求的缺点:过度沉溺于艺术史概念/趣味的掉书袋拼贴和怪诞的视觉呈现,无视类型基本的流畅。而反观这份沉溺,也会发现其中大多只是被处理成了具有简单符号意味的视觉元素,实际上没有纵深。

    12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文艺狂欢电影!视觉与听觉的饕餮,别致到让人汗毛直立。有了以上这些,又何必刻意强求故事呢?只是记住那个让我们魂牵梦绕又挣扎抵抗的人,其实始终都是我们自己,就足够了。

    15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美不应该被锁起来,艺术是心灵烦恼的钥匙” 高空红高跟鞋、有大象记忆的老妈、拥有三维母亲和一维老爸的二维儿子、贴满邮票的人体快递… 天马行空的想象,耐人寻味的幽默,新奇猎奇的角色和画风,好听的配乐和歌曲,一切看起来那么吸引人,然而也没太看懂,哈哈…“他看起来并没有努力思考”

    16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动画版《头号玩家》。

    19分钟前
    • 朝暮雪
    • 力荐

    世界级大师作品,编剧导演必须要对世界史、艺术史、审美理论和美术表达,尤其还有心理学有特别透彻的研究才能有这种超前和先进的故事构架和内容组合!而把它做成动画再呈现出来就又是另一套专业的电影学行为!对于编导知识面之广之深,我是真的服气。作为一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以为心理治疗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然无形的让人回归本位,让来访者扮演小红帽戏剧的各种声音那场戏就是最好的诠释。最后的结局(以下剧透)弟弟在父亲死后,在梦里想象成自己是哥哥,其实哥哥就是年轻时候的父亲,同时也是他自己。他在父亲的实验下做了多年噩梦,却也继承了他父亲本身,成为他父亲的一部分。特别深邃的表达,而且完成度非常高,BRAVO!!!

    22分钟前
    • L.C.
    • 力荐

    果不其然,有些天马行空的幻想还是动画更游刃有余。不可多得的彩蛋电影,看片名就能联想到今敏,诺兰等等电影梗,深入进去,电影梗惊喜更多。除此之外,还能看到波提切利,委支拉维斯,高更,梵高,毕加索,伦勃朗,安迪沃霍尔,爱德华霍珀等等绘画梗,至于音乐梗,不得不说,只闻其声熟悉,不知其名惭愧。总之,艺术爱好者的集大成之作。

    23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被一把折扇吸引就放弃钻石,为一场治疗寻医就盗窃名画。不能玩蜗牛只能看动画,艺术成为梦里的厉鬼。波提切利与马奈扼住咽喉,再美也无法赏析。堂而皇之的偷窃被当做行为艺术,惨无人道的实验披着父爱外衣。谁是滑轮上不歇的仓鼠,谁是案板上贪食的蚊蚋,谁是飞机上坠落的包裹,谁是黑市里无价的名画。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R级大尺度动画,每张脸都像毕加索的画那样神态各异般古怪,有些cult恋足迷影,掉书袋的欧洲艺术史,动作场面噩梦天马行空。但从长片的角度来讲,各个段落的拼凑感和节奏问题不太好联系并不紧密,没有被嗨到。#北影节2019#天幕。

    30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如果电影是造梦的机器,那这一定是场噩梦,导演以超现实风格搭建起令人毛骨悚然的梦的世界,用碎裂、解析、重组的画法重回立体主义风行的毕加索时代。影片中13幅举世闻名的画作背后,潜藏着个体与政权的双重隐喻,从弗洛伊德命题中被抑制在潜意识中的焦虑出发,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家庭的悲剧,内在里却指向了东德曾施行的意识形态灌输实验。结尾,导演用一场滑稽的盗窃事件对现代艺术发出质询:“艺术是否失去了边界?”当然,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艺术的发展不再是流转、循环和上升——现代艺术可以是艺术家的理念,也可以是任何时期、主义、风尚的再现;可以是寓意明确的,也可以是毫无意义的。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才能看到高更和罗伊并肩站在一起,看到维纳斯变身为可怖的章鱼,看到没有指针的时钟和被意念控制的水杯,看到所想、所知的一切。

    33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画风很毕加索,埋了不少艺术彩蛋。故事还是中规中矩了,要是拿给今敏来拍,一定更天马行空...(这译名我呸!)

    3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造型这么丑,依然很好看,所以艺术本质不是美丑的问题,美丑都可以成为艺术,艺术最忌平庸。

    39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吹爆这部电影,用好莱坞方式拍一部艺术片

    44分钟前
    • 文森特的茶
    • 力荐

    A / 本片对名作的化用与其说是“致敬”不如说是“引证”;与艺术史的关系亦并非仅仅是摭拾精粹而是以这些迷人的碎片构建一个“他性”的情境,从而将其精神化为可被追逐的晦暗客体。一旦这一假定成立,一切对平滑、流畅、圆润状态的摆荡破坏都幻化为一种隐秘的心理牵引,三场“戏中戏”更是成为绝佳的招魂仪式。"I was cured, all right."

    4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BJIFF. 8.5. 视听狂欢带来的颅内高潮真刺激。故事骨干很简单,但是呈现形式太吸睛了,天马行空的梦境借着动画电影发挥了最大优势,这种奇诡怪诞的画风真不多见,配乐也是相得益彰。即领略了另类美学,又陶冶了艺术情操,这样的文艺cult动画佳作,请多来一点。

    52分钟前
    • SleepWalker
    • 推荐

    猛烈新鲜的视觉冲击、名画电影埋梗无数,全方位的艺术动画。导演应该是莱热、毕加索粉丝,一切都可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化,艺术史爱好者一定会看得很爽吧!用盗贼同盟heist film的壳子来治愈心病噩梦(纵横四海+红辣椒/盗梦空间),电影植入潜意识制造焦虑(精神分析派一刚),父权伤害和那间放映室像是从《偷窥狂》来的。动作戏干脆漂亮、血腥场面猎奇cult,为幽默感和OST点赞。“…堪称动画版的《头号玩家》…被誉为《疯狂约会美丽都》后最重要的欧洲动画片。”各大动画电影节提名大奖,最后多数败给了索尼的《蜘蛛侠》→这部还是太实验先锋,评委怕是吃不消哦。(投到昂西动画电影节可能比较对路子?)长评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0145710

    56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画重点,片头:我梦见我是两只猫,两只一起玩。全剧透哈哈哈

    60分钟前
    • 小鱼和小胖子
    • 推荐

    “越轨者因为心理问题而不能越轨”,这个命题和“艺术在失去了边界的同时也失去了艺术性”一样,这大概是作者想要传达的辩证法之一,正好集中体现在了高潮那场破坏现代艺术展的狂欢之中。另外也能看到对极权主义propaganda一种远景的恐惧,“精神宰制”。主人公没有被父亲精神宰制而成为艺术家,但他要不成为了精神分析师,要不成为了侦探,他没能成为父亲的愿望,却成为了父亲现实的某一面。个中藏着弗洛伊德关于父权焦虑的命题。主人公成为艺术家的焦虑被抑制在潜意识里,它一要越过那条界限上浮到前意识,就会带来“被迫展出”的焦虑,噩梦就是这一焦虑的自救法之一,窃取画作则是最终解法。所以主人公要成为一个收藏者,把对外展出的画作取回来,重新藏回自己的潜意识中。这也是为什么他是collector而不是theft的意义。

    1小时前
    • 邝子约
    • 力荐

    有点乱哄哄的,让人笑的地方一点都不好笑。像我这种太现实主义的人不适合看动画片。

    1小时前
    • 慕永
    • 还行

    倘若能把这个动画片里埋的所有梗都看懂,不管是电影史还是艺术史的考试都能轻松通过吧,

    1小时前
    • CobraCB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