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爱情片 打开心世界

    打开心世界

    评分:
    0.0很差

    分类:爱情片美国2020

    主演:凯瑟琳·沃特斯顿,凡妮莎·柯比,克里斯托弗·阿波特,卡西·阿弗莱克,卡丽娜·齐安娜·格拉西姆,丹尼尔·布拉姆博格,约阿希姆·乔巴努,詹姆斯·朗肖尔,桑德拉·泼萨内科豪斯,安德烈娅·瓦西里 

    导演:莫娜·法斯特欧德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夹缝中活着,小春

    • 更新HD

      弗兰克和洛拉

    • 正片

      春光乍泄

    • HD中字

      单身汉1999

    • HD国语

      明月祭君心电影版

    • HD中字

      死在西部的一百万种方式

    • HD

      梦境2024

     剧照

    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1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2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3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4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5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6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16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17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18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19打开心世界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美国东北部,艾比盖尔(凯瑟琳·沃特森 Katherine Waterston 饰)和丈夫戴亚(卡西·阿弗莱克 Casey Affleck 饰)在这里经营着一座农场,繁重的农活让艾比盖尔和丈夫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不久之前两人的女儿因病去世的事件也让这对夫妻之间的感情更加的疏离。  某日,农场里来了一对小夫妻——塔利(凡妮莎·柯比 Vanessa Kirby 饰)和芬妮(克里斯托弗·阿波特 Christopher Abbott 饰),塔利的处境和艾比盖尔差不过,在家庭中也处于弱势的地位,她因为无法怀孕而遭到丈夫的冷待。两个内心里伤痕累累的女人一拍即合,很快就培养出了真挚的友谊,这友谊随着时间渐渐发酵,散发出了爱情的醇香。

     长篇影评

     1 ) The New World Is Yet To Come新世界未来到

    “The New World Is Yet To Come ” 这大概是最能表达我对本片感受的一句话吧。 《打开心世界》看完了, 思绪万千五味陈杂。 影片以盖布瑞拉第一视角和大量旁白, 讲述一位19世纪初美国偏远地区穷苦农妇的生活,和内心渴望被爱、被改变的期待。 盖布瑞拉善于文字表达,早早嫁作人妻,每天按部就班做着“妻子应该做的事情”。 塔莉和丈夫搬到盖布瑞拉附近,是位不愿承担丈夫所说“妻子应做之事”的美丽农妇。 塔莉问她为什么嫁给丈夫的时候,盖布瑞拉回答:他人虽不长情,但人很深情。 这就埋下了她丈夫可以陪着妻子坐3天3夜马车去见她妻子担心的女人之伏笔。 虽然夫妻两人每天没什么话可讲,可她丈夫还是不会离开盖布瑞拉。 塔莉的丈夫则是一位小肚鸡肠疑心重的男人, 这也预示着这是一出悲剧。 塔莉丈夫用日记无比详尽地记录自己妻子出去时长和谁见面,还会告诉塔莉“隔壁村庄有人用毒药毒死妻子”的信息我就猜到塔莉估计会BE。 当看到塔莉和丈夫不辞而别搬走, 盖布瑞拉给塔莉写信最终被塔莉小心眼丈夫发现还大声朗读那份爱的倾诉信后, 我气得骂了句脏话! 塔莉和盖布瑞拉的感情被塔莉丈夫发现, 塔莉被丈夫毒死.... 盖布瑞拉找上门发现塔莉死的哭泣, 还有最后盖布瑞拉像失了魂的每日流泪都让我难过不已。 我也在这些台词中得到了之前不理解盖布瑞拉和塔莉彼此产生爱意的原因。 塔莉的旁白解答了一切: 和一个在一起可以让自己快乐、舒服、产生共鸣的人在一起才是爱。 我太喜欢她们对于羞涩内敛喜爱的用词描述。 虽然没有《烧女图》和《菊石》的爱那么热烈,但都非常真实把“本过着平凡普通生活,突然有个人闯入自己世界”的惊喜、爱恋、仰慕、共情描写出来。 其实,有些对话太过于晦涩难懂, 当时男权主义背景下农妇们的爱只能躲躲藏藏。 不过,我挺喜欢塔莉低沉声音和橘色金发的。 可惜,塔莉已死,盖布瑞拉会永远活在悲伤之中。 The New World Is Yet To Come.

     2 ) 我爱你,这是命定的劫难

    阿比盖尔很孤独。

    她的孤独不是因为失去女儿——悲伤顶多只是加深了这种孤独。她的孤独源自于无人能懂,源自于与众不同。但她也不是一个激进抗争的人,她只是在一日一日看似认命的平静生活中暗淡疏离。她的心不为什么而跳动,她只是活着,尽一个妻子的责任,和周围人一样的生活,重复和上一辈一样的生活。

    然而塔利出现了,这是阿比盖尔生命里的光。她无法抗拒这种吸引,她假装不在意但其实无比煎熬的等待着塔利的来访。她的脸上出现笑容了,她的心开始生机勃勃的跳动了。

    而对塔利而言,阿比盖尔的吸引力也是毋庸置疑,不然她不会一次次来访,不会控制不住向对方坦露心迹。这一段真是好甜啊。多好啊,我爱的你,正好也爱着我呢~

    可是爱有多深,喜悦有多强,最后的永诀就有多伤。

    阿比盖尔抱着塔利发出绝望的嘶喊,过往所有的水乳交融欢愉爱意一幕幕从眼前掠过。她的爱。她的光。她人生的希望。从此天人永隔。爱过再失去,是人间至痛。我忍不住想,将来的人生,阿比盖尔要怎么活下去呢?失去所爱是心脏上开了一个填不满的黑洞,往后余生,她还如何能退回到死水一样的生活?还是说,要靠着咀嚼回忆,来应对苍白的未来?

    无论哪一种,都太痛太痛了。

    女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真是太糟糕的事。塔利这样性格,在芬尼这样的男人手里陨落几乎是一种必然。他们糟糕到透顶的婚姻要么会毁掉塔利的灵魂,要么就是她的性命。我甚至庆幸,还好她还曾拥有过和阿比盖尔的美好爱情。

    我只希望时间可以愈合伤口,至少让时间能够稀释痛苦。

     3 ) 想像不曾離去的春閨夢裡人:細談小說與電影改編

    小說與電影改編

    原著裡,Tallie出場比較平淡。不曉得她什麼時候搬來,但是她的狗在1月8日先在鄰居來往道路吠聲引起注意。1月15日Tallie同樣是為了避開Finney殺豬氛圍,不經意拜訪Abigail。好像這段情事是意外地逐漸發生。

    所有電影回眸一望都是重要行為語言

    電影把Tallie出場往後延到2月3日,她坐在搬遷的馬車上與Abigail對望,暗示神秘連結已然存在。從季節意義來看,苦寒一月份交待Abigail與Dyer生活方式、喪女悲痛,以及她寫筆記的由來、遺憾沒有喜怒哀樂可以紀錄。等到2月10日Tallie便從雙層樓房走出,從山路往下走到Abigail住處,此時積雪半融與綠色草地交錯,也代表心境開始轉換。

    這段山路取景角度非常神奇,難得在電影中可以讓主角看著心愛的人從開闊遠景慢慢走來與逐漸遠離,這樣盼望實在太糾心了。

    第一次來訪,積雪半融

    兩位主角在書中相會次數不算多,Abigail對於Tallie莫名的心動感覺,全部集中在原著1月15日初訪紀錄。

    她只是撩撥頭髮

    電影將書中整段由外而內循序分散到其他會面:

    • 例如片中2月10日第一次接觸,Abigail提到Tallie散發玫瑰與紫羅蘭的容貌,令她不好意思直盯:In the winter sun though the window, her skin had an under flush of rose and violet that disconcerted me until I look away.
    • 片中2月17日一起拔雞毛,觀察Tallie說話方式,對方想要聊得更深入:Her manner is calm and mild and gracious, and yet her spirits seem to quicken at the prospect of further conversation with me.(藝術電影常用人物裸露來形容無所隱瞞,本片此刻不適合褪去衣服,或許用拔掉雞毛來象徵想要獲得真心話吧。)
    • 片中2月25日,Abigail獨自擠牛奶,意識到兩人有特別情愫: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going on between us that I cannot unravel.

    在兩人交往過程,Tallie大部分是主動者,電影表演方式更突顯她的行動。片中2月17日一起拔雞毛之後,Tallie詢問Abigail與Dyer相識過程。Abigail吐露Dyer並不是符合理想伴侶,但只能硬著頭皮繼續相處。說完Tallie輕扣Abigail小指,背景是壁爐火光如愛之烈焰。

    壁爐火光常代表熱愛

    但在原著,這一段「靈感」出自書中1月22日,Tallie初訪一週後未再現身,像是Abigail內心獨白,在最後寫道And so our hands were joined if our hearts no yet knitted together. 好像是指她和Dyer有手牽手但沒有心連心。然而在電影不談Dyer,轉換成Tallie輕扣Abigail手指,強調兩人才是交心伴侶。

    電影在Tallie輕扣小指後,緊接著就是Abigail婉轉拒絕Dyer求歡。

    Abigail的生日禮物是Tallie與Dyer一場競爭。Abigail在原著想要的是字典,Dyer並沒有任何批評。Abigail在片中一開始就指明地圖集,還被Dyer消遣一下。Tallie在原著與電影都以地圖集作為禮物。誰能獲得芳心,高下立見。

    Abigail生日當天,原著與電影都提到Tallie鞋子浸水,脫鞋後Abigail親手為Tallie取暖。不同的是書中的Tallie居然經過一大段對話還能神色自若接受Abigail服務,並一度閉眼享受按摩。電影劇本比較了解暗戀者的緊張情怯,Tallie很快就把腳收回。

    Tallie一度不敢置信Abigail要摸她的腳

    生日之後出現一場冰風暴。原著裡人物只能躲在屋中,擔心天氣預報和憂慮存糧。Dyer向Abigail倒述小時候經歷大地震,恐懼久久不散。Abigail憐惜他,兩人同床共枕拾回熱情。

    導演在這段另外發揮,予兩對夫妻深深同情。片中Dyer冒著風雪將牲畜趕到穀倉,受阻無法回家。還好Abigail綁著繩子,循線救回Dyer,於是命運共同感促成他們拾回熱情。Tallie則是前往Abigail家半路遇風雪折回,途中逃離可能遭受性騷亂的遮蔽處,冒險回家嚴重凍傷,Finney就算是壞人,也急著救回妻子。

    冰風暴三個星期,Abigail以為再也不見Tallie蹤影,沒想到她出現了。書中3月4日描述Abigail內心衝擊:When she arrived my heart was like a leaf borne over a rock by rapidly moving water. 同一天也寫出她在Tallie離去時依依不捨:as if she were in full sail on a flood tide while I bobbed along down backwaters.

    電影改用3分半鐘的影像描述兩週時光堆疊上述兩句話的重量。片中Tallie於4月10日再度出現。鏡頭已變成一片青山,Abigail看著Tallie從山坡緩步走近。

    盼到人來,悸動之心如落葉被急流沖向岩石

    接著Tallie來訪頻率,不再是書中一週又一週,而是每隔兩三天,兩人弄毛線圈、擠牛奶、坐看夕陽、曬衣服、併肩漫步⋯⋯顯出感情不斷升溫。

    這可能是大家嚮往的退休生活

    最後到了片中4月22日,Abigail看著Tallie背影,道出她的依依不捨。

    目送背影,她乘風疾去,我越退越遠

    這段3分半鐘影像還有更重要的任務是烘托三天後已到臨界點的告白。原著是Tallie出現後一週即告白,電影醞釀手法相對細膩。

    書中3月11日對這場告白處理得有點曲折。前面寫了很多其他事情,最後突然寫到在微小燭光下回憶Tallie來訪,氣勢較弱。此段電影劇本大幅改寫,彰顯Tallie力量,也讓兩位主角大秀演技。

    告白之路

    片中發生於4月25日,這天鏡頭反過來隨著Tallie下山走近Abigail家中,一路跟著背影進入廚房,再像男主人般坐在椅上。Tallie胸口明顯起伏,好像呼吸急促,等到Abigail回神,她直接破題:Every morning I wake up and I think that I never want to be far from you.

    看到Abigail沒有同樣反應,只好開玩笑自己寫了詩”O Sick and Miserable Hearts, Be Still”。

    小說沒有這種現代告白:我每天都不想離開你

    其實書中Tallie沒有直接破題,但是無緣無故提到這首詩暗為告白楔子。

    Abigail把話題轉到自己從未實現成就大事的期望,長大後只是庸庸碌碌。Tallie把話題引回,質疑想要感受成就、滿足、喜悅的期望,能不能此刻在我們身上實踐?在Tallie追問下,Abigail承認兩人親密的感覺達到別無所求的滿足。

    下一段吻戲大概在女女電影可以排名前幾大佳作,很難得看到吻戲不只是單純角度和動作,而是欲語還休百轉千折。Vanessa Kirby努力壓抑的下顎搶盡鏡頭。

    下顎搶盡鏡頭

    電影演出效果較原著青出於藍,比較一下原文描述:

    She leaned forward and offered me her lips kiss and then turned her cheek, which I then kissed instead. I asked why she hadn’t done as she was going to do, and she had no reply. So I took her hands and then er shoulders and, with our eyes fully open, brought my mouth to hers.

    原著與電影都用連三次Astonishment and joy表現Abigail感受,但要配上Katherine Waterston雙手敞開仰臥長桌,才算傳達極致喜悅。

    Astonishment and joy

    一般觀眾可能不會注意,片中日期突然從4月25日一下子跳到5月30日,最後如何補回這段缺頁歸功於導演創意。

    場景突然變成風光明媚日頭高照。等到只留兩人同處,馬上激烈擁吻。Tallie直接結論兩人親密關係能夠利己利人幫助農莊三贏:I believe that intimacy increases goodwill⋯⋯Won't our farms benefit from that? Won't our husbands? 後來畫面切到Abigail獨自裸身在床,暗示兩人已有肌膚之親。

    書中沒有這種尺度

    書中在告白兩週後,雙方才會面。一見面並沒有激情四射,而是先討論的是彼此的感覺,這是什麼樣感情,該如何應對⋯⋯雙方處於摸索狀態,後來Tallie便提出那個利己利人的歪理緩解焦慮。她們當時沒聽過針對女同志的批判,對於同性戀情並不感到羞恥,也不存在道德負擔。這天在原著中激情尺度只限於「微微愉悅」:We spent the interval thereafter consoling each other and allowed ourselves some gentle excitement.

    接下來一次會面,電影有大幅更動,加入原著中未曾出現對話,兩人竟然談論《李爾王》,大概是北歐導演神來一筆。

    場景更是綠意盎然,兩人舖席躺臥在大樹下,Tallie下著紅裙,上衣扣子完全敞開,雖然沒什麼動作,畫面傳達濃厚春心盪漾,不像原著都在屋子裡談話。

    綠蔭紅裙,春心盪漾

    片中當天話題大致源於書中4月1日內容,包含Tallie三行詩、與Finney不和以及殺妻新聞。

    最大重點是Tallie認為以前Abigail一直和她保持距離不敢靠近。書中這個話題僅止於Abigail表示現在會熱情接納Tallie。但在片中Tallie繼續追問以前你為什麼不敢接納我?Abigail便提到《李爾王》啟示,樂觀地把牢籠視為保護網,好像暗示Abigail過去用暗戀方式繼續和Tallie見面,現在則可以躲在婚姻掩飾下和Tallie暗通款曲。不過Tallie表明她不喜歡牢籠。可想而知Finney作為她的獄吏,比Dyer之於Abigail,更為凶險。

    片中這一段添加兩人突然聽到樹枝被踩斷聲音,她們沒有看到人影,回頭繼續談話。下一幕就是Finney揶揄Tallie在香格里拉午後時光,暗示Finney已經知情,危機逐漸增高。

    其實Dyer在生日送禮那天就心理有數

    書中一週後,仍不見Tallie人影,a hawk has been using a single cloud above us as its own parasol. 在上空盤旋的老鷹象徵不安,電影還加碼讓Dyer雙手血淋淋處理飛禽。

    Abigail終於一反過去被動,不想空等Tallie,趁著夜色迫近Finney農莊,用單筒望遠鏡察看Tallie安危。這是書中最令我感到激昂段落。

    這一段天氣運用,電影和原著順序不太一樣。書中是在大雨過後,Abigail趁雨停了才去偷偷察看Tallie。片中是察看Tallie之後,雨水落在Tallie往來的山坡路上,Abigail窗戶流下雨滴。一般而言,下雨的場景通常代表劇中人內心落淚的電影語言。

    流淚的山坡路

    Tallie再次出現,她和Finney坐在馬車上,邀請Dyer和Abigail前來聚餐。Tallie不能說話,所以Abigail在書中當天只好紀錄地方新聞。片中則是讓我們看到這輛馬車走在Tallie往來的山坡路上。此刻馬車像是負棺的靈車。

    赴宴之前,電影做了不少更動,讓Abigail憤怒達到最高點。Abigail看到Dyer忙著筆記突然惱火,她想到母親說她做完所有家務,只有在買衣服時才會出現在父親筆記上成為一筆開銷。她感歎女孩還沒成年就出嫁,提前面對人生無盡難題。這段在書中原是聚餐一週後,看不到Tallie所生感歎,不過片中Abigail不再被動,聚餐一週後就採取行動,這種感歎改到赴宴之前,累積Abigail爆發力。

    片中Abigail為了聚餐特別到鎮上購衣(剛好呼應上述買衣才會出現在筆記上的一筆開銷),遇上Manning樓房發生火警,眾人無力滅火,只能眼睜睜看著女孩燒死。Abigail在大火前咬牙切齒,預告Abigail對即將來臨的悲劇同樣無從著力。

    憤怒之火

    其實這個火災出現在原著Tallie告白同一天,反諷的是書中女孩並沒有立刻被燒死,而是被水潑到受寒,罹患肺炎過世。在那個艱困時代,不論如何救治都難逃一死。

    那場四人餐敘,Finney完全展現父權思維和殘忍暴力性格。通常為了長期居留會對鄰居保持和諧形象,如此毫不掩飾,顯示他根本不想再待下去了。席中Dyer和Finney討論到犁鏟,書中只是一句話帶過。片中大段談起鉸鏈式和圓盤式不同,最後Finney詢問你家的比較好用嗎?我不寒而慄,Finney把Tallie視為可以更換的不良工具。

    片中聚餐一週後,Abigail始終等不到Tallie出現,決定單槍匹馬騎去找她,主動發現Finney農莊已經人去樓空,而不是如書中等到鄰居轉告消息。片中Abigail自己向警長報告Finney遷居疑點,也不像書中是由Dyer出面。

    Abigail因為情緒激動,被Dyer施以鴉片酊鎮定。他算是相對溫和的男性,但是丈夫對妻子下藥,現代人都會感到不可思議。可能是因為連Dyer都會用藥物來控制妻子,電影把它延續到Tallie死因,暗示Finney可能用藥過量毒死妻子。

    原著最後轉折是Tallie從新居來信。

    導演另外加碼演出Dyer想要一起讀信,被Abigail拒絕。這封信除了描述Tallie悲慘新生活,關鍵點是提供所在位置。Abigail回信之後,接著就啟程前往探視(其實是救援),這不就是那本地圖集賦予女性行動力的意義嗎!可惜原著是在Tallie死後,Abigail才啟程,動機已經被弱化了。

    片中Tallie收到Abigail回信,電影故意對比Finney不顧Tallie隱私,拿走信件朗讀。書中Abigail來不及回信,那只是她打算寫下的內容,Tallie到死前一直孤寂無助,沒有得到Abigail安慰。

    其實書中Abigail收到Tallie死訊並未馬上動身,她大哭兩天,又被施以鴉片酊,四天後才決定不顧反對探視,Dyer攔阻不成才跟著上路。

    原著對三天路程沒有太多著墨,電影影像處理非常豐富,讓Abigail從柔軟女子變身戰士。Dyer無奈地從床上起身,Abigail俐落整理行囊。馬車進入峽谷,兩旁是高聳綠林。Abigail一向藍衣白衣,這次全身穿著紅色代表熱血沸騰。她內心迴盪Tallie信件,像是強力召喚促她登上征途:do you know what memory it is that I most cherish? It's of you turning to me with that smile you gave me once you realized that you were loved.

    我最珍貴回憶是你第一次意識到我愛你而轉身對我微笑

    此行終點是依舊不假以顏色的Finney。原著Abigail毫無收穫,連Tallie墓地也無從得知。片中Abigail還能看到Tallie香消玉殞最後一面。當她同臥身旁,導演拉出時光機器,一串纏綿悱徹蒙太奇。從告白之後,片中消失六個星期,自4月26日到6月5日,兩人有時天天相見,直到老鷹開始盤旋⋯⋯

    我認為這段象徵愛與死並列的纏綿蒙太奇是近期詮釋最好的激情戲。原著是在筆記上紀錄一段無人知曉秘密情事,電影進一步探索隱藏在筆記沒寫出的激情。

    Abigail回到老家,在書中第一句就是她割傷手,像傷了心。片中Dyer也曾經姆指受傷,那天就是Tallie送給Abigail的生日禮物打敗Dyer的禮物。

    片中有一段Abigail默默發願,如果有機會再接近Finney農莊,要用來福槍把他斃了。書中沒有這一段,因為她在原著性格偏向柔弱。

    書中結尾是 I imagine continuing to write in this ledger, as though this was my life. As though my life was not elsewhere. 好像Abigail只是收斂到筆記裡。

    電影選擇書中另一段作為結尾,更加催淚。原著提到Abigail與Dyer只能貌合神離繼續共同生活。片中Dyer試圖爭取Abigail,她回答 I can't imagine what more we could do for one another...其實這一句在書中是Abigail曾對Tallie訴說。

    片中Dyer和Tallie一起追問Abigail,你沒辦法嗎?

    Abigail拒絕Dyer。

    Tallie則是安慰她:imaginations can always be cultivated.

    最後Abigail與Tallie閉上雙眼,想像不曾離去的春閨夢裡人。

    催生電影

    The World To Come 短篇小說作者Jim Shepard長於從歷史研究發展故事,本書靈感來自他撿到一本年代久遠的農莊記事本,記錄日常的天氣和作物播種收割等雜事,卻在頁面邊緣出現一行字“my best friend has moved away, I don’t think I will ever see her again.” (我的好友搬走,我再也見不到她了)。

    我讀過原著,直覺作者把這段女女戀寫得太溫和含蓄。當時我不太適應這篇文言文風格,而且兩人在書中會面大約七次,其中三次親密接觸其實相當節制,結尾悲劇收場雖悵然,似乎不夠合情合理,不曉得電影公司看中什麼特別之處?

    催生電影第一位推手是Ron Hansen。他專長美國拓荒時代歷史,是The Assassination of Jesse James by the Coward Robert Ford(刺殺傑西 )原著作者及電影編劇,此片讓Casey Affleck(凱西·艾佛列克)演技開始受到重視廣獲好評,當年奪得National Society of Film Critics(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配角。

    Hansen與Shepard相識,想要聯手推出另一部拓荒時代電影,找上凱西・艾佛列克獲得支持。時機正好,他得到奧斯卡男主角之後取得Amazon Studios合約,2017年自組製片公司Sea Change Media。

    事後來看Hansen最大貢獻是將片中食衣住行細節影像化,尤以凱西·艾佛列克所拿古樸削蘋果器為代表。片中主角永遠忙著各式各樣粗活,傳統夫妻關係在艱困環境中彼此煎熬,沒有空間追求自己夢想。

    然而全由異性戀男子發展這個女女戀劇本,在這年頭欠缺女性觀點恐怕引人非議。艾佛列克認真考慮Hansen提議,找來第二位電影推手,自家公司的製作人Whitaker Lader出面整合兩位編劇。團隊努力讓故事更聚焦在兩位女主角,增加相處次數,還原對話和互動。劇本文字非常優美,我發現幾乎都從小說原封不動搬移,當初閱讀原著並無特別感受,但劇本再透過Katherine Waterston(飾Abigail)詩意旁白, 喜怒哀樂在銀幕上鮮活起來,也幫我真正體會原著女性聲音。

    Lader關鍵使命是找到導演。她曾經在日舞影展擔任電影創投業務,因為日舞工作機緣賞識挪威女導演Mona Fastvold首部作品The Sleep Walker,邀請她來執導。

    Mona Fastvold

    這部電影沒有雄厚資金,但Fastvold不願意妥協數位拍攝、綠幕特效、人工佈景等,她堅持16mm攝影機,取景於羅馬尼亞喀爾巴阡山脈,還要求四季變化真實景觀 ,於是拍攝時程變成非常嚴苛的24個工作天。劇組就隨著季節更迭多次來回拍攝。

    取景地點是人煙稀少沒有車輛行駛的森林深處,工作人員得徒手搬運設備,還要避免山區野狗攻擊。山路難行導致Vanessa Kirby(飾Tallie)和藝術指導Jean- Vincent Puzos都扭傷腳踝。Vanessa Kirby第一天就受傷,被劇組揹著移動,好幾場戲改成坐在椅上演出。

    不曉得這部片是否證明Lader製作功力,後來她跳槽大型製片公司Imagine Entertainment獲得專屬製作合約。

    Fastvold很勇於挑戰旁白。它常見於回憶倒述、引用書信、表達內心的古老技巧,被現代電影人嗤之以鼻,貶為偷懶取巧。導演反向操作加重旁白,Abigail不論有沒有和別人對話,常可以聽到她的內心話,甚至壓過對話。這個旁白效果不像有些喜劇用於表達心口不一致,而是突顯Abigail藉由內心世界忍耐現實生活。

    導演從一開始便屬意Katherine Waterston飾演Abigail。導演認為她能詮釋隱藏秘密。她很喜歡這部劇本,希望等她生完小孩來接演。Waterston內斂演出完全符合角色性格。有些人會訝異她在最後一段纏綿蒙太奇出現胸部激突,其實只是育兒哺乳的附加效果。

    選定Abigail之後,要尋找相反特質的Tallie。導演看中Vanessa Kirby,因為她有種嬉戲精力,能掌握幽默時間點,具有控制權。為了從蕭瑟冬季突顯Tallie,化妝師Gemma Hoff將她髮色染紅,還加上一點雀斑。對Abigail而言,紅髮的Tallie就像春天來臨。

    原文發表於 //www.orange-review.com/2021/03/the-world-to-come.html

    Katherine Waterston攝於錄音室

    Vanessa Kirby攝於錄音室

     4 ) 被导演打了一闷棍,看完揪心不已

    不推荐这部影片,因为导演略显残忍。僵硬泛青的尸体,撕开了观众的心。眼见着灵动美丽的爱人被一步步剥夺生命,而观众和女主一样无能为力,这么沉痛的死亡、压抑的愧疚、深深的无力,导演竟全然不给一点释放的空间,明明在爱人骤然离开生死未卜的时候,导演都可以肆意的让女主沉浸在痛哭、哀嚎和歇斯底里中。而真正死亡揭幕时,导演一步步的制造了一个沉重的拉人入绝望体会的能量团,最后用激情肉体不断闪回,和冰冷尸体的强烈对比,搅拌这团漩涡,一股脑砸进观众内心,然后戛然而止全不理会。看完以后不可能不堵心,因为这团有意为之的漩涡没得到释放,只能凌迟着观众同为人类最基本的慈心和同情心,这种感受很像一次小小的心理创伤。

    很多电影让人印象深刻,它们拨动人类共性的情愫,调动观众的共情,让相似的情感得以宣泄,正是在别人的故事里留下自己的眼泪,或者重新植入新的理念给有同样伤口的人,这是电影治愈的力量。有些电影全程阴郁的很,作为一种叙事的色调,也无可厚非。而有些电影,导演特别设计的影像,就是为了精准的你心里割上一小刀,不管故事、内涵、电影语言多么优秀,这种难忘的一幕还是不够善意,显得阴险。

     5 ) 《打开心世界》:墨水如火焰,记录女性存在和欲望

    1856年1月1日,阿比盖尔在日记里写道:“洗土豆的时候,水一碰到土豆表面就冻住了。没有自尊可言,带着所剩无几的希望,我们开始了新的一年。”《打开心世界》的故事,即在这样一片阴郁低沉的灰冷色调中展开。

    由挪威导演莫娜·法斯特欧德执导的《打开心世界》改编自美国作家吉姆·谢泼德的同名短篇小说,讲述1850年代的纽约上州,农妇阿比盖尔与邻居妻子塔莉之间相伴相爱的故事。改编过程中,影片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原作娓娓道来的细腻文学性,以主角阿比盖尔的日记为线索串起山林间的四季变化,用墨水和眼泪,记录一段隐秘而热烈的同性之爱。

    “The World to Come”的标题颇具宗教意味。女儿因白喉去世后,哀痛的阿比盖尔和本就寡言的丈夫戴尔日益疏远。她不再去教堂,也不再相信应许的身后世界,只能埋首于繁重的劳作中,把所有思绪和情感倾注于笔端,藏进一篇篇日记里。

    新邻居芬尼和塔莉夫妇的到来,打破了阿比盖尔家冷漠而微妙的平衡。一头红发的塔莉为画面添上第一抹暖色,阿比盖尔藏起的天赋和自我,在机敏又生动的塔莉面前无处遁形。

    每段爱情故事的开端都需要合理契机,而阿比盖尔与塔莉初遇时的眼神交换,已经迸溅出一星不讲道理又合乎情理的火苗。面对初次拜访的塔莉,阿比盖尔礼貌周到,但拉近的摄影机暴露了她的目光轨迹,借着一串毫不遮掩的特写在塔莉袖口和脸庞流连。“她的皮肤泛着淡淡的玫瑰色和紫罗兰色”,阿比盖尔当天在日记里记下的,是我们和她同步完成的秘密观察。

    从隆冬到盛夏,季节流转的隐喻贯穿全片,美丽而残酷。随着白昼渐长,塔莉短暂的午后拜访也被拉长成恋恋不舍的逗留,以丈夫为话题展开的闲谈逐渐被智识与心灵的诗意交流取代。身为女性的共同经验联结起两个初次体悟喜悦之情的女人,心意相通的证明从语言过渡到身体,最终把手指触碰的暧昧,升温成了水到渠成的吻。

    大概所有定情之吻都动人,既有层次丰富的试探,也少不了确定自己被爱的欣喜与释然。《打开心世界》中的这场吻戏将情感共振后的余波处理得尤其细腻,一吻过后,塔莉出门时失措得走错了方向,而阿比盖尔带着一滴愣神的泪,将蜷曲已久的身躯舒展开来。

    这对角色关系的饱满完成度,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两位主演贴合角色又默契自然的表演。凡妮莎·柯比演绎的塔莉身上有一种准确的平衡感,真挚勇敢的背后,仍保有一份残酷的清醒;饰演阿比盖尔的凯瑟琳·沃特斯顿则像是整部影片的锚,用沉静的嗓音,将观众缓缓拉进满溢柔情和悲伤的溪水。

    两位演员的出色表演,搭配上16mm胶片摄影机的柔美摄影和存在感极强的管乐配乐,一同把阿比盖尔与塔莉的爱情描摹成一幅笔触平缓却暗藏汹涌的古典油画。框住两人的景框空间虽然狭窄拥挤,但曾缚于方寸之地的心,已经在“惊异与欢喜”中步入广阔新天地。

    可惜,这片天地中并不只有她们两人。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戴尔虽然常在出场时逼停背景音乐,却不是脸谱化的反角,不擅表达感情的他身上有一种无力的仁厚,和妻子一同囚于生活的隐形牢笼之中;相较而言,克里斯托弗·阿波特出演的芬尼略显功能化,同时是虚伪教徒和暴戾父权代言人的他,理所当然地将妻子视为任其随意处置的所有物。这个极具威胁性的危险人物,就像背景里严酷的乌云和暴风雪,早早预告了故事必然的悲剧终局。


    与同类型前作相比,《打开心世界》承袭自原著的日记体叙事是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一处理手法有着明显的风险,一方面,引自小说的大量旁白喧宾夺主地削弱了影像本身的情感表现力,另一方面,由阿比盖尔主导的封闭性叙事中数次插入的塔莉视角,也造成了影片叙述视角上的突兀断裂。

    但尽管如此,日记体仍是《打开心世界》不得不采用的必要形式,托起了触及女性命运的深刻主题表达。如阿比盖尔所言,“墨水像火焰”, 在记录与书写中,女性的存在,她们的挣扎、情感和欲望才得以被看见,被留存。

    影片中出现了多种记录的形式,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种,是标示着逃亡路径的地图册。电影开头与标题同现的纽约上州地图已经充分说明了地图册这一意象的重要性,而接下来的故事中,地图册充当起了划分各幕的标志物件,既是塔莉送上的贴心礼物,也指引着阿比盖尔踏上寻找爱人的险途,完成一次精神上的出走。

    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二种记录形式,是“一家之主”们手上有失公允的账簿。阿比盖尔的母亲曾告诉女儿,虽然她每日不辞辛劳地料理家务,她却只有在买裙子的时候才会出现在丈夫的账簿上,所有对家庭的辛勤付出被简化成一笔笔开销。

    集市上,想起母亲的阿比盖尔宣示性地买下一条宝蓝长裙,随后却在归家途中目睹邻人的小女儿葬身火海。早嫁或早陨的少女,劳苦或悲痛的母亲,几组母女的形象此刻在阿比盖尔面前重叠又轮回。墨水和烈火都是一种无情的洗涤,让惯于在苦难中沉默的女人们得以显形,哪怕是以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

    全片最重要的记录,自然是阿比盖尔的日记。塔莉曾说,“表达得少并不代表感受就少”,而阿比盖尔的日记恰好证明了这一点。“我的心是一片树叶,被急速流动的水裹挟着冲过岩石”,在日记里,阿比盖尔用真诚凝练的字句填满了表达与感受之间的中空地带,为画面中她略显克制的表情,添上一笔笔深情的注解。

    然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如此坦诚的阿比盖尔其实是位有所保留的叙述者。在片末吝啬的闪回里,当我们在翻飞的日期间匆匆瞥见破碎的情欲片段,才明白阿比盖尔在讲述中刻意隐瞒了多少珍贵的细节。作为观众,这种在关键时刻被挡在门外的感觉确实让人气恼,但影片在情欲戏处理上的滞后和限制,一定程度上确立了阿比盖尔对于自己故事的绝对阐释权与控制权。

    借由多种形式与载体,《打开心世界》展现了文字与记录的多重意义。一本小小日记敞向无限乾坤,既能赋予记忆和情感以实体,也能开辟一方私密安全的心灵空间。而在电影最后,经历失去的阿比盖尔又在不断的讲述与书写中,习得了名为“想象”的新工具。小屋桌前,奋笔疾书的阿比盖尔双手沾满墨迹,在纸上这片自由的心世界里,她将永远拥有与爱人共度的他处生活。

    (原文首发于《环球银幕》公众号)

     6 ) The world is yet to come.

    与好电影的相遇,大多数时候是翘首期盼已久。而这部电影则并不在计划之内,所以被打动之外更多了惊喜。因为没有看过任何前期宣传或者预告片,对于这部电影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期待。于是就这样没有准备地被拉进了1856年的新年伊始,一个女人的声音沉静地描述着洗完的土豆上立刻结起了薄冰,在近乎毫无期待中开始了新的一年,不知命运将至。

    这部电影令我念念不忘,超越了心中所有过往的佳作。它是爱情又不仅仅只是爱情故事,在短短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试图传达出如此复杂的信息。看完电影后我又相继在YouTube上看完了2020年9月威尼斯电影节的媒体见面会,以及一系列电影上映后的线上采访。我想试着结合演员们的谈话内容,来简单地探讨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部文学性极强的电影,旁白和台词的遣词造句都如此优美动人,更像是一部戏剧。依托这些文字将舞台构建在了罗马尼亚森林中离群索居的农场里。Katherine Waterston说画外音是这个剧本最初就吸引她的部分。这种形式对把握度要求很高,一方面它能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去补充情节进而推动剧情,而又要注意不能去过度展现。她们一边拍摄一边录画外音,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一段画外音都是深深嵌入每一帧画面中。

    Abigail和Tallie非常不同。Abigail像她的画外音,静水深流,包容一切。不管是Dyer还是Tallie,她都尽己所能去提供自己所能给的。Abigail和Dyer的矛盾在于无论他们如何努力,间隙也永远存在,无法在精神上相互连接,就像Dyer永远不会给Abigail买她想要(却不实用又不切实际)的地图。Tallie则是光和热,她的到来为Abigail注入了生命,那些感情和精神上的需求从此不再蜷缩在狭小的空间里小心翼翼地生长。世界上还有比这更令人激动吗?

    像Katherine说的:你在一个人身上感受到了那些之前从未感受过的,而对方也对你怀有同样的感受。

    她们初吻的那段戏怎么夸也不为过,那些细节能拿出来永远分析下去。Tallie一进门就直接坐在主人的椅子上,像极了在宣布自己的主权(其实是因为Vanessa在片场崴到了脚没法长时间站或走动)。Tallie在试探的最后关头退却,却由Abigail变被动为主动。Katherine让Abigail成为一个体贴的人,亲吻的时候会弯下身子,到可以直视对方眼睛的高度。Abigail说Tallie闻起来像小饼干,饼干是什么味道呢?是香甜温热的黄油、牛奶和糖。是妻子的味道,是家。


    Katherine Waterston绝对是最适合饰演Abigail的演员,没有之一。显然制作方也这么认为。她将能将破碎又坚韧演绎得如此绝美。Katherine在多个访谈中提到,剧本是在她怀孕期间拿到的,她很感谢他们给了她时间等她生完小孩。她说好的剧本和导演是每一个演员都想要的,而这个剧本是不会给人时间去犹豫的。她当时读到了第一段画外音,就决定要出演。那段画外音没有被剪入正片,Katherine采访里多次背诵道:At night I often wonder if those who have been my intimates have found me to be a steep hill whose view does not repay the ascent. (夜里我经常会想,那些与我亲密的人是不是会发现我是一座风光不值得去冒险攀爬的陡峭山峰。)Katherine想到的是,这个女人在夜里思索的不是“我从生活中得到了什么”,而是“我为别人提供了什么”。从拿到剧本到开拍大概有两年时间,她说其实对于演员来说这是很难得的机会,能够花这么长的时间去与一个角色共存。我想,她那时候怀着孕,要准备一个刚经历丧女之痛的角色,这些感情都不是常人能够体会、更不用说去演绎的。不难看出Katherine是真的喜爱这个故事,不仅经常在采访中引用电影里的台词,她还在采访中提到这是第一部她拍完之后还会经常去重温剧本。

    Vanessa Kirby是Katherine心中Tallie的第一人选,她说,我们甚至不知道如果Vanessa拒绝了我们还能去找谁,感谢她接下了这个角色。制作团队让Tallie以红发的形象出现,我觉得真的非常符合角色,因为红发比金发更耀眼,它像火焰,既可以冬日中的温暖,又能够焚烧一切束缚。

    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可贵之处在于男配角们都很优秀,尤其是Casey 不愧是Affleck家更好的那个演员!


    这里放一个访谈片段,只一小段却足以表明Katherine将什么样的感情倾注在了这个角色中。

    Katherine为了准备角色读过Anne Lister的日记(没错,是《绅士杰克》的历史原型人物)。她还讲起读过一本十九世纪早期两位女性之间的通信集,说,她们把第一次亲密的那个晚上,定为她们的结婚之夜。

    Katherine说:她们那时候显然生活在一个不可能让她们真正结婚的世界里,但那个想法在拍摄电影时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我不断想起那些读过的故事,它们帮助我塑造了角色。(对Vanessa说)I don’t think I ever told you, but I would like, when I’m feeling like the surge of love in a scene, I would think I marry you, I marry you. This idea that like, I can’t do it, but I can feel it, I can choose it inside. (我觉得我没跟你说过,但我想的是,当我在一段剧情中感受到无法抑制的爱意时,我会想,我和你结婚,我和你结婚。那种感觉是,我不能那么做,但是我可以那样去感受,我可以在心中那样去选择。)

    (视频戳这里

    众所周知,化学反应不是能强求的,要么有,要么没有。Katherine和Vanessa之间的化学反应还用多说吗?

    #威尼斯电影节媒体见面会

    Vanessa: She’s easy to love.

    Katherine: You too baby.

    #访谈

    Katherine:我是个比较old fashioned的人,会经常手写信和明信片。

    Vanessa:上周你才给我写了信。


    电影所处的十九世纪,女性是男性的附属物,身体还未完全长成就早早被嫁出去,不能接受教育,只是日复一日做一个照料者,唯有在为自己买裙子的时候才会在丈夫的日志中有存在感。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幸的是不管在哪个时代,总有一些人不循规蹈矩,而试图打破这局限性。于是一步一步地,女性不再是附属,开始接受教育,可以爱人,可以拥有并且实现自己的梦想。所有今日拥有的这些众多选择,都是在不远的过去中,有女性对着灰色的选项说,不。

    就像Abigail说的:I often wonder at the courage and the resourcefulness of those women. Imagine faring forth into a wildness, hoping to build the foundations of a home. (我经常思索那些女性的勇气和智慧。想象着深入荒原之中,期望建立起一个家。)

    最后,说回到The World to Come这个标题,它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呼应着Abigail在电影末尾部分的日记中所描述的想象中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中,她与Tallie和女儿Nellie一起生活在别处,Nellie会梳着Tallie在灼灼燃烧的红发,在那个世界里她们拥有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选择,不需要被困在笼子里歌唱,也不会再被时间、距离和死亡分离。

    我也很期待这个将至世界的到来。Until then.

     短评

    女主之一太可爱了 遇到爱情之后 就无心干活 啥也不干了 就在那儿发呆 发花痴 😂

    2分钟前
    • 大漠朗月
    • 推荐

    希望女同性恋的世界少一些苦谢谢

    7分钟前
    • 粉红松鼠猜火车
    • 还行

    “Astonishment and joy”

    8分钟前
    • 自由的幻影
    • 推荐

    最好的台词最好的表演!我等粗人实在不配评价这部电影,看完只会默默流泪,挠心挠肺了半天形容不出一分她的美好,就像那些只会喂猪,不解风情的沙雕。

    11分钟前
    • 量子纠缠
    • 力荐

    去哪找阿比盖尔老公这样的好兄弟

    15分钟前
    • Imogen
    • 还行

    去年威尼斯断背狮得主,文学性独树一帜。跟“菊石”有点像,但对男权的控诉更加有力。16毫米胶片见证了美国清教徒时代的凄美爱情,她和她的新世界要到21世纪才能梦想成真。“阿比盖尔,阿比盖尔,阿比盖尔”,“你带给了我快乐之城”。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当Tallie到来的时候,Abigail的心像一片被急速流动的水流冲到岩石上的叶子;当Kirby出现的时候,整部电影便明亮了起来。Astonishment and joy. Astonishment and joy. Astonishment and joy.

    23分钟前
    • Lanita
    • 推荐

    -我担心你会得感冒。-你闻起来像小饼干。

    24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圣丹斯2021】当我回忆起你时,只记得我们缠绵悱恻的时刻——这么多年终于出了一部姬版《断背山》,太美了,真的太美了,这样的美人美景,只能想到凄美哀婉这一个词来形容。女演员化学反应超足,浑身都散发着荷尔蒙气息,两个人完全融为了一体,果然姬片要女导演拍才有味道。

    28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第一次接吻那里的戏太棒了,还有Abigail微蹲看着tally,萌到我了

    31分钟前
    • Boš
    • 力荐

    太伤了,真的太伤了,万能的蕾丝边之神,信女愿一生吃素,只求这世上再也没有苦情女同性恋电影,Vanessa Kirby好美,美到难以用言语形容,她知道自己这么美吗?我要代表全人类感谢她,salute

    34分钟前
    • 杏仁斯嘉丽
    • 力荐

    <燃烧女子的肖像>之后女同恋电影被局限在这样的框架里面,男权之下女性的精神自由,两个孤独灵魂的相拥,时代困境下的女性遭遇,对男权社会的控诉。希望今年能有一部只关乎于爱情的,继my angel flung out of space之后,ntxl表白话术多了一句 my City of joy。

    38分钟前
    • 王扁扁
    • 还行

    “在我看来,有的人不善于表达自己,不代表她感受不到。”

    4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选角绝配。Vanessa Kirby红发暴击,低沉嗓音细语double kill,呼吸竟比眼神还勾魂。“It's been my experience that it's not always those who show the least who actually feel the least." 这该死的性张力直接把我送走。

    41分钟前
    • Otta🐏
    • 推荐

    为什么导演们这么热爱拍上世纪/上上世纪的艺术家气质ntxl悲情爱情故事,求求你们搞点21世纪普通ntxl为晚餐吃大白菜还是小白菜吵架分手然后大雨中追车呼喊最后抱头痛哭的烂俗现实剧情吧,每次大时代逼人做鬼在现实的阻挠下有情人不成眷属甚至阴阳相隔这种剧情我真的很难再承受了🤧塔莉,我的塔莉😭我也想拿刀把芬尼杀了,可美丽、聪明、外向的塔莉和她的爱怎样都回不来了

    46分钟前
    • 楞次
    • 推荐

    #StockholmFF2020 前半段一直在铺文学调调挺好,就是比较催眠,直到凡妮莎出来,睡意全无,她全程都在勾引我就是了。低沉有磁性的嗓音,听她念台词,舒服得就像浑身湿透的人坐在壁炉边,影院又没办法鸡叫,好憋。好几个绝美画面和女主一样希望时间静止。还有就是太考验英语,几乎没听懂,所以也没办法说剧情,但在听不懂的情况下让我打起精神看完了也是很厉害了,摄影,剪辑,配乐都有功劳。

    49分钟前
    • comeasure
    • 推荐

    想到狄金森的一首诗:Had I not seen the sun,Could have borne the shade;But light a newer wilderness,My wilderness has made.我本可以容忍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然而阳光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Abigail,Abigail,Abigail.You are my city of joy. 原著台词赋予其散文诗般的美,而演员则让这首诗有了灵魂与张力🔥

    54分钟前
    • 咸鱼少放盐
    • 力荐

    不知是不是从《烧女图》开始,女性爱情题材的电影热衷于这种文学性强的文本,并营造一种封闭、与世隔绝、寒冷的环境。《菊石》《烧女图》如此,此片亦是如此。只是和前者比起来,似乎后者并没有刻意隐去男性的存在,而是自主构建了一个只属于女性的囚笼,男性无法理解,也未曾涉足。细腻的日记旁白弥补了戏剧冲突的缺乏,也弥补了阿比盖尔产生情愫的动机性。其实,我更愿意理解为塔利是阿比盖尔想象中的角色 ,填补她在寒夜中将熄的爱情火种,最终大雪和寒夜过去,她也随之飘落远方。

    55分钟前
    • narcissism
    • 还行

    续命之作。片名应该译成来世,本来就是基督教里来世的意思,不是美丽新世界。塔利的一头红发就是诗,来了又走,点亮我黑暗无尽的冬夜,从今以后只能活在想象里。

    60分钟前
    • 洛丹伦刀客
    • 力荐

    给我伤到了,家人们。为了缓解悲伤去搜手摇削皮机并准备下单了。

    1小时前
    • 衣柜摇摆客
    • 推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