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法国1995

    主演:莫扎克·阿洛维奇,Jeffe Alperi,Theodoros Angelopoulos,罗曼娜·波琳热,Michele Carlyle,尤瑟夫·夏因,Lou Chapiteau,马克·沙皮托,安托万·迪莱里,帕斯卡·杜奎奈,布鲁诺·冈茨,夏尔·热拉尔,迪基·奥尔加多,伊莎贝尔·于佩尔,詹姆斯·伊沃里,尼尔·乔丹,帕特里斯·勒孔特,斯派克·李,克洛德·勒卢什,大卫·林奇,亚历桑德拉·马提尼斯,伊斯梅尔·莫昌特,弗朗索瓦·密特朗,连姆·尼森,斯文·尼科维斯特,莉娜·奥琳,伊德沙·渥德拉戈,热拉尔丁娜·帕亚, 

    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文森特·阿兰达,约翰·布尔曼,尤瑟夫·夏因,阿兰·科诺,科斯塔-加夫拉斯,雷蒙·德帕东,弗朗西斯·吉罗,彼得·格林纳威,拉斯·霍尔斯道姆,休·赫德森,加斯顿·卡伯,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塞德里克·克拉皮斯,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斯派克·李,克洛德·勒卢什,比格斯·鲁纳,莎拉·穆恩,阿瑟·佩恩,卢奇安·平蒂列,贺玛·桑德斯-勃拉姆斯,杰瑞·沙茨伯格,纳迪娜·特兰蒂尼昂,费尔南多·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剧照

    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1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2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3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4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5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6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16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17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18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19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奥古斯都与路易斯·卢米埃兄弟,是现代电影之父,本片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拍摄的,每位受到邀请的导演,都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你愿意参与拍摄这部影片;为什么你要拍摄电影;电影是否会消亡?每个导演还要用当初卢米埃兄弟制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机拍摄一段52秒钟的短片,而且有三个规则:52秒;不能同步录音;不能重复拍三次以上。

     长篇影评

     1 ) 大卫林奇喜欢在电影这个世界里迷失,认为很美妙。

    “拍电影是为了让时光的消逝变得柔和”
    文德斯拍电影是“因为没有别的事可做”。
    《第八日》男主角露镜。
    阿巴斯拍煎鸡蛋,不错。
    吉田喜重只记得控诉广岛原子弹爆炸,稍小度量。
    印度舞女衣裙易色再现旧日技术发展阶段。
    旧物摄今人。裸母田地哺乳婴儿。
    大卫林奇喜欢在电影这个世界里迷失,认为很美妙。
    主要是看大导演长啥样,口音如何,如何吹口哨。

     2 ) 电影会消亡吗?

    电影的故事第3篇 2018年3月22日 卢米埃尔和四十大导 Lumière et compagnie (1995) 40位导演 电影会消亡吗?“重走电影史”第三篇,我们就要面对这个问题了。或许是中国电影票房年年攀新高,在此种情景下,这个问题多少显得不合时宜。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电影院,全世界观影人群的持续低龄化,都似乎昭示着电影的观众一茬接一茬,大众仍然乐此不疲的去电影院,沉浸于电影提供的光影人生。怎么会消亡呢?但事实上如前篇所提到的,电影自诞生起,从卢米埃尔兄弟产业的被迫转型,这个问题就一直萦绕,伴随电影的成长。上世纪60年代随着彩色电视机在发达国家的逐渐普及,一些电影院的常客被电视机留在了家中,这个问题就被热议过。随着如今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以及即将到来的VR虚拟现实时代。电影的危机与繁荣并置,都可见也都是现实。1995年,电影100年诞辰。四十位导演向卢米埃尔兄弟致敬的合集《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里,每个导演也都接受了这句拷问:“电影会消亡吗?” 要知道这是向电影诞辰100周年的致敬的作品,提这样的问题总觉显得有些冒犯。打个比方,一位百年大寿的老人大摆宴席,八方来贺。待道贺的宾客的礼品一一收下后,司仪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语后,话锋一转,却问起来访的各位来宾:咱来打个赌,猜猜这老头到底几时才能归西?这个类比或许不一定准确,只是想带出《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因为这样的问题,使这场致敬活动不至于沦为一场简单的派对秀。至少在欢快的基调中也有严肃,或许也伴随着某种焦虑。受邀来的导演还收到另外两个问题:为什么愿意接受邀请来拍摄这部影片,为什么你要拍电影? 一共三个问题,也要受三个限制。用卢米埃尔当年用的摄影机拍摄,每部短片只能有52秒的时长,不能同步录音,且最多只有三条的机会,即最多只能有两条NG的机会。名义上是送礼道贺,但司仪当着众人的面打开礼物展示给到场所有人观看时,这也算某种竞争与比斗了。52秒能分出高下么?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因为每位导演对待这部作业的心态、参与准备的充分度有差别。不能完全因为这52秒的影像就断定某位导演的职业生涯一定胜过其他人。但仅就每个人交出的52秒时长的短片,我们依然还是能够给出自己心目中的高下之分判断。但别忘了,这部特殊的电影百年企划影片《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里的主人依然是卢米埃尔。另一个问题自然是他们和卢米埃尔比如何?100年过去了,电影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语言的完善,叙事手法的丰富,特效的以假乱真,“可看”性已经大大超过电影诞生的初期。但丢掉这些重型兵器,像电影初期,金庸《笑傲江湖》里在受局限中“坐着打“”如何。这些当代的优秀导演比卢米埃尔能强上多少? (参与拍摄的40位导演,图片来源于豆瓣网友西四小二) 答案或许要让人失望了。这部致敬短片合集,绝大多数导演交出的52秒短片的质量,似乎最大意义在于证明了大家真的几乎都不如卢米埃尔。除了极少的亮眼的作品外,剩下的多到会平庸到你会怀疑100年过去了,电影真的在进步么?尽管是在某种限制中,但论坐着打,卢米埃尔或许会笑着说:不要误会,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几乎都是垃圾。原谅我的玩笑,事实上在回顾电影史的排片计划里塞进一部从来没看过的,向卢米埃尔致敬的电影,是满怀期待的。没想到这些当代的电影名导、大师在限制之下表现会如此不堪、乏味·。这种失落当然也来源于高期待值,错以为会玩兵器的赤手空拳也厉害。但幸好总有人,赤手空拳也厉害。 如果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看到文章片头配图就该猜到了。没看过的朋友,稍晚点看到下面配图答案也揭晓了。戈达尔曾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阿巴斯。如果说他赞赏格里菲斯是因为他是第一个将往后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特写”、“推拉镜头”、“交叉剪辑”等各样的电影语言、技巧熟练运用于电影中的人。那关于阿巴斯,我记得戈达尔是看完他的《特写》后所发的上述感慨。为什么是阿巴斯?当你真切的沉浸于阿巴斯这52秒的影像(事实上我看完后,又重复看了三四遍)时,你会由衷点头同意戈达尔的话。52秒的煎鸡蛋画面,主体有且只有鸡蛋。对卢米埃尔的致敬当然不应该只是对卢米埃尔的简单模仿(短片集里不少如此的作品),而应该是在接受和卢米埃尔相似的条件限制下,完成对卢米埃尔似(既是影像本体、也包括电影观念的)的影像的超越和深化。 那什么是卢米埃尔似的,卢米埃尔的电影到底是什么?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我们才能判断何为继承和超越。从形式上,我们已经能容易看出卢米埃尔大多影片都是由一个固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成。而从本质来说,如乔治·萨杜尔所概括的:卢米埃尔的摄影机是“一种重现生活的机器”。是重现生活,并不代表因此发现生活。当你明白卢米埃尔的《火车进站》里,那一群上上下下的旅客多是导演的亲朋好友扮演的,你就知道了电影从诞生的时刻,就已然标注了他的辩证与复杂:即再现与造假。戈达尔夸赞了阿巴斯,而上篇我们提到的朗格卢瓦则称:整个电影史可以分为戈达尔前的,和戈达尔后的。朗格卢瓦还爱谈论电影的“现代性”,如果我们诚实的重新看待卢米埃尔的早期短片,我们或许就会承认,电影在诞生初期就已经不是一个一无所有的荒原,事实上它已经具备某种先天的现代性。 未来的,将来到的,不一定是更好的。这句话适用于日常判断,也适用于电影。所以一百年过去,大多数导演并不如卢米埃尔或许也就并不值得过分惊奇了。而阿巴斯的52秒短片开篇,利用黑白影像和机位设置,制造了一个“悬疑”,我们分不清黑色底板下是什么液体在扑腾。这以后,随着声画分离的画外音介入,我们的思绪被引导猜测电话答录机里的留言所制造的故事中。回过来,随着一只手入画投下两枚鸡蛋,我们才恍然大悟之前是黄油的沸腾。最后平底锅被端起,只留下加工源,一只燃气灶。同样是单一机位,单一镜头。如果说在卢米埃尔的镜头里,观众的视线在荧幕里自由游走是因为荧幕里还缺乏吸引你聚焦焦点的戏剧性。在阿巴斯这部短片,包括他的《特写》,《希林公主》等作品里,我们一次次看见电影在真实,虚构间穿梭,这一对立的边界被打破。由此而认识到电影的“虚假”与“控制”的特性,从而恢复作为观众的自我的“主体性”。随之重复的观看与凝视,视点游走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当你意识到这一层,就将为阿巴斯这些被美妙观念覆盖的电影而深深感动。 《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里当然还有其他的好观念,例如日本60年代的松竹新浪潮中随大岛诸杀出的吉田喜重。或许对很多影迷来说,他的那本研究著作《小津安二郎反电影》更为知名。吉田喜重在电影里说道:“现在人们倾向于相信电影可以描绘世界上所有的事件,甚至是在科幻世界里的滑稽宇宙;相反,我相信,电影不能拍下任何印象…电影能描绘50年前的印象吗?完全不可能。如果我们在拍摄(广岛)的话,我和摄影机早就被那颗原子弹毁灭了。人一定不能蛮横无理,电影不能描绘一切,铭记这个事实。从现在起,我们必须思考电影能扮演的角色。” 吉田喜重的观念真棒,可惜交出的52秒的短片,却未能将这些观念予以电影化。剩下的短片里最值得推荐的也只有米哈尔科夫的哥哥,康查洛夫斯基拍摄的那部用摄影机来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典范作品了。我想卢米埃尔倘若见到这部作品也一定会很欣慰,这是和阿巴斯不同的,另一个维度的进步。至于张艺谋在长城上拍摄的短片,所谓反映“中国急匆匆的现代化”,显得过于投机与轻佻。 那电影会消亡吗?事实上看了一周多的卢米埃尔以及卢米埃尔的“模仿秀”后,难免疲乏、甚至有些困顿了。面对如今泛滥的影像,俯首皆是的短视频。甚至面对其他更便利的娱乐手段,似乎就要同意片中彼得·格林纳威的观点了:我相信电影是会消亡的,已经有很多证据证明它在腐败了。庆幸的是,当晚我补看了一部我信任的导演黑泽清的新作《散步的侵略者》。在欣赏到一部新诞生的杰作后。我对电影的信心又水涨船高起来。就像看到枯木将朽,却又发现新鲜的枝丫已长出。就像我们的眼睛,被视觉滞留欺骗,将连续静止的影像误看做运动;就像我们知道电影是“欺骗”的艺术,我们却甘愿受骗。当你已经完成自我说服的过程,电影是否会在未来会消亡,似乎就显得不那么迫切与重要了。而我们要在电影史的旅途中向卢米埃尔挥手告别了,下一站是属于电影魔术师乔治·梅里爱的站点。 第1节 动人心弦的新技术(1895-1903) 1卢米埃尔!冒险开始 Lumière ! L'aventure commence(2016),蒂耶里·福茂 2去看电影:路易·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1968),埃里克·候麦 3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 Lumière et compagnie (1996),合导 4月球旅行记 Le voyage dans la lune (1902),乔治·梅里爱 5高蒙珍藏:爱丽丝·居伊作品集Gaumont Treasures: Alice Guy (1897 - 1913) (2009) 爱丽丝·居伊 6布莱顿学派的短片 Brighton ,乔治·阿尔培特·斯密士等 董肥楽影像观 · 微信号:hickokjeans

     3 ) 记录一个短评放不下的观后感

    这种开放作文实在太有意思了,40部作者电影,每位导演的风格都一览无余。

    1.喜欢Jaco Van Dormael拍摄的那对在布鲁塞尔的亲吻的唐氏综合征情侣。

    2.喜欢阿巴斯的煎鸡蛋镜头,太妙了!

    3.吉田喜重也给了惊喜,电影拍不了任何影像,于是远方听得见的五十年前原子弹却配着除了行人走动没什么变化的远景,他拍下了这个故事却也什么都没拍下。

    4.女性导演的主题非常女性,只有女性导演拍出了这种主题!被最后灯光的过曝感动哭了,跟着贺马桑德斯一起大呼Bravo!一万句赞美也不够!

    5.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的叙事张力太强了,配上音乐脑补出一整部精彩的悬疑片,去豆瓣一看,原来是塔可夫斯基的编剧!

    6.最后结尾在安哲镜头里直视镜头的奥德赛,充满安哲式哲学意味的古希腊史诗,安哲就算拍52秒也是一位诗人。(后来发现这段致敬了伯格曼)

    相比之下,张艺谋的意识形态责任感太重了,在这种命题作文里就像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不出错也不出彩。同样意识形态重的非洲和埃及都平平,依旧是那些人类日常的共通的永恒的主题更为动人。

     4 ) 为什么拍电影


        听上去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我们的翻译格外有趣,也不知该说他们有情趣还是无知。
        零碎的影像,却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为什么要拍电影?
        ——想被爱。
        ——我的回答是长时间的沉默。
        ——喜欢颠覆。
        ——深入了解我们自己还有我们的生命。
        ——我拍电影以便使时光的流逝变得柔和。
        ——用电影的方式讲故事。
        ——没别的事可做。(文德斯令人莞而的回答)
        ——为了过日子。
        ——观察事物,想象事物。
        ——拍电影像喝酒一样,不用戒掉。
        ——一种痴迷,痴迷不需要任何合理性。
        ——决不要问蜈蚣为什么行走,不然它就会失足。
        ——为了生存,这是生存最有效之道。
        ——感动和娱乐人们。
        ——电影可以描绘世界上所有事物。
        ——我们需要……(迟疑)生活。
        ——我喜欢和台词玩耍,和印象玩耍。电影使我能这样做。
        ——1、我忍不住;2、我觉得我得干类似的事。
        ——我喜欢到另一个世界,在另一个世界迷失。(大卫·林奇)
        

     5 ) 吾辈已醉

    1.比例复古2.黑白3.纪录时代的不同4.游戏5.拍摄纪录6.游戏规则7.会消失吗8.有时候,老人比年轻人更美丽9.画质和气息,好迷人10.简单而漂亮的摄影机11.使时光的流逝变得柔和12.用电影的方式讲故事13.没必要放弃14.痴迷,狂喜15.旧日光彩16.生存17.人世间信仰有无数种,我惟独信仰电影18.为了作乐



    生活画卷 喜剧性

    一镜 相反行为

    背后的故事

    水雾的营造

    构图

    =_=张艺谋的不想评价

    扮鳄鱼,至少很开心

    舞蹈与相遇


    印度。上色 像魔术一样


    山峰与尸体

     6 ) 导演名录(转)

    01.帕特里斯·勒孔特(法国名导)
    重拍火车进站,但这次火车可是没有停下来。
    毕竟100年了,车站有了变化。
    “这个特殊的案例很适合我,我只是要记录其中的不同之处”
    再现姿态的雕塑——捕捉舞蹈的绘画——描述戏剧性决斗的电影。

    02.克劳德·米勒(法国名导,名作为《不害臊的小姑娘》、《雪地魅影》)
    公园里,一个想用自动体重秤的小姑娘总是够不着把手,又不断被来往的大人抱下来,大人们可没把她放在眼里。
    小姑娘气恼了,拿起手里的大公事包开始打他们,还是导演过去把她抱到秤上。
    米勒总是对“坏”小女孩情有独钟,人们总是忽略她们的想法,把她们当成单纯的小孩子。
    ——你为什么想要从事电影行业?
    ——只是想得到被爱!

    03.雅克·里维特:(法国名导,《电影手册》成员,名作:《四人一帮》、《爱吵嘴的美人》等)
    名为丝绸之路的短片,一个拿台灯溜旱冰的围着一个小姑娘打转,撞到了一名看报的男人。
    (有点害羞地)“太短了,我没法拍得太长”
    ——你为什么想要从事电影行业?
    ——回答就是提问之后的沉默。

    04.米歇尔·哈内克(德国名导,2001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男女主角作品《钢琴教师》)
    电影诞生一百年之际,某天的新闻报道无声片。

    05.费尔南多·特鲁巴:(西班牙名导,名作《四千金的情人》、《二战影界风云》)
    一个男人走出门,走过马路,从摄影机旁经过。

    06.维姆·文德斯(德国名导,“新德国四杰”之一)
    “柏林苍穹下”的两个天使俯视着略显苍茫的柏林上空。
    ——为什么拍电影?
    ——没什么原因!

    07.莉芙·乌尔曼:(波格曼的班底演员,后来也成为名导)
    这个关于拍摄的场景片段是与伯格曼老搭档摄影师尼克维斯特合作的。

    08.文森特·阿兰达(西班牙老导演,91年作品《情人们》曾给我留下不错的印象)
    革命胜利,游击队进城。

    09.LUCIAN PINTILIE(罗马尼亚,将近70岁老导演,98年作品《下一站天堂》获得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婚礼,人们把新郎新娘送上已经发动了的直升机远去。

    10.约翰·布尔曼:(英国名导,《希望与荣誉》、《将军》)
    拍摄现场,史蒂芬·雷、阿兰·里克曼与利亚姆·尼森盯着摄影机看
    据说片中还有爱尔兰著名导演尼尔·乔丹,不知道是那一位。

    11.克劳德·勒卢什:(法国爱情片名导,《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悲惨世界》)
    一对男女拥抱热吻,几组灯光摄影人员绕着圈围着他们拍摄。
    ——根据勒卢什的观念和经验,大概只有爱情才是电影的最佳题材吧。

    12.阿巴斯(伊朗名导)
    锅里放进油,然后煎一个鸡蛋进去,52秒,刚刚好。
    ——生活中有什么比煎鸡蛋更靠近52秒的时间长度呢?

    13.LASSE HALLSTROM(瑞典名导:《我的生活象条狗》、《巧克力》等)
    火车奔驰而过,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向列车招手。

    14.科斯塔·加夫拉斯(出身希腊的法国政治片名导,《Z》(大风暴)、《失踪》等)
    几个孩子在看,一群孩子在看。

    15.KIJU YOSHIDA(日本)
    不能拍摄的地方——五十年前的原子弹废墟。
    ——为什么他不能去拍拍“七三一”基地呢?

    16.IDRISSA QUEDRAOGO(布基纳法索著名导演,名作《风》、《光》等扬名国际影坛,曾被法国评为跨世纪十六大导演之一)
    非洲河边用鳄鱼头和皮吓人的嬉戏。

    17.GASTON KADORE(布基纳法索著名导演,处女作《上帝的礼物》曾获凯撒奖最佳法语片奖)
    非洲电影院前,几个孩子从大盘胶片中拉出胶片看,老板出来要他们帮着把胶片搬进去。

    18.约瑟夫(尤素福)·夏欣:(埃及老一辈名导,曾在97年戛纳50周年纪念中获得终身成就奖)
    “摄影机就是罪魁祸首”——金字塔,一个摄影师正在拍摄金字塔,一个穿着怪异的男人冲上来将摄影机打翻在地。——文化侵略也许在
    这些有着古老传统而又无法满足现状的国度里体现的更加令人难以忍受吧!

    19.ALAIN CORNEAU阿兰·科尔诺(法国名导,名作《世界的每个早晨》为凯撒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得主)
    印度舞女跳舞,每一转身身上的衣服就换一种颜色(手涂颜色)。

    20.赫尔玛·桑德斯-伯拉姆斯(德国著名女导演)
    老卢米埃站在宏大的布景前指挥着特技的“交响”。

    张艺谋(中国唯一一个参加者)
    长城上的两个旗装男女,正在古老音乐伴奏下起舞。
    突然随着一声呼喊,两人脱下衣服变成两个摇滚男女,音乐也随之变成摇滚乐。
    ——也许张导觉得这样表达100年历史的变迁和中国的现状比较合适吧。

     短评

    卢米埃尔在木匣子中藏的不仅是百年的历史,还有每个电影人最原始的灵魂

    5分钟前
    • 朱日妮
    • 力荐

    阿巴斯的煎鸡蛋!!这部小短片涉及到了他之后一直在讨论的两个问题:1、画框内的视线引导;2、画外空间。

    8分钟前
    • Breeze
    • 还行

    比起短片,问导演那几个问题可能才是真正的看点,“电影会消亡么?”这个问题真要命

    13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老谋子 那段好2啊 2的给力

    15分钟前
    • 阿达
    • 推荐

    有趣的致敬。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番外,阿巴斯简单了个蛋但于阿姨的声音演出太有戏,安哲认认真真配了默片台词卡,大卫林奇在短短52秒也能搞出这种悬念。而我最喜欢的是克洛德·勒卢什,元电影里相拥接吻的男女。

    20分钟前
    • ibelieve
    • 还行

    最喜欢阿巴斯那段煎蛋的。你可以选择煎鸡蛋呢,还是煎鸡蛋呢,然后生活继续,蛋定!张艺谋的那段其实挺好的。

    21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大学看过,喜欢阿巴斯的煎鸡蛋

    2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许多导演选择用这短暂的52秒记录下电影拍摄的过程。他们对那三个问题的回答各异,但无疑他们都热爱它。最喜欢阿巴斯的煎蛋。张艺谋……唉……说你什么好……

    27分钟前
    • 烏滌非
    • 推荐

    40个50秒短片的形式实在令人心理不适,这样的东西也能叫电影,甚至也能叫短片?毫无内涵,甚至毫无形式;此外,这类对话也显得笨拙而粗糙了,希望这样仓促而散漫的合集越少越好。

    28分钟前
    • 软柔暖
    • 较差

    老式摄影机拍出来的味道就是赞

    30分钟前
    • 四个螺丝
    • 推荐

    听这帮导演和你聊对电影的看法,远比看他们的短片有意思。阿巴斯,安哲罗普洛斯,大卫林奇,吉田喜重都不错,张艺谋用力太过了,塞得太满。卢米埃尔那台机器真是好好折腾了这帮老头们,哈哈。

    32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本片是为了纪念卢米埃尔兄弟而拍摄的,每位受到邀请的导演,都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你愿意参与拍摄这部影片;为什么你要拍摄电影;电影是否会消亡?每个导演还要用当初卢米埃兄弟制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摄影机拍摄一段52秒钟的短片,而且有三个规则:52秒;不能同步录音;不能重复拍三次以上。

    34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无字幕外语听力练习,纪念电影的诞生,记录生命的色彩。四十位导演的命题作文,以各自的方式拍摄出了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但也让观众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社会的发展历程和人类的本质特征。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有两个部分:一是比格斯·鲁纳导演的单一镜头影像,赤身裸体的母亲在荒芜的田地里哺乳稚嫩的幼儿,即温情动人又带有一丝致命的诱惑;二是大卫·林奇导演的快速剪辑影像,以最简短的方式展示了一场让人印象深刻的梦境,死亡、凶杀、实验和惊悚,浓烈的个人风格表露无疑。短暂的52秒只是一个开始,电影的道路还很漫长,更多未知的领域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生命不息,电影不止。

    38分钟前
    • 三色堇紫
    • 推荐

    好玩。现代版火车进站、第七艺术直观,安哲的凝视压轴。文德斯重现柏林苍穹无压力。尼森叔是什么情况……

    41分钟前
    • 阳朱
    • 推荐

    感动!电影诞生100年之际对第一部公开放映电影的献礼(尽管那殊荣本应该属于德国的skladanowsky兄弟,但所有导演使用的吉诺拉摄影机,是一个时代工业技术的见证,是幻灯、手摇摄影机、无数先驱改进研发后为时代留下的最终剪影),硝酸片和胶片跨越时空的灵魂交合,当今的影像被百年前的技术形式重新注解,褪色后的黑白影像洗尽铅华,成为古今通路上流动的盛宴接吻的镜头仿似看到《梅·欧文和约翰·赖斯的接吻》,那是光影中第一部吻戏的新奇大胆;上色的印度舞像极了《蛇舞》;安哲选用了最古老的希腊神话当题材,恍惚间时空的回响回荡其中;林奇的烟雾效果转场和梅里爱如出一辙,一分钟内写尽了凶杀科幻拓宽影像跑马的疆界;城市的车水马龙不禁想起早期影像常见的纪录形式,想起电影最初发明丰富家庭生活。百年后,电影仍将与观众同在

    44分钟前
    • Elanor
    • 力荐

    喜欢:拍吻戏。煎鸡蛋。印度舞。直升飞机。小孩叫父。

    47分钟前
    • 王富贵
    • 推荐

    其实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证明了大家都不太如卢米埃尔和他的摄影师们

    49分钟前
    • Muyan
    • 还行

    今后绝不再看这类为纪念某人或某事或某天或某地而从五湖四海召集来一大帮名导突击拍摄拼凑而成的短片集锦了,还不如看电视广告有趣味。

    53分钟前
    • 易老邪
    • 很差

    看着几十位导演对同样的问题,给出的各式答案,就犹如用同一个卢米埃式的机器怀着同一种对卢米埃和电影的敬意,所给我们展现的风格迥异、视角百态的区区52秒的课堂练习小作业。这种交作业的形式,很容易让我回想起几年前的生活。不禁的羡慕起年轻时的自己起来了- -

    55分钟前
    • joanne
    • 力荐

    张艺谋有精彩之作

    60分钟前
    • 东小猫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