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人生七年3

    人生七年3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英国1977

    主演:Bruce Balden,Jacqueline Bassett,Symon Basterfield,Andrew Brackfield,John Brisby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剧照

    人生七年3 剧照 NO.1人生七年3 剧照 NO.2人生七年3 剧照 NO.3人生七年3 剧照 NO.4人生七年3 剧照 NO.5人生七年3 剧照 NO.6人生七年3 剧照 NO.16人生七年3 剧照 NO.17人生七年3 剧照 NO.18人生七年3 剧照 NO.19人生七年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本部纪录片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系列的第三部。迈克尔·艾普特在1964年为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记录片《7 Up》,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正值青春年华的孩子们,已经长到21岁。当年导演的初衷是批判英国社会阶层的不可改变性,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在时隔数十年之后,这一点初得印证。可生命的无偿又岂会就此止步。   本部系列纪录片,跨越半个世纪,史无前例地记录了真人版的“人生七年”。

     长篇影评

     1 ) 人生的分界

    Nicolas的用词很高级,思维也有深度,显现出一个有良好教育的学者的样子,也更加自信。

    Charles并没有融入他所在阶级,思维的角度也开始与John、Andrew不同。

    John依然秉持着自己的精英观点,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Andrew依然沿着精英的路线走着,不过却不像John那样极端,更加平静。

    Jackie结婚了,过上了普通的生活,她能进入银行工作,这是一种幸运。

    Sue没有结婚,虽然有独立的思想,但对未来却没有明确的规划。

    Lynn也结婚了,做着普通的图书管理员工作。我在想,每天对着孩子,她的思维方式会不会不再成熟。

    Suzie感觉是处在叛逆期,生活也不愁,无所谓。其中四个女孩对比部分让我挺费解,感觉Jackie和Lynn强行装着很满足的样子。

    Paul更加的外向,然而总觉得他的思维深度不够。

    Simon成为了一个普通的工人。上一集,当他说想当电子工程师时,我惊呆了,以为他未来的发展会像Nicolas一样,然而他最终没有突破阶层的限制。不过他比以前乐观了。

    7岁时的Tony很可拍,调皮捣蛋打架,然而之后却越来越好,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也总是尽可能去做到。这集已经能看出他的江湖智慧,可惜缺少了一定的教育。

    Bruce还是原来的那个理想主义者。

    Neil做着一份临时工。他想的太多了。

    Peter在大学读书,继续着他普通的中产之路。

     2 ) 人生七年,一个真实的“楚门的世界”

    如果有人在我面前说“这部纪录片真是无趣乏味一坨狗屎”,想必我会白他一眼,头也不回地走开,心里默念“不与傻瓜论短长”。
           毋庸置疑,《人生七年》系列是英国堪称伟大的一部纪录片。影片开始拍摄于1964年,从当时的英国选取14名来自不同阶层背景的7岁孩子,拍摄他们当时的生活学习状态,询问他们关于未来的展望、对异性的看法、对其他成员的看法、对节目的看法等等问题。之后每间隔七年拍摄一次,追踪这些孩子的生活。直到2013年,《56UP》才完成拍摄。
            看完前三集,我决定就停留在和我一样的21岁的节点,不再继续往后看下去了。
            并不是因为纪录片不好看,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花几个小时看完一群人真实的人生,没有任何戏剧化修饰的人生。想想有点小可怕,不由让人联想起“楚门的世界”。
            虽然纪录片存在着诱导观众陷入——“富人阶级的孩子干什么都可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家境优渥”的结果主义漩涡中的嫌疑,就像纪录片里的“富二代三人组”的John指责的那样,完全忽略这些富人家的孩子也会为了梦想挑灯夜读勤奋努力的过程,但这些并不妨碍它在立意上的伟大。
            不可否认的是,上帝这家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是“二八法则”却是通用的。
            80%的富人阶级的孩子能够打好手上的一副好牌,懂得把握自己拥有的机会,相对轻松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其余20%却浑浑噩噩,浪费一手好牌,沦为浪荡的败家子;20%的穷人阶级的孩子意识到上进的重要性,刻苦努力希望打破阶级壁垒,其余80%却只能平平淡淡的讨生活,活在自己的小格局里。
            遗憾的是,阶级之间的壁垒越拉越大了,想要打破它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容易冲破阶级壁垒的行业多半属于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技术领域,然而智商是天生的,这些技术专业不是你想学就能学好的。承认吧,天赋这东西的确存在,而且差异极大。那些高智商的人,即便出生贫困,也有很大的机会跨越阶级,问题在于你会不会有这样的上进,我见过许多天赋出众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学业的朋友。至于其他金融、法学、艺术等专业,确实阶级色彩更加浓烈,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老话说的好:“政治家的儿子还是政治家。”
            人生是一场接力赛,前一棒跑得慢了,轮到你这一棒就跑快点吧,追不上也没什么要紧的,缩短了差距也算是巨大的成功了。
             至于怎么定义成功?怎么定义幸福?每个不同的阶级、每个不同的个人
    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和家人健康,婚姻幸福,儿孙满堂。在这个基本幸福之外,有野心的人期待着实现更大的自我价值,惠及他人。幸福的生活都相似,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然而即便有各种不幸,我们依然拼尽全力去生活,因为这是本能。
             分享自己比较赞同的几个故事里主人公的人生态度吧。
            一个是从小野到大的Tony,家庭贫困潦倒却知足常乐,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他说,“你知道的,我不懂这些, 我不是政治家,让那些人去worry明天会发生什么吧;我所知道的,只有dogs, prices, girls, knowledge, roads, streets, squares and mum and dad and love.”
             还有一个是家境优渥的“富二代三人组”之一的Andrew,典型中庸式的富人家庭的孩子。他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 另外,最心疼的是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Neil。可能是考取牛津失败以及家庭施加压力太大的缘故,路子越走越偏,小时候的可爱萌娃,变成了精神有些不正常的流浪汉。
           看到Neil的成长遭遇,我就在想悲观主义实在要不得,悲观主义再加上读的不多却想得太多就更加是死路一条。我也很怕会走上Neil这样混沌的不归路,因为我自认为也和Neil一样,是一个十足的悲观主义者。
            多读点书吧!想想生活还有狗屁的诗和看不到的远方!<图片5><图片6>

     3 ) 这系列头一次感到时光飞逝的一集

    个人笔记性质,有每个孩子7-21岁的经历剧透。


    发现导演艾普特在两周前去世了,这个系列可能会坚持再拍一集到70up然后终结吧。讽刺的是,中文新闻自媒体们给他的标题是《007导演去世》。

    14到21岁的变化比7岁到14岁大得多,几乎认不出孩子们当年的模样了。上流社会家庭好几对父母离婚。儿童之家的保罗,第一部里他在自由玩耍时建房子,现在他真的是一名建筑工人。在一众白人孩子外唯一黑白混血的西蒙一直是个有些优柔寡断的温柔孩子,他和母亲的关系融洽,且想保护母亲,但教育限制了他的梦想与工作选择。

    托尼和尼古拉斯的精神状态最好,前者履行了在7岁时当骑师不成就开出租车的志向(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也不好考啊),且是头一个在节目里疯狂暗示F word的孩子。尼古拉斯从青春期不看镜头回避问题小伙变成了自信谦逊的牛津高材生。家底没那么殷实的尼尔是唯一一个明显处于迷茫期的,大学退学一度没有固定的工作与住处。

    上流社会的约翰一直是个彻底的保守派,且为富人辩护。安德鲁大概在7岁说股票后就一直注意镜头形象,没什么惊人之语保持优雅。三人里唯一一个没上成牛津剑桥的查尔斯在杜伦大学读书,正在轻微愤世嫉俗中。布鲁斯背离了传教士的理想,且在纪录片里不时需对此作出回应(7岁的人设太显眼),但在牛津大四巧解数学题的他显然过得也不坏。

    四名女孩子里,说不想结婚的中产阶级女孩们有两人早早结婚。考虑到年代,杰基和苏珊看似有些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放在今天也妥妥算是白领了。中产三人组对采访人试图拿白富美苏西和她们比较明确表示出反感,很敏锐。苏西没结婚,还是有点颓,但对采访远远没有14岁时那样抗拒了,她正在周游世界思考人生,但她有思考人生的家底在。四个女孩子选的有些少了,而且不太有多样性,不论是提问还是现实里,侧重点都在于成家,而非男孩子们的立业。当然有年代背景在,也不必苛责导演。

    这一部看的时候不时需要暂停,英式弯弯绕英语+21岁的年轻人们面对镜头不时要组织语言,努力谈一些自己也没想好的话题。他们没有7岁时那么活泼,但也不像青春期的14岁时那样一直抵触镜头,考虑到成年人的社会才刚刚侵蚀他们,说不定这一集还要比以后更充满希望。

    看之前没想到的是,这个系列大概每次拍完会公开放映的,而每一次采访这些孩子,也会播放之前的影片。那么受访者们的生活难免会受到影响,也可能有潜在的伦理问题在其中。访问者的提问有一些很个人,有一些带倾向性,但整体上不错,大概好的访谈总会有激发思考的冲突在其中。

     4 ) 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

    21岁,我们都曾在迷雾茫茫的海面等待启航。

    这一次印象最深的是Tony,他平静地接受骑师梦想的破灭,然后骑辆摩托满伦敦地跑,为了记住所有的街道与路线,以便拿到出租车司机的许可证。他承认自己的赌徒本性,却毫不担心自己会因此变坏;开警察的玩笑,认为他们是伦敦最不好的事情;把世界看作是一场群鼠赛跑,所谓的胜利或许只是残杀的假象。他说的“I'm not a politician so let them worry about what's coming for the next day.All I understand is dogs,prices,girls,knowledge,roads,streets,squares and mum and dad and love.That's all I understand,that's all I want to understand.”令我非常震动。John继续走在预备从政的路上,除了内在的力量,他外显的优雅仪态与得体的举手投足之间都已走在路上。Nicholas很像我在中学时代的一些优秀的理科男孩子,他们是中产阶级努力冲破与上层阶级间固化界限的希望,虽然他们本身可能并不知道也并不在意。

    我现在也在这个年龄阶段,我也在迷茫中等待出发——我仿佛看到了面对面的自己,一张年轻、热忱、饱满而紧张的脸。

    这个时候,我们都以为自己的生活会是一部史诗,我们将开启的是神样的奥德修斯的历险故事——“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充满奇迹,充满发现”——不是么?

     5 ) 对比别人的21岁和自己的21岁

    21岁 自己处于大三阶段 呃 不再像大一那么积极投身于校园或者班级活动 给自己无所事事浪费刷博的时间变多了起来 也想着看更多的风景见不同的人 导致现在大四想不到自己有什么资本可以找个互相看得上的工作 想起来高三毕业写给自己四年后的邮件 也是想的太美 实际执行力却不行

    家长是老师也不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给孩子设定好职业规划可是并没有联系到孩子的自身实际情况 反而会毁了他 家庭条件不错 反而没打好自己手里的牌 心疼尼尔

    逆袭的那个 7年间变的自信了好多啊!应该是每认真做成功了一件事 自信慢慢积累起来了 我是这么猜测一下

    -你希望七年后你在做什么?

    -不好说,我连一年后的事都没想过

    对话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都快毕业了还没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没想好以后干嘛 影片里大部分的忍还是迷茫没有具体的打算 现阶段的日子过得去也就这么随遇而安下来

    另外其中有好几个父母离异的 其实也不用等到21才问产生什么影响 毕竟21了也算是成年人了 父母间自己的爱情问题 干扰不到自己了吧 至少我爸妈分居那么多年我也习惯了也没觉得对我有什么影响 也没影响我的爱情观

    还是要靠自己的信念 想通了也就那么回事

     6 ) 整理一下,不然真的乱了

    富人4人

    简单整理,可能涉及剧透,不喜勿喷,希望能帮助到需要的人。

    苏西

    家庭富裕,14岁父母离婚,后辍学,抽烟

    约翰

    安德鲁

    14岁父母离婚

    查尔斯

    杜伦大学历史系,14岁父母离婚

    中产6人

    杰基

    住伦敦政府公宅,很有见解

    琳赛

    苏珊

    尼尔

    非法居住在伦敦

    彼得

    和同学住一起

    布鲁斯

    女朋友在非洲,生父不在身边,牛津,不喜欢质疑权威,继父,喜欢帮助人

    贫穷阶级4人

    尼古拉斯

    村校只有一个班,住在农场,不想回答关于女朋友的问题,考上牛津

    托尼

    贫民窟学校,人称“小猴子”

    塞蒙

    儿童福利院

    保罗

    儿童福利院

     短评

    21岁的Nick从自闭土包子转身变成了Charming科研男……!!如果14岁时John的优雅思辨是精英教育的结果,Nick这7年经历的自我改造让人咋舌LOL (没有改变的人生像是浪费

    6分钟前
    • 葱的
    • 推荐

    少年成长为青年。有的即将完成学业,有的早已在社会混迹多年。有的安于现状,有的依旧迷惘,有的早已有了方向。我不能同意很多人说的“21岁了他们人生已经定型了”,虽然有已经结婚的女生。但我依旧看到乐观的Tony,积极的尼古拉斯…他们追随自我改变人生,让我非常触动。我相信他们会更幸福

    10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你可以批判我精英主义但我非常认同John说的话:你不能因为一个人“生来”拥有更多资源而去指责他,并且忽视他为效益最大化的努力——恰恰相反,最可耻地反而是滥用机遇。所谓的upperclass也许拥有更充分的原始积累做后盾,但又何尝不为自己的起点束缚,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15分钟前
    • Luna
    • 力荐

    如果“七岁看老”还太早的话,那么在这里21岁就知天命好像已经是确定的了。还真的是富贵在天啊!9.2

    19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不喜欢采访的时候用“是否羡慕”这个问句。在片中就被呛了。我可以觉得我的生活很好,也觉得她的生活很好,两者不冲突的。

    21分钟前
    • 默笙依
    • 力荐

    若是苏茜不是大地主家的孩子,也许她会是另一个Neil。

    22分钟前
    • 连子glu
    • 力荐

    我有点看不下去了,一是因为没耐心了,二是因为长到21岁后基本就定型了,富人家的孩子读名校,游世界。穷人家的已经开始打工,过着小人物的生活。虽然想有梦想,但十分迷惘,执行力很弱。因为眼界太窄,见的世面太少,获得的机会太少。

    27分钟前
    • 飘零燕
    • 力荐

    导演的问题导向性太强了。需要很理性的头脑去看才能不偏见。像那个posh的家伙说的:“你让观众光看到了一面,却没有展示我们也努力的那面”。还是想坚持把这片子看完。

    31分钟前
    • 遗忘以后
    • 力荐

    第三集,当年的孩子们都已经成年。70年代的英国,社会现状和今天的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出身很重要,影片中出身优裕的孩子基本按照父辈设置好的人生路走了过来,而出身一般的孩子大多没有上大学,并已经开始工作。比较例外的是来自农村的乡下孩子,他考上了牛津,从此走上与父辈不同的道路。

    34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比较喜欢Tony这样的乐观洒脱,没有那么看好前一季很能说也很有主见的几个小孩了。

    39分钟前
    • 因爱斯坦的忧愁
    • 力荐

    21岁,他们学会了废话连篇

    44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女孩子们始终没有什么大的想法,我多希望看到一个“特别的女性”。

    49分钟前
    • ClaireCaTT
    • 力荐

    愤怒的21岁

    52分钟前
    • 翠西 。o 0 O
    • 力荐

    这一集大家差距又拉大了。印象最深的是14岁时羞涩内向的乡村少年通过努力考上了牛津学习物理,整个人变得自信从容,由内而外散发出魅力。良好的教育不仅让他的性格更加阳光,亦拓宽了他的视野,彻底改变了他人生的道路。他是这么多小孩中唯一一个实现阶层跨越的。又一次印证了那句:教育和婚姻是改变阶层的唯二途径。

    57分钟前
    • Marguritte
    • 力荐

    工人阶级的姑娘们结婚上班过安稳日子,多数家境良好的少年上了大学,白富美依旧迷茫,底层青年们也已走向社会,敢闯如Tony,每天都很快活。只是眼高手低的Neil,你最错的决定就是辍学啊。

    59分钟前
    • Aria
    • 力荐

    谁想到那个农场里的腼腆孩子七年后如此神采飞扬

    1小时前
    • 三日
    • 力荐

    尼尔与约翰的对比,正是教师家庭与政客家庭之间的对比。我常常注意到,不少教师家庭的孩子热爱学习,性格坚韧,忍耐力强,但不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更好的人生。他们具备优秀的品格,尊纪守法,时刻准备着付出一切,但也有诸多反抗,陷入迷茫甚至现实的泥沼。而政客家庭出身的孩子也会具备以上的优秀品格,却从小明白区分手段与目的,他们有自上而下的眼界与思维,能更清晰地定位自己的人生。但这只是21岁。之后的路程也许不同。

    1小时前
    • 宅居哇呜猫
    • 力荐

    Charles太帅了,有RiverPhoenix的感觉。处于叛逆阶段倾向自由的文艺型上流公子哥啊 太有魅力了哈哈哈~只可惜也是最后一次出镜。自带圣光的Bruce,一辈子慢条斯理履行内心的大爱呀。说话也很哲思。

    1小时前
    • FTI宝岛
    • 力荐

    早上醒来,我感觉这将是有意义的一天,现在我感受不到。

    1小时前
    • bird
    • 推荐

    Bruce说话慢条斯理又非常深刻,他沉稳又有思辨,长得还这么帅!我喜欢他!这集里的tony也很棒,展示的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少年的梦想在真正实践过程中碰壁、改行,但他努力尝试了,也乐在其中。他是真正的实践者。

    1小时前
    • 鸿音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