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年轻的教宗

    年轻的教宗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其它2016

    主演:裘德·洛,黛安·基顿,西尔维奥·奥兰多,斯科特· 谢泼德,塞西尔·德·弗朗斯,哈维尔·卡马拉,露德温·塞尼耶,托尼·贝尔多瑞利,詹姆斯·克伦威尔,伊格纳齐奥·欧力瓦,塞巴斯蒂安·罗奇,丹尼尔·维维安,莎拉·拉扎罗,盖伊·博伊德,安德烈·格雷戈里,简·霍格,蕾娜·莎尼 

    导演:保罗·索伦蒂诺 

    猜你喜欢

    • 第06集

      诸神的黄昏 第二季

    • 第13集

      纸钞屋 第一季

    • 更新第05集

      星球大战:侍者

    • 更新第02集

      女人领地

    • 更新第07集

      尝试第四季

    • 更新第04集

      无罪的罪人(剧版)

    • 更新第09集

      人生复本第一季

    • 全07集

      毒帮家族

     剧照

    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1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2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3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4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5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6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16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17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18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19年轻的教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裘德·洛主演,《绝美之城》导演保罗·索伦蒂诺执导的八集迷你剧。裘德扮演连尼·贝拉尔多(虚拟的庇护十三世),一个复杂又充满争议的教皇,对贫民满怀怜悯,在与梵蒂冈众臣的对抗中,习得如何驾驭权术。本剧预计15年夏季开拍,Sky、HBO和Canal+三家电视台联合制作。

     长篇影评

     1 ) 神的意象

    有一种剧我会打5分,就是全剧氛围、气场、人设、美术、表演、摄影、原声,都达到高度和谐的风格化,酣畅淋漓,结局完美收官。今年看到的一部是黑镜第三季第四集「圣朱尼亚诺」,一部就是它。

    即便如此,依然是很难将教宗——自负又谦卑,荒诞又深沉,万人拥戴又备受争议——这个矛盾统一体解释清楚。今天在书店竟刚好看到「与神对话」这本书,醍醐灌顶。尚且强势结合,权作梳理和记录。

    以下是「与神对话」中的一些关于神的认识,非完全原文。这为剧里面的一些矛盾的表现提供了解释。

    “正是宗教创造了疑神论。”

    矛盾一:教宗两次上任布道的分化。有人把教宗在第一集梦中的布道和第二集真实的布道解读为改良派与原教旨的冲突。这里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神和宗教的不同。教宗有两个身份,即作为神的圣徒,以及作为宗教的首领。无法理解他两集的矛盾行为,是因为很多人将神和宗教融为一体。作为神的圣徒,他传递的是神对人们的所有自由意志和行为的应允。而作为宗教首领,他传递的是政治权威对教徒的限制。长期以来信徒对宗教的服从,让他们无法摆脱“原罪”的标签和严厉教条的束缚——无论是哪种布道,他们都笑不出来。违背原教旨的自由意志,他们怀疑;原教旨的绝对严厉,他们恐惧。剧里正是通过表现教宗矛盾的身份向宗教提出控诉。正是宗教,令人们对产生了对神的惧怕,违反教条便会引起神的愤怒,使人与神分离,无法相信自己能摆脱这个中介而接触到神,无法没有负担地欣然接受神赋予他们纯粹的幸福的感受。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神,创造神。对有些人,神是男子。对有些人,神是女子。对有些人,神两者皆是。对有些人,神两者皆非。对有些人,神是纯粹的能量。对有些人,神是终极的感受,你们称之为爱。神是吹拂你头发的和风。神是温暖你头发的太阳。神是你最初的思维之始,神是你最后的思维之终。”“神存在于所有地方,所以神又不存在于任何地方。”

    矛盾二:教宗不相信神,又坚定地祈祷。

    我们以为神有具象,外化为某个形象,尤其对神学一知半解的非教徒,神的神秘感令人始终怀疑它的存在,并不断寻找它的存在。

    教宗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的变化,是一个孩子成长为大人的蜕变,是从信徒对于探寻神存在性的Lost到Found的领悟。因为儿时缺爱,他逃避对爱的憧憬却又念念不忘。因为找不到父母的心结没有得到神的帮助,他常常向神父说他不相信神,并因为太爱自己,他的良心并没有让他产生任何愧疚感。但第二天他还是会向神忏悔他的狂妄,还是会在需要神时竭力地祈祷。这里他仍然处于对神的寻找之中,但是一个断断续续的过程。在需要时忆起,否则遗忘。他未意识和承认神的无处不在,此时此刻便与他同在。他第五集,教宗对迷妹说神、以及神的“缺席”,使他无比的坚定。这里体现的就是神的绝对存在。他的无比自我,他的良好感觉,正是出于对神最强烈的感受,此时的他光芒万丈,让你感觉他就是神。而当他成长了,明白了追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甚至是终其一生需要做的事,他释怀了,他感受到神,神即他最本源的感受——God is peace, peace is God,是八岁时与父母在峡谷共度的夏天;God is love, love is God,是加利福尼亚海滩边的初恋;God smiles,是每位信众脸上的微笑。这时他找到了神——回归他的本源威尼斯。

     2 ) 圣胡安娜、神性之爱、利他主义、以及柑橘的味道

    《年轻的教宗》是一部风格很《神夏》的剧,整个剧的重点仅在于教宗的自我发现以及心灵和感情的成长,而所有关于外部世界的情节(比如权谋斗争)都不重要,而且常常是零碎、跳跃、不太现实的(反正就是一种“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的风格)。 整部剧看下来,我感受到的主题是:怎样的心灵才称得上有“神性”,以及什么样的爱才是“神性之爱”。在我的想象中,要到达神性、成为圣人,需要战胜自己的所有软弱、痛苦、恐惧、欲望,放弃所有的执念,不再有任何情感上的缺憾和心灵上的摇摆,进入某种不会被任何东西动摇的平和完美的境界。然而本剧似乎给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答案。我们一直期待看到年轻教宗的成长,他也确实慢慢变得更成熟和宽容,可是直到最后,教宗依然没有解开自己最大的心结,(也许在想象中)他看到父母又一次转身离去,居然痛苦到心口剧痛昏倒在地。他依然幼稚任性,喜欢用恫吓给别人制造恐惧,吓哭了参观博物馆的小朋友。他依然脆弱和容易失落,(也许在想象中)去海边把自己和小Pius宝宝的合影放在沙滩上,强行对Esther刷存在感,可见他仍然放不下“我这样爱你,你却背叛我离我而去”的念头。他依然抱着过去的痛苦和执念无法解脱,居然因为Voiello的话精心想出了一个极其孩子气的计划,去威尼斯公开布道想要找到自己的父母。一整季过去,教宗的心灵弱点几乎一个也没有消失,如果说他有成长,也仅仅表现于他越来越多地用爱代替了愤怒,然而也许其实这就是神性了。 从一种诛心的角度来看,教宗对世人的爱大约主要来自于他自己的心灵缺憾。在教宗的情书里,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动机——“爱的失落”。作为孤儿,教宗别无选择地失去了父母的爱。在加州的沙滩上,女孩说“你可以碰我的腿”,然而他没有那么做,他说那便是“爱的失落”。教宗的情书里说到,爱的答案只有两种,寻得爱或者失去爱,在去爱和被爱两个方面,教宗都选择了放弃和失去。然而(也许在他的想象中),当年的那个加州女孩已经成为了母亲,寻得了爱的幸福。当被问及“你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教宗说他最想做一个孩子,当被指责“你到底准备什么时候长大成人”的时候,教宗说他无法成长,因为人只有作了父亲才能成长,而他永远不会成为父亲。在成为儿子和成为父亲两方面,教宗又都选择了放弃和失去,他当然有自己的缺憾和痛苦,所以他想到父母的离去会心碎,所以他整天缠着小Pius的父母逼到他们不告而别 。从动机上说,教宗也许是极端自私的,在剧中不只一次提到,我们信上帝是因为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是因为我们没有答案,也不只一次提到,我们爱上帝是因为爱某一个“人”太痛苦,我们没有勇气去承受。 但在行为上,教宗可以是极端无私的,当教宗看到Esther和丈夫在窗边造人的时候,他在窗下拼命为这对夫妇祈祷,直到泪流满面。也许正因为痛苦和软弱,教宗没有勇气去“寻得爱”,他选择了“失去爱”,然而教宗的无私在于他希望世人都能寻得爱,在于他并没有为了自己没得到而嫉妒和怨恨,在于他真诚地为了帮助世人寻得爱而努力和奉献,我想这就是他在情书中所说的“我并没有答案。但是这是我愿意想象的答案。因为最终,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去寻找”。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很有名的经济学研究文献,研究的问题是人是否真的具有“利他主义”的动机。具体来说,那篇论文是研究父母给子女留遗产的行为。从表面上来看,给子女留遗产只能是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否则为什么不把这笔钱用于自己的消费和享受呢?然而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如果留遗产的动机真的是利他主义,那么父母留给子女的遗产数目就应该和子女的经济状况挂钩(因为子女越穷,每一块钱遗产给他带来的边际效用就越高。既然“利他主义”意味着“为了别人的效用而这么做”,那么子女越穷,利他主义的父母就越应该多给子女留遗产)。结果这项研究发现,父母留给子女的遗产数目只跟父母自己的特征挂钩(比如父母的资产数目),而和子女的经济状况没有关系。因此,这项研究的结论是,父母给子女留遗产并不是出于利他主义的动机,人们留遗产只是因为这样做让他们自己感觉良好。 当年读到这项研究的时候,我觉得很震惊。我想原来人和人之间真的没有任何无私的爱和奉献存在啊,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即使是留遗产这种看起来完全无私的行为背后,也只是自私自利而已。我们的爱和奉献,说到底完全不是为了别人,而只是因为这样做让我们自己感觉良好而已,多么讽刺。然而现在的我再想这件事情,所谓的动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从实际的结果来看,子女收到了父母的钱,相信爸爸妈妈爱着自己,这还不够完美吗,何必在意父母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年轻的教宗努力要把上帝的爱传给世人,他让重病的人起死回生,让不孕的女人成为母亲,用从没寄出过的情书感动了整个世界,这还不够完美吗?何必在意他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我想,人类需要通过爱和奉献让自己感觉良好,这本身就充分说明了我们的高贵。年轻的教宗能从自己的软弱和痛苦中生出去爱世人的愿望,他当然已经是一个有神性的圣人了。 也许我们并不一定要执着与洗去自己的痛苦和软弱,因为痛苦和软弱并非是全然负面的东西。在第九集的末尾,Kurtwell的儿子终于决定帮Gutierrez指证自己的父亲,他这样对Gutierrez解释自己的决定:“你还记得我们两人一起看着那个滑冰女孩的时刻吗?那是一个重要的时刻,因为全世界只有我们两人看到了那一幕。那一刻我觉得我和你很亲近,因为我感觉到,你也怀有和我一样的绝望。就在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我信任这个人。”你看,痛苦和软弱也可以是人与人产生联接的动力,正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痛苦和软弱,我们才需要彼此,才需要爱人和被爱。如果每个人真正到达了无欲无求的完美平和境界,虽然世界上也许不再有争斗和伤害,但恐怕,也不会再有爱和沟通了吧。 教宗非常喜欢圣胡安娜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含义到底是什么,也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在我看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虽然未必能自救,但仍可以爱别人和拯救别人。圣胡安娜用奇迹治愈了许多患病的孩子,她自己却在孩子的年龄死于绝症。年轻的教宗用爱感动了全世界的人,但他自己却在布道中看到父母的又一次转身离去,心痛得晕倒在地。但即便如此,圣胡安娜依然无愧是一个圣人,年轻的教宗也是,因为他们告诉大家,上帝是爱和微笑。人虽然未必能自救,但仍可以爱别人和拯救别人,这就是神性。所以最后教宗虽然痛苦地晕倒在地,却也在天空中看到了神的形象,我想这说不定就是他的第二次calling。 最后,我很喜欢圣胡安娜故事中的一个细节:她每次去看望生病的孩子都会带橘子,因为她说剥开橘皮时的那种味道是上帝和善行的味道。剥橘子皮的味道真的很美好,清澄纯净,苦涩甘美,绝不造作,据说娇兰的柑橘绿茶香水就是那种味道,我一定要去买一瓶。

     3 )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4 暗示的狂欢-下(超长多图,慎入)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4 暗示的狂欢-下(超长多图,慎入) 前三篇: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1 从梦开始(超长多图,慎入) //movie.douban.com/review/8278128/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2 暗示的狂欢-上(超长多图,慎入) //movie.douban.com/review/8278186/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3 暗示的狂欢-中(超长多图,慎入) //movie.douban.com/review/8278348/ 说在前面:我对天主教不了解,如果出现对天主教传统的误读,请见谅。另外圣经引文中,括号内的字是我加的。并且引文可能也不太规范。有很多猜测可能是脑洞,主要是提供一种解析思路。 瞭望塔(Watchtower devlin) -------------------------------------------------------------------------------------------------------------------------------------------------- 教宗走过画廊时的片头音乐因为隐去了歌词,似乎成了一个隐藏起来的“彩蛋”。字幕组标注的“Watchtower(瞭望塔)-Devlin”查了一下,这其实是Devlin改编的鲍勃·迪伦的名曲“Along the watchtower(沿着瞭望塔)”。 而鲍勃·迪伦的“沿着瞭望塔”的歌词以晦涩著称,并据说是典出“以赛亚书:21:5-9”。 这里主要分析一下鲍勃·迪伦的原版“沿着瞭望塔”的歌词与剧情的关系。因为片头所用的Devlin的改编版,其歌词保留了鲍勃·迪伦的全部原歌词,只是在其框架内加入了几段饶舌。由于没看见有人翻译那新加几段饶舌歌词,于是用百度翻译硬译了一下,感觉其大致内容与剧情也没什么太大关系。 先说以赛亚书:21:5-9 “他们摆设筵席,派人守望,又吃又喝。首领阿,你们起来,用油抹盾牌。 主对我如此说,你去设立守望的,使他将所看见的述说。 他看见军队,就是骑马的一对一对地来,又看见驴队,骆驼队,就要侧耳细听。 他像狮子吼叫,说,主阿,我白日常站在望楼上,整夜立在我守望所。 看哪,有一队军兵骑着马,一对一对地来。他就说,巴比伦倾倒了。倾倒了,他一切雕刻的神像,都打碎于地。 ” (《以赛亚书》我没通读过,所以连其基本内容都不大清楚,这里的解析结合了一些网络资料,所以可能有表述不准确的地方。) 其中可能与剧情有关联的信息是“他们摆设筵席,派人守望”;“他像狮子吼叫”;“巴比伦倾倒了”。 其中的“他们摆设筵席”查了一下手上的纪博逊主编的《每日研经—旧约圣经注释》,也没有讲清楚这个“他们”是指谁,只说这是以赛亚看见的异象,而以赛亚书里面充满了这类预言性的异象(所以我大想看旧约的小先知书,词句很美,就是搞不懂它在说什么)。 不过“摆设筵席”这个意象,倒是在圣经中经常出现。很多时候意味着“天国的筵席”,而这“天国的筵席”可不是那么好享用的。新约里有个著名的“天国筵席”,大致是说:神召开筵席,派遣仆人请被召的人赴席,结果被召的人都不理,还把神差遣去的仆人凌辱杀害(一般解释为,世人不理神的召唤,并杀死先知),后来神就派兵把这些凶手灭了。神于是又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你们去把凡遇见的人都召来赴席。”于是仆人就去把遇见的无论善恶都召来了。结果神发现这些人没一个穿礼服的,就又责怪他们,并将他们捆起来扔到外面的黑暗中去。基督自己对此的解释是“因为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另外,一般认为故事里的“礼服”则可能意味着你要赴“天国的筵席”,就要在灵魂上有相应的“礼服”,似乎是在暗指灵魂的纯净。(具体故事详见《马太福音》22章) “他像狮子吼叫”,在《每日研经》的注释里提到:依据希伯来文这里讲话的是“一头狮子”,而后来大多数现代圣经译本是依据昆兰的以赛亚卷轴翻译的。而犹太拉比对此有别出心裁的解释(原注释说得挺复杂的,这里只讲大意):先知在圣经中被比作狮子,而耶路撒冷也被称为“亚利仪勒”“上帝之狮”。而这就与剧集中上帝的所在——圣马可大教堂联系起来了,圣马可是威尼斯的守护圣人,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同时也是威尼斯的标志)。 “巴比伦倾倒了”,这很明显是在说拜偶像的世界灭亡了,而巴比伦在圣经语境中也象征着世上的帝国,说的文学点就是“人心的诡诈帝国”。 所以整个这一段经文在剧情中可能暗示着:莱尼就是奉差遣去召人入“天国筵席”的人,而同时也是“守望人”,而他守望到的是“巴比伦的覆灭”,这同时也就意味着“天国近了”,而“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这也是圣经中施洗约翰在旷野中所传的道,耶稣也说过同样的话。 所以整个片头,配上背景音乐,基本是在暗示莱尼的使命,而音乐的源头《以赛亚书》的相关章节,其中已经暗含着“传悔改的道”与“最后的审判”(因为巴比伦倾倒了)。并且《以赛亚书》的其他章节也预言了:施洗约翰为主开路;基督降临;神的救恩;末日审判等。(当然,这些异象性的预言很难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往往众说纷纭。) 而背景音乐与片头的油画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涉及到鲍勃·迪伦的歌词了。“沿着瞭望塔”这首歌堪称神曲,在多部美剧中被应用,上一次震撼性的应用出自美剧《太空堡垒卡拉狄加》第3季剧末(《卡拉狄加》在我的个人排行榜上也是第1神剧,严重推荐),而“沿着瞭望塔”这首歌在其中起到了扭转整个剧情的作用(就不剧透了)。其歌词是: “应该有办法逃出去,”小丑对小偷说, “这里混乱不堪,我无法解脱。 商人们喝光了我的酒,农夫们随便刨挖我的土地, 他们当中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 “没必要那么着急,”小偷慢悠悠地说到, “许多人都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笑话。 但是你我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这不是我们的命 所以我们别假装痛苦了,时间已经不早了。” 沿着了望塔,王子们正在四处张望 女人们来来去去,还有许多赤脚的仆人 远处一只野猫发出了不详的叫声, 两个骑马的人渐渐走近,四周围狂风呼啸。 (歌词翻译来自网络,英汉对译的自己搜) 这里面与片头产生联系的是第一句“应该有办法逃出去”。网上已经有人详细解释了片头油画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一部教会史的缩影。所以片头音乐暗含的意思是:从基督教或教会的沉重历史困局中“突破出去”,而这个“突破出去”从剧情来看明面上是指“莱尼的作为”,但暗中却指向整个“基督再临”的计划。就是说靠人自己是走不出这个困局的,必须有神的介入才能走出困局,因为即便是“莱尼的作为”也包含着神迹。 而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最后一幅油画“圣巴托洛缪大屠杀”,莱尼在这幅前还冲观众眨眼。而“圣巴托洛缪大屠杀”是天主教徒发动的一场针对新教徒的屠杀,这简直是十分的“政治不正确”,并且“屠杀”在当代基本被视为宗教的历史污点。导演是想翻案吗?!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剧是以“上帝真实存在”为前提的,所以这里的可能是借用“圣巴托洛缪大屠杀”的“审判性”,将寓意指向启示录中的世界终结以及“末日的审判”。而“末日的审判”是由上帝亲自审理的,将能保证绝对的公正性(因为上帝就是真理本人嘛),就是说这里的“圣巴托洛缪大屠杀”象征的是“上帝的最后的审判”,而不是圣巴托洛缪那种“人对人的审判”。所以莱尼对观众眨眼似乎是在说:你猜猜看,最后的审判来临时,你会得救吗?(但无疑,当最后的审判降临时,是会死很多人的,所以才用了这幅画)

    末日审判

    另外说说后面的歌词,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小丑对小偷说”,这个小丑和小偷分别指的是什么?按歌词来看小丑(joker),可能是指“觉醒者”,因为西方的丑角又有“愚者”的寓意,这基本就暗指着圣经的那句“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 所以小丑说“这里混乱不堪,我无法解脱”,因为其已经觉醒,所以觉得世间混乱,并寻求解脱;而随后的“商人们喝光了我的酒”,这里的酒可能暗指圣餐中的“基督之血(葡萄酒)”;“农夫们随便刨挖我的土地,他们当中没有人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可能是暗指圣经这句“天国好像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 就是说商人和农夫的生命都为吃喝而已,他们没有一个人知道生命中的“价值”。而已经“觉醒”的小丑,觉得一定有办法逃出这种无聊混乱的“生命困局”。 而“小偷”指什么呢?耶稣说:“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此处引文括号内的文字为圣经原附的)。联系到剧情,这里的“小偷”可能指的是基督以外的(详见约翰福音第10章)。 所以小偷对已经觉醒的小丑说“没必要那么着急,许多人都知道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但是你我早就过了那个阶段了,这不是我们的命,所以我们别假装痛苦了,时间已经不早了。”就是说世俗的教导是:别为发现生命的虚谎,而急着逃向“神国”。生命是个笑话我们早就知道,所以别扮“觉醒者”假装痛苦。 而最后一句“时间已经不早了”则是双关语,在小偷的话中意味着:生命不多了,别假装痛苦,抓紧时间寻欢作乐吧;但这句“时间已经不早了”与下面的歌词相关联时,则变成了:的确时间不多了,因为守望者已看见骑士来临,巴比伦就要倾倒了——意即神国马上就要来临了。 而“远处一只野猫发出了不详的叫声”这句其实是对应着以赛亚书中“他像狮子吼叫”,但在以生命为笑话的“小偷”们听来,那不过是“一只野猫”在瞎叫——上帝的“狮子”被去魅为“野猫”(都是猫科动物嘛)。 所以,鲍勃·迪伦整个歌词是在说:觉醒者想要超越这个世界,世界却对他说不要假装痛苦,时日不多何不寻欢作乐,但上帝的国(和审判)将在你意想不到时到来,并且正在到来。这基本是以圣经视点在描述人的存在状况,同时也是在暗喻着剧中的所有人——你们现在是小丑(觉醒者),还是小偷(放纵者)? (当然,这里解读的鲍勃·迪伦的歌词是从其圣经含义来解读的。据说鲍勃·迪伦这首歌还有其现实影射,但似乎与剧情无关,就不展开了。) “上帝”是什么?(爱与愤怒) -------------------------------------------------------------------------------------------------------------------------------------------------- 因为解析中涉及到“末日的审判”,所以得说说基督教的“上帝”是怎么回事。当然这就基本上就是个人理解和看法。本来打算说得全面点,但后来发现如果要写得全面,那又会是长篇解析,且很多地方会与剧情没太大关联。所以只简单说说与剧情理解有关的那些吧。 首先在圣经-创世纪中就已经阐明了“上帝”的两个重要身份——上帝是同时兼具“创世主”和“造人神”这两者的。这就使上帝对于“人和世界”拥有了法权意义上的绝对主宰权(都是他造出来的嘛)。而世界其他神话中的神,但凡不同时具有“创世主”和“造人神”这两个身份的话,按理说是没有资格去向人或世界施加惩罚或进行拯救的(因为那都不是你的嘛)。 所以正因为上帝同时拥有这两种身份,使上帝有权对世界和人作任何处置,这就是说上帝对世界和人有绝对的主权。所以剧情中上帝对莱尼的任何安排,从理论上说,莱尼得绝对服从。 另外,圣经里的上帝还有其他很多特性,其中重要的大致有:至善,超越时间,全知,全能,鉴查人心,愤怒,嫉恶如仇,生命等。 这些特性都保证了上帝的旨意就是真理,而不是“毒菜”。就是说,不是因为上帝法力大,人就必须听上帝的(靠力量压制,那就是暴君了),而是因为上帝是绝对正确的“真理”,所以人才必须听上帝的(他是正确的嘛,你怎么可以不听呢!)。这也就是为什么,仅仅因为上帝是“上帝”,就必须信他的原因。 而因为上帝是至善,并且是造物主,所以他不会为了“利益”而坑害“人”——世界都是上帝创造的,他坑害人类还有什么意义呢?而现代性的思潮往往拒绝一个“人类的主宰”存在,其实是因为不再相信有一个作为至善和造物主的上帝存在,而是把任何性质的“主宰”都看做是“毒菜”。所以,剧集里莱尼得施展“神迹”才能抵消掉“专断毒菜”的形象。因为近代以来都或多或少地忘了或忽略了上帝的“神格”。 而上帝的“神格”是对“人”的完全超越,比如:上帝超越时间,而人是时间性的存在(耶稣说“在你们祈求已先,神就知道了”,其实就暗含着上帝超越时间的意思)。 上帝超越时间,即是说上帝根本不需要等到一切实际发生,就已经预知后果了。也正因为上帝超越时间,预知一切后果,并且是至善的,所以上帝才是绝对“正确的真理”。在这样的“神”面前,与“神”争论“为什么要这样,而不那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因为作为“人”,你是在没有掌握全部信息与真相的情况下,作出判断的。而神则不然,他掌握全部的真相(超越时间)。 并且“神”即使给出解释,也是“人”听不懂的。就像人无法向猴子解说“打针”为什么是为你好一样,猴子是听不懂的。所以莱尼先开始也是不懂神为什么要让他成为孤儿,到最后他懂了——那是给他一个拯救父母灵魂的机会。那神为什么不直说呢?因为人是被困在时间中的,即使提前告诉你,你也不懂其重要性,只有当你亲身经历过了,你才能真正理解。 所以,即使是莱尼抗拒“神意”这件事,上帝也是认为莱尼不会因此后悔。这看起来很莫明奇妙,但是上帝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创造意义”。 莱尼越是抗拒“神命”,就越在“父母心结”上陷得越深,但当答案揭晓后,莱尼发现原来父母是背离神的。这时,正因为他在“父母心结”上陷得很深,所以才使他更责无旁贷地要担当“神命”改变世界。所以他不会为当初抗拒“神命”而后悔,因为正是当初的抗拒,才使他更切身的感受到“改变世界”的必要性——就是说,是当初的“失败”的历练,让他一旦醒悟,能走得更远。 而莱尼当初的“抗拒”在答案揭晓的那一刻,被上帝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所以莱尼最后不是“放下心结”,而是理解到为了“解开心结”必须担当一个更大的使命,而不是像他之前认为的那样只“召唤”真心信仰的信徒就行了。在这一刻,当初的“心结”没有被放下,而是从抗拒神意的动力,转变成了担当神意的动力。 而在前面的解析中曾提到“上帝即是真理本人”,这源自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的话:“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这个意思就是说“真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哲学所认为的那样),而是一个有灵的“活物”。所以这个活着的“真理”是会主动“自我实现”的(当然耶稣那句话本身是另有重点,就不分析了)。而在这部剧里我们看到“神意”无处不在地在推动剧情,其实就是上帝作为真理本人在“自我实现”。 而当代思潮却是将“真理”当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来理解。而“真理”一旦变成抽象概念,“真理的实现”就需要海量的“炮灰”,当代因“意识形态”而造成的无数悲剧就是注脚。所以“真理”必须是一个有灵的“活物”,才能保证每一个人不会是“冤死的炮灰”。而基督教的上帝则是通过“最后的审判”和“创造意义”来完成这一点的。就是说即使你这一辈子受尽冤屈,但只要在灵魂上依靠上帝,上帝会为你的每一滴眼泪“创造出新意义”——即,你的每一滴眼泪都是走向上帝的一步,而不是在世上白白的受尽委屈。并且在“最后的审判”中上帝会为你在人世的每一点冤屈伸张正义(因为,基督教的上帝,同时还是一个嫉恶如仇、有冤必申的上帝)。 而“末日审判”的公正性,正是建立在上帝的这些特性上的,上帝同时是爱与愤怒的上帝,上帝对人类的罪恶的愤怒有多大,对人类的爱就有多大。所以我们会看到莱尼的最后的布道是“在天国拥抱你们每一个”。 就是说,上帝的爱与愤怒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基本性质,都是必须贯彻到底的。这在圣经里表现为“旧约”的上帝所代表的律法主义(对罪的愤怒),与“新约”的上帝所代表的爱与救赎。单从名字来看,似乎是“新约”废除了“旧约”,但其实即使是作为“新约”的订立者——耶稣本人也说过“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可这怎么成全? 使徒保罗说“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就是说没有一个人能在上帝“超严苛”的律法下幸免,在上帝的律法下所有人都是有罪的。因为上帝本人是“绝对的正义”,所以上帝不能容忍任何一点点的罪恶,每一点罪恶他都必要追讨,每一点冤屈他都必要伸张。而“罪的工价(意即:后果)乃是死”。 上帝的这种“严苛”在人类看来,实在是太夸张了。因为作为“人类”我们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总是忽视他人的“委屈”,这是人类的特性决定的。因为如果“睚眦必报”,那么整个人类社会都将无法运转。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曾为了生活继续向前,而压制过自己的“委屈”,同时也压制过别人的“委屈”。但上帝不是,作为“真理本人”的上帝,对每一个人的委屈都感同身受。“上帝爱每一个人”这句话,同时也意味着上帝不容忍每一个人受到委屈,所以上帝的律法会超严苛。 但如果是这样,上帝早就该灭掉整个人类——谁能说自己没有让任何人受过半点委屈呢?但上帝的愤怒有多大,上帝的爱就有多大。正是因为上帝的正义必要彻底的伸张,所以上帝为了救赎人类,派遣了自己的独子耶稣来为人类赎罪。 因为三位一体,耶稣基督被认为是上帝本人亲临人世。基督之死的意义就在于,神同时是“创世主”。创世主替人死了,即等于是还给了世界一个远多于世界的东西,所以获救的人是被“赎买”出来的,出价将人从罪中“赎出”的是神,而不是人自己。 基督必须以自己的死亡才能“赎出”神所爱的人,基督的死正是成全了律法的公正。个人认为,这才是耶稣所说的“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的意思。圣经上很多看似平常的字句,其实背后包藏着极其沉重的悲悯。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不是一句轻飘飘的话语,而是神亲临人世,为人而死的血淋淋的救赎。 就是说,在上帝看来,只有他亲自付出血淋淋的代价,才能在不违反“公正”的原则下,将那些愿意信他的人从罪中“赎出”。所以上帝的“超严苛”,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圣经旧约中多次提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一原则,而新约中不大提这事。因为基督之死即是上帝亲自实践了这一“旧约”原则,以创世主的身份受死,将人从罪中赎出。基督之死即是还给“正义”的一个“正义”,这是神对自己的“毫不妥协的正义”的亲自实践。 上帝的愤怒与爱,在基督之死的救赎中被“贯通”了——上帝的正义愤怒到要处死所有的人,同时上帝的爱深重到愿意亲自替所有人受死,并因为上帝是“创世主”才使这种“替死”有效,且不违背“正义”。就是说,本来按照“正义”原则,只需要处死一个手下,但现在“主人”站出来说“我来替他死”,并且真的“替人死了”。但因为上帝是“创世主和造人神”,所以“上帝的替死”不等同于“人的替死”是一对一的(你只能替一个人死),“上帝的替死”等于是死掉了这个“主人”以及因主人而存在的全部手下,这就足够偿还“正义”所要求的所有“复仇”内容。因此基督之死同时“成全”了上帝的愤怒与爱。 另外《圣经》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时间”。《圣经》开篇就说“起初 神创造天地。”,即是在提示着“时间性”,就是说这个世界是有开始,也有结束的。就像鲍勃·迪伦那首“瞭望塔”的歌词一样,在你不知道的时候上帝已经打发人来终结世界了。所以“末日审判”固然是在审理罪恶,同时也在逼迫人思考“存在”的意义,警示人类不可以像那个“小偷”一样把生命看成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玩笑”。 而在涉及到末日审判的《启示录》中上帝则说“都成了。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初,我是终。我要将生命泉的水白白赐给那口渴的人喝”。阿拉法和俄梅戛是希腊字母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就是说人因上帝而被开启,因上帝而结束。人在上帝所给的“生命”中,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而上帝不是让人在“时间”中白白耗费生命,而是要让人体悟和学习“永恒”——即爱。而“爱”不是指世俗之爱,而是奉献自己的付出之爱,所以“生命泉的水”是白白赐给人的。 而所谓的“末日审判”,怎么听着都让人觉得不舒服。但其实,难道没有“末日审判”人就不会死了吗?如果没有“末日审判”那么生命就真的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笑话了(反正你都得死嘛,你做什么又有何意义可言呢),反而是因为有了“末日审判”,倒让生命具有了“意义”。就是说,人虽然还是会死(还是会有末日),但你生前的行善和作恶都因“审判”而具有了意义。这样“正义”“善恶”就不再是“人”自己设定的规则与标准,而变成了一种“绝对的标准”。因为人自己设定的标准,也是人可以自己改变的,而生活中我们确实也在不停的调高(对别人)或调低(对自己)这些“标准”,以至于“正义”“善恶”很多时候都成了牟利或迫害的“幌子”(这个话题太大,就不展开了)。所以在基督教语境中“末日审判”所导致的“绝对正义”的伸张,是建立人生意义与保存“正义”标准的极其重要的一环,而这一点却被当代思潮有意无意地“拒绝”了。 长胡子的女人(上帝与诸神) -------------------------------------------------------------------------------------------------------------------------------------------------- 长胡子的女人这幅油画,在第一稿时因没有查到其出处,被解读错了。后来看到“翻托邦字幕组”的注释,才知道(感谢翻托邦字幕组)。后又查到有人写过更详细的关于这幅油画的介绍(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搜“《年轻的教宗》里,长胡子的女人是谁?”这篇文章,下面关于长胡子的女人这幅油画的介绍引文就出自该文,这里也感谢文章的原作者,)。所以这里重点是解读其在剧中的寓意。 这幅油画中的两个人是历史上真有其人,喂奶的是妻子,“她是意大利17世纪时候的奇女子马格达莱纳·文图拉(Magdalena Ventura)。根据画像上一块石板铭文,我们得知她来自阿布鲁齐地区(Abruzzi),在37岁的时候突然长出满脸胡须,当时她已经生育了3个儿子,而这幅绘画诞生的时候,她52岁。”她身边的是她丈夫。 “这幅作品旁边还有一些文字,称马格达莱纳·文图拉为“自然的伟大奇迹”。文图拉跨越了边界,打破了分类。17世纪,人们对其充满好奇,甚至认为她是怪物,另一方面,文图拉是一个事实,她是真实的。 “对于里贝拉来说,他的描绘对象不是一个自然的怪胎,而是个体性的奇迹和谜团。里贝拉以一种平静而阴郁的自然主义呈现文图拉,也赋予她以尊严。里贝拉以温柔、同情的视角审视现实世界,其创作也展现了艺术家动人、令人难忘的眼界。马格达莱纳·文图拉打破了她的世界中的每一条法则,里贝拉则将之化为不朽。”(引文来自《<年轻的教宗>里,长胡子的女人是谁?》一文) 这里,重要的不是这个“马格达莱纳·文图拉”身为女人,为什么长胡子,而是“称马格达莱纳·文图拉为‘自然的伟大奇迹’”以及“马格达莱纳·文图拉打破了她的世界中的每一条法则” 这即是说当剧中出现这幅油画的时候,可能意味着:将出现“超自然的奇迹”,或某种“规则”将被上帝打破。 而《长胡子的女人》这幅油画每次都是与旁边的另一幅油画《崇拜维纳斯》一起出现的。而据《<年轻的教宗>里,长胡子的女人是谁?》一文介绍说:“它来自提香的手笔。《崇拜维纳斯》(The Worship of Venus,1518-1520)而今收藏于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描绘了每年4月1日向维纳斯献祭的仪式,妇女会像女神献祭,以‘清除她们身上的每一个瑕疵’。在画面右侧,两位女性作为维纳斯的代理人正在检查祭品,而在前景的草地上,爬满了婴儿,他们爬树、射箭、拥抱、打闹、撕扯对方的头发、在空中飞翔……这幅稍微显得有些疯狂的景象,在某些意义上,又展现了另一种真实。” 而这两幅画在现实中都不是梵蒂冈的收藏。就是说,导演刻意地把两幅画放到了一起展示。 维纳斯是出自希腊神话,而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基本被认为是反应了人间的种种状况,甚至在古希腊就已经有一些人认为,希腊诸神其实是人自己制造的“神”。所以,《维纳斯》与《长胡子的女人》这两幅画所代表的寓意其实是对立的,这是在提示“上帝”不同于“人自己造的神”——人自己造的神反应了人间的规则,而上帝则是打破“规则”的。

    长胡子的女人 VS 维纳斯

    而这两幅油画在本季中一共出现了3次,下面逐一分析: 第1次 出现在第五集开头。事件顺序是:莱尼对忏悔神父说上帝降临在市郊补胎店;(苏里妹妹的)棺材上船(离港回去);接着两幅油画首次出现;紧接着就是埃丝特第二次引诱莱尼(这次被沃伊洛拍照)。 而这集随后发生的重要事件大致有,莱尼与杜索里埃出游(期间剪入幼年出走事件);三重冕抵达;沃伊洛的照片阴谋被莱尼戳穿,并被训斥;莱尼的枢机主教演讲;埃丝特忏悔并看见花开的神迹(其实花开是暗喻受孕);“圣痕”骗子被驱逐。 大致可以看出上帝的这次打破“规则”,其重点很可能是落埃丝特身上的。所以这两幅油画一出现,紧接着就是埃丝特第二次引诱莱尼,就是说上帝“破例”赦免了埃丝特,并在该集结尾打破了人间的“规则”,让埃丝特受孕了。而从以前的剧情中我们知道,埃丝特和其丈夫皮特都是不能生育的。而前面我们分析过埃丝特所生的小庇护很可能是“基督再临”,而埃丝特即犯有“通奸”罪,又不是处女怀孕。所以这次的“打破规则”可能还暗指着“基督再临”这件事。 第2次 出现在假父母事件前。这次的“打破规则”可能是针对莱尼重享天伦的期望——即打破人伦规则(不过这种打破一直都存在,似乎没有理由特别用油画来提示)。 第3次 出现在莱尼为小孩作导游,期间与一个小孩一起观话,小孩说“我不想要一个留胡子的妈妈”,莱尼说“你得学会知足常乐”;小孩回“我不想这么轻易满足”;莱尼说“你说的对,我也不想再这么安分下去了”。而之后又经过几个小事件后,莱尼去了威尼斯。 这里如果说是打破了什么的话,也可以说是“神命”对人间规则的“无视”,但看起来这第二次与第三次,更像是莱尼的内心的反映:就是说莱尼作为一个凡人,很渴望人间的亲情,所以与《维纳斯》那副画每次都与《长胡子的女人》一起出现。就是说莱尼也和那个小孩一样不想要一个“长胡子的妈妈”,而想要一个正常的而母亲。《维纳斯》那幅画里有众多的小孩在嬉戏,就是说莱尼渴望的是“被爱”,而上帝却要他担负沉重的神命(奉献与付出爱)。 而《长胡子的女人》第一次出现时,有个很有趣的细节——莱尼是和古铁雷斯一起在看画,莱尼看的是《维纳斯》那副,古铁雷斯看的是《长胡子的女人》。而古铁雷斯是可以看到“圣母”幻象的,就是说古铁雷斯似乎早就接受了“上帝”与上帝的“召唤”。 哮喘主教(隐藏 Boss ?) -------------------------------------------------------------------------------------------------------------------------------------------------- 哮喘主教卡尔塔尼塞塔这个人目前还看不大清,但有一些迹象显示这个人可能很大的问题。所以哮喘主教所说的话不管听起来多有道理,都不大能看做是“正面”的道理。 本季中出现了四个半抽烟的人,其中莱尼,玛丽嬷嬷,杜索里埃,这三人的身份都是孤儿,第四个抽烟的人就是哮喘主教,所以很可能哮喘主教小时候也是孤儿。也许正因如此,他才特别热衷于用“孤儿”理论去看待莱尼。并且当莱尼后来对他说:“你是对的,当一个孤儿走向成熟,他会发现一个全新而年轻的自我”时,他特别兴奋,立刻补充“在那时,他就有话想说了”,并指着莱尼不停地重复“你会说出来……”但前面已经分析过了,随后莱尼点不着烟,即暗示着上帝受够了哮喘主教的这种看法,等于是否定的哮喘主教的“孤儿”理论。 (还有“半个”抽烟的人是媒体女苏菲,她曾要求抽烟,但被莱尼阻止了。难道她也是孤儿?) 而哮喘主教另一次引人注目的举动,就是与沃伊洛一起去劝说斯宾塞辅佐莱尼。 当时,哮喘主教向斯宾塞伸出一只手;斯宾塞立马泪崩,并说“他在提升(或衡量)上帝的重量”;随后哮喘主教问斯宾塞“那上帝的重量是什么样子的 迈克尔?”,斯宾塞回答“非常脆弱(Very fragile)”,哮喘主教说“是特别的脆弱,这就是为什么你要帮助我们,使我们的上帝更坚强(to fortify God)”;而斯宾塞回“我努力过,这是条死胡同”,哮喘主教回“不 迈克尔。我们穷极一生努力尝试,直到我们死亡之前我们仍然在尝试,这就是我们作为神父的职责,我们给上帝以重量(We give God's...weight!)”随后斯宾塞就去求莱尼让他回归,并愿意担任圣职长(之前斯宾塞拒绝了这一职务)。结果这次莱尼拒绝了。

    测度上帝的重量

    这个话是说得很动人,但却可能有很大的问题。 耶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就是说你到基督这里来是放下“重担”的,即是说基督才是那个为你背“重担”的人。说“我们使我们的上帝更坚强”这还勉强可以理解,但后面又转到要主动的给神增加“重量”(We give God's...weight!)是什么意思?你是嫌基督为世人背负得还不够重吗?!并且之前还说神“特别的脆弱”,创造天地的神“特别的脆弱”? 但奇怪的是作为“智慧”象征的斯宾塞居然认同这种说法,并大受感动。怀疑这种说法可能是来源于某种“经院哲学”,而“经院哲学”太过浩瀚我不了解。但“经院哲学”据说是受过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即古希腊“智慧”)很大影响的,这倒是与斯宾塞所代表的“智慧”产生了关联。 另外,我不了解天主教传统,也不知道按天主教传统怎么看这个“We give God's...weight!”,如果产生误读请见谅。 不过从后面莱尼对斯宾塞的拒绝,以及剧中上帝处处在引导事件走向来看,剧集中的上帝似乎也是不认同哮喘主教这种说法的。所以这似乎在暗示人的“智慧”无法理解一个活生生的上帝,以至于认为上帝需要凡人的“帮助”才能完成计划。另外导演对这次的哮喘主教与斯宾塞的谈话性质,也给了一个提示:哮喘主教和沃伊洛是冒“雨”去找斯宾塞的,雨即上帝的愤怒或不满,这是剧集中多次出现的寓意。而斯宾塞还特别说了一句“你顶着这么大的雨来……”,哮喘主教和沃伊洛都没有打伞,都被雨淋透了。 而哮喘主教送莱尼“别针”那次,他说“圣父啊 这东西用处极大,但您必须先打开它”,这无非是建议莱尼打开心结,采取一个开放的心态。结果别针被莱尼直接拉弯戴在了手上,并说“这东西不打开的话也挺有用”。这个可能是在暗指圣经《传道书》里的那句话“你要察看神的作为,因神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而莱尼的行动也似乎在暗示:现在不是教会要开放心态,诱人走进来;而是世人要打开心防,神好进入人心中去。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哮喘主教在教义理解上似乎存在着某种“问题”,并且从剧集中上帝的“表现”来看,上帝也似乎并不认同这个哮喘主教的观点。 下面开始脑洞: 在猜测埃丝特出逃时,我们提到过,埃丝特的出逃除了逃避神命外,也有迫于某个势力的“压力”的可能,因为耶稣年幼时曾被家人带去埃及,以躲避希律王的迫害。而剧中埃丝特出逃前,沃伊洛曾差点被莱尼免职,并曾因胁迫埃丝特引诱莱尼而被莱尼训斥过。就是说沃伊洛是被莱尼盯着的,很难想象沃伊洛还敢背着莱尼,针对埃丝特搞阴谋;而埃丝特出逃时,斯宾塞很可能已经病了,并且以斯宾塞的作风,针对埃丝特搞阴谋的可能性也很小。 所以,如果说当时整个教廷还有谁有能力,并且敢针对埃丝特搞阴谋的话,就只有这个哮喘主教了。 从身份上来说,斯宾塞敢与沃伊洛拒之门外,但这个哮喘主教一出面,斯宾塞只能把两人让进屋去。并且哮喘主教几句话就把斯宾塞说得泪崩,从这一幕来看,似乎他还是斯宾塞的前辈,所以有教导斯宾塞的资格和能力。而哮喘主教第一次登场时曾说“贝尔拉多才47岁了,还很年轻。这意味着我们活不到看见下一个教皇的时候了,多么让人悲哀啊”。当时就有主教说回他“卡尔塔尼塞塔 你能活着见到这个教皇,已经是个奇迹了”。这说明,这个哮喘主教似乎是他们所有人中资历最老的一个,以致于莱尼在收到别针那次,也没有让他过于难堪。所以他应该也有力量和人脉在所有人都不敢动时,策动某种针对埃丝特的阴谋。 而在圣经中耶稣一家逃去埃及,是为了逃避希律王的的迫害,而希律王也被认为是“犹太人自己的王”。哮喘主教在教廷中的地位、资历与能量也可说得上是“无冕之王”,这似乎也与“希律王”形成了某种对应。 但更重要的是,他第一次出场时说的“这意味着我们活不到看见下一个教皇的时候了。多么让人悲哀啊。”他老人家到了这把年纪,职位也到头了,多见一任教皇意义很重大吗?这看起来更像是在说:因为莱尼很年轻,他活不过莱尼,不能等到莱尼死后,好为自己谋个教宗之位。所以才觉得这“真让人悲哀”。 而当沃伊洛向他提出公布“丑闻照片”备份,并说“十五天后 我们就会有一位新教宗了,一位成年教宗”时,他问“会是谁?”,沃伊洛答“斯宾塞”,他说“或者是我”。沃伊洛答“好吧……到时候你就是新教宗”。可见哮喘主教对教宗之位是极有兴趣的。 虽然,他随即又否决了沃伊洛的提议,但那是因为他认为“照片如果公布,会拖累继任的教宗”。并且,他随即又向沃伊洛要去了照片备份,并放在鼻下嗅闻,似乎是在嗅闻着与自己失之交臂的最高权力的气味。

    权力与阴谋的气息

    而当玛丽嬷嬷用烟嘴设局,并通知沃伊洛后。哮喘主教又和沃伊洛去策动斯宾塞,期间他一直在吸着氧气,随后向斯宾塞跪拜亲吻戒指时,神态似心有不甘。不知道其跪拜斯宾塞,是不是想把斯宾塞当枪使。但其能屈能伸,善于隐藏自己,很有阴谋家的素质。 怀疑,这个哮喘主教如果不死的话,可能会成为之前所猜测的“莱尼之死”的教廷内因。 “历史鸡汤”? -------------------------------------------------------------------------------------------------------------------------------------------------- 在第十集,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十五位前任教宗出现在教廷。这十五位具体是谁不得而知。不过从数目来看应该不是历任“庇护”。而是选了一些重要或可能有争议的历史教宗,所以猜测其中为首的那位可能是圣彼得。 但更诡异的是,当莱尼向其请教时,为首的那位却给出了一个“鸡汤式”的答案:“比起上帝,相信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莱尼”。以至于莱尼都直接认为这是“陈词滥调”。而为首的那位却回:“要是你真的明白这些陈词滥调,有多么正确就好了……毕竟,看看我们,我们就是掌权者。而权利,就是这些陈词滥调。” 那么这位为首的到底在说什么?“比起上帝,相信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不就是当代流行的“鸡汤”吗?但从剧情来看,这是莱尼在向历任教宗求教,此处绝不应该出现“鸡汤”,并且还是某种“反教义的鸡汤”。可这是出自前辈“教宗”之口,又绝不可能是“反教义”的。

    权力就是陈词滥调

    所以猜测:这里的对话似乎只有以“本体论”为前提,才能解释得通。 就是说:作为“人”你对上帝的理解是“有限”的,你只能通过你自己的经历去感受“上帝”。但上帝本身却是“无限”且是“自隐”的,上帝始终有一部分是隐藏在“神秘”中的。所以作为个体的“人”是没有办法彻底弄懂上帝的意图的(圣经中就多处提到的“他的智慧无法测度”),“上帝”在某种程度上是“人”无法理解的。 以此为前提,才谈得上“比起上帝,相信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就是说,因为你无法彻底的“理解”上帝,所以比起靠外部事件来猜测上帝的意图,更重要的是相信你自己心中的“上帝的声音”。 而这里的“相信你自己心中的‘上帝的声音’”,并不等同于鸡汤式地“相信你自己”。因为按世俗所说的“相信你自己”,其判断的标准是“人自己的感受”,这就会导致泥沙俱下的后果——你自己的贪欲、人性的惰性、趋利避害等等这都是“人自己的感受”。所以鸡汤式的“相信你自己”往往导致的是“放纵你自己”。 而“相信你自己心中的‘上帝的声音’”,其判断标准的是“窄门”。新约《希伯来书》说“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这大致被认为是基督将新约的律法刻在人心里。所以剧中的“比起上帝,相信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实是指相信基督写在人心中的律法。 而基督写在人心中的新约的律法,是区别于旧约中的刻在石板上的旧约律法的。新约的律法的一个基本面相就是“爱”,但这种“爱”很难捉摸,甚至有时表现得不大像是“爱”。比如:莱尼年幼时的出走,是因为“爱”自己的兄弟杜索里埃,而返回了孤儿院。但问题是莱尼想去找父母这同样是因为“爱”。 这里面有个很细微的差别,就是当人面临选择的时候,往往会为自己的选择寻找各种理由,以支持自己的选择。可很多时候,即使所有的表面证据都表明某种选择是正确的,但人心里却会有一个很细微的声音在告诉你“这样做不对”。而这个细微的声音,往往被认为是圣灵的声音。 而人心中的“圣灵的声音”所指出的选择,往往会是所有选择中最难走,同时也是最痛苦的那条。比如幼年的莱尼最后选择的就是藏起自己的悲伤,将生命的爱分享给自己的兄弟杜索里埃。 所以,“比起上帝,相信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是在说:不要相信你自己为某种选择找到的依据和理由,哪怕你所依据的是“上帝”的教导。因为那其实是在相信“证据”,是依据选择的“后果”在作趋利避害式的选择,而不是在相信自己内心的那个声音。而你内心的那个声音是上帝写在人心里的律法,它要求的是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利己”的事。当然,这其实很难分辨,即使是信徒也很难分清哪一种是来自圣灵的声音。但有趣的是,这种分辨过程,往往也是一个自我剖析和自我审判的过程,其中会充满内心的煎熬。这就迥异于当代鸡汤式的“相信自己”——选择让自己“最舒服”的路。 在剧中,莱尼与杜索里埃曾就安吉洛·桑切斯的自杀有过一场讨论,这段讨论以“什么时候你才会长大”这个提问开始,也以此提问为结束。而纵观杜索里埃的历程,杜索里埃的“成长”其实是向“世界”向“罪恶”妥协,而那也正是选择了一条让自己“最舒服”的“大路”,其后果是通向灭亡的“宽门”;而莱尼的“成长”则是通向那条更艰难的“窄门小路”。 而剧中的“要是你真的明白这些陈词滥调,有多么正确就好了……毕竟,看看我们,我们就是掌权者。而权利,就是这些陈词滥调”。这其实是在说,权力其实就是“陈词滥调”:掌权者因为有选择的权力,往往会认为这样做对,那样做不对,但其实都不是关键所在。因为事情最后究竟会变成什么样,这只有上帝才知道,而按基督教的历史观来说,世界的走向是由上帝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选择决定的。 这个道理很难理解,因为其中否认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因果规律。比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其实如果真正去看历史的话反例有很多,比如历史上的超级大帝国——蒙古帝国,那是因为得民心,而建成了一个超级帝国吗? 所以,这句话不是在否认人的“选择”的功用,而是说面对这个世界与命运,即使是“权力”也是“乏力”的。任何“选择”后面都藏着某种“不可预测”性,所以归根结底,最后决定世界走向的还是“上帝”。所以“权力”也因此成了陈词滥调。 到此,理性的思辨已经走到尽头,就是说“理性”的思辨无法让人走出人是“时间的性存在”这个终极困境。而人面对这个“不可测”的世界又必须进行“选择”,所以能信任的就只有上帝放在人心里的“圣灵的声音”,其他的得交给上帝去成就。意即:人终究是无法战胜命运的,所以人需要一个“善意的上帝”来拯救。 所以无论是“相信自己(内心的圣灵)”还是“权力”都是陈词滥调——意即:不解决问题,却又故作高深的套话。因为在基督教语境中,唯一的真正掌权者是上帝,而不是人。但这些“陈词滥调”又无比的正确,但这种“正确”不在于它本身能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为圣灵的声音是很难分辨的),而在于它指出了“人”的能力的“终点”。 而,这一幕谈话之前是莱尼在和古铁雷斯谈论科特威尔一案,并要求古铁雷斯担任他的私人秘书。就是说:莱尼自己对于如何处理科特威尔是有疑虑的;甚至对于让古铁雷斯担任他的私人秘书是否合乎“上帝的意思”,可能也是有疑虑的。所以他才在幻象中向前辈教宗请教“最睿智的道理”。而前辈教宗给出的答案是——相信心中的“圣灵的声音”,比相信你所猜测的“上帝的旨意”,更重要。 而从后面的剧情来看,科特威尔无法控制的双手,将自己的命运指向了阿拉斯加,则几近于“神罚”。 相信/不相信 -------------------------------------------------------------------------------------------------------------------------------------------------- 莱尼在整个第一季里有数次明确的表示“不相信”上帝。其中第一次以前已经分析过,其实是指不相信上帝能将莱尼从他自己的手中拯救出来。 而第二次,甚至说出“我只信仰我自己 我是无所不能之神。莱尼 是你照亮了你自己 妈的”。这可能是目前莱尼的话里问题最严重的一次。但好玩的是,随后我们就看到莱尼对这第二次的“不信”做了忏悔,一请求神的原谅,并且莱尼忏悔时手上有烟——即象征上帝的忍耐。而这第二次的“不相信”,开始的画面是“北斗七星”,似乎也在暗示,莱尼这次的“不信”是针对于那个高高在上的“旧约上帝”。 并且,这次的不信还可能牵涉着之前的“黑夜布道”。黑夜布道的内容来自于“圣灵来信”,而莱尼的个人愿景是“召唤真信徒”,但从黑夜布道的结果来看,莱尼这个愿景彻底破灭了——居然被人用激光打断了布道。莱尼的个人看法是“我不知道你们是否配得上我(来牧养)”。 所以在随后的第三集一开头,莱尼就看着北斗星对忏悔神父讲述了教宗竞选时的情景,并在随后说出了“莱尼 是你照亮了你自己 妈的”。 猜测,在莱尼个人看来:当初是上帝用圣灵选择了他做教宗;在他为第一次布道寻找内容时,上帝给了他“圣灵来信”;结果没人认同莱尼的布道(此时埃丝特还没有走入莱尼的视野)。这在莱尼看来无异于上帝狠狠地“耍”了他一把。所以此时他对上帝充满了“愤怒”,所以他会向忏悔神父提起教宗选举的事,意思是,当初是你上帝选择了我,我是那么恳切地希望为你所用,结果你现在给我搞出个“这个”?!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埃丝特出现,并说出“尊重”一词时,莱尼会晕倒的另一原因。因为他本以为没有一个人认同他的布道,甚至认为以后我要自己“照亮”自己了——意即上帝指示的那一套行不通。结果上帝又给了他一个回复——埃丝特。 而莱尼这次对上帝的“愤怒”还关联着同集中莱尼第三次说“不相信”。在该集末尾,莱尼对古铁雷斯提到自己当初拒绝加州女友时,女友的眼睛“首先 眼里充满了爱,然后眼睛里又充满了失望”,随后莱尼得出结论“这是重要的教训,我明白了我希望天主教徒是相爱的,不想再从他们眼中看到失望”。 所以,莱尼黑夜布道后对上帝的“愤怒”,一方面是因为布道的效果看起来很糟糕,另一方面是因为莱尼在人们眼中看到了“失望”,而这种“失望”是莱尼一直不愿意接受的。这其实是莱尼身上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面相,联系开篇的梦中布道来看,在莱尼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渴望着世人能爱他,不愿意看到人们眼中的“失望”。 所以,随后莱尼对古铁雷斯说:自己不相信自己的想法、意志、能力等;并总结说“我发自内心的告诉你 大人……简而言之 有时候我不相信”。这即是指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上帝的旨意,因为他自己内心就不认同这种旨意;同时也是指不相信上帝的那套做法能成功。 所以,莱尼甚至认为“……也许我把这一切留给沃伊洛,会更好……他相信他所说的。他也相信上帝”。但上帝又借古铁雷斯之口,否认了莱尼的这一假设“不是的。沃伊洛是一个政治家,您才是教宗”。 莱尼第四次说“不相信”是发生在第十集玛丽嬷嬷离去,引发第一次“心痛”后,莱尼问古铁雷斯“你相信上帝吗”;古铁雷斯回“我相信”;莱尼说“我不相信。那些相信上帝的人再不相信任何事(Those who believe in God don't believe anything.)”。其意思是:真正相信上帝的人,不会以任何外在证据为依据(所以他再不相信任何别的事)。这是说,莱尼认为他还因玛丽嬷嬷的离去,而对上帝的旨意有所疑虑。所以他认为自己“不相信”上帝。这其实就是莱尼自己在枢机主教演讲中提到的:信仰“只能用强度来衡量”。 而此时莱尼因玛丽嬷嬷的离去,仍然对上帝的旨意感到疑惑,所以他认为自己还“不相信”(以一种超严苛的标准来说)。当然,引发这种疑虑的,可能是因为莱尼在玛丽嬷嬷离去的天空中看到了某种“异象”(可能就是季末出现在空中的圣母像),所以这看以后怎么发展。

    不相信

    导演的暗示到底要做什么 -------------------------------------------------------------------------------------------------------------------------------------------------- 在这部剧集里,导演经常利用台词的多意性搞暗示。一句台词往往说者是一个意思,听者按自己的处境听到另一层意思,而联系上下情节可能又有第三层意思。并且导演似乎还借助这些暗示将整个故事背景引向启示录的“末日审判”,以及“基督再临”。可问题是,按这部剧的名称“年轻的教宗”来看,导演根本不会拍到“末日审判”,费这劲做什么?不做这种设定,这剧已经够精彩了。 而且几乎所有指向“末日审判”与“基督再临”的暗示,都极其隐晦。在本文推测这些“脑洞”时,也是因为偶然注意到“吹笛不跳跳舞,举哀不啼哭”与“你们出去,到底是要看什么”这两段经文都涉及到施洗约翰,才以此为解析角度,发现很多细节得到了某种“解释”,比如:为什么埃丝特的经历与圣经中的以斯帖不相称;为什么埃丝特会模仿“圣殇”雕像;为什么莱尼的烟斗来自他父亲,并且有其父点燃烟斗的镜头等。 但问题是,引发这一系列脑洞的那两段经文,剧中根本没有提及。那两段经文本身就是我根据剧情“脑洞”出来的。这本身就很“偶然”,稍不留意就会错过。似乎导演即将故事背景的设定指向“基督再临”,又拒绝将其讲清楚,并且还搞了很多细节来干扰解读(比如:产房内,三个具有父亲色彩的人与小庇护同处)。导演这样做究竟是为什么?为了装高深吗? 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导演在探讨圣经的教导,拒绝割裂圣经背景。就是说,如果上帝并不存在,基督不曾复活,没有末日审判,那么圣经里的教导就会被“引入歧途”。而割裂圣经背景地去理解圣经教导,正是当代最流行的做法。比如: 在圣经或基督教的结构中,“宽恕”是以认罪和悔改为前提的,如无认罪便无宽恕。而当代流行的“圣母病”就是去掉了让人尴尬的“认罪”,单方面的去理解甚至同情“作恶者”。 同样的“自由”也是如此,基督教的“自由”是在真理中得自由,就是说以真理为目标,将人从“属世界的欲望”中释放出来。但当代去掉了上帝的“绝对真理”,以“相对真理”代替。结果这个“真理”既然是相对的,那么就谁也说不服谁,最后各个“文化群体”各自抱团,你要敢对别的群体提出批评,那就歧视,就是政治不正确。这表面上是人得到了“自由”,但实质上却是人被其所属的“群体或传统”捆绑,而当初被耶稣从人身上赶出的污鬼的名字就叫“群”。而这一切在当代都是“正常”现象,人家爱过这种生活,你管得着吗?确实也管不着,你凭什么说别人那是“陋习”? 除非有一个“绝对真理”的上帝存在,有“末日审判”,人的“生存意义”才不是人“自订”的——“自订”的就意味着你没有权利质疑。 而这个“绝对真理的上帝”和“末日审判”,正是当代所拒绝的。但这中“拒绝”也不是无缘由的,在人类历史上冒充“绝对真理的上帝”和“末日审判”的还少吗?而对于当代的这种“困境”,导演其实也无力提出解决方案,所以剧中莱尼必须有“神迹”来为自己的行为做背书——即这次不是冒牌货。(当然,指导人类方向,也不是一部剧集应当承担的) 所以导演的意图,可能是在提醒观众别忘了还有上帝,还有审判,同时以一个完整的圣经背景来阐释圣经中被遗忘的东西,以此重新审视人的“存在意义”。就是说,并不是“文化多元”就天然的“正确”,你要先看看这种“文化”本身有没有什么问题。“文化多元”不能成为“恶”的庇护所,同时“文化多元”只是人类目前无可奈何的“困境”,应该设法走出这种“困境”,而不能将其当成“目的地”。 而“基督再临”被设定为一个“隐性背景”另一种可能是:谁也不知道“末日审判”会不会就在明天来临。就像观众在观看剧集时,几乎无法察觉导演在背后将整个故事背景一步步地指向“末日审判”。而这也正是片头音乐“瞭望塔”被隐去的歌词所表达的:你可以成为世人眼中的“小丑”,觉醒到人生另有一种活法,从而逃出人生的“困境”。也可以成为“小偷”,从上帝给你生命里“偷取”短暂的欢愉,把生命当成一个无聊的笑话,只管寻欢作乐,仿佛上帝与审判都不存在。但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倾覆世界这巴比伦的骑士就要来临。 一些散落各处的细节 -------------------------------------------------------------------------------------------------------------------------------------------------- 与神角力: 在第8集,其开头的“扭打”式按摩画面很可能是莱尼幻想出来的,并且很可能是借用雅各与天使(或神)角力的典故。而黑人按摩员的最后一个动作是扳大腿,即是天使摸雅各“大腿窝”;而画风一转,可以看到另一按摩者正是在按摩莱尼的小腿和大腿窝。而“扭打”式按摩的画面里室内出现了一匹马的雕像,而稍后我们就看到这匹马的雕像实际是在过道里。所以前面的“扭打”式按摩很可能是莱尼的幻想。

    与神角力

    自杀的安吉洛·桑切斯(名字含义来自网络搜索) 安吉洛·桑切斯的名字都是正面寓意:Angelo 安吉洛意为“上帝的使者”;Sanchez桑切斯源于“桑乔(Sancho)”,意为“神圣化的”;其出生于阿利坎特Alicante,意为“闪闪发光的,系指灯塔”。 另一个安吉洛: 安吉罗·沃伊洛 Angelo Voiello 是另一个“安吉洛(上帝的使者)”,沃伊洛 Voiello 查不到含义。但沃伊洛两次与玛丽嬷嬷同处于“圣母子”塑像下——一次是在对莱尼爆粗后,一次是“林中圣母”像前。这似乎都暗示着此人也是莱尼使命的另一种“助手”。所以莱尼对其一直是“压服”而不是“清除”。

    圣母子像下

    而沃伊洛家有条小狗,似乎也有所寓意。在第3集曾出现这条小狗坐在华座上的镜头;而后来沃伊洛在接见来调查的警察前,就是坐着这个华座上的;并且沃伊洛对于座位似乎十分“在意”,家里多处座位上放着“非请勿坐”的牌子。

    华座上的小狗

    这似乎都是在暗示着:沃伊洛就是条拥有了超过自己“本分”的职位的小狗,但狗在西方一般都是正面含义。而在教宗情书事件中,报社编辑桌上有一对长翅膀的小狗雕像。 沃伊洛曾因胁迫埃丝特,而对着“一墙的十字架”忏悔。这个可不见得是什么好寓意,似乎是暗示:沃伊洛曾因自己的维护教会的“盲目好意”,多次将基督钉上十字架。

    一墙的十字基督像

    亲自打造的地狱: 莱尼对红衣主教的演讲时提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那是一扇门,是走进这里的唯一途径,狭小且让人感到不适”,随后出现了一扇金色的“窄门”,这就是在暗示“生命的窄门”(上面已经说过了),但莱尼后来又提到“你们只能顺从教宗庇护十三世,否则等待你们的就是地狱,一个你一无所知的地狱。但是我知道,因为是我建造的,就在那扇门后。在过去几天里,我为你们建造了地狱。”这几乎就可以看作是“圣灵或上帝”的直接“传言”,否则不能说是“我为你们建造了地狱”,因为后来我们会看到莱尼其实对手下的处罚并不见得很重,不过是发配阿拉斯加,虽然有时有点“睚眦必报”(比如:发配奥佐林斯),但根本谈不上“地狱”。 上帝的“雨”与隐藏的撒旦: 杜索里埃酒醉后差点被卢多维科·梅拉维利亚搞基时,在下雨。而梅拉维利亚一家人基本就是撒旦的象征。卢多维科的母亲爱玛·梅拉维利亚曾在厕所引诱杜索里埃,而之前有一幕明显的叠合了魔鬼之角的画面。查其名字“爱玛·梅拉维利亚 Emma Meraviglia”:Emma 原意为“普遍的、宇宙的、全世界的”,Meraviglia 意即“美妙”,合在一起就是“世界的美妙”。而儿子“卢多维科·梅拉维利亚 Ludovico Meraviglia”:Ludovico的意思是“著名武士”。合在一起就是“美妙的武士”。整个暗示都指向“撒旦”。(名字含义来自网络搜索) 科特威尔提到的大楼管理员杰克是被雨淋湿后走入他家的,其“大楼管理员”的身份,让人联想起舍斯托夫的《钥匙的统治》(这书我一直没看,不知道具体内容),所以“大楼管理员”意即“世界”对“人”的逼迫。

    隐于人间的撒旦

    肥胖的“世界之子”: 在黑夜布道前的欢唱之车上出现了一个“贪吃”的小胖子,这个小胖子随后也出现在黑夜布道的人群中,似乎在暗示着“贪欲”的世界之子。而莱尼为小孩作导游时,房间中出现的肥胖版耶稣油画,可能是博特罗的油画。似乎也在暗示着“贪欲”的世界之子。

     4 ) 从baby开始
    去年初就盘算着要看这部剧,现在才算完成,这拖延症也是没治了。

    我对基督教题材的影视一向是敬而远之,在接连看了《耶稣受难记》和《基督最后的诱惑》之后,尤其是后者,给我留下了难以言语的心灵阴影。因为这个原因,在我疯狂刷雷德利斯科特的那段时间,《天国王朝》也没入眼。
    选择这部剧,当然是因为裘德洛。粉丝里善良的人叫他“裘花”,调笑的人叫他“裘秃”或者”发迹君”,而我,则是“男神”。如果要加上一个形容词,那必须是“唯一且永远的男神”。

    很早之前读简爱,这么描述圣约翰——“他很年青——二十八至三十光景——高挑个子,身材颀长。他的脸引人注目,像一张希腊人的脸,轮廓完美、长着一个笔直的古典式鼻子,一张十足雅典人的嘴和下巴。说实在,英国人的脸很少像他那样如此酷似古典脸型的。他自己的五官那么匀称,也许对我的不匀称便有点儿吃惊了。他的眼睛又大又蓝,长着棕色的睫毛,高高的额头跟象牙一般苍白,额头上不经意披下了几绺金色的头发。”

    我一直不了解希腊式的脸是怎么个完美法,直到看到《兵临城下》的瓦西里。这段描述噌得一下在脑海中乍现,是了,就是裘德洛的脸!



    评价男性美的时候,往往落入两个极端,要么剑眉星目,丰神俊朗,要么“性柔和”、“善为媚”,极富女性特质。这是传统审美。现在的流派甚多,雅痞大叔和小鲜肉当道,各花入各眼,谁也不能说自己艳压群芳。

    微博上一直有个说法,小李和裘是“美而不自知”的两个代表,身材疏于管理,人到中年就大腹便便。相对于小李为了磨练演技把自己往糙里折腾,裘是“I've never been a great believer in relying on good looks to get you through. To me it's all about the work and what you do in the workplace.” 尽管如此,他还没演过一个不漂亮的角色,即使是配角,也能凭着一张脸成功抢镜,参见王尔德,天才雷普利,福尔摩斯,etc。





    如果仅靠一张脸就能封神,那我也太没骨气了。裘的台词功底扎实,眼神有戏,毕竟是英国正统舞台剧演员出身,又在百老汇浸淫多年。这两个优点在教宗里得到极大发挥。几场公众演讲,语气,停顿,重音,表情的控制,手势的应用,身体的晃动,非常有感染力。而在下跪祷告时,十几个“you must”一次比一次坚决,笃定。



    女主是修女服装也掩饰不了美丽的Diane Keaton。自以为懂教宗,其实并不。后期居然还有一条感情线。



    长着痦子的伪小人真球迷Silvio Orlando


    成熟美艳的Cécile De France


    有小鹿般无辜眼神的Ludivine Sagnier


    主动请缨参演的Javier Cámara。不愧是主演过阿尔莫多瓦电影的人,平静的眼神后有着藏不住的波澜。


    导演保罗·索伦蒂诺有了《绝美之城》的成功,构架起梵蒂冈毫不费力,全景在摄影棚搭建,连衣服都是找给真正的教宗做衣服的店主刀。光影和构图美轮美奂,颇有明格拉的真传。裘穿着雪白的衣服走在阳光下,浑身笼罩着圣洁而柔和的光晕。



    配乐大相径庭,摇滚,民谣,流行,信手拈来,灵活自如。片头,the young pope在摇滚乐中大步流星的穿过一幅幅名画,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然后对着镜头眨个眼,身后的老旧教宗轰然倒地。


    编剧是最被诟病的。前几集毫无头绪,无甚起伏(其实全剧都没有很激烈的矛盾冲突),伏笔埋得很多,最后几集集中解决,有头轻脚重之感。开始时,the young pope几乎是与世界为敌。他抽烟,不留情面,高高在上,不善掩饰。他有致命的软肋,却从未被对手颠覆,因为“你以为你聪明?是政治家?错了,我比你更成熟,更狡猾。”


    贯穿始终的三条线索,来自内外势力的挑战,宗教体系内的改革和整治,寻求父母的征途。第一条线索在中后段讲完,后两条在最后一集里得到完结。十集的长度足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起承转合上显得局促,尤其是第一条。也许故事设定里所有人都服从于一个最为崇高的目标,因而和这个目标相一致的教宗就成了他们现实中必须跟随的人,这样所有的转变才有说服力。

    对手们想抓他的错处,身边人想把他改造成自己心目中的教宗样子,民众们想仰望他、倚靠他的力量获得安慰。他不给他们任何机会,从头到尾自己听从自己的内心。当这个baby pope终于成长起来,与世界的和解总算达成。

    我对基督教了解不多,不多加评论。只是即使从旁观者角度来看,剧情的荒诞、夸张恐怕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感。

    第二季已经被续订,期待有更多精彩吧。

     5 ) 两段独白,一个转折:《年轻的教宗》第五集译后简记

    年轻的教宗第五集译后简记

    安台修门狐

    (本人是fantopia翻托邦字幕组的本剧总监校对及翻译。本剧全部做完后我会分类写译后记、细节分析与相关资料分享,但第五集本身是承上启下的转折点性质的一集,所以忍不住单独写一个简单的译后记,并分享给大家。
    欢迎关注我组~~~)




    这一集有两处裘德洛的长段独白最为引人瞩目也意义深远。

    “我爱主,因为爱凡人太苦。
    我爱主,因为主不离不弃,亦或始终离弃于我。
    而无论永伴我或离弃我,
    主却始终确信无疑。
    我做神父,
    我便断绝了与人相亲,与女相亲,
    因为我不想为此痛苦,
    因为我承受不起伴随爱而来的心碎,
    因为我不快乐,
    如所有神父一样。
    如果能如你所愿那样爱你,Esther,想必美妙,
    然而这并不可能,
    因为我并非男子,
    而是懦夫。”

    上面这段,是Esther受到圣座国务卿的胁迫去“色诱”教宗时,连尼所说的。
    《年轻的教宗》一大看点就是连尼这个复杂又神秘的人物。在前面五集,他似乎从不按牌理出牌,似乎处处都是危机,似乎处处掣肘,他似乎对这些都毫不在意,又似乎十分记仇、睚眦必报。然而,前面五集中一是连尼曾经抛弃了他的父母,二是天真甜美的女子Esther,这两组人物似乎构成了这个任性胆大又油盐不进的教宗的最大软肋,也似乎给了外界对他内心一窥究竟的突破口。
    虽然我们大概心里都清楚圣座国务卿简直是来给这部剧提供一个世俗世界的种种tactics的缩影与活跃气氛的,教宗应该不至于中这么简单的美人计,但是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语是出人意料的。
    在我们沉浸于等待连尼要如何“虎躯一震霸气外露地上演教会改革,把老谋深算的老枢机们挨个打脸”的权谋套路时,这部剧并没有把连尼处理成一个单一的如《纸牌屋》的下木总统一样的权力人物,而是悄悄吐露了一点这个复杂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胆大妄为,也似乎十分清醒而孤独。他的清醒让他可以不在孤独的驱使下寻找廉价的慰藉,但也让他无法掩耳盗铃地享受哪怕任何一丝自欺欺人的温暖。他多情又无情:多情来源于他的细腻,或许还来自于剧集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正面解答的显示“神迹”的超常能力,然而对感情的深刻理解使得他也大概太过清楚感情的种种结果与副作用——如同一个过早偷看了结局的读者,他畏惧甚至退缩于感情本身。这种因剥夺而渴求、又因为太过清醒而退缩的情绪同样出现在他对待父母的态度上,出现在他对待身边稍微亲近之人的微妙的又依恋又试图控制、厌恶失控的情绪中。
    第五集的上述这段剖白,正是第一次将连尼自身的态度摆到了台前。这是一个令人心疼的早慧却从未长大以淡忘噩梦的孩子,这是一个“想触碰又缩回手”的敏感灵魂。
    考虑到他自己、导师、朋友、抚养人、生父母、无缘的爱人这几个元素以及相关元素的态度在此集最终都明明白白地亮了出来(教宗演讲后的效忠吻脚礼算是一种符号象征意义上的挑明;当然他父母除外),第五集其实才是整个谜面的全部摆出,整场戏剧的帷幕的彻底拉开。

    另一方面,第五集最终的教宗对枢机演说则是把本剧最大两个谜团——连尼的内心和连尼的宗教抱负——另一个也彻底撕开伪装,摆开了车马。

    “那门是窄的,那路是不舒适的。
    任何想探知我们的都必须努力寻觅通过那门的方法。
    ……
    我要的是痴恋着主的狂热教徒,
    因为只有痴恋才是爱,其他都不过是替代品,而替代品进不了教会的门。
    ……
    爱并非以数目衡量,
    爱只能以强弱相较,只能以对诫命的盲目忠诚衡量。
    ……
    基督自愿受难时,他没有妥协。
    我也同样。”

    对“窄门”的化用(连尼还真挺……简单粗暴的,真的做了一个门),对前现代时代的宗教仪仗的重新起用,庇护十三世丝毫不避讳他为何选择“庇护”这一称号:庇护九世确立了圣母无染原罪和教宗无谬论,庇护十三世就搞了个新闻发布会念给全世界听;庇护十世抵制现代主义与宗教合一,现实世界中反对梵二改革、反对合一运动(就是被连尼在最后一段中大开嘲讽的那个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宗教团体都是以庇护十世名字命名的;庇护十一搞起了梵蒂冈主权国;庇护十二重申教宗无谬论,把圣母无染原罪升级到教义——庇护十三不是他们的追随者与在现代世界的遥远回音,他是他们的集大成者和精神转世。
    从第一集开头就无比讽刺的完全相反的怪梦开始,《年轻的教宗》就一直培育、若隐若现地勾勒这个谜团——庇护十三究竟要一个什么样的教会,一个什么样的天主教?
    这一集末尾,这出大戏真正拉开了帷幕,无硝烟的战争中的枪保险终于推开,迷雾后庇护十三的强硬姿态,终于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十集迷你剧在正中间的第五集终于彻底把若隐若现让人心头发痒的迷雾彻底撕开,累积的海潮即将咆哮。——剧透地说一句,后面的风起云涌,“海潮”这个比喻,我真的是认真的。


    回想我前两天在翻译时的感受,第五集的言辞之美真的是淋漓尽致,导演的张力把握,裘德洛的演技,让人心折。《年轻的教宗》不仅满足了我暗搓搓的对暗喻符号的热爱(与叶公好龙(。甚至还满足了我对强力而极具煽动性与威压的演说与辞辩的钟爱。我对这种言辞的力量既着迷又警惕,一方面我出于对尼采的钟爱,而热爱这种几乎纯然发自人本身而非社会构建的权力结构而产生的强力与美,另一方面我很清楚种种捉摸与控制、进退与诱惑的令人沉迷之处——相信我,这种微妙又因为无数无声互动而浩瀚的过程,其快感不亚于驯服一条上古、优美、强壮、罕见的龙或者随便什么强悍而优美的珍稀生物。当然我没有见过龙,但一个足够敏锐的人真的很难不沉醉于这种微妙又强大的影响与控制。
    并不仅仅是微妙的诱惑与控制让我警惕,更在于那种宛若一整个弦乐团的乐器在黑暗中无人而自鸣共振的震颤实在美若甘醴,然而这种美与快感反而来自清醒与克制,看似控制者更需要克制,而越沉迷则距离这种快感越远,一旦越过某个点,所剩无外乎愚蠢的表演、鄙陋的迎合与自大的幻想罢了。
    无论连尼——或者是,透过连尼释放信息的导演——打算达到什么样的人物塑造或戏剧效果,第五集都是令人心神激荡的一集。

     6 ) The Pope's Love Letter

    What is more beautiful, my love? Love lost or love found? Don’t laugh at me, my love. I know it. I’m awkward and naive when it comes to love, and I ask questions straight out of the pop song. This doubt overwhelms me and undermines me, my love. To find or to lose? All around me people don’t stop yearning. Did they lose, or did they find? I can’t say. An orphan has no way of knowing. An orphan lacks of first love, a love for his mama and papa. That’s the source of his awkwardness, his naivety.

    You said to me on that deserted beach in California, “you can touch my legs.” But I didn’t do it. There, my love, is love lost. That’s why I never stop wondering, since that day, where you’ve been and where you’re now. And you, shining gleam of my misspent youth, did you lose, or did you find? I don’t know, and I’ll never know. I can’t even remember your name, my love, and I don’t have the answer. This is how I like to imagine it, the answer. In the end, my love, we have no choice. We have to find.

    BGM: Never Be Like you

     7 ) 因为神爱世人

    我上次去梵蒂冈的时候,非常幸运地赶上了星期天。这个幸运不仅仅在于梵蒂冈博物馆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免费,于是我省了十六欧(一笔巨款)。

    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皇每周日中午十二点都要在圣彼得广场接见民众,这正好是我逛完博物馆出来的时间,于是我非常幸运地见到了这个白胡子老头。

    唯一不幸的地方是……这个老头说的是意大利语,我一个词都没有听懂。

    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阴影,直到今天我看了这部电视剧。

    因为我们终于有了一个说英语的教皇。

    在看这部电视剧之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以梵蒂冈为题材的作品是南尼·莫莱蒂的《教皇诞生》。而且两者在设定上颇为相似:导演都是意大利人;主角都是新上任的教皇;而且他们还都是被别人推上这个位置的,换而言之,都是政治游戏的牺牲品。

    《教皇诞生》里,梵蒂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名利场,人人都戴假面具,言不由衷地说着没有人相信的漂亮话,宗教似乎只是一顶粉饰权利的花环。所以教皇这个看似至高无上的位置竟然还变成了烫手山芋——聪明人都知道站到暗处,才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利益。

    而新上任的教皇,惊慌失措得就像个毛头小子。他先是在最为重要的首次阳台演讲中临阵逃脱,然后甚至直接离家出走消失在罗马。他年轻时候的梦想是做一个演员,这样志向相比他本人的人生轨迹,显得实在很离经叛道。

    但现在他发现,顶着教皇的光环,自己终于真的成了一个演员。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电影导演在进军小银幕,于是一夜之间,电视剧也全部都以“精致得像在拍电影”为荣。

    这背后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短篇小说虽然精致微妙,但是令人念念不忘的永远都是长篇小说,这道理搬到银幕上同样没有错。电视剧给了导演更多的创作自由,让他们可以更深入地描述一个人物,挖掘一个故事。短篇可以让你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但只有众生群像,才是真正的史诗。

    有太多事情是一百二十分钟讲不完的,《年轻的教宗》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

    第一集一上来,新官上任的Lenny就作了一段极为讽刺颠覆的演讲。他先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套话,圣彼得广场上的教众个个感激涕零、无比虔诚。

    突然他画风一转,说:“你们是不是忘记了自读,堕胎,同性恋?”

    所有人都傻了,而他振臂高呼,满口美国自由民主精神,犹如被自由女神像附身。

    接着Lenny满头大汗地从一场噩梦中醒来。

    原来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在这部电视剧的前两集,导演就像这样巧妙地设了几个套子让观众往里面钻。

    于是有人以为这是加长版《教皇诞生》,离经叛道、时髦不羁的年轻教皇,象征着自由民主美利坚新势力,深刻批判他腐朽虚伪的意大利同僚。又有人以为这部电视剧是“梵蒂冈版《纸牌屋》”,是一部傀儡教皇的教廷上位史。

    那么你就太小看索伦蒂诺了,他的野心显然不仅仅限于此。甚至于说,他恰好是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说大部分的电视剧,不仅是《教皇诞生》或者《纸牌屋》,他们的目的是解构,是让“神” 变成“人”,让教皇、红衣主教、总统、让所有看起来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人走下神坛。

    那么《年轻的教宗》显然是将宗教放回那个神秘、黑暗的神龛。

    他的目的是再造一个神。

    权力斗争、宗教、人性和自由,这些主题会让一部电视剧变得很“好看”,但却不会使它们超过这个范畴。

    就如同我们年轻的教皇Lenny,他真是一个争议十足的人。早餐只喝一瓶樱桃味零度可乐,每天烟不离手,阅读塞林格的小说,看库布里克的电影,并且认为库布里克是美国最重要的导演而不是斯皮尔伯格。

    (斯皮尔伯格的粉丝们注意了)

    多么有人格魅力。

    但这些都不会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人,都不会让他成为教皇。

    因为要成为教皇,只有一个条件。

    信仰。

    Lenny就像神一样。他是政治家,暴君,也是圣人。

    在他面前,以政治家自居、一辈子玩弄权术的红衣主教们几乎不堪一击,无论多少次出招,都会被他轻描淡写地打回来。这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有更高明的政治手腕,更重要的是,他真的没有弱点。他真的严于律己,真的过着清教徒的生活,真的可以抵制一切实质上的诱惑。

    而他的敌人是什么?

    不是一群每天吹胡子瞪眼、觊觎教皇位置的老头子;而是他的十亿教众,是每一个只寻求安慰却不愿意付出、只想要快乐却拒绝痛苦的人。

    是每一个被所谓的自由主义纵容了太久的人,是被一次措辞严厉的演说就打击到要改变信仰的人,是以为千里迢迢买机票来罗马、和万人一起挤在圣彼得广场上就是伟大朝圣,淋一次雨就足够感动自己感动上帝的人。

    在玩世不恭的外表下,他竟然是这样的严肃和保守,以至于无数次地被质疑,仿佛他想要给予教众的,不是宽恕,而是惩罚;不是爱,而是痛苦。

    他要的是百分之一百的信仰,要最狂热的爱,最忠诚的信徒。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是。

    而他当然值得这样的爱和奉献。因为他面对所有人的怀疑和打击,也从来没有退让一步。

    这才是这部电视剧最珍贵之处。要欣赏这部作品,你并不需要是一个教众,甚至不需要对天主教、对梵蒂冈有任何了解。因为这位年轻的教宗,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试图用一人之力,来改变整个教会,来对抗全世界的信仰。

    “我爱主,是因为爱凡人是如此痛苦。”

    “上帝就在你的眼里。”

    ————————————————————————————————————————

    (有剧透)

    以上是我看完前五集之后写的。(并且发在了桃桃淘电影上)

    但如果说前五集是武士刀的话,后五集显然就是玫瑰。

    这部电视剧结构非常清晰。第五集是一个小高潮,Lenny终于得到所有枢机主教的臣服,虽然这种臣服大多来自“震慑”,而不是发自内心。从第六集开始,又是一个新开始。我个人觉得六七集节奏有些慢,但是这种铺垫未尝不是没有必要,从第八集开始,每一分钟都精彩得我不想眨眼睛。

    如果说前半段是一个造神的过程,那么后半段则是将他王冠上的瑕疵一一拭去。他被推到一个全所未有的高度,他不仅仅是神,还是父亲。

    在这个过程中,Lenny更像一个人了。他之前一些过于严苛的观点,对于同性恋、堕胎、教众的态度,也都有所软化。他学会了笑,也学会流泪。

    原来他根本不是一个暴君。他的冷酷只是源于对自己的怀疑,这是一个信徒的中年危机。

    而本质上,他本来就是一个温柔的人。神爱世人,所以他也爱世人。懂得如何给予爱的Lanny最终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和认同,他成为了真正的教皇。

    很遗憾,这部电视剧以“暴君”开始,以“爱”结束。到最后我们的主角依然是一位圣徒,而且他的圣洁和悲悯毫无争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索伦蒂诺扼杀了前五集他创造的一些“可能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爱本来就应该是一切的答案,因为人不能永远活在虚无里。

    而经历了这一场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或许我们才能更加懂得何谓“世人永远不明白,陈词滥调中有多少真理”。——正如所有过去的教皇齐聚在Lenny的桌前,对他说,权力即是陈词滥调。而爱,同样也是陈词滥调。

    好在这部电视剧最终也没有结束在第九集——Lenny温柔多情的书信就好像一缕微风,温柔地拂过这剧中每一个人的脸庞,仿佛众生都沐浴在他的爱里。

    与之相反,在全剧的最后十分钟,Lenny果然如我们所期待地终于出现在公众面前,做了一场无懈可击的演讲。正当一切可以完美结束的时候,他却在微笑的人群里发现了不微笑的人。他来不及追寻对方的身影,就倒在了地上。

    这终于不是一场完美的仪式。

    但这样的出人意料,这样藏在光明下永不散去的暗流,或许正是这部作品独一无二的价值。

     8 )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3 暗示的狂欢-中(超长多图,慎入)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3 暗示的狂欢-中(超长多图,慎入) 前两篇: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1 从梦开始(超长多图,慎入) //movie.douban.com/review/8278128/ 宗教暗示与剧情解析(第二版):2 暗示的狂欢-上(超长多图,慎入) //movie.douban.com/review/8278186/ 说在前面:我对天主教不了解,如果出现对天主教传统的误读,请见谅。另外圣经引文中,括号内的字是我加的。并且引文可能也不太规范。有很多猜测可能是脑洞,主要是提供一种解析思路。 胡安娜(神命呼召?) --------------------------------------------------------------------------------------------------------------------------------------------------- 胡安娜很神秘,到本季为止还看不出太多具体的东西。 胡安娜第一次出现第7集结尾:当莱尼的好友杜索里埃的尸体被抬到车外后,紧接着就是莱尼在庭院漫步,并看到胡安娜在圣母子像下流泪的脸。这似乎暗示着胡安娜的“圣母”性质——“苦涩”。 而第8集开头,胡安娜再次以流泪的方式出现在莱尼的度假地,并有主教第一次向莱尼说起胡安娜的事迹。而回到教廷后莱尼发现埃丝特全家不告而别,又发现袋鼠死了。这似乎又暗示着胡安娜具有“神命”的性质,是提前来替代莱尼之前自订的那个使命——孕育自己的真正信众(袋鼠)。 而随后的情节里,胡安娜甚至直接出现在梵蒂冈的庭院里,这也是目前唯一能出现教廷内院的幻象,并且是直接出现在现实环境中的幻象(可以和莱尼关于父母的幻象作对比,父母幻象的场景都是来自于回忆或虚拟)。 所以简单的综合一下,胡安娜可能就是莱尼真正使命的象征——一个流泪微笑的苦涩使命。而由于胡安娜能出现在现实场景中,所以也很可能具有守护天使的性质。 而胡安娜所代表的莱尼真正使命是什么?胡安娜第一次出场,其背后有一座“圣母子”半身像,但这时没有任何说明,就是说:这时没人知道这个在圣母子像前哭泣的小女孩是谁。 而胡安娜的第二次出场方式则很有意思:当时,莱尼在度假地,正因杜索里埃的去世而身心俱疲。莱尼问助手瓦伦廷:“那些我们没有搭乘的飞机,都是飞往何处呢?”;瓦伦廷回:“每次我看到一架飞机 我想的也是这件事”;而莱尼又说“我总是觉得它们飞到我没去过的地方了”这时助手瓦伦廷手机接到一条信息,低头查看;而莱尼继续说:“到别处去了……”,随即导演就接入了胡安娜站在“圣母子”像前流泪的画面。 而莱尼和瓦伦廷都与埃丝特有关联,并且从后面的剧情,我们知道埃丝特“母子”正是在莱尼在外地度假时出走的;而瓦伦廷接到短信时,莱尼正在说的话是“到别处去了……”。要知道,一部好影片中的人物不大会有无缘由的举动,所以瓦伦廷收到短信这个举动应该是有某种“含义”的。

    瓦伦廷收到短信

    怀疑:瓦伦廷接到的手机短信就是关于埃丝特出走的消息,所以导演让莱尼在这里对应了句“到别处去了……”。而紧接着接入的胡安娜站在“圣母子”像前流泪的画面——就是说:胡安娜站在圣母子“前面”。这似乎是在暗示着施洗约翰为耶稣预备道路使命——作为基督(或圣母子)前导,将世人的注意力重新引向“上帝”,为“基督再临”铺平道路。所以莱尼的作为屡屡引发关注,后来的教宗情书事件就是例子。 而这次胡安娜的第二次出现,导演为其配上了文字说明“胡安娜·费尔南德兹 1962-1980”。这个胡安娜如果是导演虚构出来的,而不是真有其人的话。那么其在世日期18年,很可能是在预示莱尼的在位时间。而18年正好可以等到小庇护长大成年。当然这都是猜测。 而在胡安娜第一次显现已前,莱尼曾与古铁雷斯一同并坐在那座“圣母子”塑像前,而莱尼与古铁雷斯第一次见面也曾共同凝视米开朗基罗的“圣殇”像。这似乎都在暗示不仅仅是莱尼,连带上帝派给他的助手——古铁雷斯都是来为“基督再临”铺平道路的。

    胡安娜身后的塑像

    而如果瓦伦廷接到的短信真是关于埃丝特出走的消息,那么这条短信是谁发给瓦伦廷的?而瓦伦廷是教宗助手,那么短信也可能是发给教宗的,而瓦伦廷瞒下消息没说是什么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教廷内部有人正在谋划逼莱尼退位,而埃丝特与小庇护的“圣母子”身份,在圣经中又有躲避希律王的迫害,逃亡埃及的典故,这种种迹象与典故联系起来,都让埃丝特的出走原因显得更加扑朔迷离。不过总的来说,从埃丝特没有带走莱尼与小庇护的照片这一细节来看,埃丝特更像是主动出逃,而它的事可能只是诱因(当然,也可能正好相反,比如:教廷反对势力不允许带走照片。)。 而胡安娜另一个巨大的作用,就是引发了本季的谜底。 威尼斯布道(神命呼召?) -------------------------------------------------------------------------------------------------------------------------------------------------- 威尼斯布道前有个细节就是“零度樱桃可乐”现身了(在餐厅那一幕),这个之前已经提过了,这里要说的是“零度樱桃可乐”尽管现身了,但仍然是“模糊地”现身(一直处于失焦状态)。

    零度樱桃可乐现身

    就是说,这要么是暗示:神意尽管显现了,但目前仍然很模糊,有待后面几季继续揭示;要么是暗示:神意本来就是神秘的,拒绝让人彻底看清的。 而“零度樱桃可乐”从第1集一直埋伏到第10集,终于在威尼斯布道时引爆,却显现出一个更加神秘的东西——胡安娜的“微笑”。 这个“微笑”到底是什么意思? 个人怀疑这很可能来自于《圣经》里撒拉的那个著名的“笑”。 大致来说就是:神与亚伯拉罕说立约时曾说:“你妻子撒拉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以撒、我要与他坚定所立的约、作他后裔永远的约”。但那时亚伯拉罕和撒拉分别都一百岁和九十岁了;后来“三人中有一位(神使或上帝)说:‘到明年这时候,我必要回到你这里。你的妻子撒拉必生一个儿子。’撒拉在那人后边的帐棚门口也听见了这话。亚伯拉罕和撒拉年纪老迈,撒拉的月经已断绝了。撒拉心里暗笑,说:‘我既已衰败,我主也老迈,岂能有这喜事呢?’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撒拉为什么暗笑,说,我既已年老,果真能生养吗?耶和华岂有难成的事吗?到了日期,明年这时候,我必回到你这里,撒拉必生一个儿子。’撒拉就害怕,不承认,说:‘我没有笑。’那位说:‘不然,你实在笑了。’ ”后来撒拉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并按之前与神的约定取名叫“以撒”(这个名字是其还未出生时,神预先要求的)。 而“以撒”在很多圣经释名里,说其意就是“笑者;喜笑”的意思。所以整个这个故事就是说:人以为不可能而“笑”,神则以“在神万事都能”回之以“笑”。 而在网上查询时,有的却又说“以撒”这个名字“源出古希伯莱语,意为拯救”,这个就不知道哪个说法更可靠了,或者可能是个多意字? 而以《年轻的教宗》这部剧的情节来看,两种意思都可以进行解读,就是说: 按第一种“以笑对笑”来看,莱尼最初说“我不相信你能把我从我自己手中拯救出来”即是在说:我不相信上帝能将我从母亲情结中拉扯出来,让我承担起改变世界的“神旨”。而后来莱尼又搞出个“孕育自己的真正信众”的个人小愿景。结果——埃丝特跑了;袋鼠死了;胡安娜出现了;而在威尼斯他又看见父母转身离去。 这时莱尼才发现,自己必须要担当起改变世界的“神旨”,才可能与父母在天国重聚,因为他的父母就是那些灵魂中没有“微笑”的不信者中的一员(因此莱尼才在演讲结尾提到了“有一天我会死去”)。 所以,那个来自上帝的“微笑”,就是上帝在回应莱尼:“在我万事都能。” 而如果以“拯救”的含义来解读,那么则是针对大众的,即是说:你们的灵魂对上帝“微笑”,上帝就回以“拯救”。 而整个威尼斯演讲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莱尼上台的第一个表情就是对大众报以“微笑”,而这时下面似乎只有一个小女孩明显的回了一个“微笑”。而这时莱尼还没有开始讲演,大众还不知道莱尼的“微笑”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真正能有灵魂微笑的人少之又少。而后来大众再次沉默时,这个小女孩就没再出现在镜头里。 而胡安娜的那句“上帝是一条裂开的线”还暗藏着某些不同的可能:“上帝是一条裂开的线”可能是微笑,也可能是嘲笑(对“智慧之子”的嘲笑)。 在第一集莱尼提到了有一个政客把一些秘密性文件,藏在了自家屋内的墙壁中间。并说“ 我想,我不需要在我屋子里的缝隙里藏些什么,因为我的心便是一道缝隙……”。这个“缝隙”感觉就很像胡安娜所说的“一条裂开的线”,而莱尼心里的那道裂开的缝,就和他脸上带泪的笑一样,里面藏着莱尼负担“神命”所承受的孤独与寒冷。 而这很可能就是那句“冰冻之下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真正所指,莱尼一再将人“发配”去阿拉斯加,就是让他们在“寒冷”中,重新去体会作为一个神父的“使命”。而当莱尼的系列改革导致教廷门可罗雀时,从导演给出的一系列镜头中可以看到:唯有被发配到阿拉斯加的奥佐林斯主教,带领着一群信徒在冰雪中举行弥撒。而当奥佐林斯回到教廷时,莱尼则说他的手“像基督的手”。

    冰冻之下的美丽

    而莱尼还曾对那个格陵兰女首相说“在冰底下的,有可能是上帝”。而“格陵兰Greenland”的意思就是“绿色大地”。 关于格陵兰和冰岛的名字,有一个著名的地理传说。据传:当初是维京海盗为了为了迷惑别的航海者,故意将覆盖冰雪的岛命名为格陵兰(绿色大地),而将真正的绿色大地命名为冰岛,以避免新的探索者与他们争夺好地方(当然,这个传说已经被某些考证派证伪了)。但这个典故在剧中却似乎在象征着“信仰”,即是说:人们最初是为了“绿色大地 Greenland”的美好而来,却发现“绿色大地”竟然是无尽的冰川,于是很多人放弃了信仰。但他们没想到的是,那在冰川下藏着的“才是真正的美(上帝)”,就如同“冰岛”其实才是真正的“绿色大地”一样。 而格陵兰女首相送教宗的礼物很有意思。格陵兰最大的比目鱼,而比目鱼是双眼朝天的,似乎在暗示着“定睛于天国之事”(沃伊洛当时插话说:这鱼炖汤很好吃……哈哈);一张女歌手CD,歌名“无根无源”(歌名有不同翻译,有的译作:没有理由),似乎在暗示;不要问为什么上帝要存在于严寒之中,因为离开上帝你我都“无根无源”,而上帝的真理就是“冰冻之下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 为什么“冰冻之下的美丽才是真正的美丽”?因为这种美丽是驱逐了“利益交换”的美丽,不是说上帝赐好运给你,你才信,否则你就不信。真正的“信仰之美”是抛弃了一切条件的“信”,仅仅因为“上帝”是“上帝”,你就必须“信”。而这也就是斯宾诺莎的那个困惑——“他如此地爱着上帝,却不需要上帝的爱作为回报”的答案(这个道理牵扯的东西很多,也许在后面合适的地方再解释吧。) 好,话题扯回“胡安娜的微笑”。 关于胡安娜的演说的前半段“我们是生或死,厌倦或朝气……”这些最后都归结于“这都不重要”。 为什么不重要?因为上帝不会倾听,不会交谈,不会安抚等等。这即是说,上帝不会与你们争论,甚至不安抚你们(这实质上就是黑夜布道时提到的“主不会重视我们”)。 而上帝对人的这种态度,可能是因为《圣经》说:“耶和华啊,人算什么,你竟认识他?世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人好像一口气,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诗144:3-4;而罗马书3:3-4更是直接说“即便有不信的,这有何妨呢?难道他们的不信,就废掉神的信吗?断乎不能!不如说,神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 在圣经中“人”常被定义为“尘土”,不过是“一口气”,不过是一个“虚谎”的笑话。而“神”才是永恒存在的“真实”。而现代思潮却将这一点“颠倒”过来了,变成了好像是“神”需要我们(人),而不是我们(人)需要“神”。但正如罗马书所说“难道他们的不信,就废掉神的信吗?断乎不能!” 补充说明一点:圣经中对“人”的价值认定有两种:认为人只是“尘土”“一口气”这类的观点,往往都是圣经中的先知对于“人”的看法——就是说,是人对于自己的价值判定;而圣经中另有一类观点,是认为在神眼中“人”无比宝贵,所以才“神爱世人”的说法。其实这两种观点并不矛盾,只是在说:人在永恒存在的神面前,本来是无比的低微且无价值的,但是,神却因为“爱”人,将毫无价值的人看为宝贵,甚至愿意为这无比低微的“人”,舍掉自己的独子耶稣基督,以便将人从“罪”中赎出。 所以一切才以“这都不重要”为归结,因为上帝“微笑”。而上帝的“微笑”里面藏着基督为救赎世人而付出的血与泪。 而你要想看见上帝的“微笑”,你必须得先在灵魂里有“微笑”。而“灵魂的微笑”怎么来?这又得联系到黑夜布道前的那封“圣灵来信”——“怎么做才能信奉上帝”,莱尼对小孩的回答是“想想所有你喜欢的东西吧,那就是上帝所在”。这似乎又变成了“心灵鸡汤”。 但要注意的是,那封信是一个小孩写给教宗的,意即这个“小孩”是真的想要“信奉上帝”,才会问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小孩”的灵魂先已“看向上帝”了。并且因为上帝“不在乎”你(不会屈就你),所以这些“所有你喜欢的东西”不是指各种欲望,而是指当你身处于生命与命运的严寒和冰雪中时,心里仍然想着的那些让你灵魂微笑的“美好”。 对于莱尼来说,“生命与命运的严寒”就是失去父母。而莱尼在这种寒冷中,仍然想着的是“伊甸园的和平”,所以神虽然要莱尼斩断过去,但同时也不认为(莱尼会为时常回想“伊甸幻象”)而后悔,当威尼斯演讲引爆“零点樱桃可乐”时,莱尼说“坚信会(在天国)拥抱你们每一个”,意即:带领每一个人重回“伊甸园的和平”——即与神“同在”。这时“伊甸园的和平”也就被扭转为纯粹信仰的“冰冻下的美丽”,不再对“神”有任何条件。因为,不是神需要你,而是你需要神。 教宗情书(上帝之爱) -------------------------------------------------------------------------------------------------------------------------------------------------- 整封情书可能就这句比较费解吧:“哪一个更美为美好,我的爱人,失去爱还是寻回爱?” 为什么会问“失去爱”与“寻到(found)爱”哪个更美好?显然是“寻到爱”更美好。 但这个可能和保罗的“爱颂”有关“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这里关键的是“不求自己的益处”。而从下文可以知道,莱尼对于书信中的“失去爱”的定义是:“你可以摸我的腿,不过我没有那么做,那么 我的爱人 这就是失去爱” 联系上面的圣经引文来看,书信中所谓的“失去爱”,是在说:因“不求自己的益处”(不作害羞的事),而导致的“失去爱”。 而在前面的情节里,莱尼曾对古铁雷斯说过认识那个女友的经过,那是“在孤儿院快要结束,神学院即将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我有一个礼拜的假期……我去了加利福利亚 在那儿我去了海滩”。 这就是说,莱尼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遇到那个女友的(孤儿院快要结束,神学院即将开始)。而莱尼“在最后一封信里,他声明自己永远都不会将这些信件,发给那个女人,因为他已经和上帝结了婚。” 而“神就是爱”(约壹4:8)。就是说,这里有两种“爱”,一种是那个女友的“你可以摸我的腿”的世俗之爱(即:性)。一种是“不求自己的益处”的神之爱(即在世俗眼中那是“失去爱”)。 莱尼选择了“神之爱”(“不求自己的益处”),但为什么?按理说这是他的十字路口,出了孤儿院,还未进神学院,他完全可以选择“正常的人生”。可能一方面是因为莱尼早就是被“神”选中的人;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是“孤儿”,所以在这之前莱尼先提到了“一个孤儿缺少了他的第一份爱,对他父母的爱”;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因为“神之爱”才是真正的“爱”。(导演在这里还埋了一些东西,后面再解析。) 就是说:所谓“爱”就应该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如果“求自己的益处”就是某种利益交换,就是梦中布道里面的“让自己快乐”。但“爱”如果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快乐”,那还是“爱”吗?按保罗的“爱颂”来看,爱是奉献。这不是说“世俗之爱”就没有奉献,而是说这种世俗之爱的前提是“我快乐”,而神之爱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耶稣基督——那是一种担当痛苦的爱(约3:16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所以当女友说“你可以摸我的腿”时,莱尼没有那样做。在圣经中“大腿根部”一词一般就是认为是指“生殖器”。就是说,“爱”对于莱尼来说是“神圣”的,那意味着“责任”。所以他才拒绝女友的“性”邀请,并在信中说“(孤儿)会笨拙 会天真”。 另外,圣经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的经历也可以做参考,亚当第一次见到由肋骨所造的女人(夏娃)时,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她为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这里传统的解释就是说女人要服从于男人之类的,但其实,原文并没有明确的表达出这种意思,反而看起来像是人类的第一句情话“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其修辞手法类似于中文的“心尖肉”之类的。 而但上帝因人偷吃“禁果”问责的时候,亚当则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这个则看起来更像是在推卸责任,其逻辑是:女人是“你所赐给我”的,是“她”给我果子,我吃了——说得好像“我”亚当是被动接受的。这时亚当似乎完全忘了,之前他说女人是他的“骨中骨,肉中肉”,另外女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女人犯罪不就等于其来源亚当犯罪吗。而这个意思在剧中似乎也有所体现,比如莱尼跟斯宾塞讨论堕胎问题时曾说“如果在和生命挂钩的这些事上,只有女人是无罪的呢?”,并说过“妇女是被赐福的”。当然这个女人的“罪”这个问题如果要扯开来谈的话,又会是长篇,且容易产生教义争议,所以就不细说了。但简单来说,个人认为关于“女人与禁果”的传统解释有点过于简单化,其实如果细看圣经原文的话(不是指希伯来文,是相对于一般的“圣经故事”而言),里面很可能还埋着一些别的意思。 (另外,插入一点,莱尼父母到底谁离神更远,谁的“罪”更重?这个问题,是有一些翻转迹象的。以目前第一季的情况来看,似乎,母亲离上帝更远——这个以后会分析——但如果仔细看的话,母亲胸前有疑似“光明”的绣像 [光明之子?],而父亲头上的头布的花纹则类似“蛇纹” [撒旦?]。所以后面关于莱尼父母问题的分析,也是有可能被以后的新情节翻转的。) 好了,话题扯回情书里的“失去爱与寻到爱”,简单来说“失去爱”就是之神之爱(不求自己益处之爱),“寻到爱”就是世俗之爱(求自己益处的爱),所以莱尼才会问这两种“爱”,哪种更美?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层含义。实际上,情书中的“爱”可以在世俗含义与神圣含义之间,因视点不同而相互转换。 就是说从“神性”角度来说:“失去爱”才是爱,“寻到爱”则是欲望(求自己的益处);从“人性”角度,特别是“现代”的人性角度来说:“失去爱”就是笨拙、天真、懦夫,“寻到爱”就是“我荒废青春里的闪烁微光”。 而莱尼在这两者中选择了不求自己益处的“神性之爱”,和上帝结了婚(所以我不认为剧集里的莱尼是一般意义的“信仰危机”,他早就“信”了,他只是还信得不完全——全然的信。导演也多次利用了“不信”一词制造歧义。)。但同时,莱尼又惆怅与好奇于,那些“我荒废青春里的闪烁微光,你是失去了,还是寻得了?”就是说,那些美丽的世俗之爱的闪烁微光,最后你们是失去了自己和曾经闪光的爱,还是为爱“奉献”了自己(寻得了爱)。 所以,最后莱尼说“在最后,我的爱人,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去寻找。”就是说,不论你是失去了爱,还是放弃了寻找,最终,我们必须去寻找。 这里牵涉到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上的新的命令“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而耶稣基督的爱就是不求自己益处的舍己之爱。又因为基督与上帝和圣灵三位一体,所以这也是上帝给人的“新命令”。所以才说“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必须去寻找。” 而如果我们联系上面提到的亚当对女人的前后态度来看,整个伊甸园的故事其实是在说:人在伊甸园中还不知道什么是“爱”(一出事,就推诿己过)。而上帝将人逐出伊甸园即是“惩罚”,同时也是让人在世界的苦难中去学习什么是真正的“爱”,以及“怎样去爱”(将“惩罚”变为“祝福”,这又与上帝“创造意义”的神性联系起来了)。 前面提到,莱尼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神之爱”,但导演却还埋了一些东西。而导演埋下的是人性的挣扎,那次莱尼跟古铁雷斯提到为何错过第一次恋爱时,曾说“我别无选择”(为什么会说自己“别无选择”?),而当埃丝特解衣引诱时说:“因为我不想遭受痛苦,我没有能力,去承受爱的痛心之感……我是个懦夫” 就是说,莱尼尽管选择了“神之爱”,但内心仍然清楚的体会到自己的懦弱。 而“懦夫”这段话之前莱尼还有一段话“我爱主是因为爱凡人是如此痛苦,我爱主,无论他对我不离不弃亦亦或弃我不顾。主 和主的缺席,总能使我安心而坚定。”综合起来就是在说:离开主,人是没有“爱”的能力的。所以“爱凡人是如此痛苦”,因为“尘世的爱”是不完全的爱,总会引向“痛苦”——因为人不是上帝(无限者),人是卑微的有限者,所以不能为爱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爱”(其实人的“有限性”就是一种“存在性的原罪”,据说尼采就将“原罪”理解为人的存在性“欠然”)。这不是说“爱情”退烧了,而是人的“存在规定”就是没有能力永远“相爱”的,就像鱼可以短暂地跃出水面,但鱼却没有能力永远停留在空气里。 当然,这里所说的“人没有能力永远‘相爱’”,是指没有能力永远每分每秒地像最初那样“相爱”——人总有忽视对方的时候。但有趣的是,人类似乎就这一“尴尬”达成了某种“默契”,统一调低了“爱”的标准——只要没有彻底离婚,面子上还说得过去,就视作是“永远相爱”了。 但莱尼是不认同这种“默契”的,他追求的是“真东西”,拒绝“替代品”。而这种“真爱”是无限者(上帝)才具有的能力。所以莱尼会对埃丝特说:“我爱主是因为爱凡人是如此痛苦。”就是说:我只有在主(上帝)里面,才能给所爱的人以“真正”爱。当然,莱尼的这种“真爱”在无神论的语境下很难理解,就不展开了。只是提醒一下:这种“真爱”是以“上帝真实存在”“圣经真实无误”为前提的。 另外,说点与情书有关的小细节,情书事件是因为性虐主教科特威尔而被捅出来的,当时科特威尔是从一个藏在耶稣画像的保险箱中取出文件夹的,而那副耶稣画像是头戴“荆棘冠冕”的耶稣像,一般来说这也有“苦难之爱”的意思;而“荆棘冠冕”是罗马士兵在耶稣受难前,为了嘲笑耶稣自称是“犹太人的王”而给耶稣带上的。这就又跟上帝“创造意义”的神性有关联——将嘲讽与羞辱转变为荣耀。而性虐主教科特威尔捅出的情书事件也正是将威胁与丑闻转变为荣耀。 而“藏”起来的文件,又与主帖曾提到的“藏”文件的政客相对应,从而间接勾连到“心中的裂缝”和“上帝的微笑”,就是说科特威尔在“心中的裂缝”中藏了“丑闻”,而上帝回之以“嘲笑”。 不过,如果注意看的话,会看到科特威尔的保险柜里有两个文件夹,而科特威尔只取出了一个,但剩下的那个文件夹上仍然写着“莱尼”的名字。所以这里很可能还为后面埋着伏笔。 不过也很怪,按理说,后来科特威尔在预计到情书基本无效的情况下,仍然公布了情书,这基本上已经是孤注一掷了。那剩下的那个文件夹里到底是什么内容?以至于科特威尔居然忍住不拿出来? 开始脑洞:猜测,很可能是莱尼在父母这个问题上,还给上帝写过很多“诅咒上帝”的信,如果公布出来,性质太严重(可能会导致教廷崩盘),出于对教会的保护,所以科特威尔在最崩溃的时候也没有拿出来。而导演既然给了这个一个镜头,想必这个文件以后会成为莱尼的一次严重的危机。 另外,教宗的情书那一节似乎也是内容和镜头对应的,比如:“哪一个更美为美好,我的爱人,失去爱还是寻回爱?别嘲笑我,我的爱人。”镜头对应的是埃丝特和小庇护在海滩,这个又可以和主帖里关于小庇护的使命的猜测相联系,而“别嘲笑我,我的爱人”,似乎是在暗示埃丝特不要以逃避神命的方式,对上帝露出“嘲笑”,因为上帝给你的“苦难”是真正的“爱”。 而第九集最后一幕是,莱尼的第一个女友在看完情书后走出房间,给自己的小孩表演扔桔子,而这也正是莱尼当初赢得女友芳心的方法,甚至可能勾连到胡安娜,在第10集,有个主教对莱尼说:胡安娜去医院时,总带着橘子,并且让小孩拨开桔子挤果汁和果香撒给彼此。并说,我将离你们远去,你们也将与我渐行渐远,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我们留给世界的只有善意的香气。这里“我将离你们远去”以及“这都不重要”又与威尼斯演讲相勾连,并且猜测“留给世界的只有善意的香气”这个象征很可能会用到本剧的大结局,而大结局则很可能是以莱尼的死作结(我将离你们远去)。 而莱尼曾与古铁雷斯共饮桔子汁,似乎暗示着两人的使命相连。

    共饮的使命

    从天空来的 -------------------------------------------------------------------------------------------------------------------------------------------------- 全季从天空来到梵蒂冈的有三种东西:1 玛丽嬷嬷(也是从空中走的);2 棺材;3 三重冕。这三样基本都可以视为“神赐”。这里主要说一下“棺材”,那个棺材里装得应该就是黑人眼镜修女苏里的妹妹,而莱尼一边说“别赶着去见死人了 苏里”,同时又很贴心地把苏里妹妹的遗体运来,让苏里和妹妹告别,但后来又说过“信徒从不哭泣……苏里 你没有信仰” 莱尼这种态度,可能源自于新约“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这个一般被解释为跟从耶稣的决心。并且前面的分析也提到过圣经中对于人的定位只不过是“一口气”,所以埋葬死人无法与信仰相比。 但这里面很有趣的是,这句话可以与创世纪中的另一句话联系起来——神对亚当说“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但后来我们看到亚当吃了“禁果”但并没有当天就死,只是被赶出了“伊甸园”。所以在圣经中实际上有两种“死亡”,一种是常规意义的死亡;而另一种是指“不与神同在”(被赶出伊甸园)。因为圣经中的上帝被定义为“生命的主”,所以“不与神同在”即是失去“生命”。所以“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因为在神眼里看来,这些埋葬死人的“活人”,其实也灵魂“死掉”的人。 所以莱尼会说“信徒从不哭泣……苏里 你没有信仰”,因为作为信徒,只有失去“神”才是“真死了”,才值得哭泣。 斯宾塞的教皇布道与窄门 -------------------------------------------------------------------------------------------------------------------------------------------------- 斯宾塞虽然是莱尼的“精神之父”,但其表现很奇怪,几乎时时都处于落选的怨恨中,哪有一点“精神之父”的样子?而如果仔细看的话,斯宾塞在与人串谋让莱尼辞职时,曾有过一次对镜假想的“教皇布道”:“你好 罗马——诚挚的问候——万分感谢你”这和莱尼的梦中布道的开头几乎一模一样。 就是说斯宾塞自己作为“精神之父”并象征着“智慧”,之前还对莱尼的黑夜布道有所非难,而他自己假想的教皇布道却是赤裸裸的“媚众”,居然说出“万分感谢你(世界)”这种话,哪里有半点“智慧”可言。而斯宾塞闭眼想象了一个人们为他的布道欢呼的画面,但却是“雨中”的广场欢呼,“雨”在剧中代表着上的不满,就是说上帝甚至对斯宾塞的假想都表达了“不满”。 所以斯宾塞前期关于莱尼的所有话语,实际上都不大可靠(或者不能按表面意思理解),特别是斯宾塞手中拿着酒时的话语。比如:斯宾塞针对“黑夜布道”内容表现出不屑(这几乎是唯一一次针对“黑夜布道”内容的批评),并对莱尼进行精神分析时,斯宾塞手里就拿着酒。所以可以看作是斯宾塞的“智慧在说醉语”(导演经常借助一些小道具,来扭转含义),而莱尼在听完斯宾塞的教训后,更是直接点明——“你醉了”。 而当斯宾塞与人串谋逼莱尼退位时,斯宾塞忽然得了重病——“上帝”出手了。莱尼去探问病中的斯宾塞时曾说:“也许是上帝附体了”;斯宾塞回答:“更有可能是撒旦”,但斯宾塞又接着问了一句:“(莱尼)你准备辞职吗?” 就是说:斯宾塞此时对于教宗之位还存有最后一丝觊觎,这就等于是确认了,斯宾塞的病是出于上帝的旨意,而斯宾塞对于教宗之位的觊觎则是出于“撒旦”的阴谋。 而莱尼的回答“我才是教宗,到死都是”,则彻底断绝了斯宾塞的觊觎。从此以后斯宾塞的话才开始变成真心话,之前他都是在为落选和重新谋夺教宗之位而非难莱尼。 而斯宾塞得病后的话里有一些很有意思,比如他临终前说莱尼“你以为你是铰链(hinge),但是你是那扇门” 这里“hinge”似乎翻译成“转折点”更合适,但重要的那个“门”。 耶稣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就是说,斯宾塞(智慧)到临终时才认出:莱尼不是什么教会改革的“转折点”,而就是那道引向永生的“窄门”。 所以斯宾塞最后问莱尼“让我死之前知道,我不是在徒劳地信仰上帝。”这很容易让人想到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的话“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 就是说,斯宾塞在临死前开始怀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基督是否真的复活,自己所信的是否只是“徒劳”。一个“智慧”的红衣主教在面对死亡时,问出这样的问题,这其实很动人。 而莱尼用小时候的“神迹”为他见证了上帝并解除了疑惑后,斯宾塞告诉莱尼“你会找到父母”,然后安心而去,他已经通过了莱尼这道“生命的窄门”。而那句“你会找到父母”则犹如“神谕”。 而斯宾塞临终的那一幕还牵涉到一件事,就是莱尼幼年时所行的“神迹”。在莱尼在与杜索里埃外出买烟时,杜索里埃曾对莱尼提起那次“神迹”,但莱尼对此的回答是“我并不想谈论这事……我只想说那些我能够理解的事情”。 而那次的“神迹”有什么地方是莱尼觉得“不可理解”的呢?因为莱尼那次的神迹治愈了比利的母亲,这等于是将比利的母亲从死亡边缘救出——还给了比利。莱尼不理解的是为什上帝这么“残酷”,一边让他失去亲人,一边又给他“能力”去拯救别人的母亲? 所以那次神迹前的一幕,是他说对玛丽姐妹说“我害怕”,即是说他已经预感到一进这屋子将发生某种重大的事情。所以行完神迹后,莱尼丢下众人冲出了屋子,因为他发现了上帝“不可理解的残酷”。 而当莱尼在斯宾塞临终时,为自己的精神之父作出上帝存在的“见证”后,上帝的“不可理解”才变成“可以理解”——原来那一次“幼年神迹”是上帝预先为莱尼的“精神之父”准备的。莱尼在比利家中那一刻所感受的上帝的“不可理解的残酷”,在斯宾塞临终时都变成“温暖”。而斯宾塞临终的预言“你会找到父母”,在莱尼听来这无疑是在说:上帝终会将你的父母交给你,而你之前为神命所担负的所有苦楚都将是值得的。 所以莱尼哭的像个孩子一样。 另外,从斯宾塞我们可以看出,“精神之母”与“精神之父”对于莱尼固然重要,但其重要程度也并不是那么重。“精神之母与父”的引导也不一定就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莱尼作为“神使”是由“圣灵”亲自引路的。而耶稣说过“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所以斯宾塞重归天国,玛丽嬷嬷剧末远走。 迟到的祝福与推动剧情的上帝 -------------------------------------------------------------------------------------------------------------------------------------------------- 黑夜布道前,莱尼练习沃伊洛撰写的布道词“我虔诚的信徒们啊,我为我的迟来而道歉”,这时画面对应的是埃丝特对镜穿衣。所以这句话其实是对埃丝特说的,所以后来莱尼与埃丝特相遇了。而随后的沃伊洛版布道词则分别对应着玛丽姐妹(看着我,但不要只看我……),和莱尼自己(“现在请看向你身边之人”莱尼看向袋鼠“满怀喜悦地看着他 并铭记圣奥古斯丁的话,你若寻求他 就必寻见……”)。 可以看出,沃伊洛撰写的布道词,其实也是为上帝所用的。后来莱尼的非洲和平演讲里的“圣奥古斯丁所说的:你若寻求他 他必使你寻见。主就是爱”,也是出自沃伊洛撰写的布道词。不过“寻找便寻见”与“主就是爱”这个都是圣经原文,前面加上“圣奥古斯丁所说”这个前缀纯属炫耀——就像莱尼对意大利总理说的“随后是一场伟大的演说 充满了各种拉丁语的引用……” 但上帝其实并不介意这些小“瑕疵”,就像上帝甚至不介意莱尼的“不信”,因为上帝有不露声色扭转乾坤的伟力。剧中多次出现“负面”事件推动神意进程的例子:比如斯宾塞拒绝帮助莱尼,导致莱尼在无人征询意见的情况下作出了黑夜布道;科特威尔公开情书,却感动了公众;奥佐林斯被发配阿拉斯加,却因此更接近基督等。 上帝隐于何处(显影星辰/市郊补胎店/威尼斯) -------------------------------------------------------------------------------------------------------------------------------------------------- 全季莱尼对忏悔神父唐·托马索说出了上帝的3处所在:1 北斗七星;2 市郊补胎店楼上的脏乱公寓;3 威尼斯 1 北斗七星: 这段对话出现第1集末尾。莱尼将北斗七星指给忏悔神父看,并说“上帝的房子就在那儿……半套复式楼,带私人游泳池”。随后的对话中莱尼还对忏悔神父说:“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从小就善于扰乱别人的想法,让它接近我的想法(这句看了几种翻译,都觉得挺费解,现在这个是我自己硬译的)。……我不但聪慧,我还从不妥协,性情急躁,报复心强,并且记忆力惊人”。说完这几句之后莱尼马上就说:“现在我想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忏悔”,随后就出现了“良知不谴责我……我不相信你能从我自己手中拯救我”的忏悔。 这里推测:莱尼说上帝住在北斗七星(big dipper),但其实“北斗七星”可直译为“大号显影容器(big dipper)”,那么“显影”出什么? 我们知道北斗七星同时也是“大熊星座”的尾巴部分,而顺着北斗七星这个“尾巴”,将其它几个星连接起来将“显现”出——一只大熊。 这似乎是在影射上帝像一只暴躁力巨的“大熊”,因为莱尼总觉得上帝在“强迫”他接受神命。而莱尼说上帝的房子是“半套复式楼,带私人游泳池”,这种房产配置更像是美国中产阶级的配置。就是说莱尼在“指责”上帝对他的强迫,就像中产阶级一样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其潜台词是“要不,你下来试试”)。 所以莱尼后面说的“我从小就善于扰乱别人的想法,让它接近我的想法”,这更像是在说上帝善于改变人的想法;而“我不但聪慧,我还从不妥协,性情急躁,报复心强,并且记忆力惊人”,这也很像是在描述一个旧约中的“上帝”。就是说,整个关于“大熊星座(的尾巴)”“改变人心”“不妥协急躁记仇”等都是在描述莱尼对于“上帝”的感受。 所以,说完这些之后莱尼会立刻说“我要忏悔”。因为他意识到了,他所说的自己如何如何,其实是在说上帝如何如何。而他的忏悔几乎就是对他所感受到的那个上帝的挑战——“我不相信你能救我脱离我自己的手。” 而“大熊星座”在天上,即是说上帝从天上,以完全”神性“的角度俯瞰世界时,像一只“大熊”一样急躁记仇。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上帝(这个话题很大,就不展开了),对人间的种种罪恶心急如焚。 2 市郊补胎店楼上的脏乱公寓: 这段对话出现在第5集开头。而之前出现了一个“神性幻象”:莱尼看着自己的父母乘船离开威尼斯,并且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个父母乘船离去的“倒置画面”(这个“倒置画面”的含义曾经让我很困惑,直到发现可以与后面的“上帝降临在市郊”联系起来解读);而在这一“倒置”画面出现之前,再次出现了莱尼起床并与床头基督像错位的画面,并随后躺下,此时床头基督像正对莱尼的腹部。

    阻挡基督与“倒置”拒绝

    就是说,莱尼打定主意要在父母这件事上“悖逆”上帝的旨意,而父母乘船离开的“倒置”,意即莱尼在“否认”上帝让父母离开的这道旨意;基督像正对莱尼的腹部,则暗示着以属“血气”的肉身,抵挡基督降临——意即拒绝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而随后莱尼与忏悔神父的对话的关键词是:“他(上帝)在发火……这与我无关……他的怒气使他看待事物时不再客观。”就是说,莱尼甚至觉得上帝为他的“悖逆”而发火,是因为上帝看待事物“不再客观”——没有体谅莱尼的苦衷。 而之所以莱尼说“这与我无关”,这就又回应了上次忏悔的“良心不谴责我”,即是说:连“圣灵”都不因此谴责我,你(上帝)发火纯属是自己“乱发脾气”。 而“因此,他(上帝)前往别处,以示抗议。他降临在了城郊的一家补胎店楼上的脏乱公寓”。为什么上帝降临的是“补胎店”楼上?联系莱尼“施洗约翰”为基督铺平道路的使命,就是说,因为莱尼的抗命,导致基督的道路无法铺平,所以上帝只有降临“补胎店”,去修补被道路上的瓦砾扎破的“基督使命的轮胎”。 这里其实是导演的一点小幽默,但却细思极恐:因为这时莱尼的神命象征胡安娜等意象还没有出现,甚至小庇护都还没有怀上,就是说:莱尼这时还不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为基督再临“铺平道路”。 所以这不是莱尼在主观地调侃上帝。而是莱尼真的“感受”到上帝降临在市郊一家“补胎店”楼上了,只是他不知道上帝在“补胎店楼上的脏乱公寓”里做什么。他以为上帝只是在闹小孩脾气,在对他的违命“表示抗议”。 莱尼甚至感受到“夜里,上帝热得难以忍受,他无法入睡。因为他意识到了,对于人类他已无能为力,他认定了自己已失去信徒(He's decided that He's lost the u)”。这里莱尼用“u”表示“你们”,而坐在莱尼身旁以为教宗在胡扯的忏悔神父唐·托马索,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在这一刻经历了多大的凶险——上帝差点决定放弃人类了。 而莱尼的下一句是“现在该你说了”,随后忏悔神父提到了关于“埃丝特”的事。似乎是在暗示:后来上帝并没有放弃计划,很可能是因为看在准备投胎于埃丝特的基督的面子上(现在基督还没有投胎,所以应该就在上帝身旁),才平息了怒火——因为耶稣基督是为人类做“挽回祭”的(“……他(基督)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 神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 2:17-18)。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集(剧首)的与忏悔神父的对话中,莱尼曾调侃上帝“中产阶级”作风,暗示上帝高高居于天上,不体谅作为人的“苦衷”。而这一次(正好是第5集剧中),上帝从天上降临到了人世。平息上帝怒火的是(当然,这是“脑洞”出来的),由埃丝特引出的“基督”。而基督正是上帝亲临人世成为“人”——以体会作为人的“苦衷”(关于基督的神性和人性就不展开了,容易引起争端)。就是说上帝不但亲自下来了,并且早就体会过作为人的“苦衷”——这就等于是回应了莱尼在第一集对上帝的调侃。 (哎~~~脑洞出这么一大段来,这一段猜测,导演即使真是这样想的,估计也永远都不会明确的表达出来。) 3 威尼斯: 这段对话出现在第10集威尼斯之行前,当变成了红衣主教的唐·托马索问莱尼:“您小时候想做什么?” 莱尼回答:“我只想当个孩子”,而唐·托马索又问:“那现在上帝在哪儿?”莱尼答:“在威尼斯”……对话结束后莱尼立刻动身去了威尼斯,并在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的露台上做了本季最后的布道。 而联系全季开篇“神性之梦”里的圣马可广场,则可以确定上帝的真正“所在”是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而在开篇“神性之梦”里出现的小孩金字塔的位置,正是在圣马可大教堂的门前。 在莱尼与玛丽嬷嬷话别时曾说过“最终我们都要回到开始的地方”,而圣马可大教堂前的小孩金字塔正是莱尼在剧首“开始的地方”,全季可以说是始于圣马可大教堂,也终于圣马可大教堂。

    起点与终点

    那么,圣马可大教堂有什么特殊的意义,以至于被设定为上帝的所在?按理说,上帝更合理的所在,难道不应该是梵蒂冈吗?。这可能是因为,《马可福音》在三部对观福音书中被认为是写作年代最早的一个,在早期教会中,马可被称为使徒彼得的传译员,而《马可福音》也被认为使徒彼得对耶稣的回忆,经由马可记录下来。 但既然是彼得的回忆,那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不是更合适吗?推测:可能导演看重的是圣马可的“书写者”这个身份,传统上认为:圣经个各篇章在历史上虽然出自不同作者之手,但都是由于“圣灵”感动而书写下的。就是说,其背后真正的“书写者”其实是上帝本人。 而在剧集中,莱尼的命运的“书写者”无疑就是一直“自隐”的上帝。所以导演在片中,将上帝这个个人与世界命运的“书写者”设置在圣马可大教堂。并且,圣彼得固然是教会的基石和开端,但因为福音记载的是耶稣的言行,所以作为成书最早的《马可福音》所讲述的耶稣基督,则是圣彼得和整个教会的根源。 而从玛丽嬷嬷与莱尼的对话中,我们得知:当初莱尼父母将莱尼送入孤儿院后的行程,即是前往威尼斯(“他们把你留在了孤儿院,说他们无法再抚养你了,因为他们两个要去威尼斯”)。这也就是为什么莱尼曾一度将父母与上帝“混为一体”——在于玛丽嬷嬷话别时,莱尼曾说过“我不再寻找我的父母了,也不再寻找上帝了”。因为在莱尼看来,父母去了威尼斯即是去寻找上帝,而莱尼父母的身份“嬉皮士”,似乎导演在暗示:当年的“嬉皮士”(或者整个现代思潮)想要改变世界,寻找上帝的“爱与和平”。可惜的是,他们“寻找上帝”的行动失败了,他们只找到“自由与放纵”。因为上帝不在基督之外,基督之外别无救赎,而基督的救赎是“奉献与受难”是“顺服于真理之下”,而非“人的解放”。 “人性”与“神性”的交汇点(出走与回转) -------------------------------------------------------------------------------------------------------------------------------------------------- 在剧中莱尼的“神性”与“人性”曾有过交汇,有些交汇不太明显,比如:对埃丝特。 莱尼无疑是“爱”埃丝特的,莱尼曾对埃丝特说“你让我想起了我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朋友”,而埃丝特在第二次引诱莱尼后,曾想要向莱尼忏悔,但莱尼让埃丝特向上帝忏悔,并说:“我只能能为你做一件事,原谅你——永远原谅你”。就是说,莱尼对埃丝特的“爱”是无限之爱(即:神之爱),人性和神性在这里得到了某种统一(但其中仍有某种“冲突”)。 而有趣的是,在莱尼幼年那次出走有那次,“人性之爱”却成就了“神之爱”。 莱尼幼时那次出走,先是和杜索里埃一起隔窗探望了看了朋友比利和比利重病的母亲。随后莱尼与杜索里埃决定出走,途中杜索里埃折返,莱尼说“我想要找到我的父母”,并继续前行。 而后来似乎没有任何理由,小莱尼又自动回去了。 但如果留意看得话,在小莱尼自动回去前有这么一幕:成年莱尼与杜索里埃在酒店遇到一个自称“能证明上帝存在”的女人,这个女人拍下了莱尼的照片,并说“你的眼睛……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随后导演再次接小比利照顾重病母亲的画面,镜头中:小比利偷偷擦干为母亲哭泣的眼泪后,能做的只是为重病的母亲擦擦额头;而比利的母亲能做的也只是强撑着,爱怜的轻抚小比利的脸;随后导演接入了成年莱尼与杜索里埃谈话,而这段谈话是以莱尼母亲的眼睛结束的,杜索里埃说自己还记得莱尼母亲的眼睛“很明亮,但毫无表情,这让我觉得她很难过”;随后导演接入了小莱尼自动回到孤儿院的画面。 整个这一段似乎是在暗示:小莱尼之所以回去,是因为想到了比利对母亲的“爱”——只能偷偷为母亲哭泣后(藏起悲伤),为母亲擦擦额头,而比利的母亲同样是藏起自己的悲伤,强撑着轻抚比利。 而这种藏起自己的悲伤的爱,一无索取,只有给予。且给予的不是物质,而是自己的心。 在那个酒店美女说“你的眼睛……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时,响起了一段哀伤的音乐,这段音乐一直延续到小比利擦干眼泪回到母亲病床前才结束。就是说上帝的证据就是克己奉献的“悲伤之爱”,这也就是同集中,莱尼对埃丝特所说的“我爱主,因为爱凡人太痛苦”的深层含义——爱凡人的确会太痛苦,但并不能阻止上帝去爱,所以主耶稣给予凡人的是奉献生命的“悲伤之爱”。就是说神的“无限之爱”因为只给予,所以必然是“悲伤之爱”——而这也是人性与神性的交汇点。 就是说,年幼的莱尼在出走之后,是因为想起了比利与母亲之间的爱,所以回到了孤儿院,因为他的兄弟——年幼的杜索里埃正在为他的出走而悲伤。所以后来莱尼对杜索里埃说:“我没有去寻找我的父母,相反,我回到了孤儿院,为了和我的朋友安德鲁·杜索里埃在一起,他是那时的我所拥有的一切。从那时起,你欠我作为一个承认我权威的朋友和神父”,因为从那时起莱尼第一次学习了“悲伤之爱”,将自己的悲伤藏起来,把爱给予自己的兄弟杜索里埃。而这次则是人性之爱促使莱尼回转,去学习并完成神性之爱。 而成年杜索里埃关于莱尼母亲眼睛的话“很明亮,又无表情,这让我觉得她很难过”,直接导致两人返回教廷。这可能是因为杜索里埃那句“这让我觉得她很难过”,让莱尼认为母亲和自己一样在领受“神命”,因为“悲伤之爱”是上帝存在的证据。就是说莱尼觉得母亲眼睛里的难过,一定和自己一样,是因为顺从神的旨意。而在这集的开头莱尼则是抗拒神意——父母离开画面的“倒置”。 所以当莱尼从杜索里埃那里得到“母亲可能是因为顺应‘神意’才没有找他”这一信息后,他决定也返回教廷去顺应“神意”。但莱尼忽略了杜索里埃所说的“眼睛很明亮,但无表情”,联系威尼斯时的父母面无表情的画面,其实“无表情”才是真相。 而这出走与回转的一幕,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道具——“烟” 烟与烟斗 -------------------------------------------------------------------------------------------------------------------------------------------------- 烟与烟斗这两个道具,似乎很重要,但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明确地显露其含义。所以对这两个道具的含义,只能是猜测(猜错或有偏差的可能性较大)。 在幼年莱尼出走的那一幕,烟第一次出现在莱尼的生命里,并且是半只烟。所以猜测,这似乎是象征着莱尼的生命,联系到莱尼的“施洗约翰”的使命会使他早亡,那么烟是象征着莱尼的“生命”? 但大致跳看了全季中所有与烟有关的情节后,似乎烟的含义又因情节变化而在随时变幻(当然,烟这个道具太细微了,很难保证不漏看)。这要么是因为本剧还未完结,信息不全导致无法完整解读;要么是因为烟本身不是一个单一象征,而是一个象征“系统”。目前个人倾向于烟是一个象征系统:烟与烟斗与火机共同形成了一个象征或寓意系统。 由于烟在个场景中的寓意有点乱,所以得先找到一两个比较确定的“寓意固定点”,来固定寓意。 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点就是“威尼斯”打火机——莱尼是在信徒礼物里,得到了写着“威尼斯”的打火机。而之前分析过“威尼斯”即上帝的所在,所以烟所暗示的神性一下就变强了——上帝给你点火啊。而且当时与“威尼斯—上帝火机”一起登场的还有那封小孩的“圣灵来信”。

    威尼斯—上帝火机

    这似乎是在暗示着烟即是“圣灵”的象征,而吸烟则是吸入某种“气息”,之前说过“圣灵”与“上帝的气息”以及“生命之气”等是相互关联的。所以推测:很可能在剧中,莱尼吸烟的“基本寓意”是点亮的“圣灵”,而根据吸烟时所面对的人或事的不同,再产生出具体的含义。就是说,莱尼一旦开始在你面前抽烟,那么就意味着此时“圣灵”经由“威尼斯—上帝火机”点亮了,象征着“圣灵”或上帝对你的态度。而这个圣灵或上帝的态度是会因不同的事,而产生变化的,所以烟的寓意用单一象征去解释,总会发现有例外的情况出现。 但这只是一个“寓意固定点”,我们起码还需要有另一个“固定点”,才能确认猜测的方向大致正确。 另一个“寓意固定点”则是——点不着烟。莱尼点不着烟的情节在全季似乎只有两次,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点不着烟,那是出现在非洲之行: 当安东尼嬷嬷被子民环围亲吻时,莱尼走到了前面开始点烟,几次点不着后,直接放弃了抽烟。而这时安东尼嬷嬷的台词是不停重复地说:“够了 Enough”。这个在影片中表现的很明显,当莱尼点不着火而放弃抽烟时,台词明显的对应了一声“够了 Enough”。 这似乎是暗示着:上帝受够了。所以莱尼抽烟这个举动,所代表的“圣灵的态度”似乎又有一个基本面即“上帝的忍耐”。而莱尼往往是在感到焦虑或处理教务时抽烟,就是说上帝一直在忍耐着各色人等对于莱尼所代表的神命的质疑。 而一旦“威尼斯—上帝火机”点不着烟,就是上帝不愿再“忍耐”你了。后果很严重——安东尼嬷嬷最后被“神罚”干掉了。

    够了

    但问题是,莱尼第二次点不着烟又有点费解。 第二次点不着烟是发生在第十集,当莱尼对最年老的那个哮喘主教说:“你知道吗,你是对的。当一个孤儿走向成熟,他会发现一个全新而年轻的自我”。而哮喘主教补充说:“在那时,他就有话想说了”,并不停的重复“你会说出来的……”。这时莱尼再次点不着火,并放弃了抽烟。 但奇怪的是,后来哮喘主教屁事都没有(当然,那时已经快全季终了,也许下季这个主教会出问题)。所以起码目前看来,这次点不着火,似乎是针对哮喘主教的“误解”,而不是针对哮喘主教这个人。 就是说,全季里无论是斯宾塞,还是玛丽嬷嬷,还是杜索里埃等,都对莱尼存有很大误解。他们都一定程度上把对莱尼言行的不理解,归结为莱尼是孤儿,还没有长大。其总象征就是哮喘主教所说的“当一个孤儿走向成熟,他会发现一个全新而年轻的自我”。 而从以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小孩”一词在本剧中是具有很强的正面意义的——即神的孩子(当然,也有与之相对的“世界的孩子”,这里就不展开了)。 所以莱尼所说的“你是对的。当一个孤儿走向成熟,他会发现一个全新而年轻的自我”,这是指神命的成长。就是说这种成长不是说更老练了,而是更坚定、更纯洁了。所以在这之前的一幕是莱尼与嬷嬷话别,就是说莱尼所说的“孤儿走向成熟,他会发现一个全新而年轻的自我”,是指他不再需要玛丽嬷嬷的安慰与对神命的提醒了。而不是哮喘主教所认为的“孤儿”打开了心结。 但此时哮喘主教误解了莱尼的话,并得意地一再重复“你会说出来……”时,这次上帝觉得不能“忍受”的是——你们一再的把老练与世故当成“成长”,一再的用那套廉价的心理分析来理解“神的孩子”的成长。 当然,也可能这次上帝的无法忍受,就是针对那个哮喘主教的,只不过本季来不及说。因为有一些细微的迹象显示,这哮喘主教可能有藏得很深的问题。这个以后再分析。 好了,下面在按莱尼吸烟时面对的不同的人,梳理一下。 莱尼的抽烟有两种基本寓意:1 莱尼自己的生命(半支烟),莱尼抽烟就是说愿意与之分享自己的生命,比如杜索里埃。 2 圣灵(以及圣灵所代表的上帝的态度),这个态度多数时候是“上帝忍耐”,有时也表示某种“上帝为你忧心”或别的情绪。而当莱尼很友善的对着你抽烟时,则第2意与第1意合一,表示与你“分享神命”。 剧中莱尼第一次抽烟,是在第一集招揽忏悔神父唐·托马索这个“小密探”时。这时玛丽嬷嬷都还没有到教廷,莱尼也没有得到“威尼斯—上帝火机”,所以这时的抽烟可能是暗示“分享生命”,所以后面我们看到唐·托马索给莱尼提供情报,而莱尼则向唐·托马索讲述上帝在哪,以及自己对上帝的感受(当然,这把唐·托马索折磨得不轻)。 而奇怪的是莱尼得到“威尼斯—上帝火机”后,似乎再也没有出现他在忏悔神父面前抽烟的场景了。而全季中似乎还有一个人——古铁雷斯——莱尼是不在他面前抽烟的。但古铁雷斯和唐·托马索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为莱尼服务。就是说,似乎这两个人是上帝分派给莱尼的手下,他们是为莱尼服务的,而不是莱尼要为他们操心,所以不存在“上帝要忍耐”他们的情况,因为当这两人出现问题时,上帝会直接出手干预。所以当古铁雷斯在纽约因调查僵局而潦倒时,唐·托马索因莱尼没当上红衣主教而拒绝再向莱尼提供情报时,上帝都悄悄的制造出解决的契机,不动声色的把两人引回了原路。 当然,本季中还有些人,莱尼是没有在他们面前抽烟的:比如冰岛女首相、苏里修女、莱尼最喜欢的那个作家等,但这些人戏份都不大重要,基本可以归入背景群像中。 并且这里有个细微的差别:莱尼如果不在你面前抽烟,那可能不代表有问题,只是说你这个角色目前还不重要;而莱尼要在你面前抽烟,但又没有抽成烟,那可能你会有大麻烦。比如:杜索里埃。 我们知道莱尼以前是和杜索里埃分享一支烟的,但当莱尼去找杜索里埃抽烟时,杜索里埃发现没有烟了,于是两人出去买烟,结果兜了一大圈,也没有买到烟。这就是说,莱尼想为杜索里埃点亮圣灵所代表的“上帝的忍耐”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莱尼自己不知道这一点),所以后来杜索里埃死掉了。 而剧中还有一次引人注目的抽烟是:莱尼夜晚在花园看见袋鼠,于是停下来点烟,这时画面专门给了一个“威尼斯—上帝火机”的特写。但当莱尼点完烟,再抬头时,发现袋鼠早就不见了。而下次莱尼在夜里再次遇到袋鼠时,则没有吸烟,但命令袋

     短评

    带着美式摇滚+意式咏叹调的预期却意外收获一个梵蒂冈式后摇,和满篇 SAT 词汇。这个依旧漂亮的蓝眼睛终于在秃顶前当上了教宗,然而身边却没有个会开直升机的爱尔兰教皇内侍,想想俩人都还是原教旨主义呢。

    2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推荐

    “不要打扰我喝樱桃零度可乐,你们这些异宗!”时而苍穹时而鸿毛,典雅又轻盈,大赞。裘德洛在里面非常好,比他脸蛋漂亮的时候还迷人。(P。S,不推荐宫斗爱好者观看)

    4分钟前
    • Heloise
    • 还行

    人又何尝不是被神抛弃的孩子,在寻找神的路上跌跌撞撞,凭一腔孤勇斩蛇开径,这才有了立地成圣的神迹。

    7分钟前
    • 放学第一个跑
    • 力荐

    裘德洛演技大回归,师傅病危的时候对着所有的仆人哀伤的说I love you all;师傅死掉的那一刻哭得像个小孩;布道的时候看到亲身父母后也终于释怀了自己的被抛弃。抽烟打篮球的修女玛丽和长颗大黑痣的圣座国务卿居然相爱了,多么有趣的故事。画面精美,对话幽默,演技爆发,音乐配的太妙。

    9分钟前
    • 格子
    • 力荐

    美式人格呓语和意式绚丽梦境。Lenny Belardo这姓名多像位摇滚明星,他也正如巨星热爱崇拜目光,无限迷人的自我膨胀,离经叛道下又是于已严苛的度量,Jude Law献上了他近年来最诱人的表演。宗教和政治里从来都是魔鬼,无非他是如此威严美丽,结尾源自“上帝”的注视补上最后两集文本素材的缺乏

    10分钟前
    • SundanceKid🌈
    • 力荐

    4.5;电视剧的容量有足够空间让索伦蒂诺从容炫技,打光构图镜头游走节奏把控无不一流,品位高雅格调不凡,配乐超级棒!这是一个男孩和过去、和自己、和世界、和上帝达成和解的过程,闪回记忆不断插入现时情景;上帝视角收尾,天光沐浴,神谕降临,和风四起。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一开始以为是宫斗剧,到后来发现是教宗碇真嗣的中二心灵成长史

    16分钟前
    • Chambord
    • 推荐

    教廷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1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视觉、符号与隐喻做到极致,但前七集我完全没有被说服,最后三集如天开日朗一切洞明,之前细细铺下的线没有一根被遗忘,回头看这场阵痛方才有意义。索伦蒂诺一贯主题依旧未变。看似黑社会其实心怀大爱的教皇以及周围一众丝毫不完美却不影响其可爱的人物,无疑是今年最出彩的群戏。我爱Voiello一辈子!

    19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总有人教育你要看清现实,总有人唠唠叨叨想给你提意见。但你不能让每个人都有资格把子弹射向你,若每颗子弹都能触及你,令你受伤,那你就会支离破碎。你要在一个很高的地方走你的钢丝,只有你和风。子弹们够不着你,它们只能飞过吵吵嚷嚷,乌烟瘴气的人群上空。而那些生活在雾霾中的人们总有一天将会仰头看见你,那时,他们就会爱上你,他们就会相信你,超过相信任何人,相信任何子弹。

    24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每一帧都想截图,BGM神圣到令人想哭,不是很懂但好像又懂一点编剧想要表达 什么,让人充满幻想的空间。裘德洛真的把这个角色演的很立体,安妮霍尔的女主角来演sister mary实在太棒了,甚至意大利口音的大臣都很有感觉,最后一集的演讲让我这个不信教的人都觉得,太神圣了!

    26分钟前
    • 爱学习的胖丁
    • 力荐

    裘花回春了!从各方面而言

    27分钟前
    • strangelove
    • 力荐

    是时候跟进《年轻的哈里发》、《年轻的方丈》和《年轻的道长》等剧了

    28分钟前
    • 威治魚
    • 推荐

    裘德洛要是当主教,我分分钟信教。

    32分钟前
    • 王食欲
    • 推荐

    一开始以为是政治剧,当中像荒诞剧,但是最后几集突然火力全开,完全靠奇迹来推动剧情,悲天悯人,简直有如出现了只有在塔科夫斯基的电影中才有的无人知晓的奇迹救世的那种精神内核的错觉。所以找艺术片导演来导电视剧这个想法还是很厉害的。

    35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威尼斯首映了前两集,笑声不断,比教皇诞生更讽刺更颠覆。虚构了裘德洛饰演的史上第一位美国教皇,生性不羁,烟不离手,生活现代时髦,无视宗教权威,周围神职人员也奇葩遍布。片头梦境延续了《绝美之城》的梦幻邪魅,而后展开逗比情节剧风格,末尾又引入权谋斗争,有向教皇版纸牌屋发展的意思

    3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好看。配乐的走位略诡异,喜欢。

    39分钟前
    • leolo
    • 力荐

    索伦蒂诺的平行时空,比前两部电影都要更游刃有余。一切矫揉造作和胡言乱语都给予这部年度最佳讽刺喜剧以生命。台词极大的信息量,不追究到细枝末节就没有趣味。

    43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超级好看啊!索伦迪诺的片子都美死了!里面的裘花虽然已不是当年的盛世美颜,可是那种傲娇的气质还是苏翻天!!!

    45分钟前
    • 碎石少女
    • 力荐

    4.5 年轻气盛里飞扬跋扈才气逼人的索伦蒂诺这次有过之无不及,好想问他是否受到齐奥朗著作的启发,表面惊世骇俗,并非为哗众取宠或颠覆宗教传统,从非洲饮用水事件到性丑闻,年轻的教宗想整顿何为真正的信仰和平爱与救赎,剧集气质优雅,融合现代与古典的音乐品味,有评论说裘花是上帝派来的黑涩会哈哈

    47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