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大陆剧 三十而已

    三十而已

    评分:
    0.0很差

    分类:大陆剧大陆2020

    主演:江疏影,童瑶,杨玏,毛晓彤,李泽锋,杨立新,马志威,晏紫东,王自健,毛毅,周澄奥,高海宁,张月,陈天雨,宋哲为,关晓彤,卜冠今,李庚希,董思怡,吴冕,徐敏,田岷,蔡纲,江柏萱,戴娇倩,杨新鸣,红花,柳珊,贾顺治,余骁睿,康可人,杨雨婷,杨壹童,张彤,上官瞳,田瑞,蔡蝶,韩姝妹,蒋昌建,郑晓钟,傅淼,田依桐,卫莱,张书弘,谢承颖,杨柳青,白茹,罗俪馨,尹菲菲,茹天,王潇淇,王仁君,大力,张静静,艾佳 

    导演:张晓波 

    猜你喜欢

     剧照

    三十而已 剧照 NO.1三十而已 剧照 NO.2三十而已 剧照 NO.3三十而已 剧照 NO.4三十而已 剧照 NO.5三十而已 剧照 NO.6三十而已 剧照 NO.16三十而已 剧照 NO.17三十而已 剧照 NO.18三十而已 剧照 NO.19三十而已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顾佳是令人艳羡的金字塔上层,她把老公从烟花编程师打造成了“许总”,也把自己打造成了里外一把手的全职太太。然而当这个家有了入侵者,顾佳没有逃避。王漫妮则是特立独行的叛逆者,深信自己既有颜值又有脑子,永远值得更好的,然而她也有自己的烦恼。钟晓芹是标准化的大多数,嫁给事业单位铁饭碗的老公,自己保有一份普通工作,安心做一个平凡妻子,却因写作爱好偶然卖出高价版权,夫妻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一夜之间发生倒置,女强男弱的婚姻瞬间失去了平衡。

     长篇影评

     1 ) 《三十而已》:女性并不完美,也不需要完美

    最近,热播剧《三十而已》可谓赚足了关注度。几乎每天都能在微博热搜上看到它的身影,即使没看过剧的读者,也能通过热搜大致了解剧情走向。剧名为《三十而已》,顾名思义,是对“三十而立”这句俗语的一次改写,试图用“而已”的洒脱态度突破三十岁这个紧箍咒,但剧里剧外时时刻刻强调的这个时间节点,反而暴露了大家对“三十岁”的焦虑。

    该剧讲述了三位三十岁闺蜜的爱情、婚姻与事业。顾佳处在令人艳羡的金字塔上层,与老公许幻山经营一家创业公司。王漫妮是奢侈品金牌销售,同时与香港“精英男”谈着一场纠葛的恋爱。钟晓芹则是标准化的大多数,嫁给事业单位铁饭碗的老公,自己保有一份普通工作。但她们看似平静的生活之下,却遭遇了出轨、被小三、离婚等生活巨变。

    《三十而已》剧照。

    剧中的这三位女性,虽然面临着各自的困惑,但她们大体都属于有钱有颜的人设。尤其是顾佳,不仅拥有完美家庭,还拥有着出色的经商头脑,一路将创业项目做到了上亿身家。观察《三十而已》的评论或弹幕,我们不难发现顾佳是无数观众憧憬的“完美女性”形象。但这种对于“完美”女性个体的想象,却遮蔽了背后不平等的性别权力结构。也正因为如此,《三十而已》虽然是一部现象级的热播剧,却仍然不能提供给我们足够的反思与力量,去对抗女性真正的困境。

    撰文丨重木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1

    “三十而立”

    为什么30岁如此重要?

    如果用托尔斯泰在其《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经典名言来描述《三十而已》中三位女性的生活,那或许就是“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

    在剧中,无论是宣称作为全职主妇的顾佳,还是朝九晚五工作的王漫妮和钟晓芹,在她们看似各自不同的各种“不幸”遭遇或生活中,其实都潜在地隐藏着一个“相似的幸福生活”标准。钟晓芹羡慕闺蜜顾佳完美亲密的婚姻,王漫妮羡慕顾佳住在浦东千万级别的观景房,而顾佳则羡慕住在顶楼的王太太的生活……

    在这一系列的羡慕中,我们能看到在《三十而已》中所埋藏的那条似乎是“幸福”——尤其对于这些女性而言——的线索和标记,而在其中金钱、年龄、婚姻和阶级则始终是她们关注的焦点,并且也成为这部剧在看似丰富的对于当下都市女性生活和状态描摹下的一个隐形的“天花板”。

    《三十而已》剧照,图为顾佳与其子许子言。

    剧名为《三十而已》,主要是因为剧中三位女主虽然处于不同的生活状态中,但一个共同的点把她们联系在一起:即将迈入三十岁。三十岁也被设置成她们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无论是关于事业、爱情和婚姻,还是对于自我的认知,都被“三十岁”这条线划成两部分。即使最终她们都把“三十岁”作为一个契机、新的起点,而对这个年龄表示“而已”的潇洒态度,但也正是在对三十岁反复强调和言说的时候泄露了对此的焦虑。

    而当它出现在女性身上时,这一关于年龄的焦虑不仅仅只是个体自我的感受,其背后还隐藏着整个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中的影响。一方面是“三十而立”的传统对于个体人生的阶段性划分及其具有的一系列社会和道德内涵;另一方面则是,无论在现代还是传统中,人们对于女性及其价值的评价和判断中,年龄这一因素的影响都甚为显著。

    当孔子谓“三十而立”时,他一方面是在晚年回顾总结自己的人生经历与经验,另一方面它也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渐而成为其后所有人生活的一个主要参考标准。随之在其基础上,这一节点发展出了更为详细的人生阶段和应当完成或是成就的事业地图时,作为社会群体中一员的个体人生轨迹也就大都是可以预见的。在传统“男女有别”基础上而开启的两性不同的教育和生活的背后,便隐藏着一种既关于稳定的期望,又有与整个社会区分相勾连的结构。

    在剧中,对于到了特定的年龄该做什么事或是完成什么任务以及承担怎样的责任的观念,不仅仅只存在于钟晓芹或是王漫妮的母亲想法中,其实也始终存在于像顾佳或是钟晓芹公司的那些同事的观念里。当“三十而立”渐渐脱离其原始的语境并开始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出现新的内涵,在与诸如“成家立业”这类观念相结合时,传统只属于男性的“特权”也开始落在女性肩上。

    而当这一要求与自古以来就覆盖在女性身上的年龄问题相重合时,我们就发现一个双重的压力油然而生。

    2

    “完美女性”

    面临家务与工作的双重压力

    伴随着女性解放与女权运动而开启的现代性别平等,使得女性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场域,通过工作来谋求个人的经济独立的同时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建构。因此在当下,曾经许多只属于男性的领域和权利也为女性所开放,但在获得这些权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传统的性别观念以及性别制度的根深蒂固以及其在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发展和再生产,导致如今的性别区隔、剥削和压迫往往变得更加细微,从而导致女性往往落入一个双重困境之中。

    诸如当许多文章讨论剧中作为“全职主妇”的顾佳是否算得上是独立女性时,上野千鹤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却发现了现代女性往往遭遇着家务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女性的年龄也成为一个隐秘的压制源,一方面我们鼓励女性接受教育,或是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但另一方面围绕着女性年龄的各种讨论中所隐藏的性别歧视、陈词滥调和刻板印象,却始终束缚或是使得女性焦虑。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译者: 邹韵 / 薛梅,版本: 绿林社|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年3月

    在《三十而已》中的三位女主大概都是大学毕业即进入社会工作,因此她们未成为许多人提起总是充满各种阴阳怪气的女博士,并且因为顾佳和钟晓芹都结了婚,也没成为内含着各种负面印象的“剩女”。当王漫妮的母亲反复催她结婚时,也便提到“剩女”一词来吓唬她,也因为王漫妮刚刚进入三十岁,且剧中又为她安排了偶遇中的男友,而似乎使她能够摆脱这一标签。

    《三十而已》剧照,图为王漫妮与男友梁正贤。

    人们对于女性年龄的讨论中渗透着传统关于女性的各种刻板印象,尤其是根据女性的外貌和年龄来对其进行评价。一方面,人们鼓励女性的独立和根据她们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的方式,但另一方面,无论是作为这些女孩们的家长(尤其是母亲),还是女性自己,她们都能清晰地意识到社会性别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中依旧隐藏的各种歧视和区隔。

    在王漫妮和钟晓芹的工作中,女性员工的年龄被反复提及,成为她们晋升和事业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绊脚石(男性员工则往往因为年龄的增加而被转化为经验资本,成为其晋升的敲门砖)。当顾佳前往万总那里希望挽回这个大客户时,后者看重的并非她在工作上的专业,而是其姿色(又如年轻女性在职场中遭遇着几乎是结构性的性骚扰)。而在顾佳的太太圈,年龄同样钳制着女性,因为她们似乎随时需要面临着丈夫在外面找更年轻女孩而抛弃她们的危机。也正是根据这一点,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些太太圈的贵妇人们大概算不上“独立女性”,因为她们最终都依附于——无论是经济还是其婚姻——丈夫;作为续娶的于太太便处于这样的境遇。在王漫妮遇见的那位购买百万项链的女客户那里,我们不是见证了这样的故事吗?

    《三十而已》剧照,图为钟晓芹与钟晓阳。

    在《三十而已》中,相比于顾佳和王漫妮的清晰和理智,钟晓芹时常显得糊里糊涂,这一点不仅能从她的婚姻生活看出来,也能从她在工作中的表现里发现。当她最终因孩子的流产这个触发点而选择离婚时,她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随波逐流。钟晓芹对于婚姻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是她自我意识的选择,不如说是在其强势的母亲的各种劝说以及周围其他人生活的影响下做出的“选择”。就如她对陈屿说的:“我以为女孩子只要嫁了人,就过上了正常的日子……我觉得我达标了”。正是这句话透露出了那个隐藏不可见的社会结构,即关于个体人生和生活的各种规定和要求,牵制着我们有限的选择。

    什么是“正常的日子”?什么是“达标了”?标准是什么?从钟晓芹对顾佳幸福婚姻的羡慕来看,或者正是那样相亲相爱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就是“正常的日子”。因为反观她和陈屿的婚姻,更像是两个合租的室友,再加上陈屿本身的淡漠甚至是自私而导致钟晓芹始终难以体验到婚姻中——那些无论是来自于母亲的唠叨还是她从顾佳与其他人的婚姻中所看到的——幸福与甜蜜。

    3

    “完美女人”遮蔽的,

    正是背后不平等的权力结构

    除此之外,我们也发现,在剧中当人们谈论婚姻时,“爱”的身影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却是传统婚姻制度中的诸多在其后被渐渐有意隐藏的部分,除了各种由此而获得的法律权益之外,还有更为实际的诸如能有人彼此照顾(尤其在老年)等目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似乎更为重要,即作为个体人生和生活中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否则就不“达标”)。并且这些“任务”往往被建构成自然的,而掩盖了其本身的社会性。

    也正因此,人们质疑选择单身的男女,并且依旧把是否成婚作为“成人”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当女性选择单身,由此引发的焦虑小到父母、周围的同事所引发的讨论。在兔草小说集《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中,单身女性所面对的与其说是自我设下的困境,不如说是对外界环境的内化而形成的苦恼,上到关于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的繁衍等等。由此所形成的“凝视”目光,往往导致女性为此承担更多的压力。这或许也就是钟晓芹不愿告诉父母以及同事自己离婚的原因之一。

    当“完美婚姻”和“完美家庭”在现代资本主义和消费社会中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时,选择单身也便成了“正常的日子”的边缘,并且往往被隐秘地排斥在主流社会性别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表现和宣传之中。

    然而,在“完美婚姻”中的“为爱成婚”的起源点却如美国学者斯蒂芬妮·孔茨在其同名专著《为爱成婚:婚姻与爱情的前世今生》中所发现的,因为爱情而选择成婚这一现象仅仅起源于近代。

    曾经属于家族之间建立在经济、阶级和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的联盟的婚姻制度,渐渐在其后为尊重个体的选择以及爱情所取代而成为现代社会和启蒙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在孔茨看来,“为爱成婚”本身就是把双刃剑,因为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本身就好似建在沙滩上的城堡,一旦爱情消失了,为了尊重这一原则也就往往导致婚姻的结束。这一点,在钟晓芹和陈屿的婚姻中体现得最为典型,他们曾经因爱结婚,如今觉得爱情没有了也便离婚了。而根据故事的发展我们也会发现,当顾佳发现丈夫出轨时,她同样需要面临这一选择。

    《为爱成婚:婚姻与爱情的前世今生》,作者: [美]斯蒂芬妮·孔茨,译者: 刘君宇,版本: 见识城邦|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2020年3月

    然而,伴随着“为爱成婚”在现代渐渐成为主流的同时,传统围绕在婚姻上的各种因素也并未彻底消失,其中诸如“门当户对”的观念也再次出现,而也正是这一点让王漫妮对于在邮轮上偶遇的梁正贤颇不放心。王漫妮的故事颇具传统偶像剧的特色,一方面她始终清晰地划定自己和梁正贤之间在金钱上的界限,维持自我独立;另一方面,“白马王子”疾风暴雨式的追求也浪漫十足。在这里,编剧似乎想把两点融合在一起,从而既能取消传统此类浪漫言情故事中的诸多性别剥削,也能满足人们对都市爱情的想象。

    但就如珍妮斯·A.拉德威在《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中所指出的,这类浪漫故事最终往往会削弱或是转移了我们对齐大非偶的关注,以及在其浪漫爱情下的诸如阶级、婚姻利益和两性处境不平衡的问题。女性最终依旧被强调作为恋人、妻子和母亲的男性附属身份出现,从而忽略了对父权结构的批判。

    《阅读浪漫小说:女性、父权制和通俗文学》,作者: [美国]珍妮斯·A. 拉德威,译者: 胡淑陈,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0年7月

    在某种程度上,顾佳或许更符合我们对“独立女性”的认知,即使她宣称自己是家庭主妇。但在剧中,她却是十项全能选手,不仅把家庭和儿子教育处理得十分恰当,帮着闺蜜解决家庭和个人问题,而且也为丈夫的工作出谋划策,甚至许多次都是她使得公司的处境转危为安……这样一个“完美女人”的形象不由让人想到《美国夫人》中的菲利丝·施拉夫利,她同样宣称自己是个家庭主妇,但与此同时也帮助丈夫的事业,并最终谋求自己的事业发展。忽视她们之间在两性观念和一些特定状况上的差异,顾佳和施拉夫利似乎都完美地阐释了“完美女人”的形象,从而既挑战又扩展了传统对“独立女性”的认识。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注意的是,无论是顾佳还是施拉夫利所塑造的这一既承担着家庭义务又完美地在职场中风生水起的“完美女人”,或许更可能是一种双刃剑。一方面它证明了女性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它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成为一个攻击女性的工具,即否认女性遭遇的家庭和职场的双重压力,并且把无法达到完美平衡的责任归咎在个体女性身上,从而忽略最主要的社会性别权力结构的问题。这不就是施拉夫利攻击女权运动的主要观点吗?

    《美国夫人》剧照,中为菲利丝·施拉夫利(Phyllis Schlafly)。

    无论是施拉夫利还是顾佳(其后丈夫的出轨),她们也都没有别人所认为的那么“完美”。这一关于“完美”的意识形态与其说是渴望,不如说是被建构出的框架甚至是牢笼,尤其当它进入性别制度中而作用于女性时。在“完美婚姻”、“完美家庭”和“完美女人”这些光鲜亮丽背后所遮蔽的,依旧是如今变化为毛细血管状弥散在社会中的各种性别区隔、偏见和污名。而当我们只看到这些被塑造的犹如风景画的“完美”个体或是个例时,也便会忘了在这背后的权力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看不见的手”,使他们在操纵我们的命运。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重木;编辑:走走;校对:王心。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欢迎关注。

     2 ) 顾佳:完美人设背后的悲凉

    中产阶层几乎就是现代生存焦虑感的原始制造者和唯一代言人。

    首先感叹一下,顾佳的剧本人设应该是仙女吧,贤妻良母、略施小计就轻松把丈夫身边的花蝴蝶弹走、该出手时就出手(暴击木子妈妈那一段不要太爽)、打进富人太太圈放长线钓大鱼、懂得为高危生意提前铺设后路(接手茶厂)、对朋友也是二话不说两肋插刀……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槽点。

    拎得清的中产主妇

    沈杰公司生产线爆炸之后,顾佳对许幻山说:

    烟花公司就跟烟花一样,看着特别绚烂,只要炸了也就烟消云散了。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坐在火药桶上的。

    这大概也算是当代中产阶层的最真实写照了吧,被艺术情操冲昏了脑子的许幻山看不清,作为妻子的顾佳可是非常拎得清的。

    铂金包那一段之所以精彩,不在于那个被爱马仕吊打的香奈儿包包(这不都大家一早知道的事实了吗),而在处于这攀比、尴尬和金钱漩涡中心的顾佳如何看待这件事。

    羞辱?不甘?难堪?

    上面那些情绪顾佳都没有,反而冷静且迅速地初步评估太太圈的情况,马上安排(虽然很吃力)了铂金包的购买事宜,而且还听取了王漫妮的建议,加码拿下了一个限量款,这才在下次合照中躲过了太太们残酷的剪刀手。

    这不是司空见惯的虚荣心作怪,背后隐藏着的是中产阶层强烈的焦虑感(虽然许家已经算是中产阶层顶端了)。

    中产阶层几乎就是现代生存焦虑感的原始制造者和唯一代言人。

    叔本华曾经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则痛苦,满足则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富裕和贵族阶层(old money)牢牢占据着社会的优质稀缺资源(太太圈下午茶非常形象又直白地把各家家底数了个遍),普通工人阶层正在忙于一日三餐(见单集片尾的小短片,非常细腻又真实)的张罗,他们分别处于生活无聊和痛苦的两个两个极端,焦虑感根本没有插足之地。

    只有吸收了贵族阶层品味但物质水平远远未达到富裕阶层的中产,才终生处于一种可得未得又有希望得到的生存焦虑当中,就像不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一样,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落空中耗尽生命。

    说到底,这只是一次阶层晋升不得的落空感,但晋升通道本来就狭窄,付出的成本越大,连本带利赔钱的机率就越高。

    顾佳也在赌。

    但不得不说,顾佳人设的讨喜之处在于,即使每一秒散发出浓浓的中产阶层焦虑感,但她的出发点却不是为了自己享乐,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家小孩教育和公司发展(这种牺牲又会牵涉到另外一个问题:女性独立,这个我们在后面会继续讨论,这里先跳过)。

    融入太太圈不是她的目标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正如她自己和许幻山所说的,难道她买一个限量铂金包、在别人发朋友圈时不被裁掉就意味着真正进入人家的圈子了吗?人家太太月均十几万的零花钱是她一个中产家庭能够负担得起的吗(起码不能长期支撑)?

    她知道圈子的门槛在哪里,而这个门槛是她和许幻山努力一辈子都不可能攒到的钱。

    她的真正所求是要为公司揽下新客户,该怎么处理怎么走自然也就不涉及到什么个人颜面问题,没有了那种强行融入不得的面子问题。

    这样,她后来的想要盘下甜品屋独立经营、为太太们下午茶提供一个固定场所、方便她收集信息的决定,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如她对王太太所说的:

    我知道我这种家庭收入的人,不应该混到这个圈子里来,但是你有的,我没有;我有的却能够帮助你站到合影的最中间位置。

    她知道她永远没有办法打一场王太太一直在打的战争,但她也完全明白自己的价值,是可以帮助王太太打赢这一场战争,而她需要等价值的回报。

    有人曾经说过,世界根本就没有中产,中产只不过是比较精致一点儿的无产而已,顾佳/许幻山家庭主业是烟花公司这个设定,真的是非常的贴切和讽刺了。

    另外一个让顾佳人设大大加分的是,她并没有将这种阶层晋升的焦虑感强加或传递给儿子身上。

    当子言不想去骑马术的时候,顾佳并不是竭斯底里地向儿子发难,诉说自己为了他受了多少苦花了多少钱,责怪儿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晓之以理,堪称完美母亲的典范。

    育儿常常有两种极端,一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一种是将自己的意愿100%强加在子女身上,这两种其实父母是省心省力的,因为他们几乎是把长大成人的责任完全交到尚未准备好的子女身上。

    在潜移默化地将一个更大的世界展示给子女看,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成长,这才是最困难的,因为这背后不仅需要付出常人难以看到的努力,更需要不一般的情绪控制能力。

    默默为自己努力容易,默默为别人而付出可就难多了,即使是为了亲身子女,也并未见得容易。很多人这样做,更多的是为了让对方有负疚感,让对方对自己感恩。能够控制自己,不把这种付出所带来的情绪转移到对方身上,难上加上。

    家庭是女性独立之路的障碍吗?

    在顾佳那些大大小小的困扰和麻烦背后(儿子入学问题、公司丢失大客户、屏蔽想要靠近丈夫的女性、职场性骚扰等),有一个真正的问题一直未被提出来的,起码在前面在播的这些集当中未曾提及的:女性独立与家庭的关系问题

    很多人会质疑顾佳的选择,觉得她全身心放在了家庭里,万一日后丈夫变心,她可能会变得一无所有,特别是林有有的出现,似乎在为顾佳的完美婚姻大敲响钟。

    在大热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女主母亲萝丝曾经说过:

    当女人的生活由男人的一时兴起决定时,它是多么的不确定。你父亲也毁了我的生活,他一瞬间就夺走了一切。

    而这还是萝丝有一个非常深爱和宠爱她的丈夫的前提下,是不是和顾佳/许幻山的情况很相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处于婚姻当中的中国女性,突然和“有屌即原罪”的男性一样,变成了众矢之的。

    现在中国女性平权讨论慢慢出现一个比较危险的信号,自由派的人开始有意无意攻击那些愿意留在婚姻中、且安于成为全职家庭主妇的女性。

    这个意想不到的舆论转向其实还是蛮新鲜的。

    七八十年代美国正值盛期的第二次女权运动在以男性为主的政坛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但凡加上“平权”“性别歧视”字眼的提案,知时识趣的政客们都不愿意冒着被公众唾弃的危险而投反对票。运动最后落到一个惨淡收场的结局,反而是因为中上层家庭中的保守女性向自由派发起大面积的反攻,其中又以菲莉丝·施拉夫利成功阻止《平等权利修正案》造成的影响最为深远。

    而现在,我们似乎面临着和美国七八十年代女权运动相反的一个风向:家庭主妇究竟算不算得上独立女性群体的一分子?

    直接将回归家庭的女性踢出独立女性阵营是将事情简单化的粗暴处理和一刀切的省事逻辑,女性独立的本质在于经济和人格独立,在于不断打破以往依附男性所带来的天然脆弱性,而和是否是全职太太没有必然的联系。

    按目前的人设来看,即使日后许幻山作妖(出轨或者艺术家性子发作)导致婚姻失败,顾佳也可以很好地继续勇敢往前,重新振作起来好好生活。

    因为在这个婚姻里,许幻山是她的生活伴侣,而不是主宰她人生的主人,对于婚姻的经营、对于子女的教育、对于自己努力的方向,这些都是顾佳自己的选择,她并没有把她应负的责任卸之他人,也不对他人有过多的期待和要求,一切都在一个恰当且经过理智衡量的水平之中。

    在独立性层面,(初期的)钟晓芹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当初那婚也是被父母赶鸭子上架相亲走过来的,对于恋爱双方的相处仍然停留在偶像剧里(我并没有说陈屿就对了),工作上是真正的YES女士,甚至对于自己是否想要孩子这件事,她其实并没有真正问过自己是不是想要这个孩子,因为孩子问题和陈屿之间产生的所有矛盾根源不在于她想要这个孩子,而在于陈屿不想要这个孩子。

    假如一个人的生活大部分是由对外部刺激的反应所组成,那么这种生活就是虚假的,是不属于你自己的。

    顾佳和钟晓芹截然不同,她对自己的生活规划和家庭经营都有着清晰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当然这种规划是包括了丈夫的),几乎到达了一个中产独立女性能够企及的最高精神高度了,但仍然会让观众为她捏把汗,更多的是担心日后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甜品屋会不会一个伏笔?)。

    除却经济能力之外,社会对婚姻中的女性的道德责难也是阻碍她们走向真正独立之路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许幻山在育儿师聘请一事上的强烈反对态度完美折射出整个社会对男女养育后代的刻板印象。

    男女平等的口号喊起来容易,但真要落到实际的家庭经营选择上,区别对待和道德谴责用起来不要太溜就是了,已婚妈妈想要再次追求事业,马上就会被指责不爱家庭不爱孩子,顾佳甚至还被扣上爱慕虚荣和沾染富太太贵气这样完全是转移话题的罪状。

    顾佳的大困境是制度性的非个人的,和许幻山无关,和是否成为全职的家庭主妇的决定无关。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女性自己就必须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之外,还需要政府大力推动社会对家庭主妇所创造的价值的广泛承认,在法律层面最大限度地保障女性在婚前婚后的利益。

    这种诉求看似是在家庭范围之内保障女性的独立性,但背后所代表的意义早已经超过家庭小圈子,而是要突破“丈夫”“妻子”的局限性,在一个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追求社会男女平等。

    不然,为了降低日后的生活风险,但凡能够自给自足的女性,都不敢轻易选择走进婚姻。


    个人公众号:DramaMatters

     3 ) 《小时代5:三十而已》(再更新)

    2020-08-08

    上面几条都是谈《小时代》和《三十而已》的雷同,基本就是同一个故事的翻版。这里说点实在的。

    这2部剧其实就塑造了4类女性:女王、公主、魔女和人类。

    女王:代表权力与财富。但所有有钱人家最头疼的就是“爱情”(然后才是子女教育),只是这2部剧都喜欢用“小三”来体现,而且都让女方去收拾烂摊子。《小时代》中因为顾源家有钱,所以2个人可以吵来吵去(平等)。而《三十而已》就完完全全是个女尊男卑的情况。虽然真实存在,但的确令人反感。

    公主:彼得潘症候群。脱离现实,整天想着《霸道总裁爱上我》,最终是为了突然变富。《小时代》中的林萧至少还接点地气。而《三十而已》中,钟晓芹则完全是胡闹,想离婚就离婚,想结婚就结婚。男人们还得一直跟着她,宠着她,陪她胡闹。男人们都该去上上“男德班”。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女尊男卑。

    魔女:亦正亦邪,青春美丽。《小时代》中南湘的善都用在了对待男友,而恶都用在了对待朋友。《三十而已》中的王漫妮“又当又立”。看看她如何对待3任男友的。为了钱,很多事不点破而已。张志家那点钱可满足不了她。她对男人们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足够多的钱,像梁正贤那么多就行。

    人类:无法说。唐宛如才是大部分正常女性。既不美丽,也不漂亮。爱幻想但却得不到,时而淡定时而疯癫,最后都是嫁给“猪八戒”平平淡淡地过日子。2部剧的人类都比较正常,但都比较弱化,是配角。

    综合来看,《三十而已》中女尊男卑的味道太重。而《小时代》则比《三十而已》正常太多了,还是回去重温《小时代》吧。

    ---------------------------------------------------------------------------------------------------------------------------------

    2020-08-03

    1. 《小时代》里顾源坐牢、顾里几乎倾家荡产,最后被顾源他妈摆平了;《三十而已》里许幻山坐牢、顾佳几乎倾家荡产,编剧怕是忘了给许幻山安排一个妈。

    2. 《小时代》里南湘甩了席城,被卫海劈腿,最后和顾准在一起,在升任《M.E》艺术总监时放弃。《三十而已》里王漫妮甩了姜辰,被梁正贤劈腿,张志是不是“顾准”?在升任M店长时放弃。

    3.《小时代》里周崇光作为ME的少东家、富二代、林萧的朋友,喜欢打游戏不喜欢工作,最后死于非命而下线。《三十而已》里钟晓阳作为?公司的少东家、富二代、钟晓芹的朋友,喜欢打游戏不喜欢工作,最后被甩下线。

    其他部分同上一条。

    ---------------------------------------------------------------------------------------------------------------------------------

    2020-07-29

    随着剧情发展。《三十而已》也开始迈入了《小时代4》。

    1. 顾里和顾源彻底闹翻,袁艺作为顾源的暧昧而出现。但最后顾里和顾源重修于好。

    2. 南湘甩掉了渣男席城,事业得以飞升。相信未来也会找到他的新男朋友:顾准。

    3. 林萧甩掉了老男人简溪,和小鲜肉周崇光在一起。 林萧在以前写了小时代1-4,现在又写了小时代5。真是一个靠写小时代而活着的女人。

    4. 唐宛如的结局依然是个谜,毕竟在小时代1-4里就属于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女人。

    《小时代5:三十而已》,将小时代1-4又串起来讲了一遍。真是不容易啊。

    ---------------------------------------------------------------------------------------------------------------------------------

    2020-07-26

    随着年龄的增长,四姐妹也来到了30岁的关口。

    顾佳=顾里,依然有钱,可以随意养着姐妹们;依然强势,想买公司就买公司(茶叶厂);依然聪明,能搞定富太太们。然而人外有人,她的钱与更上一阶层的人比起来不算什么。于是她在钱上栽了跟头。但她还有智慧与高傲,估计最后会翻盘。

    王漫妮=南湘,从小就漂亮,但家境贫穷,身世坎坷,只能靠自己努力。目前又和“顾佳=顾里”准备闹掰中,但相信最后还是会冰释前嫌,重归于好。

    钟晓芹=林萧,喜欢文字,性格温和善良,没有主见,有时候有点孩子气,胆小怕事,对人依赖,又有点善妒,一直以来觉得自己是一个小人物,但她从不气馁。她没有美貌,财富,幸运。但她对未来充满幻想,对过去无限怀念,她也视友谊为生命。她是全剧最可能活着到终点的人。

    每集结尾的摆摊大妈=唐宛如,运动员,到了30岁,只能去摆摊,过着贫贱夫妻的生活。不知道这一版的“唐宛如”会不会在之后出什么意外。

    《小时代5:三十而已》成为“小时代系列”得分最高的一部,也是挺讽刺的。

     4 ) 王漫妮真的是目前为止我最恶心的角色!!

    她一副高傲的样子,嘴上说着要在上海生存下去各种独立各种精神追求,这些都没错,但是你得来点实际的吧,在上海七八年,你倒是有个计划有点存款啊,(在海王的商业交流会上记笔记太尬了,这种东西是你记个笔记就能学会?独立女性不是要不断提升自己吗,你业余时间干嘛去了)她就没个计划,搞得什么都不得行。

    追求的独立不应该建立在经济基础上吗?难道就靠虚幻的信念?实际一点好不,一个人打拼七八年了年你又不是二十几岁小姑娘。精致穷没错,个人选择,但这个人物让我很迷惑的是,到现在为止看不出她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拜金吧好像也不全是,独立吧,升舱要刷信用卡。搞啥呢这??

    如果她一开始和前男友一起奋斗,现在估计在上海也能混的不错吧。要么你就自己独立啊弄点存款,租那么贵的房子就代表你有精神追求了?别整这些虚的,姐姐啊你都三十了咋还做着二十的梦呢?既然当初看不上前男友想找个有钱的,遇到海王就多捞点钱呗,干嘛打着爱情的幌子呢?太贪了,认不清自己,最为致命。没有一个明确的为之努力的目标(捞钱or自己奋斗),什么都做不成。

    还有很多人提到的一点,像她这样的高级销售,人精级别,察言观色什么的很厉害吧。为什么像个初入社会的单纯小姑娘去质问海王朋友的情妇和她相亲对象?你都30岁老油条,这点为人说话情商没有?她真的,一天就端着,不屑的问王自健精神追求,请问她王漫妮有什么精神追求?端着一副不食人间烟火清高的样子回家,仿佛流落民间的小公主。她的精神追求无非就是奢侈品店养成的那些可笑的优越感罢了。

    还有一点个人看法,当初赵静语找到她的时候,在她店里扇耳光之前,让王自己退出,我觉着当时最好的选择就是当机立断搞清事情的真实性,如果真被三了自己默默退出,至少不在店里闹大,保住工作还有条退路。当然不是说息事宁人,后续想怎么搞海王再想办法啊,总之就是不影响自己的工作,这不是独立女性该有的觉悟?所以王漫妮你是假独立吧🙄妄想着海王把你扶正结果最后什么都没了,熬了八年的那么好一工作,蠢得让人满头问号????

    有处恶心的对比,和海王在一起的时候天天眼巴巴逼着海王确认他们关系,和相亲对象约了几次饭也吃了电影也看了还急着撇清他们的关系。。。我???回家那段咖啡店 电影票那恶心的优越感?就我个人经历来说,那也是你从小生活十几年的地方吧,去了几年大城市回来就那么不屑地方的人情关系?她表现出的优越感应该是刚刚去大城市见了点小世面的农村小妹回村时候特意表现的吧,你都七八年了,不会吧不会吧!真正的见过世面是你能接受能包容的更多了,而不是嫌弃这嫌弃那。

    总之,女孩子真不要活成她这样,拧巴高傲蠢而不自知。

    反正这个人物,写的太崩了。江疏影确实演垮了一副哀怨的脸,同类型的角色,蒋欣就演的很能打动人啊很有代入感,江。。就一顿瞎演。。

    许子言邪魅一笑

    最后的小片段,赤裸裸的消费底层人民!真尼玛够了!底层人民水深火热的哪有那么多小美好!!

     5 ) 谁说顾佳「完美」了

    最近我跟我的小姐妹都在聊《三十而已》

    而且我们主要聊的就是顾佳的这条故事线。

    顾佳,(童瑶 饰)

    因为她这条故事线,的确很有话题点,而且两个女性之间的对立,也被演绎得很生动。

    你甚至可以说:

    童瑶所饰演的顾佳,几乎代表了现代都市中,一个世俗的女人所能做到的最好的程度。

    没错,顾佳的确是一个非常「世俗」的女人。

    跟她的艺术家老公许幻山(李泽锋饰)不同,她的内心深处所唯一关心的,就是她们一家的柴米油盐,衣食起居。 虽然后续她看起来很有事业心,敢闯敢拼,但是她的事业心和攀登欲,从本质上看,依然只是为了照顾她的家庭——

    混太太圈,一开始是为了儿子的上学问题,之后是为了丈夫的公司订单,就连最后被骗,出发点也是为了给家里的未来创造更多的保障。 换句话说,其实顾佳的事业心,从来都不是因为享受工作而工作。

    她是一个男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个爸爸的女儿… 她所有的事业心和攀登欲,都不过是为了「过日子」。过更好的日子。

    顾佳的生活里,看起来满满当当的,全部都是她要去照顾的人,而不是她自己。

    我很奇怪为什么有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一个人设是「完美」的——

    因为她很明显只是像万总所说的:

    「顾佳,每次我见到你,都是这副完美人妻的模样」。

    言下之意是其实谁都能看得穿:「顾佳的完美」,只是并不高深莫测的走秀。

    从这个角度说,顾佳其实是非常难演出彩的,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演得特别没劲——

    真相是,任谁去扮演完美,实际上都是在扮演乏味。

    好在童瑶很聪明,也很有劲。 她明白,打蛇打七寸。

    所以她从一开始,就牢牢地抓住了顾佳这个角色的「七寸」,并且成功地剖开了她的表皮,把一个普通的女人在一段普通的婚姻中心跳与脉动,把她所能承受的最深的爱与痛,都献给了观众。

    哎?什么意思?

    什么叫童瑶抓住了顾佳的「七寸」?

    别急,听我慢慢说。首先是这样的,大家需要要明确,当我们讨论角色的时候,是在讨论由演员所塑造的角色(由编剧所创造)。

    换句话说,每一个角色,都是被演员通过技巧、通过方法生产出来的。而所谓的塑造角色的方法,不论从前期切入的角度来看,或者从后置分析的角度来看,在大的范畴上,它们是一样的——

    大家都无外乎是从「角色的外在」「角色的内在」两方面分别进入角色,化无为有,以自己的理解,来填充搭建角色的皮肉血骨,让不存在的人,存在。

    童瑶设计顾佳的思路示意图↑

    角色的外在,很好理解,就是穿衣打扮、言谈举止、吹拉弹唱、抑扬顿挫… 总之所有能够直接传递信息的外在表现形式,都算。角色的内在,就比较复杂。

    我用简单一点的语言稍微解释一下。一般我们说角色的内在,可以粗略地概括为角色的思维角色的个性

    所谓「角色的思维」,就是角色思考问题的方式。

    比如说钟小芹(毛晓彤 饰)思考问题的方式就是:对我好的人,我就也对她好。她的行动的核心,主要是「我」。人与人做事的方式不同,往往就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也就是你对于「轻重」的看待不同。所谓「角色的个性」,就是遇到事儿的时候,人的选择与表现。

    比如说陈屿(杨玏 饰)的个性就是压抑和逃避,甭管天大的事儿,憋着;天大的委屈,转移。

    所以这对夫妻没矛盾才见了鬼了。

    不管哪个角色,设计得清楚明白,是第一位的。

    因为母亲早逝,年幼的顾佳曾误会父亲不愿意为母亲付医药费,而跟父亲有很深的误会和隔阂,这导致她过早地独立。她内心深处强烈的不安感,同时也养成了她强烈的控制欲。

    对,当我们条分缕析地拆解掉顾佳这个角色的时候,大家会发现:

    童瑶所演绎的顾佳,不仅不是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控制欲的。

    而且她的控制欲,还不是那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烈,而是一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期待。她是因为相信童话(完美),所以去寻找童话(完美)的。

    像每一个把毛毯披在自己身上,幻想一个白马王子的平凡女孩。

    这,正是顾佳这个角色真正的魅力所在:

    不管生活如何对她,她始终是存有一份天真的。

    顾佳三十岁生日那天,丈夫许幻山跟儿子许子言(陈天雨 饰)一起给他弹琴表白,她意外又惊喜。

    看着丈夫和儿子在夜色下,缓缓地诉说着他们对自己的爱,她的眼睛是一点儿、一点儿渐渐红起来的:

    首先是为丈夫准备的惊喜,感到开心和感到:

    然后是丈夫弹完琴,开始深情告白。

    她也回忆起往昔,感慨一路不易,心有感激。

    但此时,她依然用尽努力,保持着自己的优雅和体面,不让眼泪掉下来:

    最后丈夫拿出戒指,海誓山盟。

    她几乎重新爱上了眼前这个男人一次:

    55,许幻山你没有心…

    总之!顾佳确实不是谁都能演好的。

    而童瑶之所以演得好,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她非常精准地把自己身上的诸多特质赋予给了顾佳。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演完《如懿传》,记者问她除了高晞月,最想演哪个角色。她几乎想都没想就特别认真地回答了,说:

    如果可以反串的话,我想想把演皇上。

    主持人问为什么。 她说:

    我觉得皇上很爽啊,我们每次见到他,都得给他行礼,但是他只有见到太后的时候,才微微行一下礼。

    说完嘴角不自觉地偷偷笑一下。

    我其实会觉得,正是她自己所自然流露出来的这些不经意的东西,中和了顾佳的「完美」人设里的「乏味与枯燥」——

    她把自己身上的很多天真、敏感、俏皮与鲜活,给顾佳了。

    在王太太家看到莫奈的画,也演得很俏皮同样作为30+的女演员,我觉得她跟我曾经写过的另外一个女演员很像,那就是柯佳嬿

    她们不管表情多么平静淡然,但身上始终还冒着一种跃动的青春感。(柯佳嬿文章指路:看她打了多少女明星的脸

    《想见你》主演:柯佳嬿

    青春感这个事儿很神奇,它并不是年龄感,它而是无法用语言所传递的某感性、纯净,以及… 被岁月温柔对待才会有的明朗通达。

    如果说我们前面讲到了表演的设计,那么这里我们讲到的,就是表演的「不设计」。 演员这个职业是这样的,你要演出什么特性,你非得本身就拥有它不可。

    这是天赋,但这更是日复一日的内修。

    当然,所谓的青春感,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它一旦拿捏不好,就会单薄而且苍白。 顾佳不苍白。

    因为她除了天真之外,还有一个真正钻进观众心里的武器,那就是她内在并济的「柔软与坚强」——

    她是真真切切地爱着她的丈夫和孩子,因此这也毫无疑问地是她最大的铠甲和软肋。

    拿她跟丈夫许幻山吵架的那场戏举例。

    许幻山不同意她开茶厂、请育儿嫂,指责她,她据理力争,反驳他自私:

    结果许幻山说话越来越重,她心里委屈,不想理他:

    但是许幻山嘲讽全开,她心里不屑又无语:

    吵着吵着再次被激怒:

    最后一向淡定的她几乎要失控了,她不想吵了,准备转身走人:

    结果一低头,看见儿子在门外看着她们吵架。她脸色瞬间柔和下来了,温柔地跟儿子说话。

    是,是温柔—— 但是这温柔中包裹着的,几乎是这个女人多年来全部的委屈与退让、妥协与忍耐。

    她跟儿子道歉,试图笑着跟儿子说话,她假装坚强,因为她一丁点伤害都不希望带给他。

    她爱儿子,因为爱许幻山和自己而爱他。

    爱,就会柔软;疼,就不得不坚强。

    这是全片中我认为最有表演层次的一个瞬间之一。

    这个瞬间,也是我在《三十而已》里面,所能真正触摸到一个三十岁的女人的困境的瞬间——

    一个三十岁的年轻母亲,她被夹在丈夫、孩子、事业、自我之中,是不得不迷茫、不得不挣扎的。

    三十岁,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年纪,没有二十岁青春,没有四十岁成熟,但确实最需要学会「平衡」的时光。因为你一不小心,这平衡就会被打破。

    多半情况下,你经不起这「破碎」。

    这就是为什么顾佳她一直在要,一直在追,一直在找,折腾到最后,发现呵呵,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这就是顾佳的人生,以及顾佳的全部痛苦:因为她不安,所以她配合生存着「顾佳」的完美;因为她脆弱,所以她拒绝接受这「完美」的打破。

    说到这里,必须承认,《三十而已》的选角非常成功。(包括其他的角色比如毛晓彤等等)

    顾佳为我们表演了一个模范的人妻,而童瑶为我们表演了一个模范的顾佳:

    她滴水不漏,但又不是一潭死水;

    她左右逢源,但又抵触油腻世故。

    童瑶在诠释顾佳的时候,非常明确顾佳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包袱,各种各样的枷锁,所以她表演的顾佳,总是宠辱不惊,总是理性冷静。但是,谁还不是个普通人了?

    我就敢说,在每一张高度理性的面孔下,都逃不掉的是以同样的运转速度侵蚀着她们、却也无数次被她们默默掐灭的感性的基因。所以明白了么?

    持续内伤的顾佳,才是真实的顾佳。

    而这一点,一如童瑶自己很早就曾意识到的,表演需要足够的阅历,才能把角色处理得举重若轻。

    所谓「轻」,就是顾佳的隐忍克制;

    所谓「重」,就是顾佳三十年来都不敢面对的残缺的她自己。

    说到这里,我甚至得政治不正确地说一句,以我来看:

    许幻山跟顾佳的婚姻垮台,其实并不是林有有造成的。

    它甚至不是许幻山出轨造成的。更根源的原因是,许幻山与顾佳,虽然能够彼此照顾,但从本质上说,他们却并不是一路人,他们无法理解对方,无法彼此治愈。

    顾佳不懂得欣赏许幻山最爱的烟花,许幻山也不曾亲吻顾佳的眼泪。

    他以为他只需要保护,他也以为她可以永远强大。

    可事实上,平凡女孩的需求,其实就像胡杏儿那句广为流传的恋爱语录一样,她说:

    我的前前任和前任都很棒,他们一个教我做温柔的女人,一个叫我做成熟的大人,但我更爱我的现任,因为他教我做回小孩。

    其实对于顾佳来说,也是一样的。 任何一件事,她都做到了优+,而感情,往往反而是不需要去解答,只需要去拥抱的。

    或者说,谁也没有信心,能够在感情的游戏里东方不败。

    或许,对于每一个普通的、世俗的我们来说,不论男女,我觉得我们需要认识到:

    我们的未来,充满了巨大的未知。

    这是我觉得《三十而已》这个戏对于我个人而言,最具有启发性的议题意义。

    2020年算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有太多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并且毫无疑问,它将持续地影响我们整个社会未来很多年的发展。

    有时候,你都不要说婚姻脆弱了,连生命都常常显得不堪一击。

    所以,我写顾佳,写童瑶,事实上是因为我认为,她们应该给各位传递一个更加漂亮的生活态度,那就是:

    我们应该好好地活在当下,好好地准备去面对从今天开始的未知的人生,不用管你多少岁

    如果生活善待你,请你去善待他人。

    如果生活没有善待你,

    请你善待你自己——

    不用完美,只需要「天真」「柔软」和一点点「坚强」

    :)

    ————————————————

    公众号:宋雯婷(ID:swtstory)

    有提问欢迎来微博找我,搜:宋雯婷sweety

    公号后台发送电影关键字如《我不是药神》获得相关电影评论、发送演员名字关键字如「章子怡」「姚晨」获得演技或相关评论。

    微信扫码或搜索公众号名字即可关注。

     6 ) 女权秒变女德,新时代《妻道》?

    从《欢乐颂》到《三十而已》,最近几年,凡是打上“独立女性”“现实题材”招牌的剧,似乎天生自带流量,剧中每一个在生活中似曾相识的情节,都会引起网友的争议。

    你会发现,面对同样的事情,原来人与人之间的三观差异可以这样大,就比如,关于钟晓芹与陈屿到底该不该复婚,正反方估计能辩论上三天三夜、谁也不服谁。

    当然,《三十而已》之所以能成为近期的热议剧,原因还是在于,从前几集来看,它是一部非常迎合女性观众的剧,甚至在很多男性看来,是相当“女权”了,三位女主角的设定看上去都很好:

    顾佳从事业到家庭简直全方位完美,不必多说;钟晓芹虽然工作平凡,但单纯可爱惹人怜惜,老公居然毫不珍惜;王漫妮呢,作为日常与有钱人打交道的奢侈品销售,热爱工作积极向上,面对有妇之夫的撩拨也能游刃有余地坚守底线。

    而男性角色,却全都面目可憎,让人感慨顾佳和钟晓芹的老公有还不如没有。

    可是演着演着,突然就感觉不对味了。

    本以为,钟晓芹在30岁这天向陈屿提出离婚,是挣脱枷锁勇于追求新生活,没想到,离婚之后,两人不仅牵扯不清,而且人设似乎都突然颠倒了过来,钟晓芹越看越毛病一大堆,陈屿越看越“完美”。

    本以为,顾佳这边很快就会发现许幻山出轨,然后离婚、重新开始新生活,没想到,剧情反复在演许幻山与林有有如何偷情,一集又一集地恶心观众。

    到昨天,《三十而已》全集泄露,许多人连夜看完盗版的大结局,今天论坛已被观众的骂声淹没:编剧分明是在喂屎吧!

    很多因为剧情崩到早就看不下去却还是坚持在追的观众,都是在等顾佳手撕林有有,结果最后,林有有毫发无伤地回北京去了,仿佛只是来上海免费旅游了一趟,可顾佳这边,许幻山因为被林有有怂恿而留下的蓝色烟花终于炸了,却是还没来得及离婚的顾佳和他一起买单,他自己坐牢,欠下的债是夫妻共同债务,顾佳不得不卖房还债,许子言的贵族幼儿园也不得不退了,母子一起去大山里卖茶了。

    我一向认为,角色三观≠作品三观,影视作品,不是不可以写恶人,相反,像《三十而已》这样几乎“全员恶人”的设定特别好,因为现实中的人就是不完美的,观众早就看腻了各种完美白莲花,有缺点,才更真实。

    所以,林有有明知许幻山有家庭还各种勾引,没问题,只要她最后付出代价即可,毕竟,影视作品影视人物,不可避免的都会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谁知编剧仿佛又一个琼瑶阿姨,给小三按头真爱人设,因为真爱,罔顾道德也可以理解,只要最后退出了就可以当做无事发生,毕竟,你只是失去家庭,她却失去了爱情啊。

    编剧当然可以辩解说,我写的这些才是现实,因为现实里,大部分小三都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甚至反而因为道德感低更容易上位,倒是原配通常都过得很惨。

    可是我才不相信编剧是为了现实呢,毕竟在几集之前,为了烘托顾佳告别太太圈有多明智,编剧可以魔幻到让太太们一夕之间全都翻车。

    如果你要现实,就从头现实到尾,别前面开爽文模式搞“恶有恶报”,后面突然又来个很丧的现实结局说“好人没好报”,那我只能理解为是你失忆了烂尾了。

    如果从一开始,这部剧的标签就与独立女性无关,而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都市情感剧,那大家也不会抱有期待,观众也就跟平时追其他普通都市情感剧一样,看完就完了,烂尾就烂尾,怎么崩都无所谓——当然,这样一来,论坛上最活跃的那部分网友不会有兴趣去追,自然也不会发言议论,前期没人捧,后期没人骂,热度也不会有。

    最烦的是,它前期打着女权的旗帜,演着演着就发现原来是女德,所谓的新时代独立女性,最后都变成了新时代的娘道代言人。

    不是不能接受女主角们有缺陷,比如钟晓芹,我以为按照最初的剧情,她的问题应该是,随大流、没主见,妈妈觉得她到年纪该结婚了就去结婚,从来不会独立思考,离婚之后,应该渐渐学会独立。

    可是编剧只是给她安排了一个非常不成熟的年下小狼狗钟晓阳,只是让她通过一个比前夫更差的男人来对比出前夫的好,让她连个“空窗期”都没有,仿佛离开男人就过不下去,根本没给过她独立的机会。

    最后选择复婚,就是独立了吗?

    看不出来。

    大结局的很多地方,我可以相信编剧们总喜欢说的“为了过审”这种理由,毕竟,如果三位女主角最后全都按照观众意愿自在又快乐地保持单身,那仿佛是在给近两年来每况愈下的结婚率和生育率雪上加霜,还是要配合一下政府,让女性不要那么恐男恐婚,所以,钟晓芹需要跟陈屿复婚——虽然,好像男方不养鱼女方不养猫,问题就彻底解决了似的。

    可是,按部就班地复婚就好,又何必非要让钟晓芹去扮美人鱼来取悦陈屿,甚至还拿出卖小说得来的一百万给婆婆买房?她自己名下没房子,也没给父母买过房,赚到一笔大钱后,先给婆婆买房?

    这个婆婆,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连脸都没有露过,只打过两次电话,无论是平时、还是在她流产时,都是她自己的妈妈忙里忙外照顾她。

    何必谄媚至此?

    用网友的话说,谁不想娶钟晓芹这样的老婆?

    房子首付是男方付的,但房贷是两人一起还的,车子是女方父母买的,平时生活是女方父母照顾着,男方弟弟的工作是女方帮忙找的,男方还对女方冷暴力,离婚了,女方一开始房子车子全不要,就准备只拿着15万(两人一起攒了30万)走人,男方主动提出房子分你一半,立刻弹幕里收获一堆好男人的赞扬……

    离婚之后,男方稍微对女方好点,女方立刻把之前的不好全忘了,高高兴兴复婚,赚到大钱先给婆婆买套房子……

    2020年了,居然还有如此能与郭靖宇的“娘道”相媲美的“妻道”?

    换我我也想娶。

    顾佳那边也同样如此,许幻山出轨了,一开始迟迟不愿离婚,可以理解,但何必硬要让顾佳在许幻山面前反思自己的错误?

    纵然她有再多错误,都不是许幻山出轨的理由,觉得妻子不好,可以主动离婚,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脚踏两只船就是没得洗。

    凭什么总是男人出轨却让女人反思?

    作为一个有目标有执行力的人,顾佳可以私底下复盘自己的言行、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前进,但在渣男面前表示不全是你的错、我也有错,是真的没必要。

    而且,许幻山指责顾佳对自己逼得紧,那真的是顾佳的错误吗?

    不论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还是公司的决策问题,都是许幻山到了这个人生阶段不得不肩负起来的责任,可他本人是个巨婴,承担不起这些责任,作为妻子的顾佳必须推着他往前走,然后他一边坐享其成,一边出轨,还反过来倒打一耙说顾佳管得太紧?

    恐怕顾佳最大的错误,就是天真地相信自己能把巨婴养大成人。

    其实三个女主角之中,原本最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是王漫妮这个角色,独自在上海打拼的外地女生,大城市留不下来,老家小地方又待不下去,几乎是无数在大城市打拼的女生的真实写照。

    奈何,细节上完全撑不起来,比如王漫妮的老家衢州,硬是被写成仿佛没见过世面的上个世纪的小山村,一个大城市里回来的人能围观议论几个月;结尾更是莫名其妙,王漫妮怀揣十万块钱就能去爱丁堡留学,还是一听就很费钱的那种专业……

    当然,这个角色至少在感情上“不将就”,崩得已经比另外两位轻多了,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在于江疏影演技太差,永远高高在上一脸假笑的模样,仿佛来民间体验生活却又完全不理解百姓疾苦的曹皇后,令人反感。

    所以编剧本人,到底想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呢?

    恐怕,编剧本身并没有特意想表达什么,她一切的表达,都不过是一集接一集地写“爆款文”时顺带着表露出来的,人物逻辑服务的首要目标,是让这一集有矛盾有争议从而有爆点,如果这一集迎合女权有爆点,那就让角色女权,如果这一集迎合男权有爆点,那就让角色男权,越是片面极端,越是有冲击感。

    所以,人设前后矛盾是常有的事儿,因为每一集的目标,都是创造一个10w+,而不是让人物更丰满、让剧情更流畅。

    所以,离婚之前,陈屿是那个对妻子冷暴力到令人忍无可忍、“众盼芹离”的不合格丈夫,离婚之后,陈屿就突然变成默默为妻子付出的好男人;离婚之前,钟晓芹是勤快又全能却受尽委屈的“便利贴女孩”,离婚之后,钟晓芹突然变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大小姐。

    就更别提,编剧的世界狭隘到,仿佛全世界只有陈屿和钟晓阳两个男人,钟晓芹必须在其中二选一,一定要钟晓阳不好,钟晓芹才能意识到陈屿的好。

    本质上,编剧不过是又一个打着现实的幌子贩卖焦虑的咪蒙——她要的不是为谁发声,她要的只是热度。

    一切都是利益,哪有什么立意。

    毕竟,出品公司是烂尾加戏已成习惯的柠萌,别抱有太高期待。

     7 ) 心中的渴望失望多难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1.

    只看第一集,眼泪就落了下来。

    深夜不睡,来写此文。

    离开上海半年了,三线小城生活平静,选择是自己做的,也没什么不适应。离开上海,反而感受到一点接地气的惬意和放松。

    有更多时间看书了,也有更多时间生活了。

    说来也巧,机缘巧合,去年我曾听出品方讲起这部剧的制作故事,剧是费了心血的,估计口碑也错不了。

    如今,我再想起那个听他们聊天的夜晚,忽然觉得如同昨天。那天晚上,现场热闹非凡,都是心怀梦想对影视行业无比热爱的人。

    在上海这座城市,我的确前所未有的贴近梦想,它好像能承载你所有曾经的想象。当然,这也是我曾经极力争取,为之奋斗的结果。

    2.

    我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6年前,那年我11岁,偶然来上海旅游,被城市景观震撼。从此立志一定要来上海生活,体验在这座城市生活的感觉。

    小城普通人的改变状态的方式就是考试,可惜我考试能力一般,高考失利,考研一战失利,二战终于成功。

    这16年想来上海的故事,我在微博记录过,也因此感动了很多有梦想的网友。豆瓣是我11年前注册的,其中也有很多坚持的痕迹。

    读研在上海的三年,我努力与这座城市共振,一刻也没有浪费时间。

    只要在这座城市压力都是一样的大。

    正常房租,整租3500左右,合租2000上下。

    通勤或长或短,近的二十分钟步行,远的一个半小时地铁,都体验过。

    地铁里的人都一个样,沙丁鱼罐头已经是过去的形容词。

    身体累加精神累,一样的,累就是了。

    还因为意外自己一个人去做过小手术,出租司机看着我一手血飞奔医院差点闯红灯。

    3.

    在上海实习了不少,见识也不少。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一段整整半年的实习。

    是一家全球雇员万人的公司,我所在的岗位不是核心岗,具体出于隐私不再说明。工作内容主要是文案策划和活动执行。每月实习薪资与剧中王漫妮交完房租的水平相似。但我做的工作也非常多。

    一天两篇千字推送,经常写品宣文案,周末偶尔出差做现场活动,有时还要干点体力活,还有其他日常工作的杂活。比较拼,加班费也到位,所以也愿意加班。

    时刻电脑不离身,我在地铁上改过文案,也为了赶时间,边骑着自行车边吃过早饭。

    这个岗位据说筛选了很多人,我最后拿到是因为岗位要求之一,有一定阅读量。

    我当时的证明方式是,豆瓣已读过千。

    多读点书,真的有用。

    但这样快节奏的状态下,工作之后,我没那么多时间读了。

    4.

    实习那半年,我无数次确认,那就是我高中大学时向往过的快节奏生活。

    飞速学习,逐步成长,心智、见识、技能。生活尽情出招,那我就尽情接招,色彩斑斓才有趣,万般体验才是人生,多样的生活我都想看见。

    那半年,我一边上班一边写论文,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时间如切割钻石一样被精准计算。因为那是我追逐过很久的生活,我必须淋漓尽致。

    那种状态真的很充实,是一种体验。 我始终觉得人生就是不断的体验。生活无法回头,记忆和反思才让单向度变得丰富。惊讶过哭过笑过都是情绪,当它们来临的时候,就该痛快地抒发,此为我的感性,但人生不止是情绪,还有目标和规划,此为我的理性。

    5.

    那种状态持续了半年。

    我仍记得那办公楼的样子,记得街道的样子,记得出门右转那家面馆的样子。16块一碗的番茄牛腩面,店主人不错,无数个暴雨的夜晚,我也在那里等雨停。

    那会是我永恒的记忆。

    我想,选择一份工作就是选择一种生活。两者是分不开的。

    在实习的那半年里,我见识到曾经想象不到的状态,见识到了本地人工作的状态,也见到了外来人员的状态,见到了工作十年后的状态,也见到了三五年的状态,见到各行各业的人,作家、商人、全职太太等等。

    也许这对应的是王太太、顾佳、钟晓芹和王漫妮。

    但我现在阅历不够,我所看到的只是最表面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是我想不到的,不知道的。

    只是以我现在的视角看来,这部剧比较真实,他们都云集在这样一座包容性极强的城市,但各有各的赛道。

    我很爱这座城市,可我不止一次的问自己,我该如何凭爱意把一座城市私有?

    上海很好,是我挚爱的城市。我的整个青春与她有关,这也是我人生最值得的事之一。

    但落户,工作谋生,买房背贷款,结婚,生子。 这就是故事继续进行下去的方式吗?我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工作,让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进入一个场域就意味着接受它的全部规则。

    有收获就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变得精致的代价是付出健康和柔软的心性等等。上海比较公平,想获得就要付出,想得到多少就付出多少。

    付出时间换取金钱,付出健康换取成就,付出柔软心性换取坚硬铠甲。

    但这种状态是我一开始想要的吗? 我从来没想过在上海落户,更没想过一直呆在上海。今年的疫情确实把本来的计划打乱了,但生活的意义对我来说是一种经历和沉淀,我没想过在任何地方一直停留。

    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状态的生活,但每个人要承担的责任是不一样的。

    6.

    我今年27岁了,距离剧中的30岁还有三年。我从不认为,年龄有什么特殊的含义,成为什么什么的标尺。

    我只是觉得,我要提升经历,增长见识,这是我的态度。

    社会太急躁了,有些事只有慢慢来,才是真的有收获,脚踏实地的幸福感。

    十几岁的时候我疯狂向往快节奏,可当我真正走过才知道 快节奏反而是一种被别人定义的状态,总有人在push你,你的时刻表是被人安排的,且完全不停。

    而我,要自己定义。即使我知道不可能完全如愿,但现在的我想慢慢体会和品味生活的细节。

    上海三年,对现在的我来说,收获足够了。未来的日子或许有繁琐沉闷的无聊,或许有积重难返的疲惫,或许有被社会毒打的惨淡。我都会想起,你告诉我的生活的乐趣、平和的秩序与坚韧的意义,暗室逢灯,绝境渡舟,直至东曦既驾。

    三十而已,一个年龄而已,没关系。

    人生,最重要的是经历。

    任何事,唯有经历过,才能评价,才能说好不好,喜不喜欢,适不适应。经历之前可以设想,但不要判断,更不要指指点点。

    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想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是会变化的,所以做不出判断的时候,问问自己,此刻最想要什么。

    三十,也不过是一个此刻而已。

    (以上仅为个人感受。)

     8 ) 三十而已:离婚才发现钟晓芹的好,男人都是失去后才懂珍惜吗?

    01

    离婚之后,陈屿就开始追妻火葬场了。虽然只是个电视剧,可是看到他在晓芹面前鞍前马后,真的特别心酸,可能我自己过分带入了,没有办法站在局外人的角度,批判陈屿这个人在婚姻中做得有多差劲,却深刻地感受到,他这种性格的人对自己有多无奈。

    他并不是一个骨子里的坏人,但是他看不透自己的心,也左右不了自己的行为,自我认知很差,属于被心境牵着鼻子走的人。

    恋爱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有选择地表现自己,给对方看得,大多是好的地方,所以当他们选择结婚的时候,设想出来的那个共同的未来,都只包括对方好的一面。

    可是结婚之后呢,没有办法再有选择地表露自己,想被对方看到的和不想被对方看到的,都会不受控制地被摆到对方面前。这时候就需要两个人一起磨合了,商量着,尝试着,怎么样把彼此那些不好的东西,在婚姻中以比较和谐的方式消化掉。

    但陈屿和钟晓芹,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陈屿看到钟晓芹的妈宝、作、不温柔的一面,他并没有想着如何好好沟通,而是抱怨、批判,他的反应是逃避,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把心门关起来,还在门外叠加了冷漠、无视、厌烦等等无数道锁,这样他就可以避免被入侵。

    可是锁的那么牢固,连他自己都看不见自己的心了。

    晓芹呢,她也没有能力把陈屿的那些锁和门一道道地打开,她在陈屿身上看到了什么便认为他就是什么。陈屿只洗自己的衣服,晓芹觉得他自私,孩子没了,陈屿帮晓芹排队做清宫手术,晓芹觉得他冷漠,生日那天没得到惊喜还摔坏手机被淋成落汤鸡,晓芹觉得陈屿是完全不关心她。

    她像所有局外人一样,用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判断他,给他贴标签,却无法去撬一撬那些锁,看看里面锁着什么。

    02

    离婚之后,为什么陈屿会突然改变呢?

    我大概揣测了一下这个心理过程。当你拥有一个东西的时候,这东西有让你爱的部分,也有让你怕的部分,如果怕的部分无法摆脱,就会有种被“绑架”感,而人们为了自我保护,会想尽各种办法逃避这种被绑架感。

    陈屿就是这样,当他发现婚姻这个契约给了钟晓芹在他的人生里“兴风作浪”的权利之后,他本能地想摆脱,所以就要用无视她、冷淡她、逃避她的方式,让她知道:你没有这个权利。

    这时候的他,只想到了要保护自己,只看到了婚姻带给他的压力和畏惧,完全看不见晓芹的好,也感受不到婚姻的幸福了。

    可是离婚之后,这个契约解除,他不需要再背负那么多婚姻的责任,晓芹也不再拥有强行跟他要关注,要陪伴的权利,他和晓芹的关系一下子变得轻松了。

    这时候的他,给与不给都可以自由选择了。

    人都是这样啊,我愿意给的时候,给多少我都不在乎,可你要是觉得这是我应该给的,给不了的时候就说是我错了,给了吧你还嫌弃给的少了,控诉我,埋怨我,那我就啥也不想给了,连以前给的都觉得不值得了。

    所以自由之后,没了压力,他也不再需要那么多自我保护,冷漠、厌烦、逃避这些都被他一层层的撕开,于是,看见了真实的内心,看见了自己的爱。

    03

    网友说,看了这部剧觉得更恐婚了,可我想,大家恐的不是婚,而是这不可控,不能被自己左右的人生。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30岁这个年纪,对自己现状绝对满意,对未来完全不恐慌的人有多少呢?

    很多人都是,只活自己都活不明白,何况还要去了解另一个人,看见另一个人,大家都想到婚姻里占一波便宜,如果让我付出,让我吃亏,那我是千万个不愿意的。

    这让我联想到了“囚徒困境”,两个共谋犯罪的人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沟通,如果两个人都不揭发对方,则每个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发,另一人沉默,则揭发者立即获释,沉默者入狱十年;若互相揭发,二者都判刑八年。

    理论上说,对两个人而言,最佳的选择是都沉默,这样两个人总共只需判刑两年,但由于缺乏信任,互相都怕对方是揭发者,所以两个囚犯最终的选择更多是互相揭发,导致最坏的结果。

    婚姻也是如此,如果互相付出、信任、珍惜,最后可能结果是双赢,但大家都怕自己过多付出而对方坐享其成,所以最后,本来可以双赢的一个局,两个人却都惨败了。

    有人说,陈屿这样的人就不该结婚,可是现实中偏偏就是有大把这样的人,大把的结了婚了,如果陈屿就是自己,或者你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恋人,你又该怎么办呢?能像看电视一样,骂他自私,贴个渣男标签,然后等婚姻糟糕的无法忍受了就去离婚逃离这个人吗?

    越来越觉得,爱这个东西,真的太难了,没有完美,总有伤害,你想直接逃过生活中艰难的部分,找到一条容易的路走,恐怕永远也找不到。

    我们需要学会的,不是用逃避的方式避免伤害,而是找到伤害的来由,像参加一场考试一样,认真推敲每一道题,尽力找到答案,当然不是每道题都有答案,但你认真地找了,努力去解答,最后的分数就一定比那些弃考的要高一些。

    陈屿是一道非常难的考题,可如果你找到了答案,说不定就是大型真香现场了。

    -作者-

    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短评

    前几天看她们仨人无价之姐的舞蹈过来的。很喜欢江疏影,她集齐了我对30+女性的所有好感。温婉、知性。

    6分钟前
    • 糖块儿
    • 推荐

    葱油饼那一段太治愈了,女人卖饼,儿子陪着妈妈,男人跑外卖,工作途中还给儿子带礼物,从清早到黑夜,一家人再一起回家,他们的背影虽然辛苦但是画面太美好了。虽然不是主线,但是每个人都在努力生活的感觉太棒啦!

    8分钟前
    • 蓝抑郁剂Lily🌈
    • 推荐

    王漫妮在其他柜姐不屑于服务一个衣着朴素的阿姨的时候承担起了服务她的工作,没想到最后那个阿姨定了店里最贵的一套珠宝,她说:我们一起看看,一起看看这套珠宝是如何好看的。在我看来,年龄并不是一个界限,无论多大的年龄都有去追求美的勇气,衣着也不是一个判断人价值的标准,无论一个人是怎样的,都值得我们用心去付出。

    13分钟前
    • 利路修LELUSH
    • 推荐

    这部剧最不真实的地方在于,大多数人到了30岁,没有王漫妮的美貌,顾佳的能力,钟晓芹的户口,但却拥有她们三个的所有烦恼。

    18分钟前
    • 阿徊
    • 还行

    能把“对跨越阶级的渴望”作为全剧核心,并编织出一张无孔不入的势利网,编剧还是有点毒辣的。三个主角都透出一种对人生的厌烦和鄙夷,但长年训练出的虚情假意和强颜欢笑让人太熟悉了,这刺痛感来得真是猝不及防。

    2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我还记得读高中那会,班里要好的女生说希望28岁的时候结婚,那会我们几个还感慨,说你怎么可能那么晚嫁人…很多年之后,那个要强的女子并没有按照自己说的在那个年龄嫁出去,而选择了自己在陌生的城市打拼。长大后各奔东西,再要好的伙伴到现在也只是每次过年才能匆匆见一面,但每次看她时,依旧神采飞扬的,真挺好!!30岁的女人其实年龄不大,我喜欢这部剧名,30而已,因为只要你努力活得内心精彩,那在我心中的你,便永远闪耀!

    26分钟前
    • 敬亭山
    • 推荐

    必须快进着才能看,多数国产都市剧的通病它都有,但这不是最大问题。最令我不舒服的是集末拍摄摆早点摊一家人的短故事。底层百姓不应该用来被观看和做点缀、被用作衬托有产者内心空虚的“平淡的幸福”,这无非是另一种刻板印象而已,并不能因其表面上是“好”印象就说它不刻板或确实好。什么时候影视作品能正视底层百姓的痛苦、不安甚至空虚(谁说底层就不会空虚?)等等一系列真实且复杂的心境,影视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才真的进步了。你这里只拍人家和谐幸福满足了,怎么不拍城管追着小贩喊打呢?怎么不拍孩子没户口上不了学呢?很显然,这一家都是本剧在讲述有产者生活后为了找补“正能量”而设置的“工具人”。哪怕在这样一部电视剧的人物设置里,被牺牲的也是底层,就别提社会生活中的真相了。百姓,苦。

    28分钟前
    • 沁云
    • 还行

    感觉编剧挺脱离生活的,根本看不下去,一是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因为出轨而离婚的,婆媳关系或者是否生孩子离婚的更多些。二是现在这么个经济环境以及阶级固化,三十岁就能当上创业公司老总或者企业中层的很少见,片子里大多数讲的都是四十左右发生的事情,或者至少是35岁之后的事情,三十岁的光景根本不是这样的画面~

    30分钟前
    • 韧勉
    • 还行

    童谣演得小阔太家里已经浮夸地不像人住得了,卖烟花有这么赚钱?然后你告诉我她才30,我………还是转台看隔壁吧,起码真实一点。

    31分钟前
    • Viola
    • 较差

    童谣那个角色比较特别,像反相的罗子君,挺有意思的。但江疏影和毛晓彤的两条故事线太普通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感觉故事很容易失衡。还有细节真的没有那么考究,江一个柜姐不可能住那么好的。

    36分钟前
    • 沉默如海
    • 还行

    看了这部剧突然觉得30岁不是只有结婚生子,事业有成一种样子,即便30岁家未成、业未立,那又怎样?30,不过一个数字而已,一个钟点,一个月末,一个标价,三十而已,那又如何?可能这也是这部剧要讲的道理吧。

    40分钟前
    • Yummy的喵
    • 推荐

    今年看得最靠谱的都市剧,从置景就能看出剧组用心了。三个女主三条故事线同时进行密而不乱,认认真真的看到现在,心里好多感慨。女人真的太不容易了,努力打拼太辛苦、躺平当咸鱼被欺负、有点小钱就要提防别人惦记上你老公,害!

    41分钟前
    • 本来老六
    • 力荐

    三个主角都拥有了选择权,所以尽管各自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些困难在她们的承受范围内,所以也必然可以独立解决。这层表象背后的本质其实是她们是城市中产,经济独立,思想进步。三十而已。三十不再是一道坎,它不过就是一个数字而已。所以你看,这部剧的出现本身是值得我们高兴的,当社会上这样的女性多了以后,市场也迅速给出了回应,有观众为之买单才会有相应的产品。当然,还有更多的女性依旧没有选择权,而选择也必然不只是这三种而已,就像第一集的那位中年女子一样,我们需要不断为之努力。

    45分钟前
    • 孔鲤
    • 推荐

    钟晓芹,全剧最喜欢的角色。努力做一只被人需要的咸鱼,只想下班刷刷剧,真幸福~因为得不到这样的生活,所以羡慕

    49分钟前
    • picnic
    • 推荐

    作为都市剧,日常场景设置算接地气,三位女演员演技不尬,为各自设置的桥段尤其江疏影的柜姐线能快速地抓人,童瑶的家庭主妇线说讨好上层贵妇是她这个当妈的修行,还挺写实的。可追,先四星观望

    51分钟前
    • 东门捷径小V
    • 推荐

    这片子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都不好。国产影片绝大部分疯狂灌输塑造一种你得不到的生活,一种扭曲的唯一的商品化价值观,偶尔一个真实的形象出现他们肮脏野蛮混乱可怜。没错,那才是你和你真实的生活。日本影片演的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

    54分钟前
    • Q Q
    • 还行

    这……还不如隔壁二十岁

    56分钟前
    • authornana
    • 较差

    编剧们还是太穷了。以为女主角买个包就能跻身上流社会了。上流社会看的就不是包啊。这部剧的上流社会也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富裕中产水平。希望片方以后提高编剧费,让编剧们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以免再写出这种尴尬、引发焦虑,并且充满社达色彩的情节了。

    58分钟前
    • 王食欲
    • 还行

    这里面男的个顶个的气人 看着让人想送他们垫炮飞踹 支持三位女士搞姬

    1小时前
    • 钮钴禄哥斯拉
    • 推荐

    莫奈的睡莲你说买就能随便买???我读书少穷屌丝你别骗我啊……(我就是想表达这剧浮在表面而已,仅代表我自己的观点,两星我不会改,有些人就不用再私信骂我然后拉黑了,真的很low)

    1小时前
    • lulumay
    • 较差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