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台湾剧 我们与恶的距离

    我们与恶的距离

    评分:
    0.0很差

    分类:台湾剧台湾2019

    主演:贾静雯,温升豪,吴慷仁,周采诗,陈妤,洪胜德,曾沛慈,林哲熹,施名帅,林予晞,检场,谢琼煖,刘越逖,谢丽金,巴戈,萧瑶,于卉乔,王可元,刘修甫,葛蕾,严艺文,林雨宣 

    导演:林君阳 

    猜你喜欢

     剧照

    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1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2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3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4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5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6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16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17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18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19我们与恶的距离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到底什么是好人,  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 」  这是由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延伸出的几个家庭间,不同立场、不同参与者的故事…….  ▪ 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_受害者家庭  ▪ 儿子杀人于是避逃人群的_加害者家庭  ▪ 帮死刑犯辩护而受尽谴责的_法扶律师  ▪ 弟弟患病带给姐姐人生课题的_家庭  这是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当事件发生,我们会选择如何面对?

     长篇影评

     1 ) 实名反对上面高赞影评

    在这部剧的影评下,就有一篇某新闻的报道,出来唱反调。说这部剧是伪善。

    很快就成为高赞。我觉得这很讽刺。

    此文前面还在说,恶有大有小,说恶无法避免。好像有几分道理。后面就开始说,人们有权发泄愤怒。不仅完全违背这部剧想表达的思考,歪曲为“圣母洗地”。更是直接连自己的前半篇文章,都偷换概念。

    看似理性,其实还是在为情绪找借口。说来说去,也就是想挑拨情绪而已。

    实名反对这个媒体的文章。

    《我们与恶的距离》,每一集都会以网络上的留言作为片头。而那些留言,有的义正言辞,有的无脑发怒,有的宣扬暴力,甚至要把不相关的人都处死。网络暴力和不负责的言论,成为了新的恶。

    这些恶,虽然小,但却汇集成一条大河,影响整个社会的走向。

    最终,又再一次导致出一个极端。

    人人都高举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地走向罪恶。 有时候,我们与恶的距离,只差一个平庸的转身。

    编剧创作这部剧的灵感,其实也来自于一个真实的事件。2016年2月28日,一名母亲带着年仅三岁的女儿“小灯泡“逛街。突然,一名男子冲上来,对着小灯泡连砍23刀致其死亡。

    经调查,这名犯案男子患有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这起恶性杀人案引发了极大关注,网友群情激愤,要求将凶手立即处死。

    但让人意外的是,小灯泡母亲的态度却是,坚决不处死凶手。

    她向媒体表示:与其立即处死一个罪犯,不如好好了解这个人,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犯罪的。

    他们在想什么? 为什么家庭、学校、亲人、朋友、社会,没能接住他? 我们要如何改善、预防? 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有继续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我们能做的,难道只有继续速速执行死刑?

    所以这部剧,并不是要“圣母”原谅凶手,或者凶手的家属。

    完全不是。

    这部剧并不是单纯的要去谴责一个杀人犯,或是讲一个杀人犯的故事。而是要全面的去分析,整个事情所有的因素。

    加害者罪大恶极,加害者家属呢?是一概有罪,还是一概无罪?

    你不知道,因为你不认识他们。

    不认识,就没有判断。

    不知道,就没有发言权。

    出了案件要走法律,但是是不是泄愤之后,就能消除恐惧?

    是不是消除了恐惧,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

    比如讲到媒体,这部剧就非常的专业。出了新闻,

    有的媒体会无脑的报道,只为了更多的阅读。有的会确凿信息,之后才展开报道。

    有的会引导情绪,甚至挑拨情绪,故意让群众发怒,好从中获利。有的会认真分析,针砭时弊,全面负责。

    这一些,还有更多更多深入的讨论,我之前在《媒体,这才是真正的禁片》里,都已经讲过。

    这部剧的初衷,只有一个。

    就是宣泄情绪,并不能完全的解决所有事情。

    相反,大部分时候这是一种逃避,逃避恐惧。

    这部剧是让人们全面,清晰,理性的认识这件事——虽然让人类保持理性是困难的——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

    有些恶,不管再社会再美好,也会发生。但这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反思了。

    更不代表群众就可以施加小恶了。

    在这部剧的影评下,前面就有一篇某新闻的报道,出来唱反调。说这部剧是伪善。

    很快就成为高赞。我觉得这很讽刺。看似理性,其实还是在为情绪找借口。

    说来说去,也就是想挑拨情绪而已。

    因为也许你没办法做到理性。要求每个都理性也确实很过分。也许你可以拒绝全面的认识,分析事情。但你不该说,人家试图思考,就是立场不对。只有宣泄情绪,才是正义。

    人人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而不是参与者。

    这让我想吐。

     2 ) 我们与恶的距离,就那么一点点

    刚刚看完了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果然很棒啊。而且这部剧实在是意义重大,一个直观表现是豆瓣评分,现在有9万多网友打出了9.5的超高分,刷新了台剧的评分记录。

    之前台剧最高分是根据白先勇小说改编的《一把青》,评分9.3。而台剧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新白娘子传奇》,评分是9.1。

    即便放眼整个中国电视史,把大陆和香港都放进去,这个评分也足以进入金字塔尖的第一梯队了。我查了下,目前超过这个评分的只有三部电视剧:《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87版《红楼梦》。

    大陆网友讨论热烈,台湾媒体也把它当做里程碑式作品来讨论。

    于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部剧能够刷新记录,获得如此之高的口碑?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直面现实社会问题,而且是同时包含多个议题:从一起无差别杀人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随机杀人”),辐射到死刑存废、媒体操守、网络暴力、法治程序正义、精神健康救助……

    之前几乎所有的超高分国产剧,都是历史题材,我们只能以史为鉴,从《大明王朝1566》找到现实问题的隐约对应。现实题材当然也有,比如《蜗居》,名义上是聚焦住房问题,但演着演着重点就走偏到了男女关系上面,还是出轨、小三、包养情妇这类俗套狗血戏码。

    《我们与恶的距离》涉及到的社会问题如此之多,而且没有走偏,每个问题都得到了精准又有深度的呈现。而我觉得最难得的是,没有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没有明确地告诉观众结论,而是让大家自己去思考判断。导演也说了,“我们没有偏颇任何人”。

    那些复杂的问题包括:

    对一个滥杀无辜的罪犯,是否就应该从重从快地处于死刑?杀人犯也有人权吗?假如有,应该到哪儿?到底要不要继续保留死刑?如何理解为杀人犯辩护的律师所做的工作?这份工作也是“正义”的一部分吗?极端暴力事件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吗?杀人犯的心理需不需要被大众理解?你认不认同“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句话?杀人犯的家庭,要对他的罪行负责吗?

    一个人患有精神疾病,是否一定就要被管制?如何做到既防止精神病人危害社会,又不损害精神病人自身的权利?精神病院能不能开在闹市区?如何帮助精神病人回归社会?在和精神病人相处的时候,是提高警惕另眼相看,还是平等对待?

    媒体如何平衡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大众爱看什么,媒体就要去报道什么吗?大众知情权和被报道人隐私权之间的边界如何划定?媒体本身到底需不需要被监督管制?被谁管?怎么管?新闻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大众在网上发表言论的边界在哪儿?言论自由就意味着可以随意发言而不需负责吗?怎么看待键盘侠以正义之名行暴力之实?为什么网络舆论总是充满戾气?网络民意是真正的民意吗?

    以上每一个问题,都在短短十集的剧情里有充分的展现和讨论,可见这部剧的能量密度有多大。

    这种现实主义的严肃正剧,我们此前只能在美剧英剧日剧韩剧里看到。很多人对台剧居然有这样的质感而惊讶,因为在大家的印象中,台剧好像只有两种类型:傻白甜爱情剧和苦情乡土剧。

    可实际上,《我们与恶的距离》绝非横空出世,之前已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土壤培养期。台剧几年前就兴起一股社会题材热潮,比如《光阴的故事》讲眷村文化,《麻醉风暴》讲医疗问题,《出境事务所》讲殡葬业,《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讲亲子关系。只不过这些剧都没有进入大陆观众的视野而已。

    《我们与恶的距离》不过是在前述成功作品上的又一次升级换代,几乎达到了国际级的高水准,这才终于让总是习惯性小看台剧的我们关注到。

    我看了一些幕后主创的采访,大家都觉得本剧之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高度,首先是因为有一个好剧本。编剧吕莳媛,是台湾现在最有实力的金牌编剧,同妻题材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她也是编剧之一。

    ▲编剧吕莳媛

    为了写《我们与恶的距离》剧本,她花了两年时间做各种调查,遍访新闻界、法律界、医务界。

    因为剧本太好,其他主创也都很认真对待这个项目,不敢有丝毫怠慢。

    比如美术组,就专门搭建了一间电视台办公室,所有设备器材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电视台,不忽略每一个细节。

    剧情重头戏主要是发生在品味新闻台,演员们就真的按照片中角色建了一个工作群,可以说非常入戏了。

    饰演人权律师的吴慷仁,剧里的工作是专门为死刑犯辩护,反对死刑,而吴慷仁自己却是支持死刑的。

    这种矛盾让他有些无所适从,就花了大量精力去和法律界人士沟通交流,去了解废除死刑的理由,还有什么叫程序正义。

    这才有了全片最有震撼力量的那场戏:得知当事人绕过法律程序被处以死刑后,律师王赦大醉一场,然后向家人哭诉自己捍卫人权的初衷。据说演这场戏之前吴慷仁真的喝了不少酒。王赦这个角色在剧中大部分时候都是沉着到压抑的状态,这是他少有的释放时刻。这段戏值得拎出来单独细品:

    我们与恶的距离:李晓明被枪决律师情绪崩溃,这段演技炸裂呀_腾讯视频

    律师王赦还有一场戏我也挺喜欢,就是他在车里告诉妻子自己的身世:原来他从小就是个弃儿,在育幼院长大,后来一度成为小混混,差点酿成杀人大祸,只是因为那天迟到才得以幸免。

    短短一场戏,就让之前一直都不近人情的王赦袒露了内心,也让人稍稍理解了他为什么会选择帮杀人犯辩护。

    除了主角,配角也都很努力。饰演杀人犯李晓明的演员王可元,戏份并不多,可他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比如按导演要求读存在主义哲学,想让自己的精神进入另一维度。后来因为看得太认真,又被导演叫停,怕他太入戏走火入魔。

    除了看书,他还很长时间将自己封闭起来,刻意不和外界联系,就是为了培养反社会的情绪。

    另一个戏份更少的杀人犯陈昌,他的扮演者叶子彦也做了很多功课,面对镜头张口就是一串关于精神病患的数据。

    整部剧最让人惊喜的表演,还是来自于女主角贾静雯,她演的是品味新闻台高管宋乔安,儿子在电影院被李晓明杀害,从此她就性情大变,用酒精和工作麻醉自己,成为在职场上苛刻对待员工的女魔头,把所有的脆弱和悲情都藏在面具之下。

    剧情中有个巧合: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李大芝恰好是新闻专业毕业生,又恰好来到品味新闻台成为宋乔安下属,宋乔安得知情况后公报私仇,安排员工跟踪拍摄李大芝,导致李大芝家人被曝光,并遭受舆论围攻。

    李大芝来到电视台愤怒声讨宋乔安这场戏,是贾静雯的演技高光时刻。先是冷着脸过来应对李大芝叫板:

    嘴硬说自己就是无良媒体,然后再次安排下属过来拍李大芝:

    李大芝这时说的一段控诉媒体的台词也让人印象深刻:

    宋乔安的反应是怒目而向厉声反问:“那我儿子呢,我儿子有活下去的权利吗?”边说边掉下一颗泪。

    注意贾静雯演这场戏时的表情:面部紧绷,抿起的嘴角微微抽搐,是情绪激烈时努力克制的神态。这时即便我们也知道公报私仇不对,但对宋乔安还是理解怜惜的。

    这只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场戏,其他无数场戏也都是这样,爆发激烈矛盾的双方都不是坏人,都可以被理解,但伤害就那样发生了。就像洪都拉斯演的配角News哥说的那样:“我们都是好人,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子。”

    现在可以分析一下“我们与恶的距离”这个剧名。看剧之前,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会觉得,剧名想说的是我们与那些恶性案件之间的距离,我们什么时候可能会被伤害。但只要进入剧情,很快就会知道,剧名的实际意思是说,我们有多大可能会成为作恶的那个人,我们会不会伤害别人。

    剧中大大小小的角色,不光是杀人犯,其他那些看似善良的人物,也都成为过作恶之人。

    新闻高管宋乔安,公报私仇,用媒体公器恶意曝光下属隐私,这是恶。

    律师王赦,小时候加入帮派差点杀人,这是恶。

    王赦的妻子美媚,不理解丈夫的工作,觉得杀人犯和精神病患都不配被保护,遇到精神病人热心帮助第一反应是抗拒,导致刚生的孩子没保住。这是恶。

    李大芝有个师兄,当然也是新闻系毕业,他知道李大芝喜欢他,就利用这份感情靠近李大芝,用卑劣手段获取新闻素材。这是恶。

    李大芝得知师兄骗她后,精神当场崩溃,扬言要杀了师兄。这也是与恶极度接近的时刻。

    还有那无数网友,在网上不问事实真相就一味喊打喊杀,纵容戾气左奔右突,这更是恶。

    ▲每一集片头都会呈现此类的网友发言

    我们都不要那么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和罪犯划清界限,觉得他们代表“恶”,而我们自己代表“善”。不不不,善与恶常常只有一线之隔,或者根本就是混淆不清的。

    还是王赦那段台词说得透彻: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能够安安稳稳地长大,能够岁月静好,那只是幸运而已。

    这并不是为罪恶张目,为坏人洗白,而是一种温柔的同情和理解。罪犯是该得到惩罚,但如果光有惩罚没有理解,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罪犯。

    当然这部剧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要讲的问题太多,剧情就必须环环相扣,密度太大,巧合太多,就会导致一些人物功能性过强,形象不够丰富立体,其中少数几个演员的演技也有点勉强。但这些都不重要了,能够有以上所说的那层层立意,那些肉眼可辨的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优点,除了给出满分好评,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3 ) 治病或者救人:当代医学的去脉络化

    这篇短文是对上一篇文章的一个简单引申,不是论文,只是一点反思。

    刚过去的周末,在家看完了今年很火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从精神疾病科普的角度来说,私以为这是华语圈至今最好的一部片子,哪怕是此前颇受好评的《人间世》在《与恶》面前也有点相形见绌。

    当然,纪实与非纪实很难放在一起比较,但就思考的深度而言,《人间世》中关于精神疾病的那两集还是稍稍弱了一些,很多社会问题只是一笔带过,很多患者背后的故事(也许受限于篇幅)也只是浅尝辄止,让人惋惜。

    当然,此前与剧组导演聊天,也知道《人间世》的重点是在于人的情感,并不像《与恶》那样“是要找出事实的真相“,就像片子里的王赦所做的那样。

    作为法扶律师,王赦认为:与其通过死刑来平民愤,不如好好研究下罪犯是如何一步步成为罪犯的,从而我们才能从根源上去预防它、避免它,死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杀了一个李晓明,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千千万万个李晓明。

    而更佳吊诡的是:片中的无差别杀人犯李晓明是精神病人,这就更增加了案件审理的复杂性。

    《与恶》就是从王赦为李晓明辩护开始,在王赦试图揭开李晓明何以成为李晓明的过程中一点点展开,同时加入了加害者的家人、受害者的家人、王赦的家人、媒体工作者、精神病人、精神病人的家人、精神科医生、社工等等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视角,为我们编织起一个人际关系的大网。在这个大网里,去反思善与恶的边界,更重要的是去实现善恶问题以及医疗问题的“脉络化“,把问题放到它的前后文里去看,去厘清李晓明及片中另两位精神病人的人生脉络,去辨识他们的精神疾病究竟是在怎样的人生际遇、怎样的社会关系、怎样的家庭氛围中一点点形成的。

    正如片中做电视新闻的News哥所说的,《与恶》要的是“同理心“,而不是对善恶问题的“去脉络化“的随意审判,因为当你能够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去感同身受的时候,就会发现故事从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便会知道善与恶、好与坏、正义与不义等等二元对立都只是对这个世界的过度简化。

    所以,我说:《与恶》是一出很好的社会医学普及片,因为它让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片面的诊断标签,或是一个个简单的、刻板的症状描述,而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故事。而在前面那些标签里,在那些描述里,人的属性总是被抽离的,意义与脉络也总是被解构的。

    作为医生,我们往往不知道,——也并不关心,——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除了生物学因素之外,有哪些社会的、家庭的、历史的、政治的因素也牵扯其中,因此我们的病理学只是生物病理学,却没有社会病理学的空间。

    但是,一名手外伤或者头部外伤的病人可能是在工厂做工,而工厂却没有做好工人的安全保障;一名糖尿病足的病人下肢都快烂掉,血糖始终没有控制好,可能是因为要一人承担家庭所有经济,又要照顾家中瘫痪在床的母亲;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没几个月又住了进来,可能是因为家中仍旧缺乏相应的资源去支持精神病人的长期康复。

    在Michael Marmot的《健康鸿沟》一书里,他罗列了太多人群健康状态与社会经济梯度呈正相关的证据。从前,在美国,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是富贵病,是富人得的,因为富人大鱼大肉吃得好,而现在,却反了过来,为什么?因为富人开始天天动感单车、普拉提,天天Omega-3、高纤维,而美国穷人却成了垃圾食品的最大消费族群。

    我们也不知道,疾病对于患者及其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把那些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太多头痛、胸痛、胃痛患者都找不到明确的器质性因素)都揉作一团好不爽快地丢进精神科的垃圾桶里,却不问问他们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无法解释的躯体症状的。

    当然,当代医学的去脉络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工业革命后一切都以标准化与规模化为目标的社会的产物。此前,在读潘毅的《中国女工》的时候,我甚至有种感觉,这分明在讲的不是岭南地区流水线上工作的女工,而是大医院里的医生,只是对于医生来讲,他们所处理的不再是流水线上的商品,而是病房或者门诊病人。同样与女工相似,在大医院里,不管是谁,哪怕是主任,如果哪天不幸离世,没过几天也会有人顶上来。

    人的消亡在这里是不足轻重的,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是无可取代的,今天一过,明天一切又都会回归正常。

    其实,各行各业无不如此。BAT等网络公司无非是所谓的“大厂“,IT从业者无非是“码农“。而当码农们在反对996的时候,007的医生甚至连反对的时间都没有。

    20世纪初的汽车制造业出现了福特生产流水线,大工厂、大机械化生产开始取代原有的小作坊式生产,垄断组织逐渐形成。而20世纪初的医疗行业则出现了以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为代表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于是就像刘易斯·托马斯在《最年轻的科学》里所写的那种精打细做的、服务至上的小诊所也就渐渐只是成了他对父辈的回忆。

    我好友的爷爷是村里的老中医,我们时常聊起他爷爷的故事。上山采药,在家里自己研磨炮制,一个村子里的人生了病都来找他。而现在呢?甚至连中草药都已规模化种植。

    在这样以效率至上的社会里,作为医生,连扒口饭的时间都没有,又谈什么“脉络化“、什么“同理心“、什么“服务至上“这种假大空的东西呢?

    当然,职业分工的细化是可以谈到的另一个问题。就像前两天在朋友圈看到的另一篇文章所吐槽的,国内的医生经常要做杂七杂八的事情,所有事情都得医生来做,那么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就只能先挑重要的做,那么相比病人的那些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自然对于医生来讲,治病是第一位的。

    再回到《与恶》,在《与恶》里有一对夫妻档,很是有爱,两个人都在精神科病房工作,丈夫是精神科医生,妻子是精神卫生社工。我觉得,这部片子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大概是了解医务社工这一职业最好的一部片子了。但大概许多人都对后者的工作很不熟悉,因为在国内比精神科医生更缺的是精神卫生社工。

    就像片子里有次这俩人在病房里吵架,妻子说:“你就只知道开药,病人出了院以后的问题你就什么都不管。“丈夫说:“对,我就是负责开药的,不开药没有健保,医院还怎么运营下去。至于说那些什么家庭资源、社区回归,是你们社工的事儿。“

    所以,社工很多时候就是在处理患者及其家属的许多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需要去帮助他们寻找出院以后的落脚点,需要为不同家庭匹配相应的康复资源。所以,如果在我们医院内职业分工够细的话,那么关于医学脉络化的许多问题实际上都可以得到分担。

    当然,如果医生不重视这些问题的话,那么医务社工在病房里的存在也会几乎等同于零,但我们至今对于疾病的社会性仍旧缺乏重视。

    还是以著名病理学家Virchow那句话作结:“医学是门社会科学,政治从广义上讲无非是医学罢了。“

     4 ) 面对这部良心剧,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反省

    在中国,“杀人偿命”是个被公众默认的,看似合乎情理的简单逻辑,这逻辑既说明生命被赋予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也体现国人感性至上的善恶道德观。

    但在现代法制社会的语境当中,“杀人偿命”是有待于商榷的说法。对于杀人犯罪行的判定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法律程序,“死刑”作为最高的刑法,作为对生而为人的权利的最终剥夺,并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实现的。

    中国的社会舆论往往对杀人犯最不宽容,民众们不会去在乎杀人犯犯下罪行的基本动机,甚至不会关心杀人犯在犯罪前后所处的精神状态。在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许同样会有不在少数的读者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去关心一个杀人犯的真实想法呢?

    与此同时,不管主要舆论是站在支持直接判处杀人犯死刑的立场,还是站在对杀人犯进行精神鉴定与人道主义关怀的立场,对于当事人家属而言,往往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局外人意见。

    现代刑事法律面对的伦理问题不仅是要准确地对犯罪人量刑,还要兼顾对受害者家属、对犯罪人家属,乃至于对整个社会舆论导向的关怀。

    由台湾公共电视(简称公视)、HBO亚洲频道和CATCHPLAY联名制作并同步播出的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便聚焦于无差别杀人案背后的法律制度与社会舆论之间存在的矛盾。这部剧播出仅两周的时间,在豆瓣已经收获国产剧里实属罕见的9.3的高分。

    台湾公共电视是一家不受任何政府和政党管制的,以服务民众为要任的公共性质的无线电视台,公视的电视制作主要关注严肃的社会写实题材。在台湾本土轰动一时,改编自白先勇原作的《孽子》便是公视突出的成绩之一,去年在内地颇受关注和好评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同样出自于公视之手。

    《孽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公视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由贾静雯、吴慷仁等人主演。在经历轰动一时的婚姻风波之后,贾静雯近几年的复出之路走得尤为曲折艰辛。但也正是因为经历过上一段惨痛的婚姻教训,贾静雯对本剧中的已婚已育的独立女性角色的把控尺度更为准确投入,贡献了质感突出的表演。

    吴慷仁是近些年台湾风生水起的男演员,本人近年来与公视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一把青》《滚石爱情故事》《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等有口皆碑的作品,均是其与公视合作的重要成果。

    台湾著名电视编剧吕蒔媛参与了《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剧本创作,可能“吕蒔媛”这个名字对于内地观众并不十分熟悉,但由她执笔的去年大热的台湾LGBT电影《谁先爱上他的》相信大部分观众都看过,亦或有所听闻。

    《谁先爱上他的》

    本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虚构的故事背景,是一起曾震惊整个台湾的电影院持枪杀人案,这起无差别杀人案件共造成9人死亡、21人受伤的人间惨剧,法院最终给与杀人者李晓明死刑的判决。

    对于这样一起看似早已有所定论的无差别杀人案,李晓明方的辩护律师王赦却认为必须要对李晓明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鉴定,法律上才能够给出最为公正的判决。但李晓明本人始终拒绝这些原本可能会对自己的刑罚有所减轻的帮助,似乎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王赦是一名专门为死刑犯辩护的公共人权律师,由于职业上的特殊性,即便身处人权律师的公益性职业位置,王赦也无法避免地被公众所敌视。但在他看来,刑事犯人最基本的身份是“人”,所有的罪案都应该有相对应的起因和动机,只有追根究底地挖掘潜藏背后的成因,才可能让刑事犯人得到最公正的审判。

    为李晓明辩护的王赦不仅遭到网络上持续的讨伐谩骂,还在公众媒体面前被受害者家属以泼粪的方式羞辱,甚至连过去一直支持他的妻子,也逐渐地对其职业产生误解和失望,家庭关系因为职业而出现了裂缝。

    宋乔安是这起电影院枪击案的当事人兼受害者家属,两年前,她陪同年幼的儿子去电影院看电影,途中因接听电话离开影厅,等到自己赶回影厅时,儿子被弹药击毙的惨剧已经发生。对于儿子死亡一事,宋乔安一直感到深深的自责,也因此变得封闭而偏执,与过去关系亲密的丈夫和小女儿逐渐疏远。

    与此同时,宋乔安还有另一个身份,她是社会新闻SBCNews(品味新闻台)的负责人,因父母双亲车祸过世的原因,她在工作上严厉到接近苛刻的程度,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但也因为行事作风上的一丝不苟,宋乔安主导的新闻节目在业界获得了颇高的地位。

    李大芝是在SBC News工作的新人,平时沉默寡言行事低调,是职场上不引人注目的那类人。原本的新闻编辑因临产而无法主导正在播出的新闻节目,所幸李大芝在关键时刻解决了事故,因随机应变的处理方式而被宋乔安晋升为现任的临时编辑。

    但李大芝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她的原名叫做李晓文,是无差别杀人犯李晓明的妹妹。在事发之后,父母试图将变卖的房产补偿给受害者家属,但仍无法弥补李晓明所造成的伤害。在社会舆论的指责压力下,父母便躲到偏僻的乡下,为了女儿的前途着想,母亲让李晓文更改姓名和家庭背景,声称自己的父母在车祸中身亡。

    应思悦是李大芝的房东,一个即将新婚的,自己经营店铺的年轻女性。她知情达理,对李大芝关怀有加。原本未来会一帆风顺的她,却被告知弟弟患有思觉失调症,也即是精神分裂症。在宽容度极低的社会环境下,患有精神疾病的家人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蒙羞的存在,这样的家庭毫无疑问会受到旁人的闲话乃至责备。

    刘昭国是宋乔安的丈夫,是一个社会正义感和是非观分明的媒体人。尽管同样从事媒体行业,二人在工作理念上却存在着极大的悬殊差距,儿子的死亡使得他们的婚姻即将走向尽头。

    这些各式各样的人物存在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得以展开的关键。角色之间的连接显然是李晓明无差别杀人案一事,但同时他们也都面临其相对应的私生活的困境。

    可以说,《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一部拓展话题极广的作品,它同时还关于两性婚姻(宋乔安的婚姻、王赦的婚姻)、亲子互动(宋乔安与女儿愈发疏远的关系)、职业道德(新闻报道应该持有什么样的立场)、对待社会边缘群体的态度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与普通人的相处)、网络舆论对个体的伤害。

    纵观《我们与恶的距离》,有这样一些在当下网络环境中极具反思性的细节:

    李大芝编辑的新闻稿件被宋乔安毙掉,只是因为她将严肃的社会新闻放到头条,而SBC News上一天的头条新闻则是“店员被客人泼奶茶砸头”;

    为了争取更高收视率,SBC News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播出了一条“普吉岛爆炸事件”的新闻,事后该消息被证实是虚假消息;

    将“女大学生被撞死”的新闻中的“女大学生”字眼改为“高材生”,以此博取更高的关注度。

    标题党、虚报假报、恶意报道……SBC News这些行为完全就是当下大多数公共媒体的所作所为。在微信逐渐地占据大多数人日常社交生活的当下,越来越多毫无职业道德感可言的自媒体也成为了社会新闻的传播者,和社会舆论可能的主导者。不负责任的媒体对整个社会的破坏力无疑是不言而喻的。

    回到电视剧本身,它所探讨的核心话题是贴合当下现实的: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不少的杀人事件,而每当有杀人案或是情节严重的人身伤害案件出现时,网络上总会冒出诸如“杀死作案者”、“处以死刑”、“判刑过轻”等义愤填膺的情绪化论调。当然,这些声音的存在一方面的确也说明民众的社会正义感和道德感达成了共识,他们的出发点毕竟都是善意的。

    但作为旁观者,我们呼吁让作案者“杀人偿命”的声音真的是公平的吗?倘若作案者在杀人伤人时处于精神崩溃的状态,甚至患有各种精神疾病,倘若他们并不是真正地想要去伤害他人,但精神问题导致他们无法自控地做出这些行为,那么网友们正义凛然的“杀人偿命”难道不也是缺乏同情心的、不需要付出丝毫代价的伤害吗?

    在这样一种案件尚且不够清晰的前提下,对作案个体的定罪无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基本人权问题和刑法层面的伦理问题。即便是针对恶意杀人的反社会者,我们是不是也应当在其作案过程清晰之后,法庭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予以刑责呢?

    而《我们与恶的距离》向观众提出了“患有精神疾病的杀人犯该如何处置”的问题,这样棘手的问题或许更该交由法律公正来定夺。真正应当引起观众注意的,是“精神疾病”与社会的关系。作为一类带有随机性的病症,“精神疾病”既可能是基因遗传或基因变异的先天性并发症,也可能是社会压力一手促成的悲剧。

    就如片中自小失去家长关爱的李晓明;遭受工作被辞、女友自杀等打击的应思聪……他们的精神疾病都不可不认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有关。

    孩子从小被家长强迫去上各类兴趣班,大大小小的考试被家长监督,学校每天布置做不完的作业;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面对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对前途迷惘而失落;中年人面临着赚钱养家还房贷的经济压力,工作竞争丝毫不允许他们怠慢。人们似乎从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便要履行相应职务,像机器人一样地生活。

    生活在时时刻刻处于高压的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复杂的精神疾病随之涌现。人们对待周遭陌生人尚且冷漠,对待精神病患者可想而知更是避之不及。这种恶性循环的冷暴力只会促成更多人出现精神上的疾病创伤,导致更多的精神疾病患者走向伤人杀人的极端。

    在观看《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同时,我联想到的是这些天“1818黄金眼”微博报道的一条引发热议的新闻,标题是“小伙骑车逆行被拦后爆发,称压力好大”,

    新闻里,年轻小伙在路边大哭,向交警倾述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交警们悉心开导并鼓励小伙。倘若这个时候交警们对小伙不予理睬,或是加倍地指责,谁又能保证濒临崩溃的他会不会做出极端的行为。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间隔着的是一堵叫做“理解”的墙。

    作者| 卡洛斯的三棵树;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5 )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间有什么?

    “在一个奴隶制存在并得到维护的国家里,一个正直公民的唯一出路就是监狱。”——列夫托尔斯泰《复活》

    绝大多数人一直觉得关在监狱的人才是有罪的,很少有人会认知到,真正有罪的是监狱之外的人,因为囚犯的罪已经被法律审判了,而监狱之外人群罪行的审判尚在来世。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来世,那么这份审判也因为占着群体的压倒性人数,从而被赦免为无罪。你们知道的: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罪的,决堤时没有一滴水是无罪的,一场命案的发生没有一个人可以称自己是无罪的。

    News哥说我们都是好人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呢?

    其实我当时第一感觉是认为,编剧应该把这句话话改成“我们其实都不是坏人,可为什么结果会变成这样呢?”。乔治·奥威尔在《1984》中有一句话回答了这个世界99%的疑问:我知道结果,却不知道原因。我也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是如果世界上还有人在找寻原因,那么事情就还有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很久不看新闻了,尤其是这个词变装成了“热搜”。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王宝强的离婚案,鹿晗的女友关晓彤,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陈羽凡吸毒,每一个走上热搜的新闻里,我记住了事件的名字,却并未有多少注意力去关注事件的发生、高潮、谢幕,就像路边开过的花,我走了千次,它花开花谢里,似乎连记忆中的影像都让我带着质疑——银杏树真的会开花?

    今天突然想认真的写一篇文章关于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并不是它有多好,只是觉得:如果我们都开始寻找原因,一切即便是以龟速在变化也终归是可以改变些什么。比如原本打在无辜者身上的一滴水也开始学会温柔。

    这部剧只有十集却有无数议题,触及到我思绪的变得千头万绪,借《苏格拉底的申辩》中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作为讨论的开始吧:就像一段长跑,你们跑过了我,可是邪恶比你们更快。虽然今天你们判了我死刑,但是我的审判已经结束,而你们的才刚刚开始。

    李晓明在有成剧院开枪射杀,被逮捕后只说了一句话“这辈子我要做一件大事”。一件事,一句话,十万火力。故事的开幕点爆了烟火,烟火好看,炮火很响,而我看到的最经典评价是今年的金马奖非它莫属。这句话没有错,可为何如此像个无赖。

    很早以前我看过一个新闻,有一个杀人犯从北追到南,在逮捕后记者的镜头前面微笑着说“这辈子只在电视前面看过,没想到自己还会有上电视的机会”。评论区七嘴八舌,有调凯,有愤怒,有跟风,还有颟顸无知。

    不记得是高中时代还是大学,有一则关于叙利亚战争的新闻报道: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扛着枪,走在示威人群中会发生什么事,不过是单纯的觉得好玩。我相信很多人是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看战地记者在战争核心区拍摄的图片。为了照顾广大人群脆弱的心理,血腥与暴力往往都被烟雾多遮掩。

    这两则新闻,一个是有意为之,一个是无意为之,除了都挑战了人性的共同点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这里面都有人群。《乌合之众》有一句:人群是没有头脑的,他们依靠脊髓在行动。一个人不敢做的事,但因为一群人而使得力量变大,从而失去胆怯,开始为所欲为。

    为什么我们会需要法律?因为它是民主的象征?那奴隶社会、君主制社会、封建社会都有法律。最大的自由是自律。可是除了极少数人有足够的自律,大多数人并不能做到。因此,法律不过是帮助大家自律而已。

    这便是整部电视剧我所想说的:你希望你吃的绿色食品是真正的绿色食品,你希望你穿的衣服是真正天然原材料,你希望你装的防盗门是真正的安全无害,你希望这个世界所有的监狱都能关住坏人。

    读书群的伙伴说“就像无名河边上放生的鲤鱼,前面放生后面在捞”。我百思不得其解一个人究竟得做了多少亏心事,需要做这种事储蓄功德!事情的重复在于,一个人不仅需要如此荒唐的行为拯救虚无缥缈的福祉,也需要以荒唐的心里暗示获得人身安全。为什么一个人需要费尽心机的赚钱去买一套顶级公寓,安保措施达到十级以上?为什么一个家庭要花十倍的钱去私立学校?为什么一个人沾惹罪恶后从出生到死亡都是罪恶污染源?由这个问题开始的贫富差距、社会安全、学校教育、人际关系复杂到整个大英博物馆都难以容纳下其文献、研究、报告、分析、数据、解读。

    你以为你花千金就可以建立逃避恶的封闭屋,它其实就是一场雾霾,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应该都知道从新中国建国至今,我们国家的法律条文增长速度与GDP比翼齐飞。我们也应该知道文化教育水平从全民平均的小学水平,飞跃到接近大学水平。我们更应该知道比起上一代人的生活水平,我们至少没被在类似于“三年自然灾害”谎言中弥难。

    作为“七岁智商”的群体,我们深信只要去好的学校,有好的工作,就可以安稳、幸福然后在以平安为表面下享受着过完一生。我们谩骂法律保护有钱人的利益,然后转过身谋取一切福利让自己变成有钱人。在成为有钱人之后,我们才发现真正掌管安全无害的是有权人,所以我们在卖官鬻爵的勾当中让自己穿上权利的衣服。让我觉得在这个看不见终端的链条中最不可思议的一点是:踩着别人善良登上高峰的人,明明一生与庄稼汉同样奔劳却为何会觉得对方卑下。难道真的因为拿着屠龙刀的就长得比拿着杀猪刀的帅?

    安全是自己给的不是法律给的;幸福是自己与自己的和解不是咨询师颁发的结业证书;理想的环境确实是争取得到的,但是它必须首先是理想不是幻想。钱和权,可以做很多事。比如你被银行前台营业厅的客服指责了一句,你可以立马让她卷铺盖回家。再比如,在昏庸和谄媚的法官面前,你可以免掉牢狱之灾。这些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如登天难事,于他们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可是谁想过,你今天比上一代人生活的环境更安定,你付出的劳动才是上一代人所说出来的那一点点苦而已。可是你觉得你过的好吗?安全吗?俗气一点:幸福吗?在法律保护了你的肖像权、财产权,选取权,被选举权之后呢?你觉得你内心获得安全了吗?你觉得你与十年前没有更完善的法律时,生活的更有安全感了吗?

    为什么我们都知道鸟儿站在细枝上不是因为它相信脚下的树枝而是相信它自己的翅膀,却从来不知道自己才具有真正保护自己的力量,法律不过是那根树枝而已。我们没有翅膀所以不能飞翔,因此很多人会说,因为我们面对事实的无能为力所以只能求助其他人。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惩罚罪恶,所以只能以恶治恶。

    如果解决一件事你采取了最容易的方式也将埋下最容易引爆的灾难。群众的愤怒是最大的力量却也是燃料最快的武器。距离江歌案审判结束不过半年,媒体便抛出江歌母亲利用群众同情心继续装受害人等话题。我们明知道祥林搜是个悲惨的人,但是听了十遍后便觉得好笑。你以为你拿起的是道德的武器,其实不过是一张刻着惩恶扬善的求签桶。

    法律只负责审判,它并不负责杜绝;道德可以负担一切美德但它负担不了公正。王赦说“我知道他杀了人,我知道他该死,但是为什么你们要这么着急。我们作为被告人的律师不知道,媒体知道。”

    谁会知道自己在无形中杀了善良,这种比海洋之心,UFO还罕见的东西又何曾出现在我生逢不幸的时候?愿意坐下来听完整个新闻的人必定曾被不幸对待过,而被善良解救过。我想身在民主时代是我们的幸运,因为它努力的维护着尽可能多的人身上的利益,也给予身处最底层民众尽可能多的机会去挣扎。

    我们对世界的不满并不会改变世界对待我们的方式,思想是根植在人生存环境当中,我不相信一个电视剧会改变一个人的决定,就像我不相信一个人没有被恶意的对待而做出了泯灭人性的行为。那么你知道一切都没有意义,一切都不会改变为什么还要做这件事?

    恰好是我不知道这件事的原因,所以我想知道原因,在我正常行驶轨道上的一点点改变,角度似乎改变了,或许将来我不过是兜兜转转又回到冷漠的态度,但至少我曾在黎明前挣扎过。说这是五十步笑百步,荒唐,地图上中国与美国不过十厘米,你走五百步能到吗?

    你是行恶的人,我在无意中种下了恶的果,我们都是有罪的,但我们中间差的不只是五百步,因为我还有人性的挣扎。《我们与恶的距离》并不是宣判了谁的罪,就像法律它并不能审判所有人的罪,它只是说了一个重复的话:无论是谁,犯了错都有坦诚错误的权利。道德审判的是人性,但你必须知道它来源于人性。我们只有七岁的智商时却没有七岁的善良,你觉得只有酷责才能制止悲剧,但是随处可拾的例子告诉你,酷责并未制止恶,再严酷的刑罚也阻止不了罪恶发生的脚步。真正阻止恶发生的,始终是那一点点的同理心,也就是人同此心,事同此理。

    王赦说“媚,我真的很羡慕你,你有爱你的爸爸、妈妈,你生来就不需要懂得苦难。”(原文有所偏差,其意思一致)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能理解美媚所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啊,可为什么在你眼里我就是那种十恶不赦的人,我也只是想保护我的孩子”。

    我们与恶的距离中间有什么?有你,我,他还有它,一个人不仅有人性还有兽性。我们不需要宽容任何人,但是我们需要克制自己的兽性,这份克制里需要我们去明白一个人的难处,去体谅一个人的不幸,去知道一件事发生的推力,从而改变自己的例行轨道,避开下一次的种恶之旅。世界本就不缺恶意,何苦为难善良。

    为什么我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如此迫切的想要推这部剧,我想或许这样那个濒临绝境的人会获得最后一根稻草,而有一天我的小孩路过马路时,对方会留存一丝善念。毕竟,如果悲剧发生时,始终是:我们无法挽救的不只是生命还有人性。那法律的意义在哪里?道德的意义又在哪里?活着的保障又将何去何从?

     6 ) 豆瓣9.4、IMDb 9.5,华语神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荣耀收官

    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上周日晚播完了。

    其实早就想写写它,但还是耐住了,想播完再纵观全貌。毕竟高开低走、崩盘烂尾的案例碰到过不少了。

    但它立住了!

    3月24日起开播,4月21日剧终,豆瓣评分仍坚挺在9.4分!IMDb上也只是从9.6分略降到9.5分。

    影视娱乐类的公众号几乎都写过它,也曾经上过微博热搜。

    虽然没在大陆播出,主流视频网站上也没有,但口碑效应出圈,想看的人自然还是能找到管道,豆瓣上参与评价的人已接近3.8万。

    貌似中国大陆的观众总在羡慕“别人家的作品”。

    如果说“文艺片高于商业片,欧美片高于国产片”算是观影鄙视链,那么电视剧圈的鄙视链或许更具象: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

    前不久,张震接拍大陆的仙侠古偶剧《三生三世宸汐缘》,官宣后引发了广泛吐槽,电影咖、文艺片男神,年过四旬了竟然也跟特效捉急的玄幻画风搞在一起了,没眼看啊。

    但这就是大陆电视剧市场的现状。

    当美剧祭出豆瓣9.8分奇幻剧《权力的游戏第八季》(注:以下分数均为豆瓣评分)、9.2分科幻恐怖剧《爱,死亡和机器人》;

    当英剧呈现9.5分生活喜剧《伦敦生活第二季》豆瓣、9.1分校园剧《德里女孩第二季》;

    当韩剧热播9.2分医疗剧《囚犯医生》、8.3分校园剧《美丽的世界》;

    当日剧贡献8.7分刑侦剧《紧急审讯室3》、8.7分家庭剧《昨日的美食》;

    当港剧推出8.0分悬疑犯罪剧《铁探》、7.0分推理喜剧《福尔摩师奶》;

    当泰剧上演8.8分同性爱情剧《清明时节爱上我》、8.5分复仇爱情剧《铁石心肠2019》时,

    国产剧有什么呢?

    中国大陆观众面对的是再翻拍的武侠剧《倚天屠龙记》5.7分、再翻拍的奇幻剧《封神演义》3.4分、再翻拍的奇幻剧《新白娘子传奇》4.2分,难得有个都市生活剧,也是4.6分《青春斗》这样的。

    大陆电视圈太迷IP了、太迷流量明星了,一再钻进故纸堆、一再毁经典不说,拍点稍微现实题材一点的,也往往是走向悬浮、不接地气。

    即使前段时间火过的家庭情感剧《都挺好》,拍出了一些社会问题和严肃话题,但也是有不少强行圆满、正能量先行的可诟病之处,评分7.8没过8分这道门槛。

    而台湾呢?在台剧退流行多年后,再刮过来的风已然“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去年一部8.3分的教育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经惊到我们了,对亲子关系的探讨直接而深刻;今年又来了部更不得了的,法治剧《我们与恶的距离》刚播出前2集,很多人就高呼“华语最佳”、“神剧”!

    与大陆电视剧动辄几十集、每天播也得播两个月相比,台湾这两部高分剧都只有10集的体量,一周只播一天,不怕观众没耐心等。

    都是台湾公视联合国际巨头出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是台湾公视×Netflix,《我们与恶的距离》则是台湾公视×HBO。

    台湾才2300多万人口,结果有N个电视台,电视频道据说有100多个,竞争惨烈之下自然为收视率常会有非常手段,而台湾公视相对是政治上清流的,也不以营利为要务,所以才能潜心做好剧吧。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集结了很多台湾熟脸演员,《我们与恶的距离》的卡司则更加有大陆知名度,贾静雯、吴慷仁、温升豪、曾沛慈以及2017年金钟奖最佳新人陈妤。

    话说金钟奖视帝吴慷仁真是个宝藏演员,《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也有演,9.3分的《一把青》、8.5分的《麻醉风暴》、8.1分的《下一站,幸福》等等高分作品里都能看到他。

    台湾曾经是偶像生产基地,但现在也没有唯鲜肉和流量为指标了,《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中生代担纲,贾静雯45岁、温升豪41岁、吴慷仁37岁、曾沛慈35岁、陈妤25岁,另外主要演员有37岁的施名帅、36岁的周采诗、34岁的林予晞,更别提1971年的谢琼煖、1965年的洪都拉斯和1952年的检场了。

    该剧导演是林君阳,作品不多,大陆观众比较熟悉的是他执导的综艺,2016年《十二道锋味3》。

    编剧是吕蒔媛,她的作品我们熟悉的有2018年的《谁先爱上他的》,提名了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2016年的《滚石爱情故事》,其中《对面的女孩看过来》那一集(女主是曾沛慈)和《写一首歌》那一集(男主是郭鑫)的编剧是她;2015年的《出境事务所》,男主是吴慷仁。

    《我们与恶的距离》一开篇就震惊观众:饰演律师王赦的吴慷仁在法庭外被当众泼粪,并被电视台直播。

    接着带出一起社会恶性案件,两年前台湾青年李晓明在电影院无差别杀人,导致9死21伤,该案是台湾近年来死伤最多的随机杀人案,也是电影街有史以来首起致命攻击的犯罪事件,经过漫长的调查和审讯,现在司法机关核准了死刑。而王赦是李晓明的辩护律师,一直在探究杀人动机,想在李晓明枪决之前争取时间。

    剧情由这个案件引发,但每一集都有一个新的事件和衍生新话题,有精神照护机构开在社区引发居民抗议、有精神病导演闯入幼儿园、有思觉失调症男子狠杀2童、有网红少女自杀、有遭霸凌的男生报复社会杀人、有得抑郁症的母亲带儿子跳海、有机车行新员工杀死老板、有高官受贿和上汽车旅馆,等等。

    这些又都和主角们发生勾连,角色之间也是各种牵扯缠绕。

    所以先搞清主要人物的关系图谱,是很有必要的。

    【王赦】帮扶性的人权律师,经常帮恶性案件的被告做辩护律师。

    【宋乔安】品味新闻台新闻部BOSS,儿子天彦是李晓明枪杀案死者之一,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女儿天晴。

    【刘昭国】宋乔安丈夫,网络先驱报BOSS,之前也在品味新闻台工作。

    【李大芝】原名李晓文,李晓明的妹妹,改名后进入品味新闻台,但她之前不知道宋乔安是受害人家属。

    【丁美媚】王赦妻子,已有一幼女,现又正怀二胎,娘家富裕。

    【应思悦】李大芝的房东,开饮料店。

    【应思聪】应思悦的弟弟,不得志的青年导演,女友自杀,应家有精神病遗传史,他也被诊出患有精神分裂症。

    【宋乔平】宋乔安的妹妹,精神病看护社工师。

    【林一骏】宋乔平的老公兼上司,精神科主治医生,应思聪是他的病人。

    【廖纽世】宋乔安下级同事,资深新闻人。

    每一集的片头都以社交网络上的新闻和网友评论为转场。很有现实代入感,也感觉很真实。

    虽然李晓明案是串起人物的主线,也是戏剧矛盾的关键冲突点,但其实在第五集李晓明就被枪决了。

    当最强戏剧点下线,如何还能绷住,继续抓住观众心弦,把这个案子的后座力推向生活更广处、人性更深处,这很考验编剧的架构能力。

    全剧名场面很多,名台词很多,请自行观阅。

    剧里几乎每个人都在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但其实生活要你踩坑,是不会跟你讲道理的,你能做的,也就只能像中国女排精神那样:勇敢站起来,抖一抖身上的尘土,满怀信心地继续前行。

    第一集-受害者

    第二集-母亲节

    第三集-裂痕

    第四集-病识感

    第五集-罪人

    第六集-枪响之后

    第七集-霸凌

    第八集-众生皆有病

    第九集-黎明之前

    第十集-未来的样子

    仅只有10集,但每个主要角色的塑造都比较完整,没有单纯的功能性角色,剧情不注水、节奏快,没有奇奇怪怪的柔光磨皮滤镜,职场的戏份也不悬浮。

    虽然并发事件多,但戏剧矛盾集中,都是聚焦在人生交锋,这交锋生发于各自事件立场、社会地位、职场角色和性格特点的差异所致。

    重点说说王赦和宋乔安。

    王赦的主要困境来自职业理想和家庭生活的冲突。

    律师本是个光鲜职业,但王赦满身社会正义,总接死刑犯的案子,赚得就相对微薄了,而且每天还忙得脚不着地,自然无暇照顾妻女。

    王赦的正义理念很难获得大众理解,受害人家属更难以接受,键盘侠们也将其视为帮凶,总之就是多头不讨喜。

    妻子丁美媚已做了全职主妇,又在二次孕期,幸好妻子娘家境况不错,时不时能贴补些。

    丁美媚勤俭持家,也很支持丈夫工作,体谅丈夫不易,在娘家处处维护丈夫自尊。但“丧偶式育儿”的日子久了,再忍让的妻子也难免心生怨怼。

    应思聪当时闯入的就是王赦女儿所在的幼儿园,丁美媚大受惊吓。后来应思聪被诊断患有精神疾病,身怀六甲的丁美媚自然更害怕他这种人。加之王赦帮杀人犯辩护,长期遭网友谩骂,并人肉搜索到丁美媚的社交账号,在评论区诅咒恐吓,加剧了丁美媚每日战战兢兢。

    有一天丁美媚在街头遇到应思聪,应激反应中动了胎气,导致早产,后来新生儿还早夭了。丁美媚的父亲忍无可忍,痛批王赦自私,只顾职业理想,却连自己家庭都无力照顾。

    再加上王赦的当事人陆续死去,他想追寻的法治正义推进困难,王赦终于面对现实,不再做帮扶律师,而代理起报酬高的案子,例如帮黑社会大哥辩护脱罪。

    丁美媚真的是个好妻子,看到丈夫接违心的案子很压抑,她主动沟通,还先坦诚自己不对的地方,剖心剖肺说开了,两人都大哭,夫妻风雨同程就不必怕前路无彩虹。

    王赦退出了黑老大的官司,还把律师费都退了,继续去追寻李晓明杀人原因,并促成凶手家属和受害人家属面对面谈话——剧里这里做得很好,没有绑架人性强行圆满,受害人家属很多还是不原谅的,但彼此这么交谈过,对双方都是一定程度的释怀。

    宋乔安的主要困境来自丧子之痛和行业操守的冲突。

    在其他人的描述里,儿子遇难前的宋乔安是个业务能干、情形温暖的新闻人,家庭关系也有和谐。

    儿子死后的两年里,宋乔安性情大变,染上酒瘾,在办公室是女魔头,在家里是悍妻,对女儿也疏于照顾,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新闻业本身也竞争激烈,抢新闻、搏收视率,各方面的焦虑叠加,更加让她走不出内心阴霾。

    其实她还有一份内疚,儿子出事那天她也在戏院,她对影片不感兴趣,借着接工作电话的机会独自溜出去喝咖啡,这是剧情在后面才披露的,人物心理动因更加多维。

    宋乔安的自我放逐也有自虐成分在,自己的日子若过得好,觉得就是对不起儿子。这是很普遍的一种幸存者心理,《唐山大地震》里徐帆多年后面对女儿张静初也说过,“我要是过得花红柳绿的,就更对比起你了”。

    在职场上,宋乔安也丧失了新闻人的初心,但还不是毫无底线,在应思聪闯幼儿园时间中,她就顶住电视台压力坚持在幼儿获救之前不做现场直播。不过当她偶然识破她一手提拔的下属李大芝就是杀子仇人的妹妹时,她派出记者跟踪偷拍李家行踪,获得独家新闻,引发李家被媒体围追堵截,李大芝和她对质时,她也强硬回怼,丝毫不觉有违新闻伦理。

    后来宋乔安被李大芝多次道歉和她顽强求新生的努力触动,也眼见媒体在追逐新闻时对一些当事人的伤害,她逐渐想走出受害人家属的困囿,调整了和丈夫女儿的相处状态,并且和廖纽世携手重整品味新闻的报道模式,面对高层干涉新闻自由,她用休假来抵抗,被下放到新媒体事业部,也姿态漂亮地鼓起干劲。

    贾静雯很好地演绎了这个角色,完成度较高。当大陆女演员普遍抱怨人到中年、结婚生子之后就难再接到好角色,已结两次婚、生了三个娃、近年减产的贾静雯在台湾还能有演宋乔安这种正剧女主的机会,是幸运,是保养得宜,更是实力使然。

    有专家说李晓明是自恋型人格,也有人说是反社会的人格。但李晓明到底为什么杀人,最终剧中也没有想当然的编造一个答案。

    人已死,他的内心隐秘也就难以复刻了。

    想起前几天在新闻报道上看到一个17岁男生从私家车里钻出来,当着母亲的面跳桥自杀,网上的评论沸反盈天,但那个男生的自杀动机、当时的心境究竟是怎样,已经无人知晓了吧。

    “人生近看是悲剧,远看,就是喜剧了。”最后剧情结束在三年后,给了每个主角一个光明的结局,大家都重新在人生的跑道上出发。

    但观众没有被强行灌输正能量之感,更多是会感到欣慰。

    影视剧都是要造梦的,全员恶人、一黑到底固然很酷,但在临摹真实社会之余,收稍时温暖一点,让追剧的观众获得一点力量,本也是职责所在。

    无需去断言什么今年口碑第一华语剧了,我只想说,《我们与恶的距离》很好看,就这么简单。

     短评

    怕是金钟奖预定了

    4分钟前
    • Joshua
    • 力荐

    我们与恶的距离,就在于是声讨恶人,还是声讨恶。

    6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我想给五星 打这五星的原因是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一部国产剧能关注那些可怕凶杀案后走不出案件阴影的人 终于台湾把它拍出来了 并且还这么用心的在关怀着里面那些深受伤害的人 我希望它能爆 ps 大陆争点气啊 台剧都拍得这么深刻了 结局尽管被一部分人说俗套 但是我喜欢这结局 不出意外年度华语最佳

    10分钟前
    • 时青
    • 力荐

    终于有一部说国语的剧,不是煽动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偏见,而是剖开每一个个体,你看到的不过是每一个人的不幸。只有一种声音的世界才是恶的最佳培养皿。当我们能接纳他人身上的复杂性时,我们才会明白和接纳自身的脆弱面,看到勇气和恐惧是可以并存的,明白阴暗不会阻止美好。比恐惧更恐惧的是恐惧本身

    15分钟前
    • 遐|想
    • 力荐

    大陆编剧好生学一哈看看别个湾湾的现实题材就是看得很难受

    19分钟前
    • 为爱鼓掌👏🏻
    • 力荐

    根据台湾的社会事件及律师真人原型做剧本改编,剧情相当紧凑,每一个角度的痛点都相当真实有力

    23分钟前
    • Viola
    • 力荐

    台剧都玩到这程度了我们的国产剧还在玩滤镜玩美颜玩恶心!

    28分钟前
    • 含光君、
    • 力荐

    我们离恶最近的时候,是别人看不见你的痛苦,你就想狠狠报复社会,把暴力发泄在弱者身上的时候;是你看不见别人的痛苦,只把它当做猎奇谈资的时候;是斤斤计较,巴不得和身边人的困境撇清,只想保全自己利益的时候……而消除恶的唯一途径是理解,陪伴,担当,用心找到痛苦发生的源头,融化它,告诉它,我看见你了,你可以消失了。

    31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如《大卫·戈尔的一生》探讨法律和人性的矛盾,又如《聚焦》《夜行者》展现媒体人的真实写照。律师为杀人犯辩护,人们就骂他没有良知,甚至对他泼粪。其实,和发泄愤怒相比,还原真相更加重要。每件案件发生时,我们都需要一个冷静的人,能客观中立地查清真相,不包庇罪犯,也不夸大事实。记者为了收视率不播人们真正关心的新闻,而去播博眼球的新闻;为了流量和热度,还没查清真假就播假新闻,甚至可以为了发一个假新闻耽误女儿的生日;捕风捉影,以讹传讹,传来传去把导演拍电影传成了精神病挟持儿童……律师未必都是为罪犯洗白,记者也未必说的都是真的。正义和邪恶只有一步之遥,因为绝对的善和绝对的恶一样没有人性。极端的善,何尝不是另一种恶?去年一部《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今年一部《我们与恶的距离》,台剧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34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第五集末尾部分炸裂。吴慷仁让我起鸡皮疙瘩,震撼。很多人说不喜欢他的角色,什么太过理想,我一点也不觉得。人生的多样性造成了思想的多样性。平坦顺利和睦普通的家庭出来的人怎么能理解从小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的人的思想和理想呢。平常的人连碰到精神病都要躲很远。因为怕因为未知。却有愿意去搞清楚背后原因和别人经历的人。我们不是这种人,但请不要妄加评论这种人。

    37分钟前
    • 刘梦云
    • 力荐

    可惜,生活多半只有前9集,不见得只要努力就能有第10集。

    38分钟前
    • 梧桐缺处
    • 力荐

    我真的太喜欢应思悦了,一个女性的温柔和坚韧被发挥到了极致。就像一根单薄的皮筋,柔软却能紧紧拥抱每一个她爱的人。她说想要找一个能接受我爱的人和事物的人结婚。

    41分钟前
    • 二仙桥居委会
    • 力荐

    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人的权利?哪些人有权利享有?哪些人被排除在外?评判善和恶是否合用是非的标尺?媒体和公共讨论应该持有怎样的底线?社会对于个人的重塑应该给予多大尺度的宽容?——惊讶于这部剧讨论问题的勇气和理智,这种理智源自某种坦诚:既然了解了整个社会正在经历的问题,那么,我们好好聊聊看。而反观内地的电视剧市场就会清晰地感受到:不管是有意还是迫于压力,在这几年频繁发生、广泛讨论的社会事件面前,它们通通选择了背对现实、避开真相,然后,娱乐至死。

    44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贾静雯好美啊,看不出岁月的痕迹不拖拉节奏紧,没有十层滤镜美颜,前年的《荼靡》到这次《我们与恶的距离》,与台湾相比,越发觉得大陆剧总是这样动辄五六十集的长度,大半时间在扯皮废话都要归咎到电视行业制片人编剧的养猪流,既然随便拍拍就有收视率,剧情再烂制作再粗糙都有人看我干嘛要认真拍好剧啊?冯小刚说得对,就是有辣鸡观众才会催生出一大批辣鸡电视剧

    48分钟前
    • 蒙牛莎白
    • 力荐

    -“为什么,为什么是我?”-“可能因为,你比较勇敢。”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人文关怀。

    53分钟前
    • 早点睡觉
    • 力荐

    民众在斩草,政府在除根,媒体在浇水,只有王赦在研究土壤。

    56分钟前
    • 降E大调
    • 力荐

    从滴滴事件到红黄蓝到房思琪到胜利酒吧到更多每天刷新在微博热搜的事件,这几年关于社会刑事案件引发群众情绪和价值导向,有太多话题值得探讨了。有“刻奇”,围观者自我感动到不行并聚众煽情;有污名化,卷入事件的每个个体都即将被更大的名词代替来加入讨论;有“健忘症”和“娱乐至上”情绪,上一秒义愤滔天的群众下一秒即将被肤浅的娱乐消息吸引注意;有媒体职业道德的探讨,是否权力和金钱可以随意抹掉或支配媒体的声音。这些案件,活生生血淋淋,稍加整理都是最好的影视剧题材,也都应该借助影视作品的性质来引起更强烈、更广泛、更专业、更具有辩证态度的社会关注。台湾编剧的抱负、业务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看到了,大陆的编剧基本还在风花雪月和家长里短一地鸡毛里昏睡不醒。

    57分钟前
    • 嘉凉
    • 力荐

    思聪这条线拍的太好了,我们都有类似“为什么是我啊”这种时刻,没法讲,burnout过后还是要继续。我们也跟思聪一样,需要找到一个方式自洽。新闻跟历史一样,都有自己的态度,要认识到这点,我们每个人也是立场大于理智,换做自己是被害人家属只怕会更不理智。很喜欢news哥,男人真实的善良。I’m excited for the rise of AI because it will either make my life easier or kill us all and both of those seem like pretty good options at this point.希望能向news学习,不愚蠢的善良,但也不放弃善良,把握自己度,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已经是一张lottery了。

    1小时前
    • 姜小白
    • 力荐

    台剧质量都已经拍到这个深度了,国产剧还在拍什么家长里短,情情爱爱。。。。

    1小时前
    • 豆友148140114
    • 力荐

    這始終是我一直關注的題材,血是如何冷卻的呢?每一個孩子剛出生都跟白紙一樣,這些殺人犯一如契珂夫所說的「冷漠無情是過早的死亡」。

    1小时前
    • 水原吸管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