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动作片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评分:
    0.0很差

    分类:动作片英国2018

    主演:约翰·博耶加,卡莉·史派妮,斯科特·伊斯特伍德,景甜,伯恩·戈曼,查理·戴,阿德里娅·阿霍纳,张晋,菊地凛子,卡兰·布拉尔,黄恺杰,伊万娜·萨赫诺,新田真剑佑,吉丽,雪莉·罗德里格斯,拉哈特·亚当斯,列维·米登,达斯汀·克莱尔,陈梓童,于谨维,钱泳辰,齐柏林·汉密尔顿,郭家铭,蓝盈莹,尼克·塔拉贝,沙恩·朗吉,戴杰,尼克·萨特里亚诺,丹尼尔·弗雷里格尔,金桢勋,菊池润美,玛德琳·麦格劳,乔什·斯坦 

    导演:斯蒂文·S·迪奈特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 更新HD

      雍正大破十八铜人

    • 更新HD

      僵局国语

    • 更新HD

      吸血莱恩

    • HD

      吉星拱照

    • HD

      虎胆龙威

    • HD

      世纪虫

    • 正片

      归零地

     剧照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1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2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3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4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5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6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16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17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18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19环太平洋:雷霆再起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对抗外星人的入侵并成功封住虫洞的十年后,人类从废墟中站起来。他们忘记了恐惧,纵情狂欢,其中便包括斯特克·潘特考斯特将军的儿子杰克(约翰·博耶加 John Boyega 饰)。在一次偷到废弃机甲零件的过程中,他偶然遭遇以一己之力组装迷你机甲的少女阿玛拉(卡莉·史派妮 Cailee Spaeny 饰)。此后,在姐姐森麻子(菊地凛子 饰)的安排下,杰克和阿玛拉莫玉兰基地接受机甲驾驶员的培训工作。与此同时,总部位于上海的邵氏集团,在总裁邵丽雯(景甜 饰)的主持下,正致力于以无人机甲取代传统机甲。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与复仇流浪者极其相似的黑色机甲突然出现,并向人类展开了无情杀戮。  人们发现,遥远的外星“先驱”仍在蠢蠢欲动,时刻等待着消灭地球人的时机……

     长篇影评

     1 ) 景甜并不是《环太平洋2》最烂的存在

    2013年吉尔莫·德尔·托罗的《环太平洋》上映,激起了众宅男、直男乃至妹子们的热血澎湃,都在喊着想看续集。

    这种热情也体现在票房上,《环太平洋》的全球总票房4亿美元,其中中国地区就提供了四分之一的票房,成为最大的票房收入来源。

    众望所归,2018年《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上映了,还邀请了许多中国演员,张晋、景甜等。

    张晋饰演机甲基地的首领,至少还说一口较为流利的英语,而景甜更是一反以往在好莱坞大片打酱油的常态,在本片中饰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几乎全片都讲着普通话,偶尔还吐槽一下小跟班要好好学中文。

    几乎是能怎么讨好中国观众就有多讨好中国观众。

    效果如何?

    票房暂且不说,至少豆瓣上的评分已经跌到5.8分,而且还有下降趋势。

    不仅豆瓣如此,IMDB和烂番茄上的外国影评人和观众也不买账,分数和上一集相比,更是谁比谁尴尬。

    那么,《环太平洋:雷霆再起》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我们得先来看看《环太平洋》为什么会受到好评。

    众所周知,吉尔莫·德尔·托罗是一个死宅。他迷恋恐怖漫画,热爱各种怪物,不管是处女长片《魔鬼银爪》,还是拿下了最佳影片的《水形物语》都可见一斑。《水形物语》里他构建了一个复古浪漫又荒诞不经的童话世界,足见其童心未泯。这种童心又表现在了他对日本宅文化的喜爱。

    于是,托罗对机械、怪兽设计的狂热都在《环太平洋》中展露无遗。

    充满机械感和力量感的机甲才是《环太平洋》最大的看点,机甲驾驶员通过自己的力量去牵引拉动一只和摩天大楼一样高的机器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机甲的笨重。

    可以精细地看到机甲每一步动作是由许多个细碎的零件的活动拼凑起来,在看起来逼真之外,还特有机械的美感,仿佛还能在机甲的钢铁上看到划痕和机油的残留痕迹。

    或者是复仇流浪者拿起集装箱对着怪兽的脑袋呼下去,有了参照物的对比,才更真切地感受到机甲的庞大。

    还有一些古怪的设定,例如不同国家的机甲有自己的个性,例如末日下痴迷怪物的商人和科学家,偷偷地怀疑这是不是托罗自己在影片中的映射。

    而这一切迷人之处都在《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中消失殆尽。

    机甲不再是笨重迟缓的,而是崭新灵巧的,与其说是《环太平洋》的机甲,不如说是《变形金刚》的汽车放大版。

    制作成本提高了,细节却丧失了,上一部的镜头有很多机甲的近景,只能看到局部,以提升对机甲的想象,而这一部更多是大远景,以让我们能够完整地看到所有酷炫的机甲,可是他们却变得像塑料玩具一样廉价。

    稀奇古怪的设定没有了,厚实的机械感没有了,托罗想要打造的一个世界观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有爆炸贝式砰砰砰打打打的狂轰乱炸。

    除去对机甲的失望之外,剧情更是一塌糊涂。

    电影讲述的时间点在上一集的十年后,怪兽已经不再出现,人类过上了和平的日子,但总有一些不安分子想要搞事。

    阴差阳错下,男主角杰克·潘特考斯和女主角阿玛拉因为其驾驶机甲的天赋被收编到了机甲驾驶员的队伍。

    景甜饰演的邵氏总裁制造出了远程操控的机甲,想要取代主流的人工操作的机甲。

    一次出任务期间,他们发现了一只未收编队伍的不明机甲出现,而且非常强大,把最优秀的机甲驾驶员都给打趴下了。

    这个来路不明的机甲是谁在操纵?远程操纵的机甲会不会造成新的危机?怪兽又将如何从头再来?都是本片的悬念。

    大方向是没问题的,主要问题就出在细节之处。

    本片安插了许多不明所以的情节,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剧情。

    例如连考三次才有机会入伍的老兵对因天赋弯道超车被收入驾驶员队伍的新兵不服,偶尔会擦出矛盾,甚至打了起来。

    然而最后剧情的走向竟然是因为新兵闯了一次祸,害得同伴受伤、被处分,自己也面临被赶出去的惩罚,老兵跟此事一点关系也没有,最后离别时却突然地表现出了依依不舍的感情。

    搞什么鬼?

    反套路?

    还是无厘头?

    难道是要擦出爱情的火花?如果要擦,麻烦快一点,片子就要放完了。

    或者是一开头透露出男主角有某种天赋,保持了一项记录,我以为最后会在最后放大招的时候用上,结果也就是这么提了一嘴,便没有了下文。

    敢情是编剧写完后就忘了?

    为了首尾呼应,满足某个角色立flag的需求,最后大战的时候强行智商下线,先死一个再说,原来你们驾驶员上岗不用经过智商测试的是吗?

    笑点也是全靠黑人的嘴炮来撑着,围绕着男主角、男二号和路人女性角色的三角恋展开,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道到哪结束,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我开始怀疑这部片子其实是被删减过的。

    让导演和编剧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实本片最大的笑点是景甜。

    一看到她我就出戏,最后和机器人的合体,也只能让我想到“啊,机器人的演技都比景甜好,真的太可怜了。”

    不过,成为笑点总比成为烂点要好的。

    因为最后的大战也只会让你倍感失望。

    难怪有评价说到,这不过就是另一部《变形金刚》。

    剧情无逻辑,机甲的呈现没有了质感,想一出是一出,东拼西凑只为了把时长撑到两小时,顺便卖卖广告。

    大概导演、编剧、制片人心里想的就是“只要狂轰乱炸,视效大片,观众就会买账的啦。系列最差的《变形金刚5》,不也在中国拿了15亿票房。”

    看清楚这一点,大家也就应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这是一个硬道理。

    文丨手动贩卖机

    聊剧聊电影,请戳>>

     2 ) 跑步机上的景甜承包了本片所有笑点

    #环太平洋2# 刚看完,心情复杂。片头广告的时候,我一遍遍告诫自己,和第一部不是一个导演,不是一个导演,不要带着偏见去看,说不定…… 结果看完之后,我越来越觉得导演吧,您好像真的没有GET到怪兽机甲片的节奏。 第一,演员选角审美偏差。众所周知,环太平洋2基本是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可是导演啊,俺们大部分中国人不喜欢傻大黑,也不喜欢身体发育得看不出是男是女的外国胖小孩啊,选了个票房毒药景甜也就算了,还给安排个女强人的角色,一开始看起来霸气得铁定是个反派,后来却在VR 跑步机上承包了本片所有的笑点。观影过程中,我一遍遍起誓,以后再有这个塌鼻子厚嘴唇长得和猩猩似的黑人演的电影,倒贴钱我也不看了。从《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到现在,演技没有丝毫长进不说,还越来越像个最让人讨厌的鲁莽自大眼界不超过未来三秒的傻子。我真心怀疑是不是有一群种族主义者,专门找了他来黑黑人。当然,最惨的是那几个每个大洲出一个似的驾驶员学生,一个个长得都像地球要毁灭了每个种族找一个长得最有本民族特色的留下其余全去死吧似的,男的不帅女的不靓没有萌的,没有酷的,到最后也没记住任何一张脸,除了那个印度男孩的死鱼眼。 第二,机甲审美偏差。俗话说得好,神龙见首不见尾。第一部里充满重金属现代朋克风格的机甲之所以显得威猛无比,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导演会“藏”,永远给你一个小部分,然后剩下的自己想象,出整体的镜头除了丢轮船和斩舰刀,基本没几个,怪兽也是。那真不是用黑夜,海水,雨水去掩饰经费不足,第一部那是真的会拍,会营造气氛,始终是用仰望的视角替观众去看去感受。我估计第二部导演肯定没见过现实世界中巨大的东西,所以才把这部机甲片子拍得和奥特曼特摄片一样。整部片子后半部分最重要的机甲和怪兽的战斗给人感觉就是摄影棚里搭了一堆微缩模型拍的,塑料感极强,至于史诗感和美感完全没有,给人十分廉价,幼稚的感觉。简而言之导演是真没GET到什么是机甲的浪漫,完全不在调上。去年庵野秀明有一部哥斯拉,国内没上映,网上有下载,拍得荡气回肠,怪兽毁天灭地的时候,比这部片子强一百倍。建议导演回家看一千遍补补课,看看人家怎么拍的。如果庵野秀明是LV99,第一部导演就是LV90,差只差在恐怖气氛营造上。而这一部的导演,估计还没出新手村。 第三,目标定位偏差。从剧情来说,明显导演把受众想得低龄化了,所以才搞了什么小女孩家人被一脚踩死,然后独自设计机甲以防万一,后来受训成为驾驶员,受训过程中和伙伴打仗,惹了事被开除的时候恰巧敌人来袭这样的巨俗套剧情……卧槽,这剧情你给初中生看初中生都觉得幼稚啊!好吧,都说看这种电影不需要关注剧情,可是你弄了一堆亚非拉俄罗斯小孩子站一排,到最后谁叫啥,驾驶的什么机甲,机甲长啥样都让人记不住,你让他们来干嘛的?这部电影有他没他们有什么重大区别?………我只能说导演是一个驾奴不了电影的顶多也就电视剧水平的普通毫无才华的人。包括电影中那些笑料,真的好笑吗?反正我没听到有人笑,还是那句话,跑步机上的景甜承包了所有的笑点。 我也不剧透了,没啥好剧透的。如果你喜欢#环太平洋[电影]# ,就把第一部搬出来看几遍,不要看这一部。相信我,没啥好看的,你如果看过EVA那个什么量产型白色用插入栓的机甲围一圈做个法阵,如果看过周星驰的从天而降的如来神掌,就完完全全没有必要去电影院看#环太平洋2# 拙劣的模仿。拙劣到什么地步?拙劣到配乐用的还是第一部的,却完全没有第一部的气势。你说气人不气人。 总结,给一星,满分五星。 为什么给一星?因为特么的这部片子把景甜最丑的都给拍出来了。如果不是因为这个,一星我都不给。如果以后原导演继续执掌这个系列,请把这部当做#环大西洋# 一样的拙劣之作,丢垃圾桶里去就行了。

    那些吐槽我打一星,怀疑我为了喷而喷的人浇盆水,擦亮你的狗眼看我有没有四星五星影评,一部经典得几乎完美的怪兽机甲片的续作拍成个特摄塑料片我打个一分有问题?各种硬伤我看不下去有问题?豆瓣五个星是不是前两个就不能碰?这个世界上全是艺术品就没有辣鸡?我自己花了钱去看电影我不喜欢还要骗自己?真是脑子有病。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别人,真是新时代巨婴,好走不送,留言不针对剧情而是无脑喷的我会给你们烧点报纸。

    再补充一点。我也懒得吐槽了,我只想说,驾驶机器人给人的厚重感,第二部完全没有,很大原因就是滥用各种虚拟屏幕。从这方面来说,导演真的是不懂前作的浪漫,机械碰撞的美,实体按键的美,未来蒸汽朋克的美,你是一点不懂,这是在圈钱,在毁IP。你如果不叫环太平洋,换个名字,我不至于给一星。叫环太平洋?抱歉,你不配。

     3 ) 机甲——英雄情结、巨物崇拜和群体焦虑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想必各位已经看过了。

    没看的话其实也不用看了,除非你是资深的机甲控和好莱坞无脑奇观大片爱好者。这一部的口碑直捣地心,从上映第一天开始,便是铺天盖地的吐槽,网上所有批评基本都是这么几个套路:远不如1,陀螺真棒,景甜电影宇宙……口径相当统一。

    我觉得这篇文章如果再从这个角度写,真的没什么意思,也很难写出新意。毕竟我不是个爱追热点的人,许多时候新片的评论发的都挺晚的。这里多嘴一句,下周我大概会提前几天看到《头号玩家》,据说斯皮宝的这部新片非常牛逼。果真如此,我应该会提前出篇文字。

    总之,最近影院里上映了太多没什么值得挖掘的电影,《黑豹》、《古墓丽影》、还有这部《环太平洋2》均是如此。如果就影片本体分析的话,无非是特效、叙事、表演之类的套路拆解。而这些电影的属性都比较单一,流水线式的手法也都很明显,已经没什么分析价值了。

    所以,我还是尽量写点别的内容吧。

    人类文明一直都有巨物崇拜的传统。从金字塔到长城,从摩索拉斯陵墓到太阳神巨像,从巨石阵到自由女神像,我们对这些建造奇迹叹为观止。以人文美学的角度简单来说,从古至今,男人以肌肉和沉重的武器彰显权力,武器形态的“大”与“重”等同于力量,而肌肉则相当于对身体的巨大化改造。同时,男人也在对女人的审美上延续了这一思维,比如巨乳。另一方面,女人长期处于从属地位,也有着巨物崇拜的倾向,比如对男性生殖器的观念。

    工业革命之后,钢铁机器成为巨物崇拜新的对象。那些笨重、轰鸣的巨型机械,不仅让人类生活急速迈入到新的阶段,同时也揭示出人类的渺小和脆弱。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的发展过程,就是消灭人类自身生产力和生活技能的过程。当下普遍的思维引导我们,无论是现实世界的科学研究方向,还是文化作品里的科幻图景,我们都在提倡让未来的人类变得如婴儿般安逸,用技术取代我们所有的工作。

    《Wall·E》

    这一诉求也体现在战争中。从四轮马车到投石车攻城锤,从飞机坦克到航空母舰,越大的装备,往往就越坚固、越有破坏力。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脆弱的肉体,同时还能提高单兵作战能力。投射到艺术作品中,就是奥特曼、高达、EVA、变形金刚、环太平洋这些流行文化的兴起。

    在这些作品中,要么是如高达那样,未来战争已经呈现出一种极端态势,不仅战场延伸至宇宙,变得更加多元,战争规模也不可同日而语。这时,巨大的人形机甲便成为战争中的主力。要么就是EVA,环太平洋这种有常规军事力量无法抵御的入侵,迫使人们开发新的武器。而这种入侵威胁,往往是一种难以匹敌的巨型存在,因此要实力相当,也需要开发巨型机甲与之抗衡。当然,也可以召唤奥特曼、变形金刚那样友好的外星巨人。

    同样的,巨型机甲这类奇观图景早已超出现实逻辑的考量范围。比如,这些笨重巨大的军事装备,如果像那样造成类人形态,战斗效率之底下可想而知。但在影视动漫中,强烈的奇观美学使他们早形成一种坚固的存在体系,从而使观众忽略这一逻辑疏漏。这些战斗机甲也好,还是外星巨人也好,其美学的成立条件都是源自于巨物崇拜,尤其是工业革命后的巨型机械崇拜。

    如果再往近了说的话,如今机甲这个亚文化科幻题材的代表,自然是日本动漫了。而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发展出机甲文化,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坦克的诞生。坦克让人类有了“进入巨大机器中,操作机器战斗”的概念。二战时,日本在1941年4月设立“陆军机甲总部”,直到今天仍然称装甲兵为“机甲部队”。

    第二是特摄片的兴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奥特曼和哥斯拉。当时的青少年普遍对“巨人英雄”痴迷,因此动画片制作者也开始考虑增加类似角色的可能性。

    第三是美国的文化输出。日本战败后几乎成为美国的附属国,美国也有计划地对日本进行大规模文化输出。主要一部分就是美军士兵从家乡带过来的科幻小说和杂志。这其中,罗伯特·海因莱因的《星船伞兵》对日本人影响极深。日本国民级动画《机动战士高达》中的“机动战士(Mobile Suit)”,便是《星船伞兵》里“机动步兵(Mobile Infantry)”与“动力装甲(Power Suit)”的重组词。

    虽然美国这方面算是日本人的前辈,但机甲文化最终还是在日本人手里发扬光大,因此《环太平洋》可以看做是前辈对后生的致敬,这是非常有趣的一个角度。

    所以,严格来说,机甲并不只是属于男人的浪漫,女人也一样有巨物崇拜的传统嘛。只要在外观设计的时候,照顾一下女性审美倾向就好啦。我记得很早以前有个游戏叫《樱花大战》,卖点就是女性驾驶战斗机体。

    但是像《变形金刚》、《环太平洋》这样机甲题材作品的出现并流行,也不仅仅是巨物崇拜那么简单。其中还蕴含着普通人的英雄情结,以及人类自身的群体性焦虑

    历史上,对英雄的迷恋可能比巨物崇拜还要悠久。而普通人的英雄梦更是亘古不变的情结——尤其当巨大危机到来之时。机甲则给这种情结提供了一个实现的手段。当羸弱的人类被大型怪物蹂躏而束手无策时,只要进入同样巨型的战斗机甲并操控之,便有了力挽狂澜的可能,也就有了成为英雄的机会。

    另外,还是从美学角度考量,机甲是工业力量的极致体现,更是人类身体的扩展和升华。因此将机甲制作成人形,自然是最简单直接的思路了。

    像《钢铁侠》里的各种战甲、《特种部队》的动力装甲等等,都带有类似的表达功能。而其中对这类情结最另类又最深刻的反映,就是《机器战警》系列。警察主人公在一次抓捕行动中几乎死亡,只剩下半个身体,却被改造为半人半机械的机器战警,成为正义的化身。这种诞生在钢铁与自我改造之上的暴力美学,明显具有难以抗拒的魅力。

    至于群体性焦虑,卡尔·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说:“我们必须直面未知以及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极尽所能筹谋安全和自由。”在我们这个时代,自由往往与风险并存,但如果没有安全,风险就是威胁,而非机遇。放在当代,我们的信仰危机也是这种焦虑产生的原因之一。

    Karl Popper

    在西方哲学史上,对“焦虑”的诠释也是五花八门。最初是海德格尔提出的“分离焦虑”,弗洛伊德更将“原始焦虑”发展出了“信号焦虑”、“阉割焦虑”和“超我焦虑”三种状态。克尔凯郭尔则将“自由”与“焦虑”联系了起来,罗洛·梅则在克尔凯郭尔的基础上,为焦虑下了更具操作性的定义:当个人的人格及生存之基本价值受威胁时所产生的忧虑,即为焦虑。

    直到20世纪的大思想家保罗·帝利希指出,焦虑与人的存在问题密切相关,是由于感受到死亡命运等“非存在”的压力而产生的对人的有限性的体验。也就是“死亡(空无)焦虑”。当然,话说回来,在我们无力改变自身困境的情况下,对巨物的崇拜和英雄的迷恋,也是消解这种不安全感的有效手段。

    这种“非存在”的压力大量体现在科幻作品中,比如外星生命、比如人工智能、比如自然灾害等等。我们纵观这些科幻小说或动漫影视剧,其所描述的本质上都是一种“末日幻觉”,即人类自身的残暴性体现,身份的迷失与人性的缺席,抑或不可抗的外力侵犯。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让人类一直处于“居安思危”的不安全感之中。历史上,我们已吃过类似的亏了,比如曾给人类文明带来重击的两次世界大战(人类自身的不确定性焦虑)。

    所以,这种长期的警惕心理,总是让人类不断加强自身的控制力和占有欲。虽然许多东西还停留在假设层面,但人类对于自我的焦虑和强烈的不安全感,已经大量投射在科幻作品中。我们一方面担心外来强大势力的入侵,另一方面也担心自有造物的背叛。

    单就机甲题材来说,便是对哲学层面上的焦虑一种去繁就简的娱乐化改编。其背后的逻辑是,这种由人所亲自操控的机甲,是解决这两种问题,或者说消解这两种危机心理的有效途径。

    实际上,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心理焦虑,也有像《世界大战》和《独立日》这样的作品,通过地球上的常见病毒或人类自己的谋略去瓦解巨型敌人。或者是《基地》系列中完全凭借个人智慧合纵连横,和《三体》里同归于尽的威慑手段,也都是一种高明的谋略。所以我个人其实比较欣赏这种作品,不是一味地去硬刚,能更好地体现作者缜密的思维逻辑。

    《世界大战》

    但是更多时候,大众流行娱乐的诉求并不仅仅满足于此。我们更喜欢看到力量的直接对抗,这也能让作品拥有更迷人的奇观美学。机甲文化也就得以生根发芽。就好比《环太平洋》里,由渺小人类所操纵的“贼鸥”机甲,居然直接用拳脚和火器就将开菊兽打的落花流水,是多么爽快的一种暴力刺激,更能从根本上消散我们的焦虑心理。

    针对自有造物的背叛,指的多是包括克隆人、仿生人和人工智能等。尤其人工智能,在科幻作品里已被视为人类最严重的威胁之一。《黑客帝国》的整个故事,便是构架于人工智能大规模背叛的前提上的。而最终的生死存亡时刻,也是人类所驾驶的APU外骨骼装甲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所以,这种由需要人类亲自操纵的机甲,比人工智能显得更安全,它们为不信任机器人的人类,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

    外骨骼装甲值得一提,因为它已经成为影视片中对装甲这一概念的全新展示。比如之前提到的《钢铁侠》、《特种部队》、《忍者神龟》、《金刚狼2》里的“紧身包裹”型战甲,还有《阿凡达》、《黑客帝国》中的AMP、APU战斗装甲,其中游戏《泰坦陨落》中的机甲概念更为复杂,泰坦机甲不仅能由铁驭(人类驾驶员)操纵,同时还有自主智能。另外,《明日边缘》、《极乐空间》以及游戏《使命召唤》中更为朴素的外骨骼装甲,在流行文化里也已成为新的潮流。

    《极乐空间》

    这些都是人类在追求力量到一定程度后的演化,虽然个头比不了那些摩天大楼般的机甲,但自然也离不开巨物崇拜和焦虑心理。这让我想到了《异形2》中打败母后的工程机器人:民用钢铁机械与邪恶外星生命的对抗,还是女性驾驶员!詹神真是太会抓点了。

    说到底,机甲情结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并继续弥漫于信息时代,产生各种各样新的面貌。我们不仅能在银幕上看到“蒸汽朋克”式的复古科幻,同时也能看到各种漫改电影和科幻片中的新式智能机甲。人类虽已步入信息时代,但许多时候对审美的诉求还是停留在工业革命之后。机甲便是证据之一。虽然这些拥有强大战斗力的装备,其操作界面多已是未来感十足的可视化或全息投影,但外形上依旧遵循着工业时代富有力量感的设计。

    粉丝自制机甲

    而要如何平衡好工业主义与未来主义两大美学元素,则是许多同类作品所面临的问题。《环太平洋2》差就差在这一点上了。

    要问我对这个系列的看法,我其实两部都不是很喜欢。所以纵向对比的话,第二部给我的感觉其实没有那么差,不至于是烂片那种地步,也就是及格线徘徊的水平。但从主题呈现和娱乐素材的角度来说,它确实也把第一部仅有的闪光点扔掉了。

    在第一部里,羸弱的叙事和蹩脚的运镜并没有带给我多大快感。但是对机甲出场极尽渲染之能事,对叮叮当当的齿轮、燃烧旋转的动力核心、机械关节的扭动和武器操作等细节刻画,确实将陀螺的机甲崇拜完全体现出来了。包括集装箱、轮船、常规军事设施与机甲的对比,也将巨型更加夸张化。而那种缓慢的战斗方式虽不是我的菜,但确实能体现出工业的独有的沉力感。其中有一幕,受伤的危险流浪者在雪地中轰鸣倒下,旁边站着两个人类,是对机甲文化一种极致悲情与浪漫的典型展现。

    到了《环太平洋2》里,不说突兀的国内演员和中国元素了。单是对机甲的展现,都不如上一部有趣有情怀。虽然有了大段的白日战斗(第一部里的大面积黑夜是我不满意的地方),但缺乏了那种笨重的力量,甚至机甲与机甲的战斗也没有体现出钢铁之间的碰撞。相反的,则是大量表现各种全息立体操作台,和明显脱胎自信息化美学的灵活与机巧,质感欠奉。由此来看,本片确实变得更像《变形金刚》了,比如小女孩单独打造的“拳击手”,活脱脱一个大黄蜂。

    实际上,如果想体现出足够复古的工业气息,不仅在机甲的外形设计上要多加思索,同时还要在拍摄上故意采取简陋甚至过时的手段。比如类似于特摄片,用实体模型,或者在镜头方面故意“死板”一些。

    陀螺的《环太平洋》虽然在镜头上乏善可陈,但是基本是按照日本人的路子走的。到了第二部,导演显然缺乏对机甲文化的思考,对同类题材的迷恋,更缺乏制作经验,导致忽视了这些环节。这也是为何人们诟病第二部已经与那些烂俗好莱坞大片分不清的原因。

    再加上剧作上不施以巧思,甚至连经典的配乐都改的面目全非。口碑差自然情理之中。

    PS:怎么想我都不可能是景甜粉,但是她在片里如此呆傻的表现,我觉得更多的是编剧和摄影锅。那个台词明显不是照着中国人的习惯写的,而是从英文生硬翻过来的,翻译腔超重。摄影更别提了,根本不会拍中国人,更不会布光。

    PPS:作为东木老爷子的儿子,斯科特·伊斯特伍德的演技和接戏水平,咋就这么不争气呢?

     4 )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与第一部相比如何?

    差远了,不燃啊。

    节奏很有问题,一点紧迫感都没有。

    男主真的很丑,小loli倒是挺漂亮。

    只有最后40分钟还行,前面男主偷机甲零件被抓,然后被迫回到基地,然后基地里的小朋友们训练打架,然后景甜演的那个中国老板要推机甲远程控制,这些部分都又长又无聊。

    男主跟基地里的队友嘴炮闲聊的时间特别长,然而台词并不好笑。

    这一集的BOSS是上一集接收怪物脑电波的博士,被怪物策反了,博士跳反之前的戏份很尬,跟景甜对戏的部分尤其尴尬。

    整体剧情没有燃点,而且实在是不曲折的有点过分,还很无脑,被景甜的自动工厂一攻击,好几个基地一共就剩下那么几个机甲和两个驾驶员还有那几个训练还没毕业的菜鸟,真的有点假。两个死掉的新驾驶员简直是被编剧强行写成无脑送人头。

    打戏少了很多,看的出来经费不足。

    别拍3了吧,不想看了。

     5 ) 拿它跟第一部比,那就是在欺负它。

    机甲才是男人的浪漫!!——鲁迅 当《环太平洋》上映的时候,我坐在第二排看的IMAX,那种巨大机甲踩在脸上的感觉,使我久久不能平静。最懂宅男的是宅男,资深宅男陀螺把一个个钢铁巨兽搬到大荧幕上,打得怪兽生活不能自理,那时候全世界的宅男都疯狂了。 五年之后,再度集结,本来以为是机甲粉丝和宅男们的一场狂欢。然而,《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一盆冷水将大家浇了个透心凉。 我一直觉得《环太平洋》一直是机器人电影的一个标杆,因为,同样是以机器人为卖点,他打造出了一种不同于《变形金刚》的表现形式,《变形金刚》是极度拟人化的,里面的变形金刚们可以说是钢铁版的人类,《环太平洋》里面的机甲不同,他们是机器,他们是打怪工具,所以相比于《变形金刚》强调了更多的“机械感”。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非常的机械化和机器特有的笨重感,显得更加真实。《环太平洋2:雷霆再起》却完全放弃了这种设定,将机甲塑造出了变形金刚的感觉,打斗更加灵活,动作更加流畅,特效完全“变形金刚化”。 镜头方面,第一部中运用了大量的近景,打斗也给了机甲身体部位很多特写镜头,展现出了机甲在完成每个动作时身体零件的运作,你可以清楚地看见,流浪者在脚着地时脚部的液压装置配合齿轮零件的减震。第二部大概是因为经费的原因,中近景镜头舍弃这些,镜头大部分是由远景组成,机甲细节屈指可数。 表现糟糕的还有机甲的光影,第一部几部都是夜晚大战(因为夜戏省钱),印象深刻的一场城市大战中,机甲配合着直升机的探照灯,后面映衬着城市的五颜六色的灯光,光影表现方面堪称完美。第二部中白天的战斗戏份中,虽然说光线比较充足,打戏看的更加清楚,但是机甲的色泽太过高亮,几乎看不到任何阴影部分,比第一部显得更加不真实,效果不说比得上第一部超一流水准,甚至有点跌出好莱坞平均水平的范围。 第一部的剧情一直被人诟病太简单,所以,第二部还是稍微有点野心的,在原本的世界观上面拓宽了内容,却弄巧成拙。第一部的导演目的很明确:我要的就是机甲揍“开菊”的快感,剧情什么的无所谓了。第二部为了增加文戏内容,将战斗戏份大大压缩,前一个小时基本见不到多少机甲的战斗场面,相比于第一部中,开场的时候配合着BGM,驾驶员从准备就绪到加入战斗一气呵成,当时的我燃到恨不得从电影院的椅子上跳起来。而且最后的战斗,一共出动了四部机甲,除了军刀雅典娜双刀加上灵活的动作,其他的战斗机甲根本毫无特点可言。相比较第一部,赤红风暴的灵活机动,切尔诺阿尔法的大力出奇迹,虽然出场时间短,但是让人印象深刻。关键是,电影在前一个小时之前刻画了那么长时间剧情,连机甲驾驶员都没刻画好,倒是景甜的霸道总裁让人印象深刻。 小机器人“拳击手”是本片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蠢萌蠢萌的,在决战的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稍稍的提升了我全程几乎毫无波动的肾上腺素水平(唯一一次波动就是在经典的《环太平洋》BGM变奏出现的时候,要是在多一点,我可以稍微给多一点好评),强烈建议将“拳击手”作为《环太平洋》系列的吉祥物出周边!! 最后,我很期待《环太平洋3:决战阿古斯》。

     6 ) 环太平洋2的大机甲,为啥燃不起来?

    “只要有机甲打怪兽就够了!”

    没错,

    但也要看是什么样的机甲。

    5年前,《环太平洋》的机甲让我们热血沸腾

    虽然总说“只要看机甲打怪兽就够了”,但是《环太平洋2》的机甲着实让人燃不起来。

    没有了巨大机械那种独特的迟钝感和力量感,比起5年前的《环1》,就像一群闪闪发光、五彩斑斓的大号手办,从隔壁变形金刚下班以后过来串场。

    机甲,为什么这种四十年前的幻想至今都可以令人血脉贲张,形成一种文化几十年长盛不衰,甚至反哺现实,从真人电影电影到制造巨型机器人的企业。

    人们对巨大机器人的期待到底是什么?它的燃点到底在哪里?

    尺寸、防御、战斗力……让我们从几个来方面考察一下“巨大机器人”世界的情况。

    🤖

    燃点1:大,大到丧心病狂

    首先是尺寸,所谓“巨大机器人”首先要够巨,够大。

    巨大的体型,巨大的质量,才是巨大机器人那无与伦比的存在感的基本保证。

    历代巨型机甲尺寸对比图(不完全)

    赫赫有名的红有三身高16米,算上角也不到20米,在巨大机器人的世界里仅仅算入门级:

    红有三为“红色有角三倍速”的缩写,一般指指在1979年上映的TV动画《机动战士高达》中的吉翁军王牌驾驶员夏亚·阿兹纳布尔(和他驾驶的机甲),一般指型号MSN-06S。

    100米的战神金刚只是中等身材:

    1200米的超时空要塞:

    SDF-1 马克罗斯(MACROSS),《超时空要塞》的主役宇宙战舰,具有变形能力,下图为战舰形态。

    3000米的猛大帅:

    猛大帅(Metroplex),《变形金刚》里的巨型机器人,可变形成都市要塞和移动战舰两种型态。

    以上都还不算太耀眼,1986年《变形金刚大电影》初登场的宇宙大帝,已经可以吞噬星球了:

    更不用提天元突破这种,丧心病狂以光年计算的神经病尺寸……

    天元突破红莲螺岩(天元突破グレンラガン),在只要有认知就能把东西具现化的超螺旋宇宙中出现。图片背景不止是背景,它真的能整个星系拿起来当武器,感受一下这个尺寸……

    当然这些都是遥远未来,在宇宙尺度上作战的大明星;让我们看看比较接地气,在近未来都市作战的草根网红们——

    1988年的机动警察英格拉姆,设计标准以城市警务为主要功能,全高8米;伟大的擎天柱大哥,9米,著名SRPG游戏《前线任务》中的真实系人形战斗装甲7米到10米不等。

    《机动警察》

    看看现实的话,日本水道桥重工制造的KURATAS机器人全高3.8米,全重5吨,单人驾驶。

    美国megabot公司的eagle prime机器人大一些,全高5米,全重达到12吨,双人驾驶。

    说实话,它们比起上面的机甲,小了不止一星半点。悍马H2越野车全长5米,国产99a式主战坦克全长13米——这两台战斗机器人甚至挤不进主战坦克的圈子,只能跟私家车混一混……

    🤖

    燃点2:凶残的耐操程度

    当然,并不是只要够大就可以做一个合格的巨大机器人,还必须有足够强悍的防御力。

    上文提到的英格拉姆和KURATAS,仅20毫米厚的普通钢板装配,也不怎么牢靠,撞到汽油桶会抖,被空气炮发射的棒球子弹击中会抖,甚至正常移动的时候都要颤抖,实在是形同虚设,与人民群众期待的强大防御力完全背道而驰……

    1990年的《机械威龙(robot jox)》,是很多观众接触最早的机甲电影,音乐、剪辑皆可圈可点。

    最值得一提的采用模型场景摄制,丙烯制作了1:100机器人模型,通过特技和镜头运用,将两台战争机器的威力放大到相当令人印象深刻。

    《机械威龙》拍摄现场,所有机甲均采用模型制作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部90年代的影片在机械设计方面实在非常简陋原始,也有很多不合理之处(比如驾驶舱裸露在一个极易被攻击的位置)。

    但这种原始、简陋,恰恰让人直觉的认为这台机器有着与其体积相匹配的防御性能。

    首先在外形上,机器人虽然体型巨大,但结构一目了然:躯干、四肢,装甲、关节以及有限的外挂武器,每一部分都非常明确,造型也突出了“坚固耐用”的特性。

    比如最脆弱的关节部分,只是采用最简单的轴承结构(至少看上去是那样),并且非常粗大。以普通观众有限的生活经验看来,最简单的结构也是最耐用的结构。

    《机械威龙》

    其次,打斗中没有出现装甲破碎零件到处乱飞的场面,两台机器人想要击败对方,需要耐心的攻击同一部位很多次才可能造成该部位损坏——这个细节让观众对两台机器人的坚固程度的认知提升到了理性程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战场选择在广袤的戈壁滩,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样不动声色地暗示它们那过硬的质量和性能——越野汽车的广告总会出现跋山涉水的镜头,一尘不染的越野车能叫越野车吗?

    对比一下从战场到机甲都光鲜亮丽的《环太平洋2》

    🤖

    燃点3:不可或缺的“战损”

    《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中登场的步行机All Terrain(即我们熟悉的AT-AT),那坚强的防御力让革命军一度束手无策,常规手段根本无法与之抗衡。

    AT-AT的每次出现,都会令人颤抖。

    不过AT-AT最值得夸奖的,还是外表质感——抛弃一切华而不实,色彩斑驳到粗野,油漆剥落,金属裸露在外,甚至锈迹斑斑,强行将四个字塞进观众不断放大的瞳孔:

    钢铁之躯。

    这,就是经过战争洗礼后的美。

    《环太平洋1》的机甲特写

    动漫作品由于制作成本和工艺的局限,无法达到电影的视觉效果,但在表现巨大机器人的基本手段上遵循了相似的原则。

    吉翁最著名的扎古外形敦厚,朴实无华,涂装也只是普普通通的原谅色,但细节一丝不苟。左肩单盾甲板,粗壮的下肢,还有经典的单眼设计,处处展现出80年代对人形战斗装甲最直观的理解。

    MS-06II泛用型机动装甲,俗称“扎古2”,自一年战争以来长期担任吉翁军主力

    之后吉翁所有的MS几乎都可以看到扎古2的影子,只有卡碧尼是个例外——永野护追求的则是巨大机器人的另一种审美,开创了五星物语世界。

    他的幻象系列以纤细典雅的贵族气质著称,但依然让人一看便可感受到只属于巨大机器人的坚不可摧。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

    燃点4:无需注释的纯粹力量

    巨大机器人最大的意义自然是巨大的破坏力,这是大舰巨炮主义的自然延伸。

    能够驱动庞大身体意味着庞大的动力,庞大的动力加庞大的质量意味着庞大的破坏力,这是不需要任何注释的最纯粹的力量。

    因为自身质量巨大,机器人的行动总是略嫌迟缓,动作也不似人类那么协调,毕竟机器人没有骨骼肌,机器人的行动原理跟人类完全不同。

    让机器人作出人类的动作牵扯的技术因素太复杂,尤其对于巨大机器人来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环太平洋1里的机甲,就是这种微妙的卡顿感!

    这些战争机器想要获得巨大的动能,可以采取的手段远远超过人类,能量转换效率也远远超过人类——机器人想打出一拳,仅仅需要一组可以伸缩的机械臂,而不会像人类一样扭腰、屈肘、送肩,并且承受手腕挫伤和指骨骨折的风险。

    采用最简单的机械原理,就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机器人克服自身质量,将强大动力转化为恐怖势能的过程。

    1980年法国动画《国王与小鸟》中,那台只会旋转上肢和躯干,以及左右正步走的巨大机器人,就是用这种不讲理的纯粹力量,一拳一脚认认真真毁灭了夏尔王国。

    这台造型简陋到有些滑稽的机器人毁灭了夏尔王国

    它象征着足以决定国家命运的暴力,之所以选择巨大机器人这个形象,足以说明这种存在在导演保罗古里莫心目中意味着什么。

    对于无敌来说,任何修饰都是多余的,它站在那里,所有人都会认定他的无敌,不需要花费宝贵的片长告诉观众它如何无敌怎样无敌为什么无敌,那样做反而是浪费大家的时间。

    燃点5:功能决定一切

    机器的本质是功能性,巨大机器人的设计必须符合所属作品中的功能定位,水下作业的机器人造型跟宇宙战的机器人造型肯定不同。

    对现实常识的顺应,同时也是对观众认知的肯定。

    机动战士高达系列里的铁球(Ball),能完成多种工程辅助任务,定位为中距离支援用兵器

    星际争霸系列的人族兵种SCV(Space Construction Vehicle/空间建筑工程车),从事建筑和工程工作,大家口中的“农民”就是它。(图片作者:Mr--Jack)

    从诞生之日起就天然从属于科学幻想的巨大机器人文化,也毫不例外的应该遵循科幻创作的基本原则。

    近战机器人无疑需要更巨大的体型和更厚实的装甲,中远程机器人则会更灵巧迅捷,就像一支标配副本队伍,有T有奶有输出,分工明确合作愉快。

    上文提到的《五星物语》,里面有着神灵天照、超人骑士、魔法师等奇幻设定,堪称机甲届的“贵族”。

    如果违背了常识,否定观众的认知,强行解释在普通人看来并不合理的设定,就会让人产生极大的违和感,从根本上否定这个设定,这就是高达粉自古以来分裂成真实系和超级系并互相鄙视的原因。顺便说一句,笔者是真实系。

    🤖

    人形:燃点还是蠢点?

    《环太平洋》的巨型机甲们,任务是对抗无数强大的怪兽。

    我们要看的就只有机甲打怪兽啊!这种拳拳到肉的快感!(《环太平洋1》)

    不得不说,《环太平洋1》的怪兽设计太过出彩(谁让导演是吉尔莫·德尔·托罗呢!)据说一共设计了41头怪兽,每一头都做了严格的生物学设计,最后电影里出现了9头。

    《环太平洋1》的设定集,每只怪兽都有着详细的生物设定。(图片来源:NNTVhunter )

    问题来了,既然每一头怪兽都严格遵守生物生理学,在现实自然界中都有迹可循,除了体型巨大,身体能力跟地球生物没啥不同(为什么可以固定虫洞的先驱派出的怪兽连喷火龙都不如这一点也挺费解),那么它们会不会有“天敌”?

    《环太平洋2》出现了3只怪兽,只会合体,放到页游里也不违和。

    真的不是山寨了《强殖装甲》的超兽化兵布兰凯三兄弟?

    即使没有,造一些食物链顶点的掠食者,机器猛兽啊,机器猛禽啊,机器蜘蛛螳螂食人花啥的,拿去怼怪兽,就算不立竿见影,也总好过被花式吊打的人形机器人不是?

    仔细想想,人形真的有必要吗?

    人类的生理结构其实真的非常不适合搏斗。双足直立行走导致全身各种弱点——视野狭窄,头部和躯干完全暴露,肌肉骨骼皆孱弱不堪。

    《机动警察》里英格拉姆的脚,对于机器人来说,强行模仿人类生理结构不仅没有必要,更会无端提高故障风险。

    以人类为蓝本设计制造的机器人,在解决力量和耐久度之前,首先面临走路的难题:

    人类的双腿放在整个地球生物界也是出了名的不实用,跑不快跳不高,膝关节过度复杂以至于成为中老年朋友最容易损坏的身体部件。

    所以从实用角度出发,一台巨大机器人,无论什么用途,都应该抛弃人形,采用轮轴、履带、至不济也要三足以上的多足行走设计。

    《攻壳机动队》,公安九科配备的多足思考战车塔奇克玛

    《机动警察Patlabor》里出现了大量工程机器人,《攻壳机动队》里,公安九科配备的多足思考战车塔奇克玛,是实用性的代表。理论上,这些“非人”的机器是最经济的。

    但无数影视动漫里,绝大部分都是人形机器人,巨大机器人=人形巨大机器简直就是常识,是基本原则,是核心理念,要解释如此反科学的现象,唯一答案大概只能是情怀了。

    过度“拟人”,会破坏这种原始力感。反例如《变形金刚》,大黄蜂有生殖器会撒尿,这种拟人更是有些让人反胃了。

    🤖

    实际上,人类对于巨大机器人的理解比我们想象的要原始的多,这是一种期待,期待能够用最直观的方式感知到那样一个存在。

    它是人类对工业力量无限信赖与崇拜的具现化,是人类对自己亲手创造的未来的憧憬。

    机甲的存在并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因为从实用性来说,“人形”没有必要,“巨大”的成本也远远高于实际价值,但它的一切细节又绝对遵循科学——至少符合我们用常识堆砌出的想象中的科学。

    它就是这样一个矛盾体,正如人类一样。它拥有人类渴望拥有的一切:理性,力量,征服自然,以及最重要的,完全受人类支配。

    这才是我们想看的大机器人啊!

    🔍| 关键词 |#机甲# #太平洋2# #机器人#

    📃| 责编 | 苏小七

    🖋|作者 | 锡兵

     7 ) 那么实验室里到底有什么

    半个小时就把一代女主整死了?我一代女主角在一代开过机甲 放过核弹 穿过虫洞又回来 这就给她在直升机上扎死了!?临死前传递的信号 西伯利亚的实验室 到了那里除了偶遇小Boss以外 还有什么!?我特么忍到最后看完就想让你告诉我一句 实验室里有什么秘密!?为啥Mako临死前要传递出这个东西?

    小黑在一代丝毫没有存在感 到了二代说他父亲怎样怎样 一代根本没这个人物设定的好吧 二代直接插入真的好么?

    开头追击拳击手的那个冬日....什么 不挺牛逼的吗? 到最后呢?

    纽特一句话说邵氏一半都是自动化生产 所以他可以轻松植入病毒 WTF?编剧能不能走点心 整个公司 说是世界数一数二了都 连个检查监管的部门都没有?整个公司的智商真的和景甜一样低了

    早知道是一拳超人就能解决的怪兽 为啥要四个机甲轮番过去葫芦娃救爷爷?直接抱一团一拳过去不就行?

    景甜真的不要一半中文一半英文求你了 推广普通话走向全世界真的不用你 每次她一讲话瞬间出戏....

    最后 黑曜石机甲袭击悉尼是为了什么?碰巧路过 炸了Mako的直升机 Mako最后传递出了一条信息 众人合力解密 指向了一个西伯利亚的实验室 那么

    实验室里到底有什么!!!!!

     短评

    你知道有一套从天而降的掌法吗?

    6分钟前
    • 只为你而来
    • 推荐

    影片放到中段的的时候,景甜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反派,于是妆容一下子就变淡了,衣着也变得朴素了。她放下身段从底层做起,由一开始的霸道总裁变成了最后的机械电焊工。

    11分钟前
    • 蓝毛水怪
    • 推荐

    我决定重看下第一部,确定下自己当初为什么如此痴迷那部电影。大段的吧啦吧啦以及看不清的乱打,这部到底在做什么?全片毫无记忆点,而上部,我现在还记得集装箱如板砖一样狂拍开菊兽。最可恨的是,这部完全不燃了。已沦为平庸好莱坞大片。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比大。

    15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更荒谬的应该是那个黑人男主吧!他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哪里都有他,为什么星球大战和这部都要选那个黑人啊,长得很帅吗?身材很棒吗?演技很好吗?下面很厉害吗?

    19分钟前
    • 朝阳区陆依萍
    • 较差

    我只想知道日本做错了什么总是让他们一而再再而三碰见怪兽以及大面积居住地被摧毁?菊地凛子做错了什么让她那么早便当?还有景甜到底关系为何那么硬怎么每部打怪兽的国际戏都有她参演?怪兽心里MMP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刚组装好成为巨型神受结果神威都没显就又要去见列祖列宗(其实这是国际版奥特曼吧)

    2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菊地凛子就这么officially成为森麻子了……贾秀琰look what you have done

    22分钟前
    • Ixtab
    • 还行

    看到景甜一出来,心里一咯噔… 不过最后看完觉得比我意料中好看太多…

    27分钟前
    • 北冥水煮鱼
    • 推荐

    这是一部有景甜都不忍心减分的电影!!!!!燃炸了!!!!!

    30分钟前
    • 一曲绝别
    • 力荐

    太开心,大甜甜尴尬本尬,想演个霸道女王风,结果活脱脱一个乡镇女企业家。悉尼和东京做错了什么,尤其是悉尼天天见的街道风景太熟悉导致有点观感不真实。东京那一仗太爽了,四个机器人都好赞,而且又开发出了新技术,最喜欢女主自己造的跟屎壳郎一样的小机甲,圆滚滚的太可爱灵活。

    33分钟前
    • 巨米雨
    • 推荐

    剧情空洞,特效三星,景甜出戏,大家慎看

    34分钟前
    • 木瓜,瓜
    • 还行

    比之前预想的要好,保留了陀螺的原创构架+构思,机甲和怪兽融合的点子是胖子的遗产(有访谈为证),是对世界观的补完而非续貂。但视觉风格变了,少了首部艺术色彩质感,更加动漫化,但燃点还是必须有的,正片3星,情怀0.5,别再吐槽中国元素了,没有中国资金这片根本没得拍,但跑步机那块还是笑了

    35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从剧情到打斗场面都透露着一股浓浓的廉价山寨片质感,后半部分干脆拍成了向《超凡战队》看齐的青少年科幻片,怎么鲜艳怎么来。用充斥着无用说教台词的废戏和冷笑话填满100分钟,在其衬托下去年的《变形金刚5》甚至都成了佳作;怪兽和机甲都丑出新高度,只有每次出场都换一套衣服的景甜是美的,嗯。

    38分钟前
    • 柯里昂
    • 很差

    1.景甜电影宇宙第三部,《长城》打古代怪兽,《金刚:骷髅岛》打近代怪兽,《环太平洋2》打未来怪兽,怪兽做错了什么要被她打?2.别环太平洋了,去环太平间吧。3.景甜、约翰·博耶加、斯科特·伊斯特伍德,一共三个景甜,一部电影凑齐了全世界所有的景甜。4.打败怪兽的是传说中从天而降的掌法:如来神掌。5.咏春果然还是不行。6.奥特曼太不仗义了,日本生死存亡关键时刻你居然不出手?

    43分钟前
    • 朝暮雪
    • 较差

    中规中矩,全靠「铁拳砸脸」撑满全场。

    46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剧情其实比1好,1就是机甲打怪兽,2还多了机甲打机甲、开菊兽合体等内容,还有剧情反转。大景甜第一次在合拍片中秀出了存在感。中国元素多到泛滥啊,说中国特供也不为过,难怪外媒会酸,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不服憋着

    4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我的妈呀景甜到底什么背景。

    49分钟前
    • 黎霹雳
    • 还行

    我要看大机甲打怪兽。我要听第一部的BGM。不是来看你拖拖拉拉乱七八糟拍一堆文戏。不是来看你蛇皮走位蹦来蹦去打不过就头脑简单一头撞死。不是来看你五年之后特效反向进步十年。Uprising?我看是开倒车。BGM多放会儿说不定还能涨一星。I'm angry!

    51分钟前
    • 高明的愚人
    • 很差

    打得超级爽的,最后景甜拯救世界,中国万岁。

    52分钟前
    • 中华解构大字典
    • 还行

    具备了一个好莱坞爆米花大片该有的良好品相:刺激的打斗和好笑的桥段,安排在白天大场面也尽量满足了普通影迷的期待(我知道你喜欢暗黑系)。故事按照手册写,有反骨、有绝望、有反击,这时候槽点来了:机甲们在被几乎灭门后即刻被修复,而面对大怪兽Boss的终极武器竟是如来神掌。2018年3月GV观影

    53分钟前
    • {莫热}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