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美国2018

    主演:詹姆斯·卡梅隆,雷德利·斯科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彼得·卡帕尔迪,乔治·卢卡斯,吉尔莫·德尔·托罗,爱德华·诺麦尔,克里斯托弗·诺兰,基努·里维斯,保罗·范霍文,鲍勃·巴拉班,吕克·贝松,玛德琳·布鲁尔,马克斯·布鲁克斯,凯尔·杜拉,约翰·戴克斯特拉,加里斯·爱德华斯,乌比·戈德堡,杰夫·高布伦,阿齐瓦·高斯曼,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詹姆斯·古恩,乔什·哈切森,罗伯特·柯克曼,弗朗西斯·劳伦斯,肖恩·列侬,约翰·利思戈,克里斯托弗·洛伊德,布鲁斯·米勒,罗纳德·D·摩尔,格里高利·尼克特洛,盖瑞·罗斯, 

    导演:内详 

    排序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 更新第13集

      得州巡警第四季

    • 全12集

      憨豆先生1990

    • 更新至07集

      圣所镇:女巫传说第一季

    • 已完结

      破釜沉舟

    • 更新8

      少年间谍第三季

    • 更新第12集

      清洁工第三季

    • 更新至13集

      寻宝侦探第一季

    • 完结

      浴血黑帮第一季

     剧照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2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3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4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5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6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6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7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8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19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AMC宣布立项科幻小说历史纪录剧集《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小说轶事》(暂译)。剧中詹姆斯·卡梅隆将通过分析科幻小说从起初被人们崇拜到如今轰动影视界的成功演变,深度探究人类与科幻小说之间的历史关系及现实意义。詹姆斯·卡梅隆将担任执行制片人。该剧将于2018年上线AMC,共6集。

     长篇影评

     1 ) 豆瓣9.2,所有和科幻电影有关的,全在这一部纪录片里了

    最近随着几部科幻大片的上映,有关科幻的话题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科幻片这一独特的类型,总是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震撼的视觉特效吸引着大批影迷。这种基于一定科学事实的想象,具有不可忽视的启发性。

    毕竟连爱因斯坦也承认: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说——

    我爱科幻的理由,是它不断提出宏大的问题: 宇宙中有什么?世界将会如何终结?我们的科技会毁灭我们吗?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从这些精彩的故事中学到什么?

    詹姆斯·卡梅隆,堪称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1997年,他执导的电影《泰坦尼克号》取得了18.4亿美元的票房,打破全球影史票房纪录。

    2009年12月,他执导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上映,该片全球总票房超过27亿美元,再次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球影史票房纪录……

    而之前卡梅隆“炮轰复联”的新闻引发了不少争议,他说——

    我希望我们能很快对《复仇者联盟》感到疲倦,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这些电影。 只是,除了雄性激素过高、没有家庭的男人们花两个小时拼死冒险顺便摧毁城市之外,还有其他故事可以说。

    这番话虽有不满但也还没到“炮轰”的程度,不过令人好奇的是,作为《阿凡达》和《终结者》导演的他,口中的“其他故事”是些什么故事呢?

    或许这部堪称科幻神仙打架的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可以给出答案。

    豆瓣评分9.2。

    说大神云集绝对不夸张,几乎好莱坞所有参与过科幻大片创作的,幕前的幕后的,你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这部纪录片里出现了……

    卡梅隆在其中相当于主持人,而节目嘉宾阵容堪称史上最豪华——

    导演有克里斯托弗·诺兰、雷德利·斯科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

    演员有威尔·史密斯、阿诺·施瓦辛格、基努·里维斯……

    作家有《三体》英文版的译者刘宇昆、特德·姜、安迪·威尔……

    信息量是不是有点大?

    有人评价它为科幻界的「复仇者联盟3」

    全剧6集,每集围绕一个主题:

    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反乌托邦、智能机械、时空旅行。

    这部纪录片几乎涉及了科幻电影所有的可能。

    如果你是科幻迷,那么这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科幻盛宴。

    如果你对科幻不太了解,这部纪录片就是最好的科普。

    在第一集跟卡梅隆对话的就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这两位伟大导演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他俩面对面交谈是很多影迷期待已久的场面。

    斯皮尔伯格回忆了他和科幻的缘分,提到童年时父亲对他的影响。

    老斯说——

    宇宙的概念是我爸爸灌输给我的,他用一个卷毯子的硬纸筒制造了一个直径5厘米的反射望远镜,然后我就看见了木星的卫星——那是他指给我看的第一个天体。 我还看到了土星环,那是我六七岁的时候。

    斯皮尔伯格的父亲还带他观看了狮子座流星雨,这让他萌生了拍摄外星人电影的想法,才有了后来的《第三类接触》

    对于人类来说,外星人无论是龙虾系(《第九区》)、触手系(《降临》)、还是小灰人系(《第三类接触》),我们最关心的是他们是善意还是恶意的。

    霍金就曾警告过:如果我们真实遇到高等外星文明,可能就像美洲土著居民遭遇哥伦布,境遇并不会很好。我们应当谨慎回复外星人的问候。

    斯皮尔伯格在《ET外星人》和《第三类接触》中塑造的外星人都是善良单纯的天外来客形象。

    甚至在设计ET外星人的形象时还参考了爱因斯坦……

    当然也有些电影将外星人塑造成邪恶甚至充满敌意的反派,外星人入侵地球,人类奋起抵抗,如《独立日》《第九区》等。

    当卡梅隆开门见山地问《星际穿越》和《盗梦空间》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是否相信有外星人时,诺兰和很多人一样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要在电影中构建一个完全不同于地球的陌生文明,是一件庞大又琐碎的工作。

    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完全不同的文化,或者一个我们未来可能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这种“无中生有”,需要自圆其说。

    在电影《阿凡达》中,这项工作已经具体到电影中的每株植物都有自己的名字。

    电影《第五元素》的导演吕克·贝松甚至创造了一种简单的语言——神语

    当然能熟练运用的只有导演和女主角米拉·乔沃维奇。

    而回到地球展望我们自己的未来。

    有意思的是很多电影倾向表现未来黑暗的可能性——末日

    可能把我们干掉的是人口过量、气候变化、核战争、人工智能武器……

    可能很多人都想象过一人、一车、一把枪的末世生活,本质上是对狩猎生活的幻想,《我是传奇》就是此类代表作。

    当时施瓦希格也在竞争这个角色,威尔·史密斯”苦口婆心“终于把施瓦希格劝到退出。

    他说:相信我,你是州长,你不会有时间拍的。

    此外还有《1984》、《饥饿游戏》这类无人向往的未来——反乌托邦题材

    电影表现了一个充满监视和专制的世界,其实科幻的意义不是用来预测未来,而是选择未来。

    而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很多人表示了对人工智能反噬的担忧。

    科幻电影一早就注意到这个可能。

    《终结者》、《银翼杀手》、《普罗米修斯》、《西部世界》都属于这类。

    《星球大战》的导演乔治·卢卡斯却认为,作为人类的我们不应该去害怕人工智能,因为未来一定是人与人工智能共存的世界。

    《终结者》的主角施瓦辛格认为,这其实是一场人类与人工智能的进化比赛。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人类自身不够优秀,机器人一定会反过来让我们尝到苦头。

    在科幻电影中,人类不仅能想象未来,甚至还可以摆脱时间的束缚。

    穿越,是人类终极的梦想。

    它意味着人类可以回到过去,甚至修改历史。世上从此有了”后悔药“,没有比这更吸引人的故事了。

    斯皮尔伯格就是一个穿越爱好者,他监制过的《回到未来》系列电影就是穿越代表作。

    当卡梅隆问到他对时间旅行的看法,老斯表示他真的咨询过霍金。

    霍金的答案虽然令人有点失望,但科学是一直在发展的,没准哪天就出现新的理论证明回到过去是可行的。

    而科幻电影的脑洞何止一种,不能回到过去就去未来吧。

    电影《星际穿越》结尾,男主和白发苍苍的女儿四目相对,令人唏嘘。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处在高度紧张的生存竞争中。

    科幻电影成为了新的精神放逐地,科幻创造的世界使得观众暂时脱离了现实,获得片刻的超脱。

    正如玛丽·奥勃莱恩描述的科幻电影的诞生——

    一门新的艺术就这样诞生了,这是一种由它自己的巫师们在黑屋子里表演的部落的仪式,它引导观众进入松弛、半睡眠的状态,如同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里描述的那种梦境:睡眠有时会使哀伤的眼睛闭上,把我从自己周围人们那里暂隔开 。

    中国电影进入科幻领域的时间尚短,但科幻小说《三体》的成功预示了中国科幻的崛起。

    相信不久的将来,也会有大批优秀的国产科幻片进入我们的视野。

    未来可期。

    *本文作者:RAMA

    < END >

     2 ) 卡梅隆、斯皮尔伯格、诺兰,面对面和你聊科幻梦

    「DOCO热纪录」,持续推荐好纪录片

    科幻电影《复联3》的热映,让DOCO君想起了电影《阿凡达》。

    这部耗资巨大的科幻大作让人们开始思考科技与人类、人类与外星生物的关系。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也正在《阿凡达》续集的拍摄中。他可是个科幻题材内容的狂热分子,毕竟人家亲口说过: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看过了所有封面上印着宇宙飞船的书。

    ▲ 阿凡达续集上映日期和阵容,源自豆瓣

    ▲ 阿凡达2预告海拔,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科幻,他怼过奥斯卡官方,曾发言认为学院奖对科幻电影偏见很大,觉得好莱坞只是把科幻当做摇钱树,没有正视科幻作品的内涵。

    于是,为了给科幻电影打电话,卡梅隆化身为主持人。

    通过系列纪录片《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与科幻电影的重量级人物展开了对话。

    他们是谁呢?

    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施瓦辛格、诺兰、乔治·卢卡斯、基努·里维斯、《异形》演员西格妮·韦弗、《阿凡达》女主佐伊·萨尔达纳等等……

    ▲ 斯皮尔伯格

    ▲ 卡梅隆和诺兰

    ▲ 施瓦辛格

    ▲ 基努·里维斯

    这部系列纪录片,共分为6集。

    卡神和科幻圈大佬们,将从科幻小说到电影,带我们探寻科幻作为一种题材的进化史。

    今天DOCO君来聊一下第一集《外星生命》。

    科幻电影至今提出过三个宏大命题:

    宇宙中有什么? 世界将会如何终结? 我们的科技是否会毁灭自己?

    在探讨以上问题的过程中,科幻电影早已超越科幻,成为关于人性的宣言。

    1

    最初的科幻电影,比如1977年的《第三类接触》,还只是单纯发问:

    如果外星生物降临地球,人类该怎么办?

    《第三类接触》最开始的名字是《仰望天空》,直接指向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那部经典的科幻电影——《怪人》。

    《怪人》中有这么一句台词“能听到我声音的人,告诉世人无论他们在哪,都要记得仰望天空”。

    电影《第三类接触》里的主人公理查德·德莱弗斯是一个喜欢仰望天空的人。

    他是一个在电力公司上班的普通员工,一次开车中,疑似外星生物的东西从他车上飞过,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他放弃了一切只为探寻地球之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

    理查德不是英雄,不是好父亲,不是好丈夫,他对外星人的痴迷已然伤害到了孩子和妻子。

    这便引起人们思考:为了与外星人进行交流,我们愿意做到什么地步?

    《第三类接触》在对外星人的处理上也有些不同,它没有将外星人塑造成那种很可怕的、只想要吸干我们的血、统治我们的怪兽。

    它表现出了宇宙中万物存在的美妙,而且我们要相敬如宾甚至充满敬畏之心地相处。

    导演斯皮尔伯格用一部电影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某种回答,这不是一部只注重于外星人的电影,它真正关注的是当我们发现比我们高级的生命时会作何感想

    2

    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包含着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信息。

    它所描述的不是普通的世界,而是在隐射复杂、多变,甚至是邪恶的人类世界

    电影《第九区》用外星人被隔离的剧情,隐喻了人类世界黑暗的种族隔离政策。

    影片中流落到地球上的外星人成为难民,他们滞留在曾有过种族隔离的约翰内斯堡区域。

    主人公威库斯是个政府官僚,他被迫成为外星人,于是体验了被扔进难民营、被人类文明驱逐的感受。

    他被压迫,被蔑视,变成了政府的试验品。

    电影拍摄的棚户区都曾是居民真实的家,现实中的居民都被转移到了约翰内斯堡的其他地方,和电影里的外星人遭遇一样。

    剧情设定在南非是一个必然之选,当时南非人攻击来自津巴布韦的难民,因为他们觉得难民夺走了自己的工作。

    南非人在难民脖子上套上轮胎,然后将他们烧死。

    对于观众而言,会认识到电影中发生的事就是人类世界中会发生的事。

    这是一个压迫者成为被压迫者的故事,也是一个当人不再是人后才重获人性的故事。

    现实中很多人来自社会边缘或一些已经被消灭的社区,所以科幻电影就成为谈论这些事的一种有力手段。

    这便是科幻所能达到的极致,它向人类抛出了问题:

    什么是人类? 外星人是否比我们更有人性?

    3

    一切事物都有可能在外星生物入侵的瞬间被摧毁,好莱坞很多科幻电影会用战争这种公开夸张的方式说明这一问题。

    然而,《天外魔花》用了一种隐秘、含蓄的方式讲述了外星人的阴谋:

    人类被外星人所取代,他们在豆荚中复制人体产生新的版本。 这些新的假人类拥有和人类一样的行为动作和思维方式。

    久而久之,混杂在人类世界的外星人,慢慢侵蚀人类的躯体,进而控制整个人类社会。

    这部电影在当时引起热议,被认为是共产主义威胁的影射——即每个人都必须拥有一模一样的意识形态,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病态统一”

    《阿凡达》则是为数很少的讲述人类入侵外星生物的电影。

    影片中,作为人类的我们显然是入侵的、殖民的、奸淫的、掠夺的物种。

    故事从一个外星人的角度去描述一次人类和外星人的相遇,住在原始世界中的纳威人被一家企业所殖民,而这正从事实上映射了人类数百年来存在的殖民行为

    观影时,观众已经完全脱离了人类身份,甚至对自己的同胞不抱有任何同情。

    在强大的共鸣面前,人们能感受到的是殖民者的罪恶、人性的黑暗。

    4

    从这部纪录片的访谈中,观众看到的是科幻作品创作人员对于宇宙的好奇、对于人性的反思、对于世间万物关系的探索

    斯皮尔伯格在访谈中说:

    宇宙的概念是我爸爸灌输给我的,他用一个硬纸筒,造了一个直径五厘米的反射望远镜,然后我看见了木星的卫星和土星周围的环,这一切发生在我六七岁的时候。

    卡梅隆回忆了科幻对于自己的吸引力: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看过了所有封面上印着宇宙飞船的书;我把《2001太空漫游》这部电影看了很多很多遍,是它让我产生了要做电影的愿望。 虽然它的视效相当震撼,但更让我着迷的,是它提出的问题—— 这个世界会如何终结?科技会毁灭我们吗?生而为人到底意味着什么?科幻从来都是直面这些问题。

    诸如此类充满反思意味的发问,在这部纪录片中层出不穷。

    这些问题,让科幻电影从B级片中的行列里脱颖而出,让科幻电影不再是利用科技炫技的作品,而是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的反思之作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点击观看】


    DOCO热纪录 全球优质纪录片观享平台 & 影迷社区。

    DOCO热纪录 • 映像现场 线下纪录片主题放映+文化沙龙。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爱上纪录片、分享好观点、识得真知己!

    如何成为「DOCO热纪录 • 映像现场」会员?

    添加微信号:docokun,DOCO君带你加入「DOCO热纪录北京线下观影群」,不错过任何一场放映,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3 ) 这是卡梅隆写给科幻的一篇完美的综述文章

    科幻界的美国众神,在世的神在镜头中,不在世的神在镜头中的镜头中。科幻从来不是幻想,而确是深邃的思想。如果没有深邃而广袤的思想,没有办法写出科幻作品,如果在思想中无法获得快感,也没有办法创造出科幻下的世界。

    《降临》

    精彩到一共六集的对话记录片,我硬生生看了好几个月,每一集都有大量内容要截图留存记笔记。里面一个个都是绝对的思想家,有导演,有编剧,有演员,有理论研究者,有工作人员,还有影评人。

    导演有:克里斯托弗・诺兰、吉尔莫・德尔・托罗、雷德利・斯科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保罗・范霍文、吕克・贝松 ......

    克里斯托弗・诺兰

    演员有:基努・里维斯、威尔・史密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乔什・哈切森、佐伊・索尔达娜、阿诺・施瓦辛格、米拉・乔沃维奇、西格妮・韦佛 ......

    作家有:刘宇昆、姜峯楠、维罗尼卡・罗斯 ......

    他告诉你了,科幻在表达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科幻的核心,什么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科幻电影。片中出现的科幻作品,才是卡梅隆心中真正的科幻:从《弗兰肯斯坦》《第三类接触》《E.T.》到《2001太空漫游》《神秘博士》《哥斯拉》《我是传奇》《终结者》《银翼杀手》,再到《阿凡达》《星际穿越》《降临》《疯狂的麦克斯》与《西部世界》《使女的故事》,列举不过来了,谨记住这些。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

    如果拿北欧神话比喻科幻界,那么库布里克就是宙斯,实力与地位不用解释;卡梅隆就是冥王哈里斯,势力范围太大;诺兰是波塞冬,玩儿起时间呼风唤雨;阿瑟克拉克是赫拉,诞下大量科幻导演和科幻作家;十二主神还有:儒勒凡尔纳,维伦纽瓦,阿西莫夫,海因莱因,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乔治卢卡斯,最后塞一位刘慈欣。

    库布里克拍摄《2001》

    卡梅隆一共探讨了科幻的六个内核:地外文明( Alien Life ),太空与宇宙( Outer Space ),怪物( Monsters ),未来( Dark Futures ),智能( Intelligent Machines ),还有时间( Time Travel )。如果人类没有探讨清楚这其中所有问题,只要还留下一个未知,那么科幻都还有无限的生命力。 可以说比我看过过任何一本关于科幻的理论书籍都要优秀,比喻成科研就是卡梅隆写了一篇只有大牛才敢触碰的近乎完美的综述文章,因为写综述,要看的透彻。

    Episode 1 Alien Life

    In a way, this isn't a movie so much about the aliens themselves. What it's really about is us. You know, how are we going to feel when we become aware of a life bigger than ours? What would we do? 这不是一部关注于外星人的电影,它真正关注的是我们。也就是说,当我们发现比我们高级的生命时会怎么想?我们会怎么做? -- AMY NICHOLSON

    Episode 2 Outer Space

    《星河舰队》是特洛伊・多纳休和桑德拉・迪伊到外太空去,对抗巨型虫,然后成为纳粹,这就是一句话简介。

    Episode 3 Monsters

    Spielberg made a point of designing E.T. to be as empathetic-looking as possible, to the point that he had his designer, Carlo Rambaldi, look at pictures of elderly people from the Depression and try to figure out what made these people look empathetic and wise and sad. 斯皮尔伯格强调说,ET 看上去要尽可能地让人产生共鸣。为此,他和设计师卡洛・兰巴尔迪浏览了经历过大萧条时期的老年人照片,并试图找出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人看起来睿智中带着伤感。

    Episode 4 Dark Futures

    《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的核心理念是人类值得幸存下去吗?我们可以赢得幸存的权利吗?剧中对话:要知道,当我们与塞隆人斗争时,我们是为了避免自己被灭绝,但是我们从来没有问过为什么。作为一个种族,我们为什么值得被拯救?

    Episode 5 Intelligent Machines

    “Robot” 这个词来源于捷克舞台剧《罗梭的万能工人》,这个词的意思是工人。它的贬义则意味着奴隶。所以我们对于机器人的概念,向来就直接联系到他们是比我们低一级的存在。
    所有时光都将流逝在时间长河里,一如消失在雨中的泪水。 —— 《银翼杀手》

    Episode 6 Time Travel

    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是,有一天我向我的孩子解释说,可以用望远镜实现时间旅行。望远镜能从时间上回顾过去,它是时间机器,是空间角度之外的。如果从更远处望向最小的那颗星,你看到的是更加遥远的过去。 —— 诺兰
    The Time Traveller

    吕克贝松为了电影《第五元素》创造了一门简单的语言;卡梅隆为了电影《阿凡达》,为创造出的每一种植物赋予了名字。看完了这些,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卡梅隆会对《复仇者联盟》如此不感冒了:

    我希望大家早日厌倦《复仇者联盟》,并不是说我不喜欢,只是对男生来说,还有其他故事可以说,而不是只有雄性激素过高、没有家庭的男人花 2 小时拼死冒险斗殴、破坏城市的电影。

     4 ) 科幻的六个主题(短评又写不下了)

    1.alien life

    对外星生命的想象总有参照,我们将它们与自身对比。

    2.outer space

    星际旅行的概念,科幻电影鼓舞我们往更远探索。

    3.monsters

    怪物像我们的阴暗面,我们消灭它们以排解恐惧。

    4.dark futures

    对反乌托邦和后末日时代的描述是给我们的警告,“注意了,如果我们这样做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5.intelligent machines

    我们需要对抗的不是机器人,而是我们自己想要创造机器人的愿望,我们才是固执的反派。人类的问题在于认为机器人是低一等的存在。人类值得成为幸存者吗?机器可以拥有权利吗?你随时要准备拔掉电源。

    6.time travel

    诺兰:We desperately want to hang on to this reality and it recedes.What time travel allows us to do is to say "okay,but what if we could?"

     5 ) 科幻是科学最好的土壤,像孩子一样做梦,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摘录随笔

    卡梅隆与一众好莱坞大导,编剧,作者,

    影评人等科幻领域从业者的促膝长谈。

    从外星生命、外太空、怪物、黑暗未来、

    智能机器、时间旅行六个主题如数家珍讲

    述划时代科幻作品的创作背景初衷与内涵,

    以及先锋小众科幻作品的启蒙和影响。

    卡梅隆在对谈中有着极强的表达欲望,

    以至于他总是在别人下一句脱口而出时猜对并抢先说出那句话。

    斯皮尔伯格作品其实一直在书写家庭主题。

    卢卡斯坦诚《星战》只是太空背景肥皂剧。

    《终结者》的点子是卡梅隆梦见一具铬合金骨架从火里走出。卡梅隆在《太空漫游2001》上映当年去影院看了十几遍。

    卡想拍《侏罗纪公园》却被斯皮尔伯格近水楼台,他坦言会拍成《异形》那样的吓人限制级,不过斯皮尔拍成全家向也不赖。

    斯皮尔在现场用喇叭配了恐龙的叫声。

    美国战后一代在某种意义上是最幸福的,

    他们身逢科幻电影喷薄的黄金时代,

    海量优质科幻作品都爆发于五六十年代,

    毋庸置疑从小浸淫于充满想象力的科幻沃土,能激发人们心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直接推动人类文明的科技进步。

    斯皮尔伯格说,他还是孩子的时候,正是恐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

    卡梅隆说,很多电影都是以梦境或噩梦开始,引出童年时的恐惧。

    反观国内的一些家长整天担心自己孩子学坏检举文艺作品的尺度,可谓极致温室。

    《哥斯拉》体现了对核武器袭击的恐惧,

    怪兽反映了他们被创造时期的时代心理。

    怪兽非常适合以肉体形式体现抽象概念。

    《我是传奇》曾被施瓦辛格霸占近十年,在威尔史密斯百般恳求之下才让出。

    施瓦辛格在《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对谈中说,我多希望穿越时空,回到过去告诉自己:我不会拍《大力神在纽约》哈哈。

    以下是一些摘录和随笔:

    “人类的故事总是探索,随后是殖民和剥削。我们一直这样做。”

    “世界构建,在潘多拉壮观的森林里,你能看到的所有植物,即便只有半秒钟的镜头都有一个英语名字,一个拉丁学名,一个纳威名,还很有可能有两页纸的生态设定,介绍这个植物是如何繁衍的,纳威人是如何使用它的。”

    卢卡斯:“如果没有拍这类电影,去告诉人们,这是一次探险,一定会特别有趣。你觉得人类会傻到乘坐宇宙飞船去火星吗?那儿除了红土,什么都没有啊。肯定不会。这类作品的理念,就是一种探险。”

    《侏罗纪公园》:山姆·尼尔坐上直升机去努布拉岛,他的安全带两端都是母扣拉不到一起,于是他就用安全带围着腰打了个结,这就是整部电影的寓意,生命自会找到出路。

    我们能看出规律吗?早期原子科学家,现代人工智能科学家,所有人只看到了锦绣前程,好的一面。就像《西部世界》海报上说,难道哪里会出错吗?这会让观众激动起来,因为他们可以看到出错的地方。

    斯皮尔伯格:“好的科幻作品是警世寓言。”

    雷德利:“人工智能具有极大的潜能,既美好,又危险,发明者常常沉溺于自己的成果中,而不去关心实际产生的后果。这就是问题所在,当人工智能摆脱人类的控制时,危险就随之到来。有了人工智能,就必须对其有所限制,你的手必须随时准备拔掉电源。每时每刻,绝不放松。”

    基努里维斯:“为何时间旅行如此有趣?因为有谁会不对过去好奇呢?有谁会不对未来好奇呢?”

    卡梅隆:“如果某人从未来回来改变情况,那我们是不是都是时间线上的傀儡。”

    卡梅隆:“《终结者2》的女主在桌子上刻下:没有命运。她被告知可以改变未来,但那是否只是一个幻想?我们是不是在一部已经拍好的电影里,胶片早就在某个地方卷好了,你可以随意快进或倒退。但结局永不改变。”

    《比尔和泰德》主创:“在取景地的麦当劳排队在前面的几个孩子看起来吊儿郎当的,我们就想,就是这些小伙子该演《比尔和泰德》,那些晚些时候,我们见到了基努和亚历克斯,正是麦当劳排在我们前面的小伙子。”

    《土拨鼠之日》:困在时间循环里的好处在于,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生活。这也是电影的一个好处,特别是科幻作品,因为它即刻就能让你置身于不同的时空。

    《神秘博士》:更换主角的方式就是博士重生,内核其实是死亡的主题。

    诺兰:“望远镜就是一台窥见时间的机器,如果从更远处望向最小的那颗星,你看到的是更加遥远的过去,理论上你可以造出性能更强的望远镜看到很久远的过去。就时间而言,你在回望过去的同时也在看向现实世界,就在这间屋子里,你环顾四周,就是在回顾时间。”

    卡梅隆:“理论上太阳可能已经在七分钟前熄灭了,而我们还不知道。因为光传递到这儿,是需要时间的。”

    科幻从不是用于预测未来,而是选择未来,它关注的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和我们想要去的方向。

    由衷地,我比较艳羡的是他们文化里能形成如此纯粹的讨论氛围。一群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世界的翘楚们围坐在一起,非功利地出自热忱,像孩子,像诗人,像哲学家一本正经地脑洞大开探讨科幻与未来的诸多想象与思考,脚下换个土地和场景,可能就被说成是“胡言乱语和不务正业”了。

    然而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土壤存在,才有了一切的萌发。

     6 ) 小结

    1.我们不预测未来,我们选择未来

    2.科幻电影用来警示可能发生的黑暗未来

    又或者让你知道你已经身处黑暗时代

    3.好的科幻片让你怀疑现实

    让你质疑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

    4.每一种可以称之为文化的东西

    都有大量的簇拥着和相似的精神需求集群

    5.人类 we human evolve humanity,yet we create evil.

    6.对强权服从是自由意志产生的开始,所以自由意志的第一个字一定是No

    7.人类和其他物种的矛盾 说到底是阶级矛盾和人本位的矛盾

    8.任何一个瞬间都会淹没到历史长河中,就像泪水终究淹没在雨水之中

    9.(反乌托邦)科幻电影总有一个关键性时刻,但是在现实中,往往是温水煮青蛙,慢慢迎来黑暗时代。

     短评

    大牌蛮多啊。其实喜欢电影是从喜欢科幻电影入门的。

    6分钟前
    • 思-环
    • 力荐

    卡梅隆不好好拍电影,成天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TMD搞得这么好,我就日了狗了

    10分钟前
    • 暴徒
    • 力荐

    可以改名为“美国众神”……

    15分钟前
    • 康堤
    • 力荐

    科幻故事从来都不只是单纯的幻想,而是社会文明未知与探索的总结和人类恐惧与希望心理的映射。詹姆斯·卡梅隆携科幻届一众大咖「天神下凡」,讲述科幻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核,馅多料足,美味至极。

    20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科幻迷的盛宴,乔治卢卡斯,卡梅隆,斯皮尔伯格,雷德利斯科特,诺兰,威尔史密斯,西格妮韦弗,美国科幻界一众神级导演与演员还有优秀的科幻小说家探讨外星文明与科幻作品创作者们的作品所想表达的内涵,真是太赞了

    23分钟前
    • 江山尽
    • 力荐

    看完导演解释才知道,原来小时候看了那么多遍的星河战队,人类代表的是纳粹军国主义,虫子代表的是被侵略、压迫的一方....

    25分钟前
    • 神秘嘉宾
    • 力荐

    终于补完了。最后诺兰说了一个好诗意的想法,其实望远镜,甚至你环顾四周,就是时间旅行,因为你看到到的永远是一段时间之前的。。

    30分钟前
    • 余小岛
    • 推荐

    看见卡梅隆精神很好,思维敏锐,至少还能再继续拍个二十年,我就放心了

    34分钟前
    • 对暮
    • 力荐

    干货不少,但也有掺水,主要这个体例本身还是循规蹈矩的。

    37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这不是神仙打架这是科幻圣经。

    42分钟前
    • 武食茶
    • 力荐

    负责任地说,这相当于科幻电影界的复仇者联盟3

    47分钟前
    • 路易绕
    • 力荐

    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牛逼闪闪的大佬们讲那过去百年的科幻电影史……

    50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卧槽卧槽卧槽,这简直让我不敢相信,那么多的大咖。我都要晕了!!!

    55分钟前
    • 摸腿终结者
    • 力荐

    常年不务正业还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的人也就卡车司机独此一家了吧

    58分钟前
    • 顗礼
    • 力荐

    系统性略差,但是好在大咖足够多,都是一手资料,最好玩的其实是那些学者、编剧、记者,装逼兮兮得对着镜头摆pose,露出诡异的微笑。

    1小时前
    • 两生花
    • 推荐

    超豪华的阵容(如果库布里克在世,佐杜的沙丘能完成,更完美)进行了一场论文式的“1V1”。六大章,几乎囊括并概述了关于科幻片类型的所有知识点。也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秉持的一个观点:不同时期的科幻片背后,都受当时时代背景的巨大影响,或者说是对历史的映射。提到的九成都看过,很受益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神对话神,谈论和探讨神,神了。

    1小时前
    • 力荐

    乔治·卢卡斯电影《星球大战》上映时,有一位卡车司机看了这部电影,觉得很不错,于是也开始拍电影,这个司机就是詹姆斯·卡梅隆

    1小时前
    • 余生皆假期
    • 力荐

    最近每周的规律性肾上激素过剩对象。深度不强求,希望你们那些捣鼓迷影向纪录片的,都先来学学卡梅隆怎么做最过瘾的蜻蜓点水吧。

    1小时前
    • Ocap
    • 推荐

    除了看科幻大神们之外,更令我震惊的是大神们对于除电影之外的各个学科知识之丰富和人性心理分析之独到。科幻电影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它势必是由点及面,对人类社会的反思和映射。

    1小时前
    • 落叶萧萧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