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幼儿园

    幼儿园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大陆2004

    主演:内详 

    导演:张以庆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剧照

    幼儿园 剧照 NO.1幼儿园 剧照 NO.2幼儿园 剧照 NO.3幼儿园 剧照 NO.4幼儿园 剧照 NO.5幼儿园 剧照 NO.6幼儿园 剧照 NO.16幼儿园 剧照 NO.17幼儿园 剧照 NO.18幼儿园 剧照 NO.19幼儿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湖北武汉一家全托制寄宿幼儿园,一群天真无邪的可爱孩子在镜头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他们会为了对父母的依恋而大声哭闹、会为了和小朋友偶然的争执大打出手、会为了穿不上衣服以及摆不好椅子而脾气大发、也会为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后顺序讨论不休。孩子的心中没有对错,就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白纸却又不可避免地被强加了许多来自大人的既定价值观。孩子无所顾忌的言语,似乎也折射出一些不难捉摸的意味……  本片2001年5月开始筹拍,经过3、4个月观察和准备于当年9月正式拍摄,历时14个月前期拍摄工作结束,于2004年3月正式完成后期制作,影片荣获第十届上海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纪录片创意奖、2004年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纪录片大奖。

     长篇影评

     1 ) 那时花开---纪录片《幼儿园》之我析

           第一次接触《幼儿园》这部纪录片是在大一的时候,当时看了以后很震撼,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这部纪录片描写的是在武汉一所寄宿制幼儿园里,一个小班、一个中班、一个大班幼儿园孩子们的生活,导演张以庆先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观察,然后用了14个月的时间拍摄了5000分钟的素材,最后将它剪辑成现在我们看到的50分钟40秒的成片(另一种说法是近70分钟,但是目前我没有看见那个版本的成片,所以在此以时间较短的这个成片为例进行分析)。这部纪录片问世后可谓影响非凡,它先后获得了“第十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电视纪录片最佳创意奖”、“2004中国横店杯纪录片大奖金奖”、“2004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大奖”、“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大奖、最佳编导、最佳摄像单项奖”、“中国电视彩虹奖二等奖”众多大奖,如此具有轰动影响力的影片,究竟给了我们哪些不一般的感觉?

    一、拍摄技巧
        最初导演张以庆开始拍摄的时候也并不知道要拍什么,但是导演从“不拍什么”入手,慢慢逐渐找到了灵感。不拍什么?不拍老师、不拍家长、不拍孩子上课......所以我们现在看见的影片中几乎没有老师、家长、上课的镜头,很少的一部分也是为了配合孩子们的需要。《幼儿园》拍摄的是从那些看似常态的生活中,捕捉那些非常态的、意想不到的、生动的东西,捕捉那些异样的、瞬间流露出来的东西。
    细节抓拍。影片中有许许多多的特写镜头、细节描写。开场入学时孩子们声嘶力竭地要回家、吃饭时把米饭撒的到处都是、孩子们突然的打架、放学时孩子们等待爸爸妈妈的到来、看球赛时的呐喊、穿衣服怎么也穿不上又重新穿、一个人放板凳怎么也放不好......这些众多细节的描绘来源于浩如烟海的拍摄过程中,也正是这些抓拍到的细节一次次地打动我们观众,深深地将我们吸引在影片中。
        用光讲究。在整个影片中,我们都会感受到导演对光线的刻意安排和追求,每一个细节都追求最好的光线效果,将孩子们的世界展现得柔美、动人。如教室里上课从窗外透射进室内的柔和光线洒在孩子们身上、空空的教室下单独一个小孩子坐在那里的光线安排、一个小女孩站在门缝边上向外看,光线从外洒满孩子的脸颊、一个小女孩扒着百叶窗的光线安排、夜晚月光洒向熟睡的孩子们的身上......这些细节上的光线追求使得画面变得柔和曼妙,容易触动观众的神经,描绘给大家的是一个美好的孩子们的小小世界。
        虚化镜头处理。《幼儿园》展现给我们的空间很狭窄,就是这些孩子生活的小小空间,那间教室、那间宿舍、那间食堂、那些桌椅,涉及到的外景都被虚化处理了(除了去可口可乐参观)。在外玩耍时候的虚化、小孩子们看着窗外下雨时的虚化、大门口人们晃动的身影被虚化......这些被刻意虚化的镜头处理,配以主题音乐,塑造出了诗意般的画面,给观众的心灵震撼可想而知。另外这些虚化的外在世界跟没有虚化的孩子们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对于现实也许就是这样的,他们对于外在的世界还是懵懵懂懂的认识。什么是真实?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静止镜头的大量运用。纵观本影片,静止镜头几乎充满了整个影片的始终。静止镜头带给我们的视觉效果是稳重、深邃,孩子们的世界本是活泼乱动的不稳定的世界,但就是这种对比强化了这种矛盾。孩子们的世界还是单纯的、没有丝毫掩饰的世界,而种种躁动和不安恰恰是我们成人所特有的不稳重,导演用静止镜头处理整部影片,向我们展现的恰恰是孩子们心灵的单纯与善良,也能让我们平静地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完整部影片。

    二、剪辑结构安排
        从不知道拍什么到知道不拍什么,经历了14个月的拍摄,最后拥有了5000分钟的浩大的素材量,最后要把它们全部浓缩到50分钟的影片中,让这些琐碎的素材能够比较有系统地向观众描述一件事,或者说展现给大家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幼儿园,可谓是煞费苦心。整部影片总的来说是按孩子们成长的顺序来结构的,从入学第一天到毕业,横向来看又穿插了大、中、小三个班的孩子们的成长、生活情况加以对比,结构清晰,而且具有强烈的可比性。
        访谈与实景拍摄穿插结合。一段镜头叙述,一段室内对孩子们的单独访谈,这种结构安排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访谈是对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挖掘,而外景画面拍摄更多的是孩子们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这两种方式的结合能够帮助观众更好的更准确地理解孩子们,我们也会发现,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逐步形成。更重要的一点是,对孩子们的访谈场景采用了黑白效果处理。在影像世界里,黑白画面是最具有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表现形式,黑白色彩特有的视觉语言带给人们无限的思考。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生活的环境也都是色彩斑斓的,对于孩子们的描述更多的时候也是五颜六色的,而在《幼儿园》里,张以庆导演却大胆的用了这种缺少鲜艳色彩的黑白色调,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对比,让影片的基调多了一份深邃和凝重。当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上升到成年人的一些思想地步时,配合这种黑白影调,让我们不觉感到他们已不在是我们所认为的天真活泼的幼稚孩童,他们俨然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思想家。而这种黑白色调带来的陈旧的效果使我们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岁月,自己的幼儿园。导演的这种安排不可不谓用意之深,孩子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确是引得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定格画面的处理。在影片中,有许多画面凑采用了定格处理,这也是影片的一个特点。小孩子怎么摆放凳子都放不好,最后用定格处理;穿衣服怎么也穿不上最后定格处理;在第30分钟35秒时候的定格处理。这些画面的定格同时也带给我们视觉的停顿,但是却带给我们思想的前进。在这些地方,我们不知道说什么好,我们也不再觉得孩子们的动作是否只是让我们轻松地一笑而过,我们并没有感觉孩子们的幼稚和单纯,我们隐隐约约感到了成长的力量,感到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艰辛。
        画面语言。整部影片没有一句解说词,只在开头和结尾各有一段字幕,可以说这部纪录片完全是靠画面语言支撑起来的,但是我们完全看懂了,没有丝毫的障碍,因为画面能够超越语言让人产生更多的共鸣,带给人的震撼更是语言无法媲美的!有人说这是“上帝的声音”,没错,画面语言带给我们的感受正如“上帝的声音”一样唯美动听。正是没有一句解说词,没有思想上的限定,使得这部影片成为一个无主题的作品,这种无主题恰恰又使得影片成为具有丰富主题的开放式影片,每个人看《幼儿园》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是导演不能左右的,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题,属于自己的幼儿园。这也是导演这种安排的深刻用意。
    音效处理。贯穿整个影片的背景音乐是大家再也熟悉不过的《茉莉花》,这种熟悉的音乐更能在某种程度上引起大家的共鸣。此片中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等妈妈来接的时候、外景虚化下雨的场景和结尾孩子们毕业的时候,随着音乐的第一次出现我们可能还感觉到轻松愉悦的心情,但是随着音乐一遍一遍的出现,我们似乎并没有了那一份轻松和快乐,我们渐渐地陷入了略带哀伤的沉思,这种转换是令观众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产生的。用这首歌来作为主题音乐,也暗含了这群孩子们,甚至所有的孩子们都是正在慢慢盛开的美丽的花朵,他们慢慢地成长,艰辛地成长。所有的童年就像这样,像花朵在阳光下、在风雨中慢慢地、静静地开放。
        慢镜头处理。在此影片中,有许多地方采用了慢镜头的处理效果,但是大多都是和其他效果结合运用的,几乎都出现在背景音乐出现的时候。例如,孩子等待妈妈来接的时候与背景音乐的结合处理;孩子们爬在窗台看雨景的慢镜头处理与叠化特效的结合;最后结尾慢镜头配合以黑白画面处理。这些地方的精心安排使得影片充满了诗意的美感,让人心灵颤动。慢镜头将人物动作的细节最大化地放大了,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影片结尾处黑白画面回忆了这群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瞬间,统领了全篇,也将这些美好的记忆带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影片的现实意义思考
        所有的影片拍摄出来都有其特定的现实意义,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幼儿园》作为一部纪录片创作也不例外,除了单纯从其拍摄以及后期制作等影片创作的角度来分析当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这些还能看到什么更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
        在影片的开头,导演使用了大量篇幅向我们重点突出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第一次”:第一顿饭、第一个午觉、第一堂课、第一个晚上睡觉......这样大幅度的渲染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第一次,不管做什么都有第一次,第一次学会站起来、第一次学会说话、第一次上学、第一次遇到困难、第一次哭、第一次失败、第一次成功......实在太多。但是成长正是从这些不间断的第一次慢慢积累起来的,没有第一次就永远没有成长。孩子们的这么多第一次,我们看着很简单,但是可曾想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们现在也仍然面对着许多第一次,我们是怎么做的?逃避还是迎头追上?我们会不会像孩子那样哭哭闹闹地经历着这些第一次。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逃避,但是也不敢去面对,这就是逐渐消失了的承担责任的勇气。什么时候才能发现其实我们也生活在一个幼儿园里,只不过这个园子比他们的大了点,人多了点,我们复杂了点。
        影片中对孩子们的访谈部分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对于时事政治的看法,对于中日、中美关系的思考,都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看到这些难道我们只是在感叹他们很成熟,懂得多如此简单吗?这些哪些不是我们成年人留给孩子们的深深的影响呢?他们从小就有心算班、语言班、主持人班等各种训练特长的培训班,这不都是成年人将自己的意愿加载在孩子身上的吗?当心算班那个孩子有一个加法突然答不上来,在那犹豫了好半天时,心里不禁有点酸酸的,他们的世界真的如我们想的那样单纯和快乐吗?我们从来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殊不知当我们身处他们的世界,以他们的眼光看问题的时候,情况将大大不同。
        影片结尾的一段话寓意很深刻:大班毕业后的第二周,袁老师产下一个男孩,三年后她的孩子也将上幼儿园。这段文字将本片引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这种幼儿园的生活在我们之间生生不息的循环着。我们走了,他们来了;他们走了,又会有人源源不断地来到这个地方......而我们,也永远不能停下脚步......
           我很喜欢影片开头的一句话: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很深刻的一句话,开篇就将人引入了思考。等我们看完影片的时候也不知不觉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是在看这些可爱的孩子,还是在看我们自己呢?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不知是此时花开,还是那时花开。

     2 ) 张以庆:幼儿园不美(大学时对张的一篇采访)

    (说来真是久远又久远的事了,那是2004年,我听张以庆的讲座,然后和他有过一段时间通信,后来,我作为校园一份网络杂志的特约撰稿采访了张,真感谢他 ,能够陪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学生说那么长时间的话,后来这篇文章他很喜欢,再后来,我们一直是很好的朋友。今天再看当年的采访,真是稚嫩,但也因此,它很真诚。而张以庆的真诚,经年未变。)


    也许,这是个不太容易让人明白的世界。就像从不接触电脑和网络的张以庆并不明白,自己怎么会就这样接受了一份网络杂志的采访。 也就像,到现在,我似乎都不太明白几天前我和张以庆的谈话到底都传达并获取了哪些信息。
      姑且说这并不是一次成功的采访。
      因为我们彼此都不习惯这角色的巨大转换。
      记得两年前,我和张以庆第一次通话,话题以幼儿园为轴,许多玄妙而不沾烟火气的讨论在彼此间展开。而其中一个最核心的根本所在,似乎就是,童年的不快都是大事情,因为我们到了现在还对此耿耿于怀;我们的自卑都源于小时候一次不大不小的伤害或者无关紧要的挫败——总之,“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都是久远的”。
      还记得第一次我站起来问他,你是个敏感的人吗?你容易被伤害又容易被感动吗?
      他问我,你呢?

    灰色的,深渊的

      幼儿园曾在张以庆的成长里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
      三岁开始上幼儿园,一直在那里呆到七岁——算一下的话,张以庆的幼儿园从1957年持续到1961年。中间经过了三年自然灾害。
      而这自然灾害里,他竟然每天能够吃饱饭,早上还有牛奶喝,还有鸡蛋吃,就连现在回忆起来都要觉得有点幸福过分了。“物质条件确实不错”——张以庆这样回应我带有艳羡的感叹,但这样的语气明明又带着些遗憾,他的言外之意再明显不过,精神方面,他绝对不满足。
      果然,在张以庆的眼里,幼儿园和童年远远不够美好。在被我要求给记忆里的幼儿园定一个色调时,他毫不犹豫地说,灰色,是灰色的。
      五十年代,不是谁都可以上得了幼儿园的,而1957年,当时只3岁的张以庆就进入北京市的铁道幼儿园,开始了他四年的全托幼儿园生涯。那时的整个中国还讲究着苏联式的浪漫和理想主义。幼儿园的有红漆的木地板,人走在上面必然有寂寂的咯吱咯吱声,四壁必然有绿色墙裙,放眼看去是带着热烈气息的明媚。圣诞节老师会打扮成圣诞老人的模样给每个人的床头塞礼物。他们也有收音机作为外界的资讯媒体,也有老师讲关于动物的故事听。那个年代的人大都是浪漫主义的,教育也是理想色彩的,老师要教你“我们要把农民来当,我们要把工人来做”,他们追求的是十分平等的民主气氛和功利淡薄的阶级立场。至少,从表面看过去,一切,都还算令人满意。
      而将近五十年后,张以庆仍然坚持这幼儿园是灰色的,他似乎有着相当充足的理由。尿床从不敢报告老师,别扭的鞋带一遍又一遍也系不好,睡觉冷着了也不敢说,因为别人都没说。那时才三岁的张以庆就戴了小眼镜,他坐在教室的后排,常常看不见前面的黑板,还是不敢说。他每天都很担心,这个周末爸爸妈妈是否会来接他回家,因为他们经常很忙,很忙的时候就把他继续放在幼儿园过周末,而这个时候对于张以庆来说是极其痛苦的,他说,“觉得掉进了很黑的深渊里,上不来,看不见光,很痛苦”……那时他并不是老师宠爱的孩子,他经常睡不着觉,觉得那灰蒙蒙的幼儿园无比压抑,心里总有着莫名的很怕的东西,我猜他还该有些内向,常常默默哭泣,思考很多严肃的问题,戴着小眼镜,眉头总皱着……那些老师总是不讲究心理和性格地进行单一培养,他们向往整齐划一的美,而显然张以庆并不符合这一标准。他常常觉得那些关于动物的故事很狰狞,而非愉快。
      所以,他说,太痛苦了,就是深渊的感觉。

    《幼儿园》

      尽管张以庆从不承认《幼儿园》本身与自己童年的任何可重复性,但似乎前者总有着当年起码的影子和基调在。例如上文提到的红地绿墙,恰恰就是《幼儿园》里的房间格调,那是摄制组在拍摄前利用暑假重新粉刷的。再例如那总也系不上的鞋带,那焦急等待回家的孩子,他在傍晚的孤单里几欲哭泣的脸,还有他们透过门缝观望过的四季风景。
      在张以庆的拍摄手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幼儿园是流动的,孩子们的成长是缓慢的,每天都发生一些小事却也都是大事,因为儿时的一切对人的影响都是久远的。后来他在《幼儿园》的片头打上这样一串字幕: “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张以庆到现在也没有后悔过把童年拍得不美,他觉得自己到底是客观的,至少,不是故意的。到最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感受经年没变,而生活却一直在朝他的记忆靠拢。而在此之前,张以庆以为,自己的经历只是个案,只是特殊的一个。所以,片子出来,甚至连他自己也不大相信了。
      这就是《幼儿园》,一部引来无数叫好无数眼泪却也总少不了批判和怀疑声音的纪录片。也因为这部片子,张以庆在幼儿教育界享有了名气,而之前,这对他而言相当遥远。张以庆很自然地说:“因为要到六一,我最近有点忙……”我们的采访开始前,他刚刚在一档少儿节目中担当了评委。“不好当”,他说,“他们的表现都很优秀,每一个都表现得很不错,都不容易。可是又总得分出个先后来,这是个难题,很难做。”他说得太实诚,以至于听的人也觉得这真是一个有难度的问题。他的语气里是郑重的忧虑。这种忧虑让人无端觉得,那些被他这样细心呵护的孩子,该是幸福的。

    看上去美不美

      很多人拿《幼儿园》和《看上去很美》作比。张以庆看过书的五分之一,看了整部电影。他眼里,方枪枪是个可爱的孩子,表演得不错。但他又觉得片子里总有些简单,老师过于脸谱化,人格的划分过于单一和极端。这样说的理由就是,其实孩子的心并不简单,他们就是一个个人,这样的单一和两极化并不是他们的专利。所以,其实看上去也不美,该有什么样的丑陋瑕疵还是会有,别企图让孩子具有将这些信息过滤净化的本事。
      采访快要结束时,我抛给张以庆一个选择:如有可能,你更愿意上哪个时候的幼儿园,50年代,还是《幼儿园》里的?他说,这个假设不存在。
      忽然想起两年前的一次聊天中,张以庆曾借了陈汉元的话,他说,长大意味着爱你的人越来越少。
    这说明长不大在幼儿园里呆着并不幸福,而一个人的长大了却也痛苦。
      张以庆说,痛苦总不能避免,但可以尽量减少。
      很显然,现在的张以庆告别了前不久还有些焦虑的自己,他的笑热诚了许多,嗓音豁朗而亲近。他把这称为自己的平和期。
      他已知天命,所以无惧,所以看得清明,也所以敢说,看上去,也不美。

     3 ) 你记得童年吗

    看《幼儿园》前,想起《暗恋桃花源》里的话:我还不懂孩子吗,我就是由孩子长大的
    其实片子里的一切,张以庆想说的一切我都是懂的,当我在片子里看到的一切场景皆觉得眼熟并且不住回忆自己的童年的时候就说明了一切
    只是懂和记得不是一回事
    成年之后的我们常常给童年加上了许多美好单纯的标签,使得记忆失去了其真实性
    记录片的好处是没有设计和偏见,一切都那么真实
    于是我们看到本以为是后天形成的如今的种种行为念头其实在幼儿园时就已经突显了
    照样是有欺凌、瞒骗、暴力、虚荣
    有人因此说人性的如何如何我想是徒劳的
    人性单纯的那些时刻是很难捕捉到的
    即便是这群幼儿园的孩子已经是被浸染过的
    老师对一个生病吃药的孩子说:看着电视喝就不苦了。现在想来这分明是欺骗,苦的药怎么都是苦的。
    小时侯我上幼儿园,奶奶送我的路上会一直夸我漂亮,试图让我忘记自己在去一个孤独的地方
    三岁以前有意识无意识受到的教育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生存法则并且决定了我们的一些想法和行为

    误记之二是以为童年如何无忧无虑
    一件衣服穿不好就是整个世界都不好了
    其实小时侯我们也是有很多不快乐的
    但是好的是买了件新衣服或玩具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
    长大之后也烦恼并没有多多少,只是小时侯仅是以为外界的不顺而自己不快,现今多了很多有心升的自扰
    身处云端也会无来由的寂寞,而这些是童年不曾有的
    仅从这点讲,童年的确快乐的多。一个男孩子说:快乐最重要,钱买不到快乐
    现在我们已经不敢理直气壮想都不想地说这句话了

    看到的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小小的孩子便明白民族的仇恨
    联想到有句南京话最近一直让我觉得有深度,其他地方人上当便说上当,在南京话里莫名被人骗了,我们说:上鬼子当了
    看来民族仇恨果然根深蒂固

    另一件引起共鸣的就是一个男孩子左顾右盼地守侯家长
    这是我整个童年都在做的事情
    那个时候爸爸妈妈都很忙,家住得很远
    放学早了,我也没有办法回家,坐在教室慢慢等,早点看见妈妈在窗口出现就是那个时候最快乐的事情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妈妈更亲的缘故,看见她整个世界就美好了

    当然童年也有许多很好的品质,如今的确是被我们遗忘了
    我们那时便会向世界抗争,以哭闹的方式赤裸裸向世界要妈妈和回家,为什么现在变得隐晦阴暗或者另一方面根本舍弃了这种抗争?

     4 ) 你们笑的,正是我每天的生活……

    首先想说,这部片子没有什么所谓的和谐版。有些人没有看到有些段落,可能是大意,也可能是上传者疏忽复制者遗漏吧。我是在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听张导自己说,这部片子在正规渠道播放的很少(电视台),也没有正式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主要原因就是怕触及孩子们的隐私和心灵,所以他等到他们都长大了很多的时候才拿出来放。这也可能是和家长约好的,才会同意他们拍摄。
        
    这部电影太精致了,以至于很多地方让人觉得不象记录片。为什么那些好玩的话好玩的举动和表情你就能捕捉到呢?但真的是记录。靠的就是日复一日长达一年的拍摄和与孩子们的相处沟通,才让他们忘记了机器和大人的存在。机位也是和孩子平齐的高度,以至于摄像总得趴着。
        
    记录片是不是应该有个人观点历来就为众人争论。我自己的观点是当然可以有,而且好的作品一定必须有。只是必须基于镜头画面的绝对真实记录,而且不能恶意扭曲断章取义的剪辑。
        
    从这一点说,幼儿园和张以庆没有违背。至于他想表达的东西你喜不喜欢接不接受,那是他的手法和你的立场的问题。那些有些人觉得有问题的提问,在我看来其实不是为了单纯引导孩子看他们会怎么回答,而恰恰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成人观众的,在看到这样的答案时我们会怎么想,又该怎么做呢?

    最后如题所说,我们笑的,正是这些孩子们每天的生活。在我们开怀大笑时,他们可能正在感到茫然、悲伤、愤怒、屈辱、绝望(那个找不到袖子的陈智鹏还有放不上椅子的孩子)……我说不清突然体会到了什么,只是觉得别有深意。

     5 ) 张以庆说,或许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

      其实孩子们面临着好多好多的问题,比如衣服总也穿不好,鞋带系了个死结,摞不上板凳,那他就过不去,非常痛苦……
      
      有人说,张以庆以及他的作品颇具思想力、震撼力,开拓了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及审视的视野,呈现出了深邃的人文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思想感情,具有可贵的价值,因而好评连连。
      
      也有人说,张以庆的作品,具有艺术的特质,其唯美而精致的表现形式、电影化的拍摄、制作手法,以及其主观意识的顽强表现等等,都有悖于电视纪实的精神等等,其作品应该划出纪录片领域。
      
      他自己说:我拍的每部片子都没有借鉴,就是要堵死后路,如果要有借鉴,我就会觉得特别痛苦,特别丢人。有时候会觉得,在这个社会,大家都是常态的,具有惯常的思维,在这个惯常的环境里,硬是要"生活在别处",才会有创新。一说幼儿园,人们就已经从判断开始了,就已经限制你的想象力了。因为我们已经被社会格式化了这么长时间了,如果要保持创造能力,就得这么顽强,就得逼迫自己。
      
      有一篇文章我看了之后,偷偷地有点高兴,他说张以庆一直在坚持他自己的拍片方式,以至影响了规则,甚至改变了规则。大家都呼唤多元的东西、多样的东西。我也反复考虑,如果别人拍了那种样式,你是否应该寻求新的东西?
      -----------------------------------------------------
      如果导演不那么刻意的追求艺术,也许会好很多:)
      例如,没有结尾那段有关老师生下了孩子,三年后也将进入幼儿园的话。影片会显得自然很多。

     6 ) 有一天啊,宝宝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不再死死抓住妈妈的衣角,哭闹着不让妈妈离去;你怀抱雄心壮志,甩开妈妈的手,头也不回地蹦跳着冲向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无法心算出35加56的艰涩答案;你在精品店和菜市场甚至要精明过小贩。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汲拉着鼻涕,低头才发现饭泼了一身;你衣着光鲜,干净整洁,吃起饭来细嚼慢咽、井井有条。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和伙伴睡在一起,偷偷把手伸出栏杆,拨弄下他的头发,偷偷和她握住手,说说话;你一个人住一个大房间,有自己的柜子和衣橱,寂寞的时候也许说给墙上的洞听。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轻松的完成任务,只要和身边的小朋友们一样模仿着跟随“请你们像我这样做”;你需要创造力,你需要想象力,你需要一个人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独立完成尖刻的工作。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把长高的荣誉让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你不再长高,慢慢发胖,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都渐渐老去,慢慢离开你。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生气的甩开穿不好的衣服;你一颗颗扣起纽扣,套头或伸腿,流畅的好像生来就会那样。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像一只小包子一样,五官挤在一起;你的眉眼慢慢分开,鼻梁高挺,然而你的脸却融入人群,越来越模糊。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不好意思说出“我爱你”,你忘记了那个你最喜欢的白白的小姑娘,也不会记得你总是欺负的笨女孩;你伤害别人,也被人伤害,更多的女孩来到你的生命,又离开,唯一的区别是,你总记得对她们说,我爱你。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和别的男孩儿女孩儿一起洗澡,互相无视雪白的身体;你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什么情感正在你心中发芽。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需要老师叫你起来上厕所,迷迷糊糊的闭着眼睛;你在上床前订好闹钟,折好衣服,自己盖好被子。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随便告诉别人,你的干爹是个收钱很多的交警,你的爸爸是房地产界的青年才俊;有人对你不善,有人放冷箭,有人扔飞刀,你不再把所有人当朋友,你不再第一面就说出父母的职业、收入。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瞻前顾后,不知道为什么别的小朋友都被父母接走了,你的爸爸妈妈却迟迟没有来;你偷偷跑出去玩儿到深夜,要让妈妈挨家挨户找你,才肯恋恋不舍的回家吃晚饭。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随便唱出带有阶级情感的笼统歌曲;你会知道美国也有捐助我们的善良老爷爷,日本也有礼貌可亲的年轻人。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后悔你当初的选择,在金钱、旅行和快乐中,你选择了后者;你知道钱会越来越多,阅历也越来越多,去过的国家越来越多,见过的风景越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难。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数错一周七天;你瞧,星期一,是最艰难的那天,星期二,是下午电视台没有节目的那天,星期五,是可以泡酒吧的那天,星期六是可以睡懒觉的那天。是不是很容易?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再关心土耳其足球队的成败;当然,你也放弃了对中国足球的期待。
    有一天啊,宝宝。你不会找到那张幼儿园毕业照,也不会记得那些或喜欢或讨厌,朝夕相处的伙伴们;你曾经承诺,在成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的时候,要回幼儿园看望送给你蜡笔,教你跳《蝴蝶花》的老师,可是现在,你还记得她们的脸吗?
    有一天啊,宝宝。你会像我一样,坐在屏幕前,看这部纪录片,内心温柔而酸涩;你会说,这,是我的童年。

     7 ) 哭着进去恨着出来

    我的幼儿园
    恨比爱多
    流血又流泪的委屈老师不会体会

    如果杀人不犯法的话
    我会在这个法案通过的当天

    让内些老师也先
    磕断鼻梁
    针刺穿肤
    生吞鸡蛋
    并反手捆绑在椅子上
    一整天
    我想把曾在幼儿园受到的酷刑都还送给她们
    但我怕在还没想要杀死她们的时候
    就毙命了

    我是真心期望美称幼儿园老师的法西斯女妖们痛苦万分的死去

     8 ) 这个日渐统一的社会让人不敢生小孩了

    我还记得,娘亲时常和我提前,小时候从武汉去深圳上幼儿园,老师非常头痛与我的家乡话,我是武汉的。
    可是在《幼儿园》一片中,孩子们操着我可以听得懂的武汉口音的普通话,进行着对白。不知道在这个全国都要求讲普通话的时代里,家乡话的存在在哪里体现?在说恶心的时候是 woxin 么.

    目前的我,在21岁的年纪,不需要考虑谈婚论嫁,不需要考虑结婚生子的年纪。在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的感觉就是,我不要生小孩。把孩子带到中国社会上来只是给其制造痛苦。

    孩子,分离的时候你会撕心裂肺的不愿意放开妈妈的衣角,可是在你长大之后,甚至连端午节都不愿意回家看望一下,只是为了要应付期末的考试。孩子,你的心里是怎样想你的家庭?

    你会后悔他当初的选择,在金钱、旅行和快乐中,你选择了后者;你知道钱会越来越多,阅历也越来越多,去过的国家越来越多,见过的风景越来越多,快乐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难。孩子,你还会因为今天又好玩的玩具而高兴一整天么?

    老师会要求大家在没有活动的时候保持安静,于是你面对偌大的大学课堂选择了趴下睡觉的。是的,在大学,安静的一个人睡觉甚至都可以称得上是对老师的尊重。孩子,你是不是后悔自己当年的精力不能用在现在?

    被要求为中国队加油,即使心中知道中国队是支多么差劲的队伍。可是,孩子,在你以后的人生中,你会经常被要求说着违心的话,即使别人不喜欢你,你也要装作自己不知道别人对你鄙夷的目光。而这些独白,不能像说“国王有对驴耳朵”那样简单的被公开。为了保护自己,你要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孩子,你还会屈服自己么?

    当别的小朋友欺负你的时候,还手是没有用的。特别是老师只看得你还手,却没有看到那个小朋友欺负你。你没有办法解释,即使你解释了老师也不一定会信你。有的时候,人和人的交往真的是随缘,不是因为你做的不好,而只是他不喜欢你,不愿意对你好。这个时候,孩子,你会迷失自我么?

    当你遇到一个小朋友,他明明掐了你,在你想掐回他的时候他却不同意了。然后他还说,我没有掐你,所以你也不要掐我。孩子,你会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么?若是你放在心上,那么你就输了。因为从一开始,你以为这是一场互掐的游戏,而你选择了先给他掐的时候,你就输了。这个社会,白纸黑字的契约都不可靠,何况是口头承诺。可是,孩子,你还能相信谁?



    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喜欢用“这个物欲横流,道德崩毁的世界”。在这个纪录片里,我看不到希望,一点都看不到。也许导演故意剪辑的问题。而我一定要记录下来的原因,也是怕,到了28,29岁,若是周围的人都结婚生子了,自己还是没有子嗣而突然人来疯的就去把孩子给生了。
    可是,孩子,现在的我,真的一点都不想带你来到这个世界。

     短评

    幼年时期所展现的属于人类那些毫无保留而纯粹度极高的悲欢、爱恨、善恶、愚蠢和智慧,其纯粹、强烈和直接的程度让我无法直视。第一天的分离焦虑撕心裂肺的哭,和最后毕业照上熟悉的坐姿——只想要忍泪唱起那句歌词:“不要走,大钟即使敲响你别放开手。”

    8分钟前
    • 力荐

    我们是在怀疑啊那本就自己的童年,谁都感觉单纯来的直接喜怒发的纯粹可为毛都不愿延续了。如果你记得那孩子焦急等待的模样那我说人生来就孤独你一定承认如果你记得死抓衣角不放嚎啕大哭的孩子,那我说人无论走多远其实都为了回家你也一定点头。如果你记得顽皮女孩被训斥那我说天性早被既定规则给扼杀.

    10分钟前
    • 力荐

    一半是天使 一半是恶魔 尽是真

    14分钟前
    • 哪吒男
    • 力荐

    因为王菲的推荐,终于看了完整版。。。小孩的世界没那么简单,大人的世界没这么复杂。。。还有,武汉。。。

    15分钟前
    • 肖浑
    • 力荐

    “爱,就是我把你抱着”

    20分钟前
    • 还行

    “看上去很美”的真实版 看后让人会心一笑 因为生活在shzy国家的我们大多都是在这种类似的环境下稀里糊涂地长大懵懵懂懂地随着社会摆弄,渐渐失去自我却浑然不觉,然后老去…可悲又可叹的人生..而我们再也不回不去那个没心没肺的年代 再也无法把悲伤的歌唱得那么无忧无虑 我们青春的小鸟一去不再复返…

    21分钟前
    • 猫龟🐌
    • 推荐

    简介说的挺好的,除了被孩子的天真无邪打动之外,一些大人和外在环境所强加的价值观已经印在孩子身上了。他们不知道去辨别,只是吸收,然后长大了也便忘记了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道记忆。如果让8年后大班毕业已是初中的孩子们看自己,可会突然湿了眼眶,还记得当年的四季朗诵,还有勾手指约定的眼神么

    25分钟前
    • Strelizeia
    • 力荐

    张以庆说,“或许我们的孩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是一则成人寓言。说童年是美好的,只是成人的一厢情愿;说孩子是单纯的,也只是成人的一种预设。《幼儿园》让我们在孩子身上看到成人社会。对于下一代,我们并不了解。

    30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众生相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33分钟前
    • littletwo
    • 推荐

    哭的闹的打的骂的听话的调皮的恨的爱的,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幼儿园,一个提前的成人世界,一个微缩的世间百态。

    37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50:40版本】其实成人看孩子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有样学样而已,这种不平衡的缺失只有他们长大后在下一代身上才能弥补。愿孩子的心都纯净无比,孩子的生活都能无忧无虑。(大学时儿童心理学老师给我们看过孩子访谈的部分)

    39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推荐

    除了难看的带下划线的小标题以及难看的片头名字体,同样不明白为什么单独采访的小朋友几乎全是小男孩。- -,(我常常在想这个片子究竟在表达什么,因为更多的我看到的不是孩子们身上与生俱来的东西,而更多的是在成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的大人们和社会上的各种“德性”而对他们的影响!真可悲。)

    40分钟前
    • 如花就是小妖
    • 还行

    很不错,有现实意义,摄影构图很美,基本五星。

    45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能唱出“I love you”,却觉得“我爱你”是恶心的话、说不出口?为什么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就会被冠以“害人”的罪名而无法为自己辩护?为什么孩子会去憎恨没见过、甚至不确信是怎么回事的“日本鬼子”和美国人?

    49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差劲的幼儿园,但是只有从很差劲的幼儿园升入很差劲的小学才不会有心理落差,我们的服务都是配套的

    54分钟前
    • 王xx
    • 还行

    其实这部高分纪录片挺差劲的,可以说浪费了大好题材,甚至后来让人感觉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摆拍。但我却很喜欢它,相信小时候上过幼儿园的八成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孩子的世界也和成年人世界一样,从小就是各种虚伪欺凌假模假样杀鸡儆猴。天朝的环境莫非真的适合赚钱,不适合抚养孩子?★★

    5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警察”“当警察要做什么?”——“收钱”“收上来的钱怎么样了?”——“给领导”

    1小时前
    • 柳无码🌈
    • 推荐

    太好看,完全原生态,教育心理学读本。简直是面凸镜,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与中国人的面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可有些自小已丑陋的面容与话语,让人心中一凛。看一看,就怀疑中国二十年后也不会大变。哦哦,最感人是那呼唤妈妈后,一瞬间黯淡下去的小眼神吖…让我真想回到小时候被爸爸接幼儿园的一刻

    1小时前
    • 匡轶歌
    • 力荐

    ---------“请你们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中国儿童的批量制造

    1小时前
    • 格子
    • 力荐

    我一直认为 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才是好片。。这是张以庆最好的作品 他用14个月的素材带剪成了没有尿点的70分钟 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过去 让3岁半的非非看到他自己的现在

    1小时前
    • 周鱼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