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日本剧 家族的形式

    家族的形式

    评分:
    0.0很差

    分类:日本剧日本2016

    主演:香取慎吾,上野树里,水原希子,荒川良良,千叶雄大,柳原可奈子,中村安奈,水野美纪,风吹淳,西田敏行,田中圭,川口春奈,观月亚理莎,森本治行,高田彪我 

    导演:平野俊一 

    猜你喜欢

    • 更新第09集

      9界线

    • 更新第06集

      被夺走的我们

    • 全11集

      易普症

    • 超银河大怪兽格斗

    • 全49集

      机界战队全开者

    • 全08集

      喂帅哥!!2

    • 全09集

      命运

    • 全11集

      unmet 某脑外科医的日记

     剧照

    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1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2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3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4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5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6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16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17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18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19家族的形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年近不惑的永里大介(香取慎吾 饰)在东京一家文具公司工作,他贷款终于在闹市中央一栋高级公寓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拥有诸多高雅爱好的他致力于将这里打造成属于自己的城堡,既不想接纳疏远的父亲,更别提恼人的爱情和聒噪的同事。事与愿违,他的楼上住着某企业时尚单身女性熊谷叶菜子(上野树里 饰),经常一根筋给永里公司的产品提意见的叶菜子,注定和这位邻居关系不睦。雪上加霜的是,永里的父亲阳三(西田敏行 饰)居然还带着续弦妻子的儿子自顾自住了进来。梦幻城堡垮塌,永里盛怒之下不得不别别扭扭和“入侵者们”相处度日。   他能否夺回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

     长篇影评

     1 ) “城堡”守卫战

          不想被嘈杂的生活烦扰,却偏偏挂念上了你的欢喜忧愁;不愿把内心的隐痛与人倾诉,却偏偏同你跟道出了一切。很多时候,就这样遇到一个似曾相识的怪物,并难以察觉地爱上。这种爱,变成了习惯,凝固在生活的分分秒秒。从什么时候开始,电梯的短暂相逢幸福到了不愿失去;从什么时候和你热闹的争吵后,却有了久违的不安;什么时候,眼中的风景和远方,统统变成了你的样子?

          为什么我如此强大,强大到年轻有为,拥有坚固的“城堡”包裹着我隐秘的爱的自尊和羞耻。为什么我如此强大,强大到强颜欢笑的驾轻就熟,能从啤酒泡沫中体味人间幸福的一刹。为什么我如此强大,强大建构自我的饮食,爱好,时间与世界,成为主宰一切的国王?为什么我们如此强大,强大到不愿让亲友看见我们的眼泪和无助,强大到说不出一句甜言蜜语、海誓山盟。为什么,我们如此强大,却红着眼圈相拥,从此,王国变成了家。
    <图片2>


          与一个人相比,或许两个人更好,与两个人相比,或许三个人更好。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灵自由,舒适,轻松的城堡,变成了不安,痛苦,欢喜,哭泣?冬天终究过去,春天来了,春天的气息里,带着逝去亲人的养分,滋养着人类和万物。
          
          以上,便是这部剧给予我的疑问与答案。

          这是一部以独身主义宣言为开端的爱情故事,夹杂着亲情、友谊,坚守和改变。一开始便喜欢它的离经叛道、与众不同的人,势必会被中间逐渐落入俗套的传统爱情故事所失望,然而失望的情绪又会在剧作含蓄而有饱满的表达中渐渐消逝,重新爱上。

          在剧中,我似乎看到了同样傲娇而无能的自己,看到了独自生存的借口,憧憬着同样舒适的城堡,没有无聊的纷乱,纠结的计算和肆意的伤害。轻轻松松,了无牵挂。追求着事业,享受着生活,健康而饱满。相信,除我之外,还有很多。

          然而,正如剧中的不“速之客们”——亲人,同事,新欢旧爱,琐碎而烦扰纷至沓来。期待着探讨不婚主义、独身主题的电视剧逐渐走向了一对“奇葩”彼此吸引,相互改变的爱情故事序列,正如《今天不上班》、《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伪装夫妇》等,总之,自从十一区内阁府网站的少子化报告不断更新数据,日剧就会不断拯救各类结婚困难户——不论你是不懂爱的冷血,还是二次元世界的高等游民,不论你是性格寡义的外星人,还是受过创伤无力再爱的老女人……于是,随着剧情发展,我原本打算写一篇“日剧逼婚题材的类型化产生”。只不过,追完剧,仍旧被这样的温情所感动。这种感动,又一次超过了理性。大概,艺术的毒药与美丽,都源自此。

          喜欢这部剧,在于表现爱情时的克制以及恋爱中人对于原有习惯的改变时所呈现的张力。没有近年来日剧常见的反转戏谑,爱情就在日常琐碎中萌芽,生长,这样的暗自成长是那样不动声色却含苞待放。相遇,不是两个人的故事,而是牵连着彼此的家庭,事业和往事。在相互抱怨,一同吐槽,协助他人,互诉心事的过程中,两个人成为朋友,好朋友,特别的朋友。直到,为彼此牵肠挂肚到不安。这时,或许是爱情。然而这种不安深深切切,它宣告了原有生活理想的破灭。

         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简单到遇见你的幸运和甜蜜。夹杂着过往伤痛,生活失措,心绪烦乱等各种复杂而真实的情绪。而这种复杂,也正是成熟爱情的表现。爱情,是两个人的完美契合,而契合本身甚至超越欲望冲动的爱的力量。爱你,可以奋不顾身;只不过爱情,更需要彼此。

          那些心里细微的变化,愣神,失落,烦躁,是爱情的光临,不需要撕心裂分的日剧跑和失去获得的痛心疾首,只须红色眼圈和嘴硬的玩笑。

          喜欢这部剧的另外一点是,它较为严肃地探讨现代家庭的形式。大介的父亲和叶菜子的母亲,是昭和时代文化的代表。她们对于生活以及家庭的期许和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文明高速发展过后的“怀乡病”。人们在老友们把酒言欢和烧烤中,看到了久违的亲近与欢乐,看到了肆意、轻松和达观的人生情怀。同时,大介和叶菜子所代表的现代白领所向往的独居生活同样具有难以抵抗的魅力。躺在自己的阁楼,听着舒缓的音乐,喝上一杯冰镇啤酒,惬意而浪漫。只不过,老爸的烤鱼,同样好吃。最后,和谐的大结局,彰显着既拥有家庭的温情,又尊重彼此空间的新型家庭模式。飞速发展的时代,终究要面对不可返回的过往,同时难以割舍的也是人之本性。

          当然,人性的选择终究多种多样。这并不是一部独身主义的电视剧,自然无法回答真正渴望独身生活的种种。只是,如果,我们能够尊重传统,尊重现代,尊重变与不变的话,那么就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

          实际上,日本是一个喜欢用艺术呈现家庭的民族。这或许和他们抱团的民族情怀相关。同作为东方国家,在深受汉文化影响的古典日本,家庭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本体。二战后,日本似乎以现代化建设的乐观和疯狂驱赶来自战争的阴霾。对于美式文化的向往与学习,深深影响了日本家族的存在模式,传统的家庭观念被美式自由民主的理念和人际关系所冲击。传统的和式家庭,默默消逝,正如小津安二郎用电影纪录的一切。当今日本的家庭关系,在我看来是偏于冷漠的,但冷漠中却暗含着某种不适。这,或许是日本的某种独特。

          在第十话中,大介在父亲的葬礼上对喜欢的人表达了爱意,死亡的悲痛被新生爱情的喜悦冲淡。一种新的家庭模式,从此诞生。这让我想起了小津《秋刀鱼之味》参加完女儿的婚礼后的父亲,落寞地说,女儿的婚礼便是自己的葬礼。而这所谓“葬礼”除了关系小津本人失去母亲的忧伤,大概也是日本传统家庭模式逐渐变化的隐喻吧。

          从爱上你的那一刹那,我便不再掩盖眼泪与脆弱。从今以后,请你住进我的“城堡”。
    <图片1>

     2 ) “芥菜党”的胜利真是编剧打了自己的脸吗?

    今年第一个季度,SMAP才经历过轰动一时的解散危机,年纪最小的成员香取慎吾就在刚度过39岁生日之际,凭着TBS的《家族的形式》被中国网友刷成网红。

    剧中,香取慎吾饰演的男主角永里大介,独居于自己购下的单身公寓,有条不紊地享受着独身生活的所有乐趣。突然有一天,父亲带着继子闯入了男主角的领地,侵蚀着他的生活,在父子兄弟间不乏温情的摩擦中,男主角不得不修改自己对的生活定义,最终心甘情愿却又别别扭扭地加入了已婚队伍。

    至此,一定会有人感到讽刺,因为香取慎吾(包括饰演女主角熊谷叶菜子的上野树里)被刷成网红的原因恰恰是他们的角色在最初几集剧中的独身宣言,那些标注着台词的剧中画面,被制作成长微博,经大量地转发。对于男女主角来说,“不给任何人添麻烦,也不伤害任何人”的生活方式是自由自主的选择,也并没有旁人所想象的空虚寂寞——“去健身房吧,锻炼身体去,你做100个深蹲试试,那些孤单寂寞的矫情就全没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表面透露出个人主义的潇洒,背后却隐藏着这个时代的无奈。

    “人为什么喜欢结群呢?本来就已经属于社会和国家这样的团体了啊,聚集在一起就会受到各种压榨,就像被国家压榨需要交税一样,一旦从属于家庭这个群体之后,我的时间和金钱就会被压榨,我可不想那样。”

    “我们这一代人,跟你们这一代人不一样,根本指望不上退休金,所以我们没有树立起轻松享受人生的价值观。”

    以上两段台词出现的画面,同样夹杂在被大量转发的长微博中,可见无论是男女主角,还是观众网友,都明白这种独身生活的选择并非那么自然而然。何况,在选择独居生活前,他们各自也并非没有进行婚恋的尝试。如果说,以一夫一妻制的异性恋婚姻为基础的核心家庭,是通过缔结共同社会契约而建构的现代主权国家对于个体的压榨,那么男女主角的独身生活,表面上看,似乎是某种微弱却不乏有效的反叛,可实际上,仍然无法摆脱现代性对于日常生活的敲诈。除了永无止境的工作,男女主角的生活乐趣来自于设施精良的健身房、公路跑车、出售各种酒精饮料的西式酒吧。当骑着公路跑车在郊外兜风时,男主角表面嘲笑着大妈们拥抱大树吸收天地灵气的迷信作风,却待大妈们离开自己上前偷偷拥抱起了大树,并为此窃喜。此情此景分明印证着现代生活方式对人无孔不入地规训,而对这一切短暂又彻底的颠覆,竟能带来如此纯真的喜悦。因此,可以说,核心家庭与独身不婚不过是现代性的一体两面,属于作为范畴的现代性的内部冲突。

    因此,当有人指责编剧打脸,竟让坚持独身的男女主角最终走到了一起,其实是没有看出来,剧中的主要矛盾反而不是来自于独身与婚姻的对立,而是传统与现代的两代人所代表的两种家庭观念的对立,这在剧名上便可以明显地体现出来。该剧的中文名字“家族的形式”,由日文原名“家族ノカタチ”翻译而来,这里只有家族用表意的汉字表示,而“形式”的原词“カタチ”本是汉字“形”的训读假名,这里却刻意以只表音不表意的片假名来代替汉字。对于剧名的用字,当然可以有其他的解释,但在阅读剧名时很难不感到“家族”二字是被着重强调的。在现代日文中,“家族”可以解释为家族,也可以解释为家人、家庭。也许中文“家族的形式”是误译(不可否认,同时存在着“家庭的模样”这一译法),但就汉字的直观性来讲,“家族”本身是有别于“家庭”的。“家族”指向传统的(颇富前现代意味的)宗族亲属集团,而“家庭”则指向均质化的现代社会生活单位,即核心家庭。可以说,剧集是有着“家族”与“家庭”之别的自觉的。

    男女主角感受到威胁,开始于他们的父母从乡下进驻他们的公寓。男主角的父亲带着继子和乡下的生活习惯,占据了男主角的公寓,甚至开始积极地社交,反客为主地在儿子的公寓招待客人和主办聚会。与男主角配合健身效果的饮食习惯不同,父亲的餐饮以和式为主。男主角的父亲与女主角的母亲一拍即合,成了朋友,也将楼上楼下不相往来的两户人家变为了真正的街坊邻里。这样的街坊邻里,互相帮助,也互添麻烦,彼此依存,由此生出传统乡间邻里的社群感。

    一父一母打破了都市单身公寓中住户关系的常态,也将“家庭”改变为“家族”。在前半部剧中,男主角的继母一直是一个捉摸不定的谜样人物,男主角对于父亲的再婚更是不明就里。当谜底揭开,再去回味男主角的父亲与再婚妻子的相处模式,滴滴点点中——男主的父亲抚养继子、答应资助再婚妻子念护士学校、与再婚妻子时而见面却并不限制其自由、独自隐忍着病痛与寂寞等——似乎散发着《枕草子》、《源氏物语》中所描述的平安时期男女相处模式的古典韵味。

    而正如父亲所点出的,大自然生生不息,逝去者会化为养分,滋养着生者。因绝症而逝去的父亲,也如养分般,滋养了男女主角,男主角终于在父亲葬礼结束时向女主角求婚。纵使男女主角婚后生活在两间公寓中,看似保留了私人空间,但男主解禁了被其称为“城堡”并禁止任何人进入的阁楼,继母、弟弟以及女主的母亲,乃至同事及家属,间或往来居住于两间公寓中,俨热一派旧式大家族景象。这实则是将狭小的核心家庭空间出让给宽阔的家族空间,呈现出超越私人空间的一种替代性空间形态。同样,都市公寓住户间如乡间邻里般的社群感也获得了更为多样性的表达,原本各不相干的都市人,却共同经历了婚礼、葬礼等仪式的洗礼,形成充满凝聚力的集体。

    因此,男女主角由不婚变为已婚,一众期望着“芥菜”角色配对终成眷属的观众网友赢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编剧打了自己的脸,这样的展开与结局正是剧集为现代生活困境提出的富有反现代意味的解决方案。在全剧暖色柔光的映衬下,不同代际人间的摩擦与磨合,也许或多或少能触碰到现代都市居民疲惫又脆弱的玻璃心,为其增添一份韧性。当然,男主角的父亲也并非一直如此,正如男主角充满怨念的回忆所显示,父亲也曾像男主角一样,并不是一个顾家和喜爱与人交际的人。他的转变或许归因于已故前妻遗书的刺激,或许归因于病魔缠身命不久矣的绝望。大概编剧也同他一样,目睹着抑或亲自挣扎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现代性陷阱,于绝望中召唤出可贵的想象力,以大众媒介为武器,尽管难免被各种意识形态涂抹、收编,仍不失精妙地将微弱的反抗尽可能地散布开去。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家的讨论,一向是日本影视作品相当执着的主题,在小津安二郎的时代,在《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中,即被反复搬演。如果说,半个世纪以前,小津以传统家族受到核心家庭的冲击而渐趋瓦解这个侧面刻画出战后日本势不可挡的现代化进程;那么在当代日本,当乡村也不再秉行与城市相异的价值观念,不仅传统家族全面崩溃,甚至核心家庭也遭遇危机,《家族的形式》这部剧,就不得不逆流而上,在前现代的空间想象中为现代/后现社会寻找救赎了。

     3 ) 有谁会想永远一个人,不过是不想失去自由罢了

    这季的日剧中,《家族的形式》一直是不温不火,唯一被营销号get的点,就是大介在头两集所说的“独身理论”。当时那套台词,莫名贴合了春节期间被爸妈逼婚的主题,而被人疯狂的转载。后来“翠花”和“秋凤”都回到了大城市,又变回了VIVIAN和Jennifer,逼婚好像又不是人生的主题了,这部剧又被迅速地打回了原型。

    这好像就是现在大城市生活的人,对于独身生活真正的定义。虽然大家都在说,自己生活很爽,自己过就可以,但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抗拒在一起,我们需要的只是能自己掌握的自由。

    只是如果不高喊自由万岁,可能就连谈论它都很难。

    二月我还看了另外一补日本电影——《欺诈计划》,这个电影讲述了一家完全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彼此都有各自的不幸遭遇,但这样的几个人生活在一起,反而得到了最和谐的亲情。

    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能产生的还有自我。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血缘是最牢固的一种关系。无论什么时候,家人一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但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的理所应当,很多人反而模糊了家人和自己的边界。类似于大介父亲的行为,虽然临到电视剧的结尾,大家都表示了理解,但那只是在“一个老人的临终心愿”这个层面上,被动接受的理解。

    感同身受的说,大介的老爸干涉的不仅是儿女的自由本身,而是子女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想要拥有自己生活的权利。原本应当由个人决定的自由,突然变成了由父母支配的有限配额,子女和家长之间在这个配额上的冲突,是这部日剧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不是有死亡这个最终的big ending,大介老爸的行为,真是非常让人无语的。

    而除去这一点来看这部剧,我倒不觉得《家族的形式》的收尾显得突兀,因为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个人对自由的需要是会发生变化的。比如大介一直想要一个人的城堡,但得知了父亲的身体状况才知道,自己真的要一个人了,而这个真的“孤独”的状态,是很令大介害怕的。对他而言,想要的自由,不过是自己能调配的空间,而不是完全被孤立的孤岛。叶菜子看似独立,但也有沟通的潜在诉求,才找到了“投诉”这个输出情绪的窗口。

    而后经由父亲的去世,看破了这一点的大介才会勇敢的向叶菜子求婚,打破自己的舒适区,去享受两个人在一起,也能拥有的自由。如果拥抱之后也能拥有个人空间,又有谁喜欢一个人呢?

    这大概是忍受了一整部剧的折磨后,编剧发给大介先生的一颗糖吧。

     4 ) 无论结婚与否,和自己独处的时光总是一如既往的浪漫

    (仅以我的视角,不代表任何观点,也不代表我在讨论他人的观点。以我的立场并非我自大妄为,而是我尊重、理解任何人相同或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时我只了解自己的情况和因素,所以我只能自我反思、自我剖析。)

    27岁之前,我似乎除了睡觉,都没怎么自己和自己认真相处过。没日没夜、不知疲倦地积极于各种有效无效的社交活动。

    来到日本后,也许是地理上的距离,使得我与原先许多人的联系大量减少,甚至渐而渐之久时间未联系,都不知道见面该聊什么了。

    婚后又经历过几个阶段的分歧,主要是有孩子之前和有孩子之后。不知不觉我形成了享受孤独、热爱独处的习惯。

    只要有机会,我会花大量的时间一个人泡在书房或是公园里,看书、看剧、学习想学习的知识、收拾房间等等,总之就是一个人做事的时间和空间成了我的生活必需品。

    也因此,在婚姻上的一些分歧,也常常让我陷入深度思考:我是不是不适合结婚?

    有孩子之前,我们互相配合着对方的喜好去接受自己并不那么喜欢的东西,同时我们又有时间恢复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世界,矛盾还不那么激烈。

    而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之间的共同时间和个人时间大部分都围绕着孩子,孩子的身躯遮住了我们大部分的视线。而仅有的个人时间,又不得不处理各自的负能量,稍有不慎,小摩擦就升级为互揭疮疤,大家都疼,但当下只想让对方赶快“认输”。

    两个人三个人或是更多人,有时候真的好麻烦。

    明明大家都很疲惫,又不得不挤在一个共同空间中,同时还要保持所谓的良好气氛;明明大家想吃的东西不一样,但总是有人不得不接受不喜欢的食物;明明不想去的地方又得配合其他人非去不可,甚至在内心中说服自己「这样对一家人好」。难道我们各自不是一家人的一部分吗?非要事无巨细都搞牺牲某个人成全其他人的政治正确吗?

    我和妻子的不合拍真的在好多方面。

    她喜欢吃咸辣臭重口味面食类的食物,然后讨厌我爱吃的(这个臭可能是我的偏见,她觉得香),我喜欢甜清单米饭类食物,同时讨厌她爱吃的,而且我食量很大胃口很好,她连这个都鄙视我;

    她喜欢看日综日剧。我不喜欢看全世界的综艺节目、她喜欢的日剧几乎我都不喜欢,我喜欢的她也完全没有兴趣点。甚至之前有一次她邀请我看她非常喜欢的动画,看完我摇摇头说好无聊她生气了。同样,我热衷的她也常常摇摇头表示无感;

    我喜欢看各种书,每次看到好看的书都会在她面前眉飞色舞说上一大堆,甚至有时候我会做长达数年的宏观阅读计划和她“炫耀”,她完全无感,我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而她常常给我转发社交媒体上的这个那个,我也常常表示无感。甚至恶语相向:还不如看本书;

    甚至一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我们也是互相排斥的。呵,所以,如果有人和我讨论另一半的标准,我是绝对不会说「三观一致」的。甚至有人表示不婚不育,我都会夸他(她)冷静理智,一个人有什么不好?避免了婚后、育后的麻烦与后悔。一个人生活而感到后悔在现实中其实没有什么会改变的,而生命中一下多了几个人,那种改变不是调个头转个弯那么简单的。

    总之,我们之间的不同,很多时候不是不一样这么简单,而是完全相反。

    昨天我一个人在公园的林道中漫步,仿佛回到久违的有孩子之前,好自在,好轻松。

    又想了想,其实,妻子也和我一样吧,她一个人的时候也是这么轻松自在吧。

    后知后觉,我们之间的共同点可能并不是在具体的事上。也许?换个角度来看我们,是一样的人?

    我们喜欢各自干各自的事,特别擅长一个人做事,比如一个人吃饭、看电影、逛街逛超市等等。她从大学就常常一个人,而我是在近几年开始享受一个人;

    我们都不爱管别人的事,也不喜欢讨论、议论他人的事,常常适当的与人保持安全距离(并不是说刻意与人疏远,而是希望人与人之间、朋友、家人之间的关系是自然而然随着时间和交流、共鸣的积累沉淀形成的。所以我们在社交上都是很慢热的人,还有点社交恐惧。);

    我们在金钱的态度上也很合拍。

    我们都爱钱,但为了共同更大、对人生更深远影响的财务目标,我们践行着10年期以上的延迟享受。同时很反感以金钱来评价人和事。我们几乎不消费商品品牌,她怎么想我不清楚,但我一直觉得有足够的钱,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买断我自由的工作时间,而非提高物质生活和毫无意义的面子工程。

    我们对当前的物质生活已经很满足了,即便永远都不升级保持现状我们也觉得很满意知足。

    我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是「战略上的趋同、战术上的分歧」?

    那么问题发展到:这世界上是否存在战略与战术都一致的两个人?

    我觉得这是个哲学问题:这世界会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总之,我觉得不会有。即便再高明的仿制、复制、克隆,其结果依然是1、2的关系,而非1、1。

    所以,比起离婚,我更害怕结婚。当然,在我还无所畏惧的时候就结婚了,所以我指的是,如果我离婚了,我不会想再结婚,甚至恋爱我不想要。(未来我应该也不会对女儿感情过度干涉,首先有些核心问题是我们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而非多年后的那一刻形成的;其次,晚婚不代表更成熟更理智,但起码对自己的认识可能会多一些,讨厌的东西更明确一些。同时生不生孩子不是必要的,甚至结婚对象的性别我觉得也不重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更重要。所以,仅仅是好好的和自己在一起我觉得就很赞。)不是我在这段婚姻中有什么阴影,而是我觉得我有很多不合群的特质,影响了亲密关系;以及双方过度的干涉对方的个人世界,互不让步,感到疲惫。

    同时,结婚后离开原生家庭同居了5年,期间通过大大小小的摩擦,我才慢慢开始一点点了解到她、开始理解她。而要做到真正的「懂」另一个人,这是一生在不断挑战、变化与积累的修行。

    就像有了孩子一样,当我从以自己世界为中心转为以她为世界中心的时候,我拼尽了全力,记录、观察、思考着她从0到1的变化。说得郑重一些,这是以我生命、自由为代价的人生相遇,如果我不够认可与热爱,那么孩子和我的人生都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一团糟。这也是我抗拒二胎的大原因之一:我几乎要用我所有的世界去守护、陪伴我的孩子,我的能量有限,一个就够了。(当然如果是多胞胎,那或许在一开始我的能量上限就会提升到多个孩子的状态,只是我现在适应了有一个孩子的状态,无法适应再多一个。同时我一直很在意我自己是否擅自主张决定了我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这个问题,留着我快离开这个世界再问女儿吧。)

    夫妻的关系因为孩子的原因,常常被我们忽视。其实,这是比亲子关系、甚至父母关系更重要的关系。这一段可能有点反传统,特别是东亚儒家文化之中。我是一个不追求「孝道」的人,我不会要求我的孩子对我孝顺,我希望我们将来的关系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而不是血缘关系。同样我也是这么做。(不要因此造成各种家庭关系的非理性攀比,而是分开、区别对待,而非掉水里先救谁这种弱智的论资排辈的比较。)

    回到夫妻关系上,现代社会的夫妻关系多数都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人与人组合,但在理想的情况下又可能是相互陪伴最长的人。不处理好两个人的关系、不处理好孩子父母的关系、不处理好两家老人孩子之间的关系,这个家从何谈起?而这所有的关系交集,就是夫妻关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每一次的吵架,几乎都会令我陷入难以忍耐的黑洞。虽然我觉得活着挺好的,但我也有在大脑模拟过死去会是什么感觉。我不想用我还有许多家庭责任种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来绑架我的人生观,我只想找到能让我真正有活着的感觉的方向。但似乎我找不到这种纯粹活着的方向,不得不承认,我无法脱离家人朋友的社会关系。而结了婚之后,身边的所有关系似乎都和家庭关系(夫妻关系)形成了正相关的联系与交集。比如,我们吵架被老人知道会影响我们和老人的关系、孩子会因为我们不和谐的气氛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状态等等。(出轨、外遇、异性暧昧这些却和夫妻关系成负相关。)

    这令我不得不从琢磨生死(古代希腊哲学问题:being)回到现实中,重新认识与学习夫妻关系。

    自认为我花了5年的时间,对妻子开始有了一些些了解,但要做到很理解还远远不足。有时候也不是我完全不理解,如果只是朋友,我想我会处理的更好一些。只是更亲密的关系使我时常会表现出更多控制欲。其实我也讨厌这种控制欲,因为我自己也不喜欢被人强制建议,哪怕是我最亲密的人。

    5年时间,好的时候真的很好,吵起来也吵得精疲力尽,回头再看都不过是一堆微不足道的小事,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当下非要争得面红耳赤,想想就觉得幼稚、荒谬。好在,即便在不考虑孩子的情况下,还是选择了继续在一起。我也说不清其中的缘由,也不敢说未来就一定如何如何。

    仔细想想,我们应该在某些方面上还算得上是同类人吧。都喜欢一个人做事、喜欢独处,有时候不希望被打扰,至于互不相同的部分,可能一句:let it go ~ 就可以解决。因为我们其实谁也不想管太多对方的闲事,搞砸就搞砸了呗,谁不会搞砸点什么事?

    反而我在独处的时候还常常念着对方的好,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而过度干涉到她的世界却常常适得其反,满是失望:“我都是为了你好,为什么得到这样的反馈?”严重时甚至演变为自我的道德绑架:我的真心未得到应有的回报。滋生厌世情绪。

    我对自己的夫妻关系谈不上乐观,也说不上悲观,但我们确实一起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相互磨合,我变成像她的人,她也像我,但我们又固执着坚持着自己的自己,特别有了孩子之后,除了守护孩子、家庭、夫妻关系,其实我们还在守护着我们仅存的与任何人无关的小小世界。

    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向外人描述这个只有一个人、容不下多一个人的世界。

    这应该就是享受独处的浪漫主义情怀吧。

    就像刚刚流逝的数个小时,我看完了这部电视剧,听着喜欢的音乐,在电脑屏幕上打出这些文字。

     5 ) 咖喱的秘方

    喜欢下厨的人,往往知道些能做出好味道的秘方,友人来访,都喜于秀上一手。比如做咖喱,日式咖喱的浓厚口感来自土豆和奶油,再加一点砂糖,几味料于这一道菜,便是奇迹般的秘方,锅中一连串的反应后,终在味蕾绽放出令人惊艳的味道。

    人生亦有这样的秘方。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造就一段人生传奇。《家族的形式》里,“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父亲,意识到人生的失败,用略显蹩脚的方式传给大介一剂秘方,作为弥留之际对人生失败的最后补救。“你要真诚,你要分享,你要有爱情,你要勇敢面对自己的真情感”,父亲这样讲给大介,离世的母亲也在信里这样嘱咐父亲。

    有关父亲的作品,我常忆起《大鱼》。父亲早早醒悟“自己终究在儿子前离世”,选择把人生的无尽危险、困苦、磨难,埋藏在一个个故事里,讲给儿子听,从不给儿子残酷的答案,他让世界充满奇迹与浪漫,儿子却不解这究竟有何意义,不懂父亲为何总是谜一样地与他捉迷藏,不直面他的疑惑。与《家族的形式》一样:直到最后一刻,儿子才终于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不禁感叹,人生有多少秘方,都封存在“生死之交”的一瞬里。

    人生的变数,可不如文学或影视作品这般,尚存铺垫的时间。一道晴天霹雳、一场暴风骤雨,扑面而来,毫无喘息之机,有人幡然醒悟,有人一蹶不振。至亲在弥留之际再试图与你对话,这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的,成功传递的信息都是奇迹。不懂的人说,奇迹不过是小概率事件;懂的人说,奇迹显而易见,遍地都是。《日常》里说,“我们所度过的每个平凡的日常,也许就是连续发生的奇迹”,奇迹就是这么微不足道。

    影视作品看得多了,“死亡”这件事,倒成了公认的陈腐“伎俩”,每次出现,都意味着要挟、强迫。但死亡,却恰封存着那遍寻难遇的秘方。当死亡预设了终点,生命才真的变成旅程,看尽一生,默许误解,只行真心之事。父亲这场谢幕演出,终于让大介醒悟,简直像个不真实的梦,人生况味陡地大不一样。都抱怨说编剧让大介变了,变了吗?变了,也没变。态度没变,生活没变,不过是多了一剂叫“叶菜子”的奇妙香料,多了一位能一起吃美味的咖喱、一起抱怨工作、一起品味比利时啤酒的奇迹爱人。

    最后一集里,父亲对友人说道:“这个世上,不顺利的,讨厌的,艰辛的事情堆积如山。但是,住在同一屋檐下,吃着同样的饭,只要有同样觉得好吃的人在,世间大部分的问题都能解决。”镜头一转,大介与叶菜子一起吃着咖喱,叶菜子说“真好吃”,大介说“恩,好吃”。

    人生的味道,不去试,不去寻找,才注定得不到吧。

    ——————

    P.S.
    最后一集有句点睛的台词,看到一位做了长图,附链接://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2327069025/

    文字摘录如下:
    “人总在变化,无论好还是坏,因为极小的契机,人会时而分别,与素昧平生的人相偎依,开始各式各样的生活。家家户户的生活各有不同,而在各自的屋檐和门窗下,都一直搜寻着幸福的模样,其实谁也不知道幸福的标准答案”

     6 ) 意料之中的结局,但……有什么不好的呢?

           终于追完了本剧,可以写写剧评了。
           结局完全属于意料之中,但这不代表这不是好剧。我想先贴一段大介在阳三的葬礼上说的那段台词:
    “我是喜欢独处的人。
    但是人的习惯很可怕。
    我早上起来走进客厅,两个人在那吃纳豆和鸡蛋拌饭,我竟然逐渐习惯了这种情景。
    但是我还是喜欢独处。我来照顾自己,我可以自娱自乐,我的家人有我一个就够了。直到现在我也是这么想的。一个人最好。
    虽然如此,二人世界或是三口之家,这样也挺好。
    如果我要和谁一起生活,我想只有这个人,多亏了这个人和老爹,不对,这都归功于老爹,我和这个人相遇了。
    ……
    我原本就对结婚这个制度存有怀疑,而且虽然共享两个人的时间也不错,可这也意味着一个人的时间会被剥夺。所以说,我并不是想结婚。虽说并不是想结婚,但一想到可能不会再遇到这么舒心的人,虽然这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奇迹,我不想这样错过。所以,熊谷叶菜子小姐,如果您也有和我同样的想法,大概我们是一个人也能过得挺好的生物。但是我们难得遇见彼此,恕我冒昧,比起一人,要不要和我二人成双。”
           编剧把自己通过电视剧表达的观点都通过大介之口说出来了。一个人挺好,二人世界或者三口之家也挺好。本来一直想独身,从来没想过结婚的大介,在遇到彼此合适的叶菜子的时候,选择了一直抗拒和怀疑的结婚,这其实无可厚非。毕竟,现实中那些认为自己想要独身的人之中有几个是真的想要独身,又有几个是因为没遇到合适的人才想要独身,我们谁也不知道。而且,我们也完全没必要知道。因为独身不独身,结婚不结婚,这都是个人的选择。这部电视剧所做的,是给我们看了一个单身大龄男青年的故事。如果有一直说喜欢单身的人看见男主角最后结婚了,自己也想结婚了,那ta也不见得就那么喜欢单着。
           其实刚开始看前半部分剧的时候,我也觉得如果最后男女主角在一起就太扯了。但是随着剧情的展开,各种细节的展现,我渐渐发觉,在一起其实也是正常的。那么为什么有些观众会对这种情节产生抗拒呢?我猜可能是因为害怕。好不容易在电视剧里也能看到一个生活方式像自己的主角,不希望他最后也会落入俗套去结婚,因为婚姻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成为被婚姻生活牵着鼻子走的可怜人。那似乎在预示着,看,现在享受着单身生活、看着剧的你,未来也会这样。又或者是,看,享受独身的你,就是个异类。然而对那些通过看剧找认同的人我无话可说。理由就是一句话:结不结婚是个人选择。再借用一句台词:擅自评判别人生活得幸不幸福,本就是狂妄自大。你过得开心就好,真的。但是你不能因为别人不是以你想要的方式获得别人认可的幸福就彻底否定别人。看看最后大介和叶菜子婚后的生活吧。虽然只有几分钟画面的来回切换,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他们之间相处的那种舒心自然。大介的早餐依然是蔬果汁,虽然叶菜子不一定和他一起喝;他依然在骑他喜欢的公路自行车,虽然叶菜子不会和他一起去;他依然在喝他喜欢的啤酒,虽然叶菜子会给他端来熏鲑鱼一起喝酒吃鱼;他知道叶菜子不能自然受孕依然愿意向她求婚,他们自然也不会因孩子的问题产生矛盾。对于一个喜欢独处同时又不抗拒二人世界三口之家的人,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图片1>

           虽然前面写了一大段独身和结婚,但是我认为本剧的重点完全不在于结不结婚,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头来看看这部剧。(以下四个自然段我曾经贴在某篇影评的回复中,所以可能会有点眼熟。)
           本剧一开始就向我们描绘了男女主角令很多人都无比羡慕的独身生活:他们拥有自己的房子,整整齐齐。所有东西都是自己喜欢的样子。每天的生活规律而充实,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而吃穿不愁,有自己的爱好玩得很开心。很美好吧?
       美好。但是不现实。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人类毕竟是群居性的生物。所以男女主角的美好生活必然会被什么东西搅乱,那就是人际关系。父子、母女、前女友、前夫、同事、兄弟等等各种各样的关系出现在了男女主的面前。男主要为突然闯入他的城堡并且丝毫不尊重他的隐私的父亲、突然多出来的弟弟、自来熟的同事、投诉狂的顾客、对他展开追求反而过度侵犯他个人空间的田中妹子等人头疼。女主也不轻松,要应对明明自己都不愿待在老公身边却还是逼婚的母亲、藕断丝连的前夫、粗心大意的下属等等。因为这些人,男女主不得不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磨圆了一些自己的棱角。然而男女主角失去了一些东西,同时获得了一些东西。得多还是失多?这涉及个人的主观感受,没有正确答案。然而这才现实。
       在这些复杂的关系之中我们每个人都能多少找到一些共鸣。比如:“啊!我爸也老是这样不尊重我!”或者“这个妈怎么也跟***似的老逼婚!”“这妈也是自己都balabala还劝别人要balabala!”再或者“对!我也觉得我一个人过得很好!”所以有人会说这部剧是在诋毁独身主义宣扬要结婚,也会有人说不是。这就看你把自己代入了谁的角色,又把自己的观点带进去多少。因为这部剧是在把我们的生活以戏剧的方式夸大了矛盾以后搬上荧屏展示给大家看。至于从其中看出了什么,那是每个人的自由。从这一点来看,至少编剧是成功的。上野树里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类似希望这部剧能吸引大家全家一起看或是这部剧是适合全家一起看的剧(对不起原话我忘了,但是大意是这两种中的一种)。看到第七集的我才觉得自己颇能理解她的意思。我就很想让我爸妈看看,然后告诉他们:“你看,你们也老爱这样,这样真的很烦吧……”但是我也清楚,我不可能把爸妈的想法扭转成大介、叶菜子那样。但是至少能让他们知道,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原来是这么想的。
       综上所述,个人感觉编剧真正想告诉我们的想法应当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很重要,处理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可怕,只要认真面对,总能够处理好的。家族的形式其实有很多种,有因血缘关系而组成的家族(大介父子、叶菜子母女)、有因工作关系而组成的家族(同事)、有因邻里关系而组成的家族(男女主两家人)、有因恋爱关系组成的家族(入江夫妇)等等。最后一话里有一幕就很点题。<图片2>

           写到这儿,我不禁想起很多人批评这部剧时常用的一个论据,就是这剧的收视率不好。然而收视率低本身还是蛮多因素造成的。播放时间、同期播放的其他节目或者剧的质量等等都是影响因素。想起我还曾经看过一个帖子说这部剧的录画率蛮高的,说明很多霓虹人就算不看直播,也会把剧录下来看。所以,收视率不太能绝对地证明什么。可是吧, 它也确实证明了一些什么。这部剧整个剧都没有什么特别跌宕起伏的情节,比如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啊、报丧父丧母之仇啊等等刺激一点的情节几乎都没有。有的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可能就经历过的一些和父母、朋友、邻居之间相处时的一些琐事。说不定就是因为生活中经历得太多了,所以完全不想再在电视上看了。这样电视剧的吸睛指数自然大大降低。我自己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也不是一口气看完的,每一集都有可能看一看就跑去干别的事了,干完回来再接着看。这或许可算本剧的一个缺点。但是,彼之砒霜,我之蜜糖。这部剧中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以及整个观剧过程中时时充满我心的温馨之感,都是我大爱这部剧的理由。何况,在我身上也有个别类似剧中情节的事情发生。当这些事发生在我身上时我可能无暇细细思考。可当我看到它在剧里重现时,我自然而然地就开始从事件的双方来考虑了。于我而言,也是一种启发。
           随心而动地写了些观剧的想法,其中自然会有很多片面之处。如果列位看官能理解,欢迎一起理性探讨。如果不能,为了美好和谐的网络环境,咱们还是不要撕逼了吧。

     短评

    演员剧本台词音乐服装场景统统一百分~

    6分钟前
    • 小田
    • 力荐

    太喜欢这部了,好多台词都戳心窝,我之所以喜爱与人相处,正是因为放不下他人给我的温暖和关怀,这个春冬交替之际,它带给我的每一次欢乐和泪水都是真实的,这样有日剧陪伴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10分钟前
    • 那拍拍_
    • 力荐

    目前本季看的剧里质量最高的,独身者的领地意识,句句中的

    11分钟前
    • mash
    • 力荐

    真的从男主角身上看到了10几年后的自己。。洁癖强迫症自我都几乎一样。同样我同样完全不期待结婚,没有幻想过孩子。只希望有自己的城堡

    14分钟前
    • buyhighselllow
    • 推荐

    实在非常喜欢前面的部分,因为认同一个人的堡垒不想被轻易打破之类的信条,也羡慕“夹生狂魔”们健康、自足的生活方式,还有成熟的价值观。可是第8集之后画风突然一变,强行组CP还让所有人助攻,太别扭。除了这条爱情线,其他都好。亲人、同事、朋友,围坐在一起,即使死之将近,也会觉得很幸福过。

    16分钟前
    • Raaachael
    • 推荐

    日剧总是这样,开篇提出新奇的形式或者观念,其实结尾收得比谁都要正统。这部剧的很多设定都不太喜欢,情节也有些幼齿和拖沓。但是树里在其中的状态特别自在,甚至看着她都会觉得自己能再勇敢一些。追剧的同时又看了一遍《交响情人梦》,当年很想拥有她那样的性格,未遂,现在依然渴望十年后跟她一样。

    18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什么时候都可以过来,你要是想看看和这里不一样的风景,或是想找人说话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来找我,一个人也好,和别人两人一起来也好,我都非常欢迎。”hanako和老妈的这段对话,才是全剧最戳中我的地方。

    23分钟前
    • 张苑希
    • 推荐

    感觉在看我自己

    25分钟前
    • Quville
    • 力荐

    结尾!我真的就是想以这种分居+共同生活的形式恋爱的!

    27分钟前
    • 南赫
    • 力荐

    听说一边外放主题曲Unpredictable Story 一边做些日常琐事 可收获“我就是主角”之感(笑)

    29分钟前
    • 银河系漫游指南
    • 推荐

    本季最佳。在我看来剧中男女主CP感满满的爱情,或许是不能为那些脑子里只有“颜值、撩妹”的观众所理解吧...尽管因为西田敏行的受伤改变了最后几集的剧情导致最后集体助攻略显突兀,但总体来说剧本还是很扎实的,人物刻画得真实又富有个性,金句也不是刻意罗列而是娓娓道来。演技全员在线,发挥自如。

    30分钟前
    • 松山光
    • 力荐

    在东京,上下两套高级公寓的日子也实在太开心了吧!!!!

    32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树里超级美,着装超级美~文具公司工作很赞呢,文具控各种爱死。精致的生活也挺美好的。当然人永远不是一个人在生活呢。挺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34分钟前
    • 女宛心兑
    • 力荐

    好有共鸣

    39分钟前
    • 路小北
    • 力荐

    这部剧让我终于可以看到人与人之间除了“他人即地狱”以外的理解和宽容。那种不是为了刻奇和自我满足而表达出来的真挚感情,让人真的特别感动。

    43分钟前
    • 岕川
    • 力荐

    害怕孤独,更害怕热闹,相比身处人群的麻烦与尴尬,更善于更享受独处的自得,拥有自由空间这个梦想在无论哪个年龄段都是弥足珍贵的,获得大多数人认同也在情理之中;敏敏负责金句,明知鸡汤,但句句说中心坎能奈何;树里和香取慎吾的cp感并不强,强行发糖有点别扭,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更好。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结尾毫无例外主旋律了,毕竟制作方不想公然对抗少子化社会。然而剧本值得五星。近年漏洞不多、人物符合身份的剧作很少,本剧高明之处在于编剧深谙社交,知晓什么样的人和什么样的人相遇该说些什么话,剧情展开处理得恰到好处。聪明地不随便定义别人也避开了观众反感。

    51分钟前
    • 雨宫萤
    • 力荐

    对我这种向往邻居CP模式的中年性冷淡妇女来说,真是一记强有力的高级狗粮。简直理想!觉得片中男女主没爱情火花的,那是你们不懂我们龟毛之间的爱情,能理解和被理解彼此的龟毛,没有比这更浪漫的事了。某种大团圆但不崩人设,戏也恰到好处,演员很自然,结婚了终归还是一个另类家庭。

    52分钟前
    • 🌞娘卷卷🌙
    • 力荐

    冷血动物也已哭晕在床上……

    55分钟前
    • Larlulu
    • 力荐

    我是自己的玩伴。我是自己的家人。一个人也能成为一个家族。如果一个人觉得痛苦难当,大概是因为技不如人吧。

    60分钟前
    • 🌊🌈♐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