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非理性

    非理性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23

    主演:杰西·马丁,索玛·查亚,莫利·库斯 

    导演:大卫·弗兰科尔 

    猜你喜欢

    • 第6集

      失眠

    • 第5集

      牧师神探 第九季

    • 第05集

      犯罪心理:演变 第十七季

    • 已完结

      暴君第一季

    • 已完结

      暴君第二季

    • 已完结

      暴君第三季

    • 更新第05集

      牧师神探第九季

     剧照

    非理性 剧照 NO.1非理性 剧照 NO.2非理性 剧照 NO.3非理性 剧照 NO.4非理性 剧照 NO.5非理性 剧照 NO.6非理性 剧照 NO.16非理性 剧照 NO.17非理性 剧照 NO.18非理性 剧照 NO.19非理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A master of human behavior finally meets his match, whose behavior is unable to predict.

     长篇影评

     1 ) 人性总是那样让人无所适从

    这是一套刻画人性的电影。 ,教授是哲学系。这是一个重点。因为这方面的学者形男性都为女学生带来不切实际的幻想。学生发现了教授的秘密后,教授想杀死她,结果不幸掉在自己的陷阱里。

    一直在幻想结局是女主掉进电梯死掉,教授带情妇去欧洲,完。这样才更冷冰冰嘛。教授有种对自身的要求过高从而感觉生活疲乏无趣在他看来很藐视所以厌恶自己的状态,正是这种觉得一切都是meaningless的表现跟大多数有理之人不同,所以有趣。

    女主被教授吸引其实更多地是被一种浪漫主义化的形式所吸引,那种与大学教授恋爱的刺激感。然而在形式上贴近法式存在主义样态的各种都非常危险,虚伪,飘渺,不负责任。

     2 ) 这是第一次看完伍迪电影之后有种窒息的感觉

    想打四星因为结局太气了 噢不不还是五星吧(一定有我现在情绪上来没理解到的🤷🏻♀️ )显得似乎更呼应主题

    女学生不能更愚蠢了 她被困在自己的“道德”里 就这部电影来说观众视角看 鸭脖是上帝没毛病 但是我忘了上帝是男人(他们只会在高潮时候敷衍承认god is a woman )但本质还是喜欢年轻 新鲜的 然后给自己找借口 哇哦你真特别 去你🐎的借口 然后他人即地狱 一句话很好敷衍了所有的过程和意义 当然我不是想说替罪羊就应该 但是这肯定是司法程序漏洞不是么 而这一切蝴蝶效应的结果就是法官的报应 而我确信这次正义之刀在鸭脖手里 我的意思是不能因为别人平庸而就要按照公式化平庸方法思考不平庸的人 这些愚蠢的人类 在我看来那个荡妇也没有什么优点 只是她运气好 站对了边 到欧洲后还是把她甩了吧 这种女人基因应该被淘汰(狗头保命吧) 然后结局踏🐎鸭脖竟然被“反杀” 了 老头想告诉我们什么 运气很重要?当然了 能不重要么 命运这个千百年被讨论的话题 !我想说世界还是掌握在大部分平庸人的手里 你不得不承认 你要去适应这些人 然后最后说一句无理无序的世界显得更吸引人不是么?苍白无力的自我安慰罢了 ,呵

    可我还是好难受哦 一点卵用都没有 鸭脖你应该多运动的 输就输在你没有健康的作息 连石头姐都推不下去 !如果你完成完美犯罪后每天都是6:30起来 相信我结局肯定不一样!

     3 ) 一场游戏一场梦

    伍迪·艾伦带着他的第四十八部电影来到戛纳,第十二次逍遥地游荡在主竞赛单元之外,不接受任何人随机的论资排辈。新片《无理之人》在气质上和《罪与错》、《赛末点》都很类似,但无疑是无敌大叔近几年来最为轻盈的一部——谈谈人生,抖抖机灵,小小悬疑当大菜,结尾反转似甜点。电影在校园师生恋的甜腻与意外凶杀的可怖中,调和出一种适中且怡人的情调,让不论爱情还是犯罪看起来都像是虚无主义者的酒后酣梦,一点即醉,醒来即散,来去匆忙,不着痕迹。

    《无理之人》的确浑身上下都散发着“无理”的气息。擅长将哲学当笑话讲的伍迪·艾伦请来了仿佛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的杰昆·菲尼克斯,让他在一所虚构的高校中当起了邋遢额哲学老师。和早年电影中满嘴跑火车却自恃甚高的知识分子形象不同,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亚伯充满着自我否定的情绪,电影的开始部分即被这种厌恶感十足的负能量充斥。甫一登场的杰昆·菲尼克斯仿佛刚从《性本恶》片场跑出来,还能闻得到浑身的大麻味。而他的吊儿郎当却又偏偏引起了身边两位女性的兴趣,伍迪·艾伦擅长的男女情事也由此拉开帷幕。

    ·无理之人的爱情果实

    在上一部电影《魔力月光》中,一身复古装扮的艾玛·斯通和科林·菲尔斯并未在风景娇艳的南法擦出任何火花。好在,这回和自己的美国老乡同台对戏,石头姐总算找回了学院女生既青春又冲动的气质。

    伍迪·艾伦适时地将他的新晋缪斯打造成一位聪明的哲学系学生吉尔,她出身于学者家庭,又尽享生活的优渥。而位表面精致优雅、内心特立独行的女性,成就了一段柏拉图式的师生恋。《无理之人》通过男女主角之口,大肆引经据典,把康德、克尔凯郭尔、萨特的哲学思辨变成轻巧的人生金句,将有关存在、道德、必然性的深奥话题一一抛出。和伍迪的任何一部作品一样,这些只言片语旨在激发一种幽默的氛围,却并没有让这段师生恋摆脱庸俗的窠臼。画外音的加入为电影增添了一丝深情,但也仅仅止步于推动叙事的功用。相比之下,电影中的另一场风花雪月则有意思得多,亚伯寂寞的女同事瑞塔主动投怀送抱,以期借此逃离寡淡的婚姻生活。帕西·波西的表演充满神经质的张力,绝望之势喷薄而出。如要评选这部电影中最让人心服口服的“无理之人”,帕西·波西恐怕不输杰昆·菲尼克斯。

    ·一桩(并未)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在两段情感戏的双线叙事漩涡中徘徊了半部戏,《无理之人》的故事却突然因为一桩谋杀案的发生而变得有趣起来。偶然在快餐厅听闻邻桌女士在一桩离婚案中受到法官的不公待遇,亚伯迅速地萌发了替天行道、铲除法官的念头。即便手法老套,毫无作案动机的亚伯还是因此逍遥了一段时间。高举正义大旗,虚无主义者亚伯找到生活目标,而吉尔的生活却被彻底打乱。缺乏动机的剧情急转直下,恰如其分地点出了电影标题中“无理”二字的内涵,虽然给全身心沉浸于爱情叙事中的观众带来了片刻的震惊,但急于让真相水落石出的欲望,却帮助导演推动电影向结局进发。拥有全知视角的观众,仿佛伍迪实现安排好的上帝,冷眼观看事件一步步变成不可收拾的残局。

    一个看似惩恶扬善的江湖好汉之举,却因为夺人性命的荒谬,被消解了全部的合法性。这个充满着黑色幽默的桥段,直接继承了伍迪·艾伦对于“正义”的一贯轻蔑。不过在《无理之人》中,凶杀案的悬疑不再是令人惶恐不安的源泉,亚伯凿凿有理的姿态为电影增添了一份喜剧色彩。他的无理之举,并非伍迪·艾伦带给观众唯一震惊,电影最后希区柯克式的剧情反转,更为成功引起了观众的莞尔的尖叫,这尖叫里,大概包含着如下复杂的情绪:对前述剧情伏线的赞叹、对故事戛然而止的遗憾,以及对伍迪·艾伦终于显示出某种批判的色彩而感到惊异。

    对于伍迪·艾伦爱好者来说,《无理之人》是一部极度适合观赏的电影,它拥有导演一贯的标志性风格,能够调动观影过程中一切妙曼的遐思,同时,它又稍稍超出了其原有的创作边界,更为技巧、狡猾地在道德的成规中穿行游走。虽然和早期经典相比,《无理之人》质地颇轻,但诚如电影中所暗示的那样,人生种种,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博君一笑,何必当真。

    TIPS 伍迪·艾伦连连看
    近年来几乎保持一年一部速度拍戏的伍迪·艾伦,拥有同辈导演难以匹敌的旺盛创作经历。虽然年近八旬的他承认,早已无法记清曾经拍过的每一部电影,但这丝毫不妨碍观众在观赏《无理之人》的时候,回顾那些耳熟能详的“伍迪式”瞬间。艾玛·斯通继续《魔力月光》中“危险关系爱好者”的身份,继续和中年大叔谈情说爱;悬疑谋杀的情节,又仿佛重回《赛末点》“激情杀人”犯罪现场;“存在主义”式命题的复现,秉承《爱与罪》中模糊的二元对立。电影中不绝于耳的爵士名曲《The ‘In’ Crowd》,早在1965年就在《非强力春药》中大肆登场,此番重装上阵,摇摆节奏让人心旌荡漾。老派又不羁的伍迪·艾伦,讽刺了一辈子知识分子,却丝毫不感疲倦。他层出不穷的小品,也在一轮又一轮的语言游戏中挑动观众笑的神经。

    2015年7月《环球银幕》

     4 ) 我们要抗抑郁,也要小心这对抗本身

    一个以行动为准则的人,必然会面对如何面对平庸愚蠢的世界的难题。无力感、挫败感、空虚感,只有通过再次行动和征服去缓解。然而并非治愈。

    重新看了一遍,于是发现写好的评论并不妥帖。本来我是有点嘲笑Abe的,面对生活的平淡枯燥无趣,缺少应对的手段,于是造就了这个可笑的下场。但是,我又想了想,觉得,他就是每个人的缩影,当然我也在内。
    不管他什么专业,什么地位,当你缺少掌控感、成就感、充实感的时候,人总是会陷入空虚、抑郁。我今天晚上还在路上想,活着有什么意义呢?对我个人来说,学设计,每天迎接各种挑战,设计出好的作品,遇到好的老师,好的对手,冲撞的过程中突破自己,发现无知,然后碾碎它们。能接触很多人,很多地方,了解很多过程、故事……这些固然很让人快乐、充实,但是终究人会慢慢习惯,适应,挑战会随着毕业、项目结束而终结,新的体验会随着次数增多而变得习以为常。其实归根结底,人需要什么东西让自己专注,兴奋。否则就要面对平淡和抑郁。以及性冷淡。
    片子分为前后两部分,抑郁中和抑郁结束后。我会发现抑郁中的Abe更加生动、有魅力。而杀了人的Abe整天嘻嘻哈哈像个傻子。所以,抑郁也不是完全的坏事,起码,它让人看起来,不那么盲目乐观,缺心眼。但女主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过于理性毫不浪漫的状态。她喜欢Abe,更多是因为,衣食无忧的中产阶级小姐突然发现忧郁的魅力。我也不知道一个看起来毫不忧郁的人为什么会喜欢Abe,或者说,也就仅仅是一种喜欢吧。伍迪艾伦并不善于呈现爱情的美好,他的片子里的爱情,都显得十分平常化。但他很善于捕捉日常的人的心理体验的变化,而且拿捏的十分巧妙。
    开片手法很简练,几段对话场景,就已经把主要人物勾勒的很生动了。而且毫不费力。中间过度铺垫几场戏一波叠一波直到最后实施计划,很稳。亮点和高潮当然是要谋杀女主那一段,尤其是配乐基本已经到了最大音量,可笑的是,那竟然是现场,背景里面还有人们七七八八说话的声音……他是不想把任何东西严肃的说,或者他也不相信严肃的、呆板的说教或者烘托、渲染、煽情。这也就是伍迪艾伦独到之处吧。
    关于这个片子的结尾,荒诞,带着嘲讽。但却让人反思,一个空虚抑郁的人,他费尽心力想要回到正常状态的挣扎、盲目和可怜可悲之处。抑郁和快乐并非相对,你曾经感受到过多么强烈的快乐,你的抑郁几率就有多大。晚上在雾霾里走回家的时候,我还在想,人活着不就是在消耗这浑身的生命力吗。当你生命力满溢却挥霍不出去的时候,就会很抑郁。
    要紧事还是赶紧遇到自己着迷的事情,着迷的人,着迷的风景。但谁能那么幸运呢?

     5 ) 满腹经纶,一肚牢骚——伍迪.艾伦新片《无理之人》前瞻

    满腹经纶,一肚牢骚 临近北美暑期档尾声,《终结者》和《蚁人》的热度刚过,《碟中谍5》和《新神奇四侠》又上,在被大片连番轰炸的院线里,有一部电影的海报上,既没有火爆的背景,也没有玩命儿的动作,更没有明星的露脸。画面中只有一片看似平静的大海,远景下的一位中年男子背对大海而站,立足于坚实的海岸之上,手中紧紧地握着酒壶一枚,眼神笃定的注视着前方,像是头也不回的背弃了这片汪洋。 海报下方大大的写着片名《IRRATIONAL MAN》Writen and Directed by WOODY ALLEN。这样简洁的画面,配上这样简单的文字排版,加上左上角,画面光源处罗列的,被闪耀的海浪衬托的四位主要演员名单:杰米·布莱克利,华金·菲尼克斯,帕克·波西,艾玛·斯通。老爷子就这样,又为我们带来了一段充满哲思的故事小品。 这部影片继嘎纳电影节展映后,7月底在多伦多地区,仅是小范围上映。赶上周二的下午场, 影院里坐着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黑漆漆的影院里,炯炯有神的盯着幕布,津津有味的品尝这道,每年一度的,艺术与思辨的盛宴。 (以下内容涉及轻微剧透) 关于整部电影的观感,还是要回到这张看似没有设计,但却用一个镜头画面,表达了全片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状态的宣传海报,不得不说,实在是高明之举。片名的《无理之人》,已经点名了本片的主人公:Abe,是个无法用道理言说,甚至有些荒谬的人物角色。作为一名哲学系聘请来的教授,学问虽高,威望不减,但是人到中年,对生活态度之消极,表现为终日喝着总也喝不够的酒,写着总也写不完的书,平日里挺着个大肚子,在校园里晃来晃去。 这样一位满腹经纶的人,内里却是一肚子牢骚,愤世嫉俗的混日子过活。一边在课堂上教着哲思理论,一边在私下里念叨着生活的无趣。这样一位顶尖的知识分子,已经将生活的本质看的过于透彻,注定是个孤独的男人,孤独到背弃了人生所有的热闹,坚定的站在原地,什么都不去追求,不追求名利,不追求金钱,也不追求情爱,就这样默默的等待,等待着每日被酒精迷醉,被生活蚕食。 这样的中产阶级在伍迪的笔下,角色从形象到对白都十分坚实,无论是将他归结为中产阶级的极端典型,还是透过他揭露中产阶级的通病,影片通过将两个极端,极端纯粹的哲思和极端消极的态度,同时放置在一个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上,为观者带来了一系列趣味的碰撞和鲜活的对比。 而就是这样的一位“无理之人”,影片中通过女主角的出现,由艾玛·斯通饰演的Jill,一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女大学生,生生用自己的主观意念,为这位在她心目中才华横溢的哲学导师,解释通了他的一切。从不羁的态度,消极的行为,到近乎疯狂的举动,都是源自于他年幼时期所经历的创伤和婚后经历的背叛,总之在她眼中,那都是生活的错和别人的错。 而片中的女配角,由帕克·波西饰演的Rita,先是为爱慕Abe的女性们打了前哨战,结果却碰了一鼻子灰,同时铺垫了Abe对情爱和性的无感。而这里也让人们看到Abe本身的矛盾,虽然对一切提不起兴趣,但是他却从不说不。无论是对自己送上门来的女同事,还是主动邀约的女学生,还有自己并不想去参加的Party和自己本不想偷听的邻桌对话。也正是这样的不拒绝,让他碰到了自己预言中的:“上帝会给每个人的那一次机会。” 于是,剧情从两条截然不同的女追男爱情戏,直转急下,开始了调侃式的犯罪喜剧路线。全片在《The ‘In’ Crowd》的爵士韵律下,Abe突然从百无聊赖的生活中被惊醒,发现竟然有一件,法律有局限,而舆论正义需要伸张的事情。他觉得这是上天的使命,他的生活突然有了动力,他的存在也有了意义,于是一个高智商的犯罪分子就横空出世了。 这里既有对现实社会法律与正义的鄙夷,也有对自我意识膨胀和轻视旁人的抨击。故事的最后,Abe只看到了眼前上帝给自己的机会,却忽略了上帝也会给每个人一次机会。虽然Jill最后化身为正义的代表,嘴脸让人莫名的憎恶,但是,她也只是拿到了本应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宝贵的机会而已。 这样一位负面情绪爆棚的男导师,遇到了这样一位天真烂漫的女学生,当理性哲理遇上无脑爱情,当法律局限碰上舆论正义。到底谁胜谁负,中间又会有怎样的诙谐与火花。导演兼编剧的伍迪.艾伦总是能先让观众跟着主人公的话痨式旁白跌入沉闷的谷底,看似难以解扣的难题,突然间被一颗刻意外的石子激起千层浪,让人的内心像失而复明一样,找到了乐观的出口,开始重新看待生活,再次转身面对生活,忽略那些丑陋,贪婪,自私与无趣的真像。 可惜有些人就是学不会,当生活欺骗你的时候,你也要学会欺骗回生活。短暂的回归并不代表就此改变什么,无理的价值观和行为,注定了他的孤注一掷,早晚会被生活的汪洋吞没的结局,只不过一切来的太突然,太荒谬。那一刻,所有人为之一惊,张开了下颚,久久不能闭合。这样的一部戏剧小品,着实令人玩味。 伍迪老爷子每年的产出,即便被媒体和观众评说不一,但是他依然逍遥自在的写着自己的故事,拍着自己的电影,全然不顾舆论的左右。对他来说,每年一部这样的作品就是每年一次的工作,例行公事,并没有奔着绝世经典的力作而苦大仇深的绞尽脑汁,而是早就看清了经典之作的天时地利人和。所以想必他也是在继续等待着自己的那一次,上帝给的机会而已。也许下一部作品就是了,所以,为什么不继续拍下去呢?而我们又为什么不继续看下去呢? 2015年8月9日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6 ) 并不存在的有理之人

    伍迪艾伦用片子里的前三句问句讲完了整个故事的动机和寓意:

    1,「康德说,人类的理性,总被无法解决也无法回答的问题所困扰着。好吧,所以,我们这到底是在说什么?道德?选择?生活的随机性?美学?或是谋杀?」

    好吧,开头就把本片的剧情归纳总结了一番:

    a.人们对外,用理性语言输出的道德理论,并不一定是人类这个复杂的生物存在真正的约束自己的道德标准,当真正的抉择时刻来临,与头脑中理想中的有理之人相比,细胞核中亿万年来刻录下的生物本能往往才是最终的胜者,人类能做的选择又到底有多少自由度呢?

    b.无论《赛末点》中的那枚戒指,还是本片的那把手电筒,都是伍迪艾伦人生充满了巨大偶然性这一观念的具体化物。没有人能完美控制世界发展的每一细节,毕竟休言世界,无助的人类甚至连自己的情绪、欲望和所思所想都无法自主掌控(有些人可能还要每周借助心理医生这个外力来辅助,来让系统不至于蓝屏崩溃死机);

    c.哈哈接下来的确是要讲一个关于谋杀的故事。

    2,「我觉得Abe从一开始就疯了,是因为压力吗?还是愤怒?或是对其所见的生命中那无限的苦难感到厌恶?又或是他对这毫无意义且日复一日的生活方式感到无聊?他太有意思了,而且与众不同,而且特别好聊天,总能用寥寥数语让话题扑朔起来。」

    第二句话一来是在讲Abe的动机,这些问句其实都是陈述句。

    二来也是在解释女主迷恋上Abe的原因———存在主义者的身上那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神秘感和浪漫主义形式总是能获得文艺女青年的青睐。

    3,「从哪开始呢?除非你真的触及底线了,否则存在主义者,永远不会觉得发生了什么事。」

    某种程度上,伍迪艾伦电影中所有批判,都是自我批判,所有嘲弄,都是自我厌恶。本片中哲学教授的存在主义观念,也是伍迪艾伦自己人生某一阶段所奉行的。他自己曾经(兴许现在也仍旧是)就是那个无理之人,不考虑责任和后果,靠自我当下的冲动去行事。所以围绕着电影主角和伍迪艾伦的,永远有各式各样的桃色花边,他们在瞎搞面前毫不犹豫,抓紧人生短短十万日,不错过任何一场欢愉,不管对方是自己的学生还是养女,也不管是做爱还是杀人(哦,现实中的伍迪艾伦还没有无理到杀人的程度)。

    除非真正触及到了底线——女主不能接受Abe真的杀人了,米娅法罗也不能接受伍迪艾伦真的对自己的养女做了什么。

    而存在主义者即使此时,也总能为自己的错误,编出一套一套的理论来圆。

    可是,对于一名存在主义哲学家,要是没有了生活的冲动,没有了勃起和还没到过的远方,这样活着又还能有多少快乐和意义呢?

     7 ) 谷阿莫的建议

    如果你也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无趣
    觉得自己好像很努力却无法影响世界
    那我建议你可以先拿自己存的钱
    白手起家开个公司当个小老板
    然后想办法养活一些员工
    保证很刺激
    接着继续努力
    让自己变成大老板
    养活更多员工
    这样你就背负很多人的家庭
    影响很多人的死活
    再来公司大了,有了资金
    就开始也能影响政治
    影响政治你就等于影响国家
    影响国家你就会因为外交而跟别的国家接触,等于也影响别的国家
    影响别的国家你就等于间接影响世界了
    所以别再那么无病呻吟浪费时间
    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挑战的啊
    还不快上

     8 ) 发生

    伍迪艾伦可能自身对哲学有一种幼稚的期望,觉得它是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介入现实世界,或者希望它能够解决一些自身困境的问题。事与愿违的是,可能这种活动反而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
         
        主角在说,他想写一本关于海德格尔与法西斯问题的书,然而却毫无头绪,可能这本身就是导演对哲学的一种失望。在男主角真正地犯下法西斯罪行的时候,他又突然找到了一种行动和生活的动力,思如泉涌。海德格尔与纳粹的关系,正如同杰昆杀人一样。有某种对称,不同的是海德格尔的哲学完全不是纳粹的(这种否定更加深了这个事件的复杂性),而杰昆在片中表现出来的幼稚哲学观念却存在着某种极端。

        巴迪欧在恐怖袭击中说过这么一句话,大意如下:当今的问题不仅仅是穆斯林的,而是整个资本主义和企业统治的,然而这就意味着从新思考一种共产主义(因为这些穆斯林在利润机器中是没有位置的,他们是无用之人)。这听上去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思想家的天职不就是和不可能做无限的斗争吗?从哲学这个概念的诞生上,也就是Φιλοσοφία,σοφία指的是智慧,Φιλο的意思是朋友。哲学家从来就只是智慧的朋友,哲学家要干的无非就是“理解”,理解他的朋友,而利用他的朋友做些什么这不是哲学家的本质工作。回过头来,作为一个哲学家来说,他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对不可能或者难题的信仰。
     
         然而,杰昆在遭受失败之后,把这项事业贬低为一种消遣和慰藉。比如,他说康德构造的道德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差的太大。显然这只是他由于自身的困境而对哲学的失望而已,他同样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把自己从事的反思工作当做一种可以操作的客体来运用——如果无效,那它就是一通鬼话。这本身就是反哲学的。
        
         男主角非常信仰偶然和随机性,帮助他走出这个怪圈的也是一种随机性——偶然听到一个离婚家庭的对话。这加深了他对自己理论的信念,他认为就是这种偶然,或者说是一种理性的狡计,加深了事件非同一般的意义。于是,这里有一种非常矛盾的观念:男主角没有做到一个哲学家应该有的,对不可能的信仰,或者说他的信仰被现实打败了。但是,他却依然有着对偶然的信仰,这种偶然和前者那种哲学家对于的不可能的信仰,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奇迹的信仰——他拿着左轮玩俄罗斯转盘,不管死没死,都是一种奇迹,这就和尼采的骰子一样。然而,他遗忘了前者,而觉得后者是非同一般的:这件事是一个机会,帮助我重新找到一个生活的意义。

        这样的错误无数哲学家在认识论上犯过。男主角其实是把自己的事业孤立在生活之外(前面已经说过了),而生活在这种孤立产生的畸形观念之下:两种偶然的断裂。这和笛卡尔到黑格尔之间的哲学家做过的事情性质上其实是差不多的——完完全全先设置了一样东西,从而证明有一个“世界”是作为现成的,而独立于它,外在于它。这个错误在本片的体现不完全就是:我信仰偶然,但我不相信不可能。所谓偶然和不可能都是殊途同归的。

       他既然都说出海德格尔的名字了,那是不是该注意一下《sein und zeit》第一篇,第六章的第四十三节a里,海德格尔写了同样意思的的两句话:“Der 'skandal der philosophie' besteht nicht darin,daß dieser beweis bislang noch aussteht,sondern darin, daß solche beweise immer wieder erwartet und versucht werden.”(哲学的丑闻不在于完成这些没完成的证明,而在于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尝试它们)

      以及:“Dergleichen Erwartungen,Absichten und Forderungen erwachsen einer ontologish unzurreichenden Anstezung dessen,davon unabbhängig und 'außerhalb' eine 'Welt' als vorhandene bewiesen weden soll ”。(类似的期待,目的和要求却产生了一种本体论上,毫无理由地设置的一个东西:应该证明有一个现成的“世界”是“外在”和独立于它的。)

      正是因为生活,使得主角把哲学和日常生活做了一个对立,觉得它是一种外在于生活的某样其他事物(那种对思想断章截句的抽象误解),并且毫无用处,只能以一种特别畸形的存在主义方式去思考实践生活。

       哲学本身就是一种问题——我们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它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杰昆在观念上的矛盾又深刻的影响到了他在实践上的矛盾:在观念上,他感受到了的无力,于是只能用一种极端的办法来解决。
      
       这和当时希特勒上台,德国半数知识分子加入纳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施密特在为法西斯政权辩护的理由就是:这种例外状态是可以和法保持一种最基本的关系。从而调解魏玛共和国作为民主政体的失败。杰昆这样子走上歪路的知识分子,实际上内心里就是有一种虚无主义作祟,并且以自己畸形的理论去尝试着调和这种极端。这就和施密特把例外状态纳入到法的范畴中一样。(后者的尝试显然深刻的多)
      
       他觉得对于难题来说观念已经无能为力,只剩下这种极端行动,这和纳粹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是一样的,屠杀又变成了一种现代人的畸形逻辑。

       “存在先于本质”,如果存在是一个动词的话,行动就成了首要的东西。回忆巴黎的五月风暴,布朗肖这样描述了群众的运动:“它不是一个简单地夺取权力并用某个别的权力取而代之的问题,不是占领巴士底狱或冬宫,或占领爱丽舍宫或国民议会,或所有不重要的目标。它甚至不是一个推翻旧世界的问题:关键是让一种可能性显示自己,一种通过让每一个人欢欣鼓舞的言论自由,在博爱当中恢复一切平等权利的——超越一切功利主义得失计较的——共在的可能性。”
      
       五月风暴又表现出了一种让人焦虑的自由,这正和主角的焦虑一样,无法为自己的生活找出养料养活自己对智慧的信仰,从而导向一种探索“可能性”的幼稚尝试,这在实践上的后果,值得深思。然而在这里,导演用坠落消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但不管任何一个流派的知识分子,真正重要的是自己追随的理念,能够在任何困境中给予自己勇气,而不是像本片可笑的主角一样。

     短评

    喜歡woody allen每次在劇本上的大膽與細膩。雖則故事類似《賽末點》,但這次卻嘗試用兩個人的vo敘事,表面上Emma Stone是第一主角,一頭一尾串起;實際的第一主角卻是Joaquin Phoenix。Emma Stone的故事中Emma擺脫危機,獲得成長,正常不過,是happy ending;而在Phoenix的故事中,結局則成了反高潮。

    8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以“反讽”方式来探讨严肃命题,效果确实很赞;与洪尚秀的迥异在于伍迪·艾伦毫无遮掩地表露这种娱乐性。

    9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他再一次重申了他在Match Point的觀點,運氣決定你上天堂或下地獄,人生轉折就是機運與偶然所推動,哲學不過是打嘴砲的工具。什麼都諷刺了一點,但都不深入,感覺他近幾部甚有疲態

    14分钟前
    • 裘笛
    • 还行

    “罪与罚”—轻松版的赛末点,对于一知半解的人哲学总是危险的。不过也因为这点,真正哲学教授是不会有如此天真行动,当然他们首先都怂。

    19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人啊,反正就是要摧毁别人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呗。

    20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完蛋了我竟然觉得应该把女学生推下去,然后和荡妇去欧洲啊……请康德拯救我

    24分钟前
    • 4cats
    • 推荐

    舌尖上的哲学,酒杯里的文化······所谓的知识分子,借助于话语的修辞,游离于现实之外,却无时不刻自我禁锢在意义的樊笼之中。

    2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推荐

    真的很牛逼,能拍一部没有一个角色讨喜的电影。

    33分钟前
    • 我对你的无语简直能沉默整个宇宙
    • 推荐

    教授Joaquin(。。)通过哲学思考(以及把妹)了大半部电影悟出了合理犯罪的道理,但是我不想管那些,听老头的各种机灵话就够,一个半小时嗖地一下就过去了。石头真的已经开始完全搭入了老头的节奏,眼珠滴溜溜地转,就是各种点子,衣服一套套地换,真是夏天最美的风景线啊~~

    3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伍迪·艾伦的电影世界里,一群中产阶级不仅爱情活在理论的可能性里,连犯罪也是,理论上解决了,现实的层面上还是流于理论上。我只是特别好奇,华金·菲尼克斯的肚子是真的吗?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老头儿绝对是被石头妹的腿给迷住了。凤凰的肚腩好评。电影到了30分钟的时候才进入正轨这个前戏有点漫长。起了杀意之后才开始好玩。外国佬真是实诚。下毒这个事情我也想过,哪用得着山埃啊。后面的收尾又太仓促。暗黑感总差了口气,没玩尽兴。女主的人设真是想糊她一脸。PS:根本上升不到哲学吧这个设定

    42分钟前
    • 小斑
    • 推荐

    轻松悠闲,一个玩脱了的“赛末点”,以哲学之名把小资们又涮了一遍。话说伍迪老爷子近几年这么高产也不是个办法啊,就好像琳琅满目的菜式,但每道只有六七成熟就端了出来...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伍迪艾伦随便说点啥都是牛逼本人

    47分钟前
    • 顿河
    • 力荐

    伍迪艾伦有三宝,犯罪,出轨,绿茶婊。

    50分钟前
    • 李拾肆
    • 推荐

    伍迪.艾伦这回拍的很希区柯克——谋杀与爱情。尤其是在借鉴了《辣手摧花》,不仅饭桌上研究“完美谋杀”是借鉴《辣》姐夫和同事的谋杀讨论;吉尔愈加怀疑卢卡斯也是学习《辣》小查理怀疑大查理;结尾那段电梯凶杀戏更加肯定了我的想法。影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华金·菲尼克斯的肚子!

    5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哈哈哈赞!简直完美融合了谋杀戏和幽默感,一个重生的woody!狠狠地把美国欧陆哲学家黑出了翔哈哈哈,在我看来所有法式浪漫主义+存在主义形式爱好者都有高于平均水平的谋杀倾向,因为对自己所思所想的东西是不严肃的,而骨子里是听命于自己的身体激素。至于那个误读康德的段落更好体现了浮于表面的危险

    54分钟前
    • sirius_flower
    • 推荐

    一般来说,当你能够从伍迪艾伦的某部电影中提炼出一道主线时,这部作品往往是平庸的。伍迪的精髓在于人物的混沌,而非决策,最厉害的角色往往不会有任何行动,他只需杵在那儿,耍耍嘴皮子,都会让人不由拍案叫绝。唯一的例外是赛点,因为赛点够冷,冷的都不像是他拍出来的。

    55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和赛末点的内核完全一样:人生不过是个俄罗斯轮盘,你永远不知道运气站在哪一边。对知识分子的调侃依然在,只是相比丢出的“存在主义”命题,既没深入探讨也没干脆利落地讥讽,老头真是日渐温和。结尾太弱了,但即便这样依然无法否认其叙事的超能力,看的过程还是很享受。

    60分钟前
    • Lycidas
    • 还行

    三星半。如果最后死的那个妹子,我给打五星。

    1小时前
    • 陈哈
    • 推荐

    人物塑造太到位,如果不是这个结局我可能会给五星。

    1小时前
    • L'automne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