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宇宙国语

    宇宙国语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英国2021

    主演:布莱恩·考克斯  Grant Tremblay  Gibor Basri   

    导演:Ashley  Gething   

    排序

    播放地址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宇宙国语 剧照 NO.1宇宙国语 剧照 NO.2宇宙国语 剧照 NO.3宇宙国语 剧照 NO.4宇宙国语 剧照 NO.5宇宙国语 剧照 NO.6宇宙国语 剧照 NO.16宇宙国语 剧照 NO.17宇宙国语 剧照 NO.18宇宙国语 剧照 NO.19

    剧情介绍

    每夜,我们头上的星空,都上演一幕幕史诗巨献。   钻石行星、僵尸恒星、以及比十亿个太阳加起来还大的黑洞。每位主演皆气宇不凡;它们的故事,都有着各自的波澜壮阔。   在本片中,我们将遨游浩瀚太空,发掘那些对我们认知的宇宙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巨变时刻。我们将会目睹恒星在分子云中诞生,体验超大质量黑洞把一颗恒星高速抛进太空——快到使它在千万年后还在继续移动——随之展现的还有两个星系对撞后产生的激烈动荡。我们还将穿越时空,回到最早的时刻,见证时空形成之初。   科学探索的长足进步使得我们能够首次带你游历奇境——仅仅十年前,我们甚至都还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我们将直面宇宙中最令人惊奇的成员,并了解它们的命运如何与我们息息相关。这就像是一部宇宙级的莎翁大剧。   邀你前排观赏,宇宙中最宏大的顶级演出。

     长篇影评

     1 ) 在UFO大会一个大妈问我,电影是电的影子,那它的本体是什么?‍‍‍‍‍‍|一席与孔大山&王一通的快乐聊天

    《宇宙探索编辑部》上映前,我们邀请导演孔大山演讲。起初他答应了,后来又拒绝。理由十分诚恳,以至于同事们都信了。
    不过我们还是抓着他和王一通聊了聊。但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采访,而是一次「伪演讲」——通过采访录音、残存记忆和导演手机里的视频拼凑而成。
    尽管影片本身已经自足,电影之外依然有值得记录的故事。
    比如,电影中的人物在真实世界的处境,一群狂热的科学爱好者在UFO大会,摘掉“民科”的标签后,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又为何相聚于此。
    电影创作本身仿佛也像一场在地球上寻找外星人的旅行,甚至与影片形成了互文。在漫长的五年里,他们寻找到了什么样的答案?


    01 宇宙大会

    大家好,我是《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导演孔大山,很高兴接受一席的采访。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故事要从一则社会新闻讲起。‍‍‍
    “山东电视台的一名记者采访一位声称自己接触过外星人的农民,他非常认真、诚恳地告诉记者,他是如何遇到那个外星人并与之打交道的,包括用平时抓野兔的电网陷阱来捕捉这个外星人。最后,他打开家里的冰柜,给记者看了那个外星人的遗体,才发现那是一个用硅胶做的、低劣的外星人玩偶。
    而且农民还说,他要保护好它的遗体,等它的外星同伴乘坐飞碟来把它接走……所有的观众或听众都会认为他是个骗子或疯子。但他本人对这件事很认真、很投入。”
    我把这则新闻拿给了郭帆导演看。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但是我想把新闻的感觉拍成一个伪纪录片。
    ‍‍‍‍‍‍‍‍‍‍‍‍‍‍‍‍‍‍‍‍‍‍‍‍‍‍‍‍
    郭帆导演说,万一这个村民说的话是真的呢?你就带着这个思路去写吧。‍‍‍‍‍
    为了写剧本,我决定真正接触一下这个群体。于是,我就斥700元巨资买了一张门票,参加了2018年首届星际文明探索国际论坛。‍‍
    在这个大会上,我遇到了两个阿姨,她们很平常,就像刚从家乐福买完菜准备回家做饭的普通阿姨一样。但她们在很认真地讨论,怎么样去到她们的母星系,比如卯秀星和天狼星。‍‍‍‍‍‍‍‍‍‍‍‍‍‍‍‍‍‍‍‍‍‍‍‍‍‍‍‍‍‍‍‍
    这是她们的对话——

    “你怎么还不走啊?

    “你这也是还不去吗?”

    她们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的故乡是那个星球,她们只是被遗落在地球的孩子。
    现场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他们通过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渠道,获得各种稀奇古怪的理论知识,活在自己的信息茧房里,沿袭自他们年轻的时候那一套不可知论和气功热年代的幻想。
    他们的格局非常大,经常互称“家人们”,好像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但我不太敢和他们交流,可能因为做贼心虚,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语言体系也让我无法招架。‍‍‍‍‍‍‍‍‍‍‍‍‍他们说的每个字我都懂,但是放在一起就一句话也听不懂了。
    会上,有个大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在一群人中间讲“本体论”,我觉得大姐真不简单,就鼓起勇气斗胆和她攀谈。
    她问我,你是干什么的?我说,我学电影的。‍‍‍‍‍‍‍‍‍‍‍‍‍‍‍‍‍‍‍‍‍‍‍‍‍‍
    她说,哦。电影是电的影子。那它的本体是什么?‍‍‍‍‍‍
    瞬间我就自惭形秽。作为一个学电影的人,之前没思考过最本体的问题。她一见面就指出了我知识上的盲区。
    后来这个大姐变成了电影中的一个角色,崔大姐。
    崔大姐的角色是我们设计的,但台词内容都是即兴发挥的,因为我们万万写不出来。我们对她的指令就是:崔阿姨,开机了,你开始说话吧。她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是超出我们预期的。
    坦白讲,刚开始我确实是带着一种猎奇的心态来参加这个大会的。
    但后来我逐渐意识到,他们一直想要借助某种超验的东西来摆脱生活的困境。
    王一通:他们好像在寻求一个外星的青天大老爷,来给自己做主。‍‍‍‍‍‍‍‍‍‍‍‍‍‍‍‍‍‍‍‍‍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确实有一些困境。‍‍‍‍‍‍

    在现场,有个东北大姐被很多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就像电影节上一些大师的待遇。
    她在当地很有名,因为给很多人治好了病。她治病的方法很特别——你给她打一个电话,她告诉你几点几分躺下,把肚皮撩起来,就会有外星人给你治病。
    ‍‍‍‍‍‍‍‍‍‍‍
    现场有很多人来和她道谢,说,“老师您还记得我吗,当年我父亲的病就是您治好的”。还有人来和她签名合影。‍‍‍‍‍‍‍‍‍‍
    这位大师也只是淡淡地摆摆手,不要感谢我,要感谢他们。‍‍‍她指了指天的方向。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母亲领着儿子在排队,因为据说大师曾经治好过很多有自闭症的孩子。终于轮到她了。‍‍‍‍‍‍‍‍‍‍‍‍‍‍‍‍‍‍
    大师就打量了一下这个孩子,问他几岁了。当得知是12岁的时候,大师沉默了一会,摇摇头说,不行,岁数太大了。‍
    我至今记得那个母亲脸上复杂的表情。她一方面还在很努力地保持着礼貌性的微笑。但是,你还是在她脸上看到了一种不知道曾经出现过多少次的失望,甚至是绝望。她又一次要面对这样一个她不愿意接受的现实。‍‍‍‍‍‍‍‍‍‍‍‍‍
    而且我甚至能猜到,她可能已经带着儿子不知道奔波了多少年,去过多少地方,只是想治好这个病。可能这个UFO大会只是她无数次的其中一站,或者是尝试过无数种方法的其中一个方法。‍‍‍‍‍‍‍‍‍‍
    但你知道她不会放弃,她肯定会奔向下一个有可能让她看到希望的地方。‍
    就在遇到这个母亲之后,我觉得自己看待现场那群人的心态就变了,不再是猎奇,而是一种共情。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大家都是一样的。‍‍‍‍‍‍‍‍‍‍‍‍‍‍

    02 陨石猎人

    除了这次宇宙大会,我们还去大凉山做了六七次的场景采风。我们来到了王一通的老家,出了县城,就是云雾缭绕的峰峦叠嶂。
    在这趟堪景的过程中,我们偶遇了一个宝藏,就是电影中的「陨石猎人」。
    陨石猎人(中)

    最开始,我们想在王一通老家找一个石雕厂,就四处打听哪有石雕厂。听说了当地有个“鲜疯子”,是石雕厂的厂长。 我们听这个外号就觉得这肯定不是一般人,就去了他家,跟他见了面。 他很热络地迎接了我们。一进门,他指着院子里的一堆黑色大石头,告诉我们这都是陨石。 他还给我们展示他的陨石手串。这个手串很神奇,放到烟上,三秒钟就能杀死里面所有尼古丁。喝酒的话,三分钟杀死里面的所有酒精。 在现实生活中,他也戴着一顶帽子,上面写着「陨石协会」。除了石雕厂老板,他还有个身份是铜矿的矿主,也曾在一个网大里演过大魔王。 他还是一个人民歌唱家,而且真的去过人民大会堂表演。他一言不合就原地唱歌,最喜欢唱意大利语的《我的太阳》。 电影里,有个人给唐志军展示冰箱里的外星人,那其实是他真实的家。

    王一通:他这种个性鲜明、棱角分明的人物出现在电影里面会遇到一个问题,他不太可能会被控制住。虽然我们是一个所谓伪纪录片的形式,看上去每一幕都非常自然,没有什么表演和调度痕迹,但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导演在精确控制的。所以他的出现就对拍摄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他很敏感,自尊心也非常强。被人称作“鲜疯子”,所以在生活中也是被边缘化的。他觉得我们是拿着摄影机的,也是认真听他讲话的人,所以他很看重我们对他的态度。

    但其实我觉得他被叫“鲜疯子”是一种不公平的误解。刚认识他的时候,确实会觉得他经常语出惊人,每一句话都在挑战你的固有认知,甚至挑战现有的当代物理学。 但是随着对他的深入了解,你会发现,他真的是一个内心很单纯、很善良的人,可以说是古道热肠。 他经常有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善意。比如有一场戏,他在孙一通家门口跟唐志军相遇。孙一通当时晕倒了。于是,他在念台词的时候就会特别小声,因为他觉得孙一通睡着了,自己不能吵到他。 后来有一场戏,他和唐志军又重逢了。我们在讨论他要怎么和唐志军打招呼。他又会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更热情一点,应该拥抱唐志军。我和他解释不通。但是通过这些细节,你会发现他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解是那么可爱。 后来我们补拍,包括拍杂志的时候,我都把他叫上,他也随叫随到,拍完晚上也不跟我们吃饭,就自己走了。 很像片子里的他,后来跟唐老师偶遇,说,唐老师账我结了,保重。很潇洒,就像大侠一样的。

    王一通: 像他们这么鲜明的人,你是在生活中还是很难遇到的。通常鲜明了两个月被现实打了耳光,就变得平庸下去。很少有人能坚持鲜明几十年的。

    03 唐志军

    唐志军并不是以某个人为原型的,但他代表了一类人,可能是精神世界还停留在特定年代的人。古往今来的文艺作品里也一直有这样的人存在,可能这样的人在文艺作品里天然具有某种美学价值,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戏剧性。我以前拍过一个短片叫《春天,老师们走了》,里面有一个老师的形象,是我父亲演的。
    这个形象被我原封不动移植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唐志军身上。我就跟美术说,你就照着这个造型去设计这个人物,包括那个眼镜的大小、款式,都按照那个去做。
    在我成长过程中,身边都是唐志军这样的人。我从小生活在教师家属院,邻居们全都这种沉默寡言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世界好像也有某种趋同。我甚至觉得,只要打扮成这样的人,他们关心、思考的事情也在同一个范围。我会觉得,宇宙大会上那些人更多是像唐志军一样的人,甚至他们比唐志军更寄希望于外星人的存在来解决自己的困境。

    04 孙一通

    在我的生活中,孙一通这样的人并不常见。
    你只能看到他的行为,但你看不到他的逻辑。你能理解唐志军和其他角色,因为他们都是人类,他们都是注定要被困在地球上的人类,其实就是我们所有人。我们终究是要一个答案的。 但是没有人能成为孙一通,所以他只能给我们一个启发。 为什么叫孙一通,可能是为了呼应《西游记》。
    一开始只是姓氏上的一个对照,但是写着写着,会有更多的真的跟西游记精神内核层面的呼应。精神内核层面的呼应是,孙一通对于唐志军的启示。 比如《西游记》有一个章节,唐僧问孙悟空,我们还要走多久才能到西天灵山?孙悟空就跟他说,你这样从小走到老,从老走到小,老小千番也难还。但是,只要你心诚见性,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这其实是有某种禅宗色彩的观念。 宇宙大会上很多人更像是唐志军,他们是为了寻求某种自洽,寻找某个东西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但是孙一通这个人物,他虽然也是格格不入,但他本身并不寻求自洽,他本身就是闭合的——你们理不理解无所谓,我不在乎你们理不理解。他在用一种非常坦然的方式在生活。所以我觉得孙一通对那些寻求自洽的人来说,是有致命的吸引力的。

    05 你们的生活中有孙一通吗?

    我生活的环境不会有孙一通这种特别异类的存在。或者说,哪怕存在,他也一定会被排挤到最边缘的地方,你不会见到他。我的老家就像《春天,老师们走了》的构图一样,非常规整,它充满了秩序和规则。这也是为什么我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拍我的家乡,可能这是潜意识里我对这个环境的感受。
    我好像没有什么叛逆期。初高中阶段,家里人就认清了现实,对我不抱过高的期望。那个时候我严重偏科,语文成绩是班里前几名,但是总成绩是班里倒数后三名。后来,我中考数学就考了5分。但是这个事我至今都耿耿于怀,我觉得是个冤案。我想,哪怕我蒙对两三个选择题,也不至于是5分吧。‍‍‍‍‍‍‍‍
    画外音部分—— 王一通:可是你刚刚说这个分数的时候,脸上写满了骄傲啊。这是你的伤痕,也是你的勋章。‍‍‍‍‍‍‍‍‍‍‍‍ 孔大山:对,但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勋章。‍‍

    我的高中班主任特别关照我,以至于给我在隔壁单开了一个教室,让我在那里待着,整天就一个人。‍‍‍‍‍‍‍‍‍‍‍‍‍‍‍‍‍‍‍‍‍‍‍‍ 一个人在教室的时候,我就进行自我教育,看一些喜欢的书,好多书都是在那个时候看的。‍ 我和同学们的交流也很少。因为初高中阶段,学校里也是有阶层的。学习不好的学生是没有资格和学习好的同学做朋友的。所以我也不敢高攀。‍‍‍‍‍‍ 高中的时候,我还玩乐队,但是后来逐渐意识到,玩乐队考不上大学,我也没有天赋能把它变成一种职业。 当时家里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得考大学。我爸对我很宽容,他甚至帮我跟班主任请假,说他同意儿子不用来上晚自习。所以我是全班唯一一个不上晚自习的人。 当时,影视类的高考在我们那刚兴起,老师给我们传达说,这就是一个考影评的专业。 我觉得这对我来说就没有任何门槛。我语文本来就不错,看电影写个观后感就能当专业去考,太轻松了。‍‍‍‍‍‍‍‍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就开始有意识地看电影。我就发现,电影的魅力不逊于摇滚乐,甚至更开阔一些。‍‍ 尤其是我看了很多中国独立电影之后,突然意识到,拍电影变成一个触手可及的事情,它离我很近。突然就萌生了拿起摄影机去创作的念头。生活中的这些细枝末节,原来也是可以演绎成故事的。它给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原来电影不只是讲述一种传奇。

    一通的高中是什么样的? 王一通:我和他是一个阶层的。高中的时候,数学老师经常说体育老师请假了,所以要上数学课。但是我都不信。我就说,我要去看他,然后拿着球就去操场,因为我才不管老师那一套,体育课我一定要上!所以,后来基本数学就没咋学了。不过没有他那么偏科。 孔大山:毕竟是考上了西南大学 211的人。
    ‍‍

    06 幕后

    这个剧本一开始是我自己先写的,进度异常缓慢。我写完第一稿大纲之后就发给王一通了,他看了之后他就没评价。又过了一段时间,他突然有一天给我发微信,很认真的措辞,好像是应聘某种工作一样的措辞——他问,我能否加入你的编剧团队?我们哪有什么团队。
    他有一点戏谑的成分,我也回复一个,那我肯定求之不得。
    我是最近翻聊天记录才知道,在他说要一起写剧本之前,我给那个角色起的名字就叫孙一通。他甚至开玩笑说,要不要直接改成王一通。
    从剧本到拍摄也经历了很多波折。比如,第一次筹备的时候,试拍当天我和美术就被困在电梯里了。
    最难熬的肯定是疫情阶段。2020年1月16号开始定妆,21 号试拍,22 号看素材,跟郭帆导演开了个会,准备全剧组放假回家过年,过完年回来两周就开机了。
    但是1月23号武汉宣布封城。这样就无缝衔接了。
    当时整个剧组都快解散了,我甚至有一瞬间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归零了。慢慢地,我的心理建设也完成了。
    这个电影不拍了,我也能接受。甚至是这辈子都不拍电影了,我也能接受了。因为写剧本之前,我就大概知道了拍这部电影之于我的意义是什么,和电影里唐志军要寻找外星人一样,就像电影里,那头驴前面挂着的胡萝卜。

    07 快乐的闲聊环节

    一席:以后想做什么呢?
    孔大山:如果考虑现实因素的话,可能做老师挺合适的。(毕竟山东曲阜人)。
    如果不考虑现实层面,那就是开个饭馆。或者大熊猫饲养员吧。‍
    一席:那作为山东人,家里对你有什么期待吗?
    孔大山:他们也不指望我干什么。家里都是教师或者公务员的话,哪怕他们工资只有四五千、五六千,但是他们会觉得他们是世界的主人。
    所以他们对你的要求就是,你只要考上大学,就能回来考公务员、考老师。你只要能考上老师和公务员,就说明我们家庭的阶层还是很稳固,还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在他们眼里看来,导演哪还分什么独立导演、主流导演,都是“不正经”的职业,无从帮你。
    他们也知道我肯定不是读书那块料。而且我有表妹,相当于替我们完成了家族的荣耀,挽住了我们这一代人的颜面。
    当时我考了电影学院研究生,他们也真的很高兴。但是比起我表妹考上人大研究生,你才知道原来还有更高层次的骄傲和真正的喜悦,就是发自心底的喜悦。
    一席:一通呢,家里会有什么压力吗?
    王一通:不会,我从读本科开始,他们就放弃我了。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经验已经解释不了我了,可能也因为是小地方的。
    但他们还是尊重我的,做编剧、做演员,觉得还挺有意思,还挺关注的。还老问我,怎么还查不到你的消息?搜你名字还搜不到呢?
    一席:王一通有什么催人写剧本的妙招?‍‍‍‍‍‍‍‍‍‍‍
    王一通:我是拖延症的反面,是那种必须得快速把事情干完,不干完我就没法睡不着觉的人。我小学的时候夸张到什么地步?必须回家之前把作业写完。一放学,我在校门口的电线杆子上把作业全写完我才回家。
    一到家,我必须马上开始看动画城的《大风车》,一刻都不能做作业,为了看这个必须这样。

    一些工作照

    策划、采访| 通通star 高意超
    导演、剪辑| star
    摄影|star大凯
    设计 |49

     2 ) 一个西西弗斯的疗愈之旅

    很久没有看到这样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国产片了。我看得情绪澎湃,全程捏住手心。我跟着哭,跟着笑,我在映后听主创说话,一边听还在一边哭。我有许多许多话想跟人讲,但我不知道从何说起。当有一个人把你心里想的东西喜欢的东西成长过程中陪伴你的东西以及你心底里想过很多遍的东西都这样浑然天成地地呈现在你面前时,你就好想摇着导演的肩膀说,导演你怎么可以这么懂啊!

    身为一个家里有十多年科幻世界收藏的科幻迷,对于科幻的感情,不仅仅是好奇心那么简单。它是一种很深沉的对于未知和对于意义的追寻。我之前写过,于我而言,科幻小说最酷的地方不在于炫目的技术啊飞船火箭外星人啥的,而在于它是最生动的思想实验,把现实中困扰人类的问题放到另一种条件或者另一种时空去考量,在想象中创造条件,将“如果xxx,这个世界会变成怎样”这一问题变成现实冲突,寻求答案。以想象为马并反观现实,这才是科幻的意义和魅力。

    但这部片子对我来说,根本不是科幻片。连软科幻都算不上。走近科学算什么科幻片呢。我愿意称之为用伪纪录片拍出的伪科幻片。

    我到现在都记得,小时候我爸爸去外地,第一次给我带回来的书叫UFO未解之谜。那几乎是我刚开始记事的时候,也是我对科幻的兴趣起源。那本书里讲了世界各地的那些稀奇古怪的乡村发生的种种奇观,就好像片子里的鸟窝村一样。但是自从开始看真的科幻之后,我再也没有关注过寻找外星人的奇观话题,因为我知道真正的科幻需要探索更大的边界。

    这部片子的内核显然并不在此。英文片名是journey to the west,唐老师是唐三藏,孙一通是孙猴子,永远背着所有行李的那日苏显然是沙僧,最后时刻加入的少女是白龙马,而艾丽娅老师,不好意思,虽然这种对应很有点冒犯,但是大大咧咧又动不动就赖在地上不想接着走的人设,这不是猪八戒还能是谁。于是这部彻头彻尾是个化用西游记的童话寓言故事了。

    而所谓与科学相关的部分,它是民科,是超自然奇观,是稀奇古怪似是而非的奇葩论证,是一门心思走到底的疯癫。

    但我还是被他打动了。真正感动我的,并不是很多科幻故事以极致的想象力所描绘出的星辰大海,而是那种对于星辰大海的向往本身。这就是宇宙编辑部的神奇之处。它根本不需要拍出星辰大海的样子,甚至到底是不是见到了外星人了也不需要给出答案。唐僧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的经书是白纸一片,又或者手一抖,经书掉进了大海,唐僧在龟背拍手大笑,西游记哪怕就在这里结局也妙极了。再说了,老唐寻找外星人的方式科学吗?哪有科幻片用这么没有逻辑的方式做科学研究的?这也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那种执念,那种上下求索,以及在那些喃喃自语絮絮叨叨中透出来的智慧。重要的,是那些飘落在山野和溶洞里的诗歌。电视机的雪花真的是宇宙的余晖吗?我根本不想去求证或是反驳,但是这句话猝不及防地让我掉泪了。因为太美了。能把民科的疯言疯语拍得这么动人,能对偏执狂抱有这样的温柔,需要多浪漫的心啊。(PS,看的过程里就想起了《自行车与旧电钢》,老唐的家里和张宜苏的家里简直一模一样啊,然后刚刚看到导演访谈真的提到了这部纪录片,会心一笑。)

    老唐这个角色太妙了,他因为理想主义而热忱,因为无法融入而疏离,因为苦苦追寻不得而痛苦,但又永远走在这条路上。因为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路可以走啊。

    我说它不是科幻,更是因为如果从老唐和三人分开开始,把后面遇到的各种奇观都看作是吃了毒蘑菇后的幻觉,也丝毫不影响故事,反而是更“科学”的解释。而吃蘑菇之前的奇观,都可以认为是孙一通身为另一个疯疯癫癫的人基于自己的幻想设计出来的人造奇观(一通大概是个升级版的在冰柜里藏外星人的大叔。。但并不能说一通是骗子,他是那个引领者啊)。

    我看到不止一个评论暗示毒蘑菇的部分是为了过审,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这个说法不幸来自于导演和主创,那我也选择坚持自己的理解)。在我来看,这是个必须有的设计,因为最后的麻雀升空太过于幻象了。从吃了蘑菇开始,出现了驴,一通从天而降说猴子把骨头拿来送给了自己,全程的疯言疯语达到了顶峰(那段的光和声音都完全不一样啊)。孙一通拿着这根越变越长的骨头就像杵着金箍棒一样,你管这叫科幻?这明明是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致幻体验,一个主观世界的精神狂欢,一个自我疗愈的大型trip。

    只有在这样的疯癫下,老唐内心深处的痛苦才能毫无保留地体现。在日常生活里,失去女儿的痛苦根本无法言说,找寻不到人类存在的意义的痛苦更是不足为外人道也,而对老唐来说,这两者又叠加起来构成了他最深的孤独与悲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看到了和rick&morty非常相近的内核)。只在溶洞里他掏出手机念出那句拷问那一刻,绷住的一切才终于开始显露(BTW这段表演简直封神了),所有的情绪一路狂奔宣泄到最后,在一通随着麻雀升空的时候以一种超自然的方式超脱了一切。这不像找到了外星人,更像一种神启(那一瞬间我甚至想起《破浪》的结局)。在致幻的trip当中,人会看到自己的潜意识、欲念、痛苦的根源,也会看到自己期望看到的一切,会获得一种接近于真理的体验。他是被自己启发了。这多像宗教信徒的体验啊。而在结局的最后,经历了这么多事的主角回到生活里,也依然不能解决生活的现实问题,只会获得某种平静。他关掉了杂志社,并且终于能在提及女儿时放声大哭那么一次了。我太喜欢这个结局了。

    给老唐设计一个因为找寻不到意义而自杀的女儿也是神来之笔。老唐的痛苦和追寻只是为了解答女儿留下的那个问题吗?不是的,这同时也是困扰他自己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又影响了他的女儿,最终造成了他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悲剧,这就是他叠加的痛苦。所以他最早寻找外星人可能是出于纯粹的好奇心,而后来,则是因为痛苦,因为这变成了他不得不做的唯一的事。当我想到这一层的时候,又被难过所击倒了。人类存在于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面对这样无解的问题,有的人选择自杀,有的人选择无视这个问题,平淡地生活下去,有的人既做不到无视也做不到放弃,他选择偏执地追寻,做一个疯癫的西西弗斯。

    所以尽管我说了半天他不是科幻,但这并不是为了引起任何关于什么是科幻的争论。是不是科幻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导演并不需要像很多科幻故事那样,真正去用很多科学设定,严谨地改变前置条件来获得对于人性的新的认识。我非常惊喜的是,导演在拍这样不科幻的故事的同时,又牢牢抓住了科幻的本质。他呈现出来的那种跌跌撞撞笨拙地奔向未知的的探索状态,那种对于人类存在的意义的持续发问,那种无法消解的存在主义痛苦,那种迷茫与诗意,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了。他跳出了科幻的框。

    我一定要去二刷三刷,我要在黑暗的电影院,再听一次那个神级婚礼致辞(这段致辞没有让你们想起rick在鸟人婚礼上的致辞吗?简直听得我颅内高潮),再体会一遍那些飘落在山间的句子的诗意,再和老唐一起在结尾痛哭流涕,然后擦干眼泪继续在未知的生活里走下去。

     3 ) 长评 | 伪-伪纪录片

    文 / Annihilator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9分钟


    在我们轻易地以“伪纪录片”来定义《宇宙探索编辑部》(2021)之前,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汉语词汇背后的两个稍有关联但界限分明的电影类型概念,即残存影像电影(Found Footage film)和恶搞纪录片(Mockumentary):前者流行于恐怖片领域,其特色是将影像伪装成主角手中拿着的拍摄工具所纪录下来的素材;后者是讽刺喜剧的衍生形式,通常仿照纪录片或电视新闻片的格式来讲述一些虚构之事。

    考虑到导演孔大山最早便是以一部典型的恶搞纪录片《法制未来时》(2015)引发了公众的注意,我们也许会下意识地认定他的这部备受期待的长片首作《宇宙探索编辑部》也属于同一个范畴;尤其是,这部电影的主线——落魄的科幻杂志编辑一心寻找外星人——看起来也是一个十分适合以恶搞纪录片的体裁来演绎的荒诞喜剧故事。但遗憾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残存影像电影和恶搞纪录片的区别是什么?不同的情绪导向(幽默/恐怖)是结果层面的差异,而导致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同样作为“伪纪录片”,在对“真实的纪录片”的模仿上存在侧重点和目的的不同。

    恶搞纪录片的内容往往十足违背常识(如《法制未来时》中“文艺片闷死人”事件,又如《西力传》(Zelig, 1983)中的“变色龙”男主角),观众一眼便能辨认出其纯然的虚构性;在此基础之上,电影对纪录片(Documentary)格式——素材编排、画外音、采访——的模仿,非但不是要重新为电影情节赋予真实性,而恰恰是要作为一种过分严肃的叙述语气,来进一步反衬其叙述内容的荒诞。正是在形式与内容的巨大反差之下,讽刺得到了前所未有地强化,幽默也油然而生。

    法制未来时,2015

    但残存影像电影中,这种反差的张力并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与内容的一次完美合谋:电影的内容是某个声称的“真实事件”,而形式上则通过种种手段——手持摄影、粗糙的影像介质(DV、低清摄影机、手机)、自然主义表演、跳切——伪装成这一事件目击者留下的一手影像记录,即残存影像(Found Footage)。

    一言以蔽之:恶搞纪录片的“伪纪录”是一种戏仿,其目的是反衬内容的荒诞性;残存影像电影的“伪纪录”则是一种拟真,其目的是佐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悖论就在于,尽管它是一部荒诞喜剧,但其形式和内容的反差却从未真正存在过,因此它的核心意图并非戏仿成一部纪录片,而是拟真为一个真实事件。

    自开场的一系列90年代电视节目的影像起,《宇宙探索编辑部》就被其伪纪录形式置于了一个“以假乱真”的现实之中;这个电视节目看起来像《法制未来时》中的恶搞纪录片式的戏仿手法的延伸,但实际上,如果我们无视它与宇航服桥段的交叉剪辑的话,那么这段电视节目影像本身毫无幽默之处,只是作为虚构的档案影像——残存影像电影的标准手法——来介绍主人公的前史,为电影正片极力维持的真实感做出初次背书。接下来,电影在其前三章中向我们介绍了一个落魄中年男人的生活和工作,一个行将倒闭的编辑部的艰难的日常运转,以及一场冲动的调查之旅,期间,摄影、剪辑、布景和表演层面花招尽出,诱惑着观众去相信镜头下的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在这样一个形式与内容合谋虚构的真实语境之中,幽默并不来自媒介层次的反差,而完全采用最传统的剧情喜剧电影的逻辑。如果说恶搞纪录片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话,那么《宇宙探索编辑部》充其量不过是拍了一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人物”;前者使我们察觉到电影本身的荒谬和虚构,而后者——在其贯穿始终的真实叙述语气下——只会让我们觉得人物十分愚蠢、疯癫,而电影的喜剧性便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人物的嘲笑上,如那个煞有介事地展示假外星人的农民,又或者一直嘟囔一些民科话术的老唐。

    随着剧情逐渐进展至后半部分,电影给出了许多现实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并没有像恶搞纪录片中的违背常识之事一样撕开形式与内容的裂缝;相反,正如电影在主题上对虔信主义的激赏,孔大山试图用形式的欺骗性来让观众与人物一同相信这些现象。即便麻雀、驴、骨头等符号滑稽到有些露骨,但它们所带来一点点间离效果依然无法撼动电影引导观众代入的这一真实语境,更无法阻止电影最终滑入那个封闭而确定的结局之中。于是,《宇宙探索编辑部》中的种种所谓“魔幻现实”的事物,其实和另一些残存影像电影中的虚构设定——如鬼神、怪物——并无区别;后者从现实的眼光看也往往是不可能存在之物,但它们的存在却不是为了揭露自身的荒诞,而恰恰是要让人们相信它们的真实。换言之,它们并非“不可信的荒诞之事”,而是“可信的幻想奇观”。

    由此而观,恶搞纪录片是一种自我戳穿、自我解构的后现代体裁,而拾得影像电影则回退至一种电影的腐朽传统——不择手段地追求“真实感”;这也就是说,即便它们无法让观众在理性层面信以为真,至少也要让观众在观感层面忘记其虚构性。这就是为什么残存影像电影大多是恐怖片,或至少也是《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 2008)或《第九区》(District 9, 2009)那样的灾难片或科幻片,因为这些类型片最需要观众“沉浸”于真实的幻觉之中,以便最大程度上发挥其类型奇观的震慑效果。日食和山洞两段作为《宇宙探索编辑部》唯一可称得上是有趣的部分,便是大量借用了残存影像恐怖片的类型手法。

    但是,残存影像电影的真实语境不仅建立在形式和内容的合谋欺骗之上,而且其自身也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常常出现的视点问题——究竟是谁在拍摄?为什么要拍摄?《宇宙探索编辑部》完全回避了这一问题;摄影机背后的人从未作为实体出现在剧情中,就连采访段落的提问者声音都在跳切中被隐去。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几乎万能的摄影机,它总是恰到好处地出现,记录下最需要被观众看见的对话和动作……至于更晃的镜头、更频繁的跳切、更混乱的机位,这些如果真的能被视为“真实”的视觉符号,那也不过是近二十年来泛滥的影像媒介对我们的知觉系统的污染而已。

    当电影努力向“看起来像真实的东西”逼近,选择利用观众的错觉和思维惯性来骗取他们的信任时,它同时也阉割了自己在虚构层面的创造力。如果我们将这一创造力具体化为场面调度,那么可以说,绝大多数伪纪录片在这一层面上都极度懒惰而不思进取(沙马兰的《探访惊魂》(The Visit, 2015)是少数例外之一)。《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其中尤其糟糕的一例:无论它在场景的既视感上有多让人想起毕赣的《路边野餐》(2015),它都不能、也不敢拥有前者中为人称道的长镜头和时空戏法——因为在这里,几乎所有手法都只为一个目的而存在,那就是更好地伪装成残存影像,而电影越是接近自己的目的,影像就越是空洞、混乱、丑陋、贫瘠,就像任何人手机里的一段胡乱拍摄的视频一样,也许真实,但并非电影。

    同时,作为一部尝试以虚构的真实取代诚实的虚构的伪纪录片,《宇宙探索编辑部》对其所试图关涉的诸多现实问题也是不负责的,它们仅仅作为背景板和插入元素,以维持真实语境的稳固:精神病人、抑郁症、社会边缘的小人物叙事……身为顶流大导的郭帆蹲在地上抽烟装穷,已足见创作者的自我感动;但是影片后半段大量的农村实景——它们本应是这部“伪纪录片”中难得的真实——与老唐屋内的那种虚假的“现实主义”打光(客厅的绿光与厨房的黄光)间的深深割裂,却是多少自我感动都无法轻易弥合的。电影中最强烈、但并不幽默的一组反差在这里不自觉地暴露了出来:电影安排农民们争先恐后地声称看到了一个虚构的超自然现象,但自己却对真实的贫困现象视而不见。

    比起追问“宇宙的意义是什么?”这样无聊的科幻存在主义“终极问题”,《宇宙探索编辑部》所面临的更紧迫的问题是“纪录和虚构的意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如电影的结尾一样拿宇宙星辰=基因序列之类的鸡汤式比喻来搪塞。在恶搞纪录片自我解构的讽刺语境与残存影像电影自我欺骗的真实语境之间,孔大山的折中显然是下下之策;但我们难道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纪实虚构电影(Docufiction)给出了另一个答案:一方面尝试捕捉现实的面目,另一方面也并不畏惧向其中添加虚构元素。伪纪录片将纪录和虚构视为两种界限分明的格式,试图以一个仿造另一个;而纪实虚构电影则将它们视为获取真实的不同手段,二者可以流动、交融,因为重要的并不是格式和它们带来的语境的真实与否——这些都不过是类型学的惯性思维的产物——而是镜头究竟揭露出了何种真实、电影究竟能让观众领悟到何种真实。克拉莫的《美国一号公路》(Route One/USA, 1989)借着虚构角色的视线和评论描绘出了贯穿庞大土地的真实脉络,阿巴斯的《特写》(کلوزآپb,1990)在对真实事件的虚构搬演中揭开了人物一面与社会一角,阿克曼的《来自东方》(D'Est, 1993)在虚构的强力摆拍之中捕捉到了异国纷涌的真实……例子还有很多。也许最好的例子可以追溯回电影刚刚诞生的时代,卢米埃尔的那些小短片已是纪实虚构电影的某种原型: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摆拍,但以我们的后见之明,没有什么比它们更清晰地记录下了世界之真实,这真实也许就蕴含在一只黑猫闪亮的毛发的物质性之中。

    La Petite fille et son chat, 1899

    归根结底,虚构之物不会因为处于真实的语境中而变得真实,真实之物也不会因为来自虚构的手段而变得虚构;即便《宇宙探索编辑部》真的成为一部技艺精湛的伪纪录片(它现在还远远不是),也只会更加使其远离真正的好电影,因为电影的意义不是要伪装成真实,而恰恰是要揭开真实的伪装。


    评分表

    *四星制评分,最高★★★★,×代表零分。

    往期推荐

    评论翻译 | 作为战争机器的迷影

    长评 | 类型逻辑与和解叙事

    长评 | 为《天气之子》一辩


     4 ) 《宇宙探索编辑部》辨析

    文|梅雪风

    1

    这部电影是一曲古怪的理想主义者挽歌。

    但这种理想主义并非惯常的那种能够宣之于口的理想主义,因为主人公所钟情的东西太没有用了,而且绝对荒诞不经。它甚至不像周星驰电影里的主人公,周星驰电影里的主人公再落魄奇怪,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却是大家所能感知的,无非是出人头地,以及所谓的成功。周星驰花样翻新地表现主人公在现实中的困顿甚至是不堪,最终只是为主人公的成功或者功败垂成蓄力,让观众在最后一刻情绪释放或者心生怅惘。

    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外星人,于现实无益,与成功无关,只与内心的自我满足或疗愈有关。当然,也正是这种纯精神化,这种无用,才显出这种理想主义的纯粹来。它是主人公被内心某种他也无法理解的强烈情感所驱动的一团烈火,是一种从古至今的从未消散的属于全人类的孤独感,一种永不停歇的好奇心,一种认识或者无意识地感受到现实的惨淡后一种决绝的逃避。

    影片花费了大篇幅来描述主人公们与这个世俗世界的格格不入。他们都是失语者,无论是主人公老唐,还是他的助手那日苏,抑或是孙一通。

    他们所感兴趣的世界无法用世俗的语言去表达,同时也可能根本无人与他们对话,于是他们也就丧失了表达自己的能力。

    老唐说话时总是停顿,他的脑子领先他的口太远。那日苏则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口吃,相较于他内心的丰富,他的语言乏善可陈,而孙一通,则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只有在读诗时, 他看起来正常一些。

    而这个世界的噪音,也在无情地侵蚀他们的说话空间。就像编辑部外面那始终不绝的别人的乐器的噪音,总是无情地压过老唐的话语。就像老唐在阐释自己的想法时,他的声音被火车进入隧道时的噪音完全淹没。

    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弃儿,在精神病院里,老唐也找不到他的听众,而孙一通的广播也无人想听,当他走向广播站时,旁边的老太太非常熟念地戴上耳塞,以免遭受他那云山雾罩的诗歌朗诵的荼毒。

    影片在表现这种在现实的尴尬与错位时,用了最大的心力,也显示了影片主创的敏锐的观察力和概括力,他们能发现这种生活中处处可见的裂缝,并有着将其隐喻化的能力,最终又能不陶醉于这种能力,仍然有着将其日常化的平常心和自制力。影片处处都闪现着这样的灵光,却在表现上举重若轻。

    比如老唐被卡在他的赝品宇航服里,它说的是他快被他的赝品理想窒息了。他被吊着从窗口移出来:他和他的理想成了一个无人不知的笑话。他在精神病院和成都的街头与孙悟空偶遇,他们的神情一致的疲惫和迷茫:孙悟空是他在这个世界尴尬境遇的镜像。

    而整个故事本身的环境也充满着隐喻性。从物质高度发达的北京成都,到杂乱而蓬勃的乡镇,到凋蔽而怪异的农村,到被废弃的旧厂矿,再到无人问津的洞穴,这既是主人公们现实的路线,也是他们心理的风景,当他们从整个物欲世界退出之时,他们才来到他们内心的本源。

    而表现这个世界物欲的最大的两个表征,是两个品牌,一个是要找编辑部做广告的阿波罗热水器,一个是矗立在户外的巨大广告牌外星人燃气灶。这些代表着我们对这个未知世界的尊敬和好奇心的神衹和符号,都成了物质世界的广告明星。它们是对这个全面物质化的一种讽刺。

    当然,这种讽剌并不是义正辞严的,就像影片在表现这些人物的尴尬境遇一样。它们多少带着一种戏谑,一种漫不经心,一种并不拿自己当回事的洒脱。

    这部影片并没有那种挟理想而自重的傲慢与沉重,反而有着一种捉狭似的耍机灵。影片在处理所有的情绪时,都有着一种分裂的暧昧:一边是可笑,一边是可悲,一边是兴高采烈,一边是淡淡的心酸,一边带着讽剌,一边是带着尊敬。

    2

    这种分裂感和矛盾性, 体现在影片的方方面面。

    影片的整体风格,既像是煞有介事的电视纪录片,又像一个完全扯淡的怪谈志异。

    影片里的人既像疯子,也像先知,既像白痴,又像天才,既像儿童,又像老人。就像影片里那个开着儿童乐园的小车神出鬼没的陨石猎人,他时而像个侠客,时而像个笨蛋。

    影片就是要用这样一种杂糅,来扰乱我们的心神,让我们没那么安生地坐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它就是要用那些看起来互相矛盾的特质,那些明晃晃的缝隙,来让我们惯常的审美标准失效,而去接受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在剧情的设置上,也同样如此。这种矛盾,于现实世界,是主人公那捅破天的理想和他在现实中无法动弹的境况的对比。在精神世界,则是科学与诗的相遇。这也是影片中最令人意外的转折,诗的介入,让影片突然从一种土味视频的质感转向,有了一种更玄虚飘渺的哲学味道。

    所谓科学,是理性思考的最高形式,所谓诗,是感性思考的最巅峰表达。物质世界,其实就是科学发展的最直接成果,而内在世界,则是诗所能发挥的地方。科学外向寻找,诗向内挖掘。

    但在这部影片中,这两者突兀却又强烈地汇合了。

    这两者的代言人如此不同。科学的代言人老唐连吃饭也想的是营养配比,好吃与否不再他的考量范围之内。诗的代言人孙一通则根本不在乎所谓的科学,反而是对老唐做饭的手艺无数次贬斥。但他们又如此相似,他们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他们都有满腔的激情与柔情无法向人诉说,他们不约而同地分别逃向的科学与诗歌,而这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无用的天书。

    最终诗歌指引科学找到了答案,这答案是宇宙其实与我们人类同构,你所追求的就在你的身上,远方即是肉身,星空从来在你的身体内闪耀。

    这无疑是个相当安慰人的假想,就如斯宾诺莎的上帝论:上帝从来不是任何具象的外在生命,它就是宇宙本身,而我们每一个个体就是上帝的一部分,上帝与我们流着同样的血液,有着同样的心跳,我们就在上帝的怀抱之中,我们就是怀抱本身。

    这种纯然哲学性的思辨,与影片前部琐细戏谑的现实主义强烈对撞,既让我们有一种被闪了腰的空幻感,同时又有着一种突然置身宇宙中心的壮阔。它让我们有了一种安全感,我们并不是这个无垠黑暗而冰冷宇宙中的异已分子, 我们与星空同质,整个银河都是我们的手足。

    诗歌则是粘合那些现实缝隙的某种气体,它悄然而冰凉地填充了这个难解而又支离的世界碎片之间,深入到我们灵魂受伤的每一个隐秘的空洞之中。

    当孙一通那西南官话所朗诵的诗歌诡异地笼罩在那片乡村之音,当麻雀真实地落满整个石狮子时,现实与灵魂真正合为一体。那些难解的和难以下咽的神秘,终于以诗的名义被真正命名。

    诗,从某种程度就是一种乐观主义,它相信万物自有其规律,它们以我们不知道的绵线勾联着。它是我们与这个冷硬世界的和解,它将无意义驱出了我们灵魂的深处。

    影片就这样用一种陡峭的方式整合了我们和这个看似越来越无情无趣的世界的关系,当镜头从地球缓缓拉出,整个宇宙渐渐呈现出和我们的DNA同样的构型时,一种洞穿整个宇宙真相的通透感,让人心悸。

    3

    正如前面所讲,影片充满了矛盾感,这种矛盾感是影片最为迷人的地方,但也是影片对于这种矛盾感的过份强调,让影片有着某种程度的造作。

    影片主创显然讨厌某种文艺片的无病呻吟故作恣态,所以他们选择了看起来最没有形式感看起来也最土的电视纪录片的形式,但同时它的内在又是极其精英化的,于是为了在实质上免俗,它放弃了剧情片中很多常规性的东西。

    比如对于人物前史的惜字如金,影片中最为动人的父女情,被限定在极为有限的几场戏之中。对人物之间的关系, 也缺乏真正的开掘,更多地把它当成叙事之中的某种人物状态质感的调料。

    比如影片中那些有趣的有意味的镜头,影片都保持着固有的冷静,绝不在此矫情地停留,甚至是生怕观众看出任何滥情的影子,所以绝不强调和详述。

    比如它其实没有任何外在的戏剧冲突,所谓的杂志社濒临破产,并不能形成影片中的现实压力,也并非影片主人公大费周章去寻找外星人的原因,当然最后找到外星人也并不能解决这种现实困境,最终杂志社也关张停业。它其实只有关主人公老唐的内心,这种纯精神化的自我完成,对于很多观众而言,太过虚无飘渺,他们找不到与现实联结的更坚实的情感落点,于是也就难言满足。

    影片用极简的方式来反抗庸俗,最终造成的结果是影片剧情上从某种程度的过于简省,从剧情张力来讲,它在很多时候其实是静止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纯粹的人物状态电影,同时其实也是部表达欲过剩的电影。在影片的前半部分,影片在现实与男主人公的拉扯中,表达对这个世界理想和浪漫不再的隐诲愤怒,而后半部,则在诗歌与科幻的玄妙纠缠与对立中,表达这个世界本质高度同一的神秘与浪漫。

    影片中无所不在的表达,与人物内在和剧情的单薄,造成的结果,就是一种极度失衡的关系。

    而这,让影片的人物看起来更像是个符号,只不过,这是些很有趣的符号。他们的身上承担了过多的意义,于是就少了一种更悠游和丰润的质感。人物的重要性永远是大于意义的,也只有当如此时,影片所追求的那种自由而又玄妙的感觉才会真正出现。

    说到这里,就想讲一讲同期的另一部电影《了不起的夜晚》,它也同样非常讲求意义,但它与《编辑部》不同,它内里其实只有剧情的复杂堆砌,却又要在片中惯性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情怀,它希望这个情怀及意义为它加分。这其实也是商业片的常规套路,它不得不生硬地去勾联某种普遍的底层情绪,试图通过情感共震让大家呼略它在故事和人物层面的勉强和笨拙。

    而前者,则是一种作者导演求胜心切所导致的常规僵硬,它似乎不能忍受电影在任何一刻落入常轨,于是情愿省略不足,也绝不与平常挂勾。

    从这个意义来说, 青年创作者还是有一点平常心比较好,奇峰突起,必然是要有平淡做底子的,而更动人的情感波动,也需要更细腻且更复杂的人物内心作为引子。

    从这两部片子对比也能看出, 有独特的世界观和美学观,影片自然会在每一帧地透露出它独特的气息,而如果没有,强行上价值,反而会让影片显出它的急功近利和廉价来。

     5 ) 这个沉迷自我表达的导演,用伪纪录科幻片“震惊”平遥

    作者/采访:电车

    第五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进入尾声,我们迎来了一部国产科幻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影片用伪纪录的形式,讲述了落魄潦倒的中年男人唐志军——一家科幻杂志社的主编,因一个困惑他终生的问题,再一次踏上寻找外星人的旅途的故事。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导演是孔大山,他2015年拍摄的伪纪录短片《法制未来时》曾一度在网络上走红,看完后不少人因片子里讽刺而又过度真实的影像“大受震撼”,片中那个“老是沉迷于自我表达”的被抓导演孔大山也借这部短片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才华。6年后,他的长片处女作《宇宙探索编辑部》终于问世,同样是熟悉的伪纪录形式,但在多年的沉淀后,让我们看到孔大山对于这一特殊类型电影更深入的思考,在把握真实与虚构的边界时更加游刃有余。在科幻的背景下,他的幽默戏谑得到了加强,一个看似闹剧般的故事,却在荒诞中探寻到人生乃至宇宙的秘密。

    本片的编剧兼演员王一通也在电影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与孔大山精心雕琢了2年时间,才最终完成剧本。在片中饰演的角色孙一通更是为影片镀金不少,凭借着精湛的演技以及独特的角色理解,孙一通无疑将成为今年华语电影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他与平遥电影展的渊源颇深,早在第一届平遥电影展时,就凭借长片《杀猪匠》拿到WIP最佳影片,第三届时又因《灾星下的恋人们》拿到平遥创投类型创新奖,到了今年第五届,与孔大山合作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入围藏龙单元。年纪不大的王一通早已是平遥老熟人,这次能否有所斩获,我们拭目以待。

    补拍完《宇宙探索编辑部》最后一个镜头的王一通(左)和孔大山(右)

    深焦:影片灵感来源是什么?

    孔大山:2017年,看到一个电视台新闻,有村民声称抓到了外星人,电视台去他家采访,他非常诚恳地讲述了抓外星人的整个过程,他把记者带到家里一个冰柜前,里面放着一个硅胶外星人。他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形象,在讲述与外星人接触过程中,让你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荒诞感。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伪纪录,他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如果那个新闻是一部电影的话,是一个非常完美剧本和表演的呈现。那是一个最早的启发点。

    深焦:怎么理解伪纪录这种形式?

    孔大山:伪纪录这种形式是我上研究生时的开学第一课,《法制未来时》短片是我的一个作业,王红卫老师第一天就给我们布置了这个作业。我之前对伪纪录的概念只是类型片的中一种,没有太去琢磨了解,只是看过一些伪纪录风格的恐怖片,伪纪录的题材基本都是强类型的恐怖、悬疑等。

    王老师在课上给我们分析了伪纪录的本体到底是什么,让我意识到所有电影的风格都需要去考虑完成一种假定性,导演的本质是这个,控制你的摄影、美术、表演、剪辑、视听,在一个假定性的语境里去讲述一个故事。伪纪录相当于给你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现实,现实的假定性语境是什么?是如何把故事讲得和现实中发生的故事一模一样,它有一个很明确的评判标准。比如拍一个很风格化的东西,作为导演来说,这个东西合不合理,解释权在你这,但如果你拍一个伪纪录,评判是交给所有人的,所有人都有生活的经验,知道这个东西是真是假,如果哪句词说得很别扭,写得很傻,观众一下子就能意识到,我们生活中不这么说话,因为这里的逻辑、状态不对,所以伪纪录就会天然地强迫你去意识到表演的真实基准线在哪,怎么在这个框架里去完成导演的任务。

    《法制未来时》剧照

    深焦:片中有很多细节,比如背景音的呈现,人物用关窗户的动作提示观众背景音;再比如让人物不去回避镜头,有时还会面向镜头,这也是为了营造假定性语境吗?

    孔大山:没错。我们当时给这个电影设置了一个逻辑,我们拍到的主角是默认摄影机存在的。在一个新的场景中,遇到的路人,他看到摄影机,本能地就会去瞟摄影机,所以我们会偶尔穿插一些直视镜头的设置,让你意识到摄影机的存在,去强化假定性以及真实感。

    深焦:片中用了特别多跳剪的手法,这个设置是怎么想的?

    孔大山:和伪纪录的风格是一以贯之的,我的每场戏都是用长镜头拍下来的,但即便演员这一条演得特别完美,镜头也特别完美,我还是要切它。因为有一个逻辑,如果是伪纪录,在抓取一个现实场景的时候,信息不可能那么平均地被接收到。比如我们在片子里看到一个两分钟的对话,现实生活中可能是说了十分钟的内容,用跳剪才可能让你快速地接受到,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没有人会把话说得条理分明,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我可能要用四五句。如果要把对话的信息让观众特别自然地接收到,你必须让观众意识到时间是不完整的,对话或是事件的进行不是在一个封闭的时间内发生的,是经过剪辑、经过省略的。

    还有一个技术原因是跳剪可以重塑演员的表演。正常电影的剪辑是以镜头为单位,但我们这个电影的单位是一个镜头里的某一句话或者某两个字。我不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接,在镜头内部我还要细分成无数小细节。比如演员的头两句表演得好,另外一条的后两句表演得好,甚至是某两个词表演得好,这样重构起来就是我希望呈现的表演状态。

    孔大山

    深焦:孙一通这个角色是导演一开始创作时就在剧本里的吗?

    孔大山:一开始就有的,但当时那个角色和现在差别蛮大的。其实那个角色一开始是不成立的,他是现在的孙一通和肖全旺(抓到外星人的骗子)的混合体,他们是一个人。后来我和通哥(王一通)两个人越想越觉得矛盾。

    王一通:特别是你要让孙一通去收钱就觉得太奇怪了。

    孔大山:对,就觉得孙一通身上不应该有这种东西。其实最初设置那个混合体的孙一通是为了聚焦角色,不想让太多的角色分散主线,但后来想想,这样的话角色就不能成立。他不能是个骗子,或者说起码看起来不像是个骗子。我们设定的孙一通这个角色你可以不把他当人类看。

    深焦:感觉孙一通是一个很纯粹的角色,和金钱是不沾边的。

    孔大山:他没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

    深焦:他在片中念的诗是现为影片创作的,还是之前写的?

    王一通:硬憋的。一开始自己会写一些,但和现在呈现出来的相去甚远。我们采了好几次风,堪景又去了好几次。虽然待的时间不长,但回来之后自己会试图去回忆那些情境,然后硬憋出这些诗。

    平遥国际电影展《宇宙探索编辑部》新闻发布会现场的王一通(左)和孔大山(右)

    孔大山:你可以把这个角色当做王一通本人就行,在我看来他就是孙一通。我第一次去他家的时候,我刚坐下放下行李,他就拿着一本诗集说,“我刚写了一首诗,我读给你听。”

    王一通:还有这种事?

    孔大山:你都没印象了吗?

    王一通:记不得了,听起来有点做作。

    孔大山:嗯……实际上也很做作。但这让我获得了一种在生活中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在北京你遇到的人,可能都是和你聊最近都看了什么电影,接了什么活儿,又听说了电影圈的什么八卦……没有人会跟你说:“我给你读一首我写的诗。”

    深焦:你俩最早怎么认识的?

    孔大山:就是平遥。我当年是他粉丝,贾樟柯导演曾经做过一档《柯首映》的网络短片展映,他的短片《杀猪匠》是第二期放映的。虽然看不懂,但大受震撼,决定一定要认识这个导演,然后就立刻关注了他的微博,但他到现在都没有回关我。(笑)

    王一通:我不怎么上微博。

    孔大山:我2017年去参加“平遥一角”单元,我有短片入围了。我看WIP片单,发现了《杀猪匠》王一通,这肯定是短片的长片版,但他短片的风格让我很难想象长片会是什么样,长片肯定是另一个风格,他那个短片作为长片是不成立的,所以我很好奇就去看了,这次看懂了,且又大受震撼。刚好和我同去的同学是他当年艺考班同学,但因为各种原因当时在平遥并没有约上。

    《杀猪匠》海报

    王一通:他每次讲这个都感觉像一对老夫妻讲当年是怎么认识的,那是他的视角,从我的视角也很有趣。我在重庆读书,大学是综合性大学,导师是学术界很有名,但是我自己在实操方面离他们那样专业院校的学生距离挺远的。但我能在网上看到北电学生联合作业之类的作品,我看了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比较雷同的感觉,现实主义、手持机器……其中我看到一个伪纪录片,就他那部名字很长的短片《震惊!拍文艺片闷死人上新闻了!导演被抓了!》。我们共同的朋友约了次饭,在吃饭的时候,我第一次看见他(孔大山),就觉得好面熟,他还以为我客套。然后聊起来,我就说:“我觉得你们北电的真牛逼,但我觉得最牛的一个片子是……”然后说出了那部短片的名字。他说就是他拍的,当时的心情非常复杂,马上就在外面合了一张照。

    孔大山(左)和王一通(右)第一次见面时的合照

    深焦:后来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又是怎么凑到了一起?

    孔大山:最开始我先写了七八个月,进度异常缓慢。我发过给通哥一个大纲,他挺感兴趣的,忽然有一天他就说:“我们干脆一块写吧。”当时我虽然一直有这个想法,但不好意思说。之前一直自己写,不知道能不能写出来,也不知道能不能拍,都不知道。他那么一说我当然很开心,就一拍即合,开始写了。

    王一通:你可能忘了,我们见面时在聊一个纪录片叫《精神分子》,聊的时候就感觉特别聊得来,和孙一通这个角色的设计和概念有挺多关系。

    孔大山:聊这个片子我有印象,和孙一通的关联我没印象。我觉得孙一通本通就是他,只不过都是提炼的,他不会那样生活,但他们精神内核是一样的。

    《二甲基色胺:精神分子》海报

    深焦:写剧本的时候就把王一通本人带入到角色里进行创作吗?

    孔大山:最开始刚写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由他来演,只不过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形象在,后来写着写着就想,干脆你来演吧。

    王一通:他主要是看了我一个无实物表演被震惊了,没想到还挺能演的。只是摄影不太喜欢,他说我演得很假,我在演一个破腹产的过程。

    孔大山:他的演技让摄影师都忍不住越权喊CUT了。

    (王一通无实物表演视频可移步失焦DeepFocus公众号同名文章观看)

    深焦:王一通在演这个角色时,为了代入角色有做什么准备吗?

    孔大山:他不需要代入,我和他从来没有试过戏。

    王一通:其实第一次演的时候,我还给了你几种状态。我一开始预设的其实和你的想象还有一点差距,你说太楞了,你希望我再害羞一点。我到后面演的时候就把害羞那一面强化了。我最早想的这个角色在我视角里不会那么害羞。

    孔大山:我俩一起写的剧本,将近两年时间,我已经默认他知道我想要什么,所以我从来没和他说过戏。直到实拍第一天,拍了第一个镜头,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他说一说。后面除了动作和形态上的调整就没有再说过了,“这个角色该怎么演?这场戏该怎么演?”,没有再说过这种话。

    《宇宙探索编辑部》里王一通的造型

    深焦:另一个演员杨皓宇,他在片中也有一个贯穿全片的精神状态,有和他沟通怎么去演这个角色吗?

    孔大山:杨皓宇老师毕竟是专业演员,我之前没怎么和专业演员合作过。以前拍学生作业都是发给你剧本,到了现场我怎么说你怎么演,但和专业演员肯定不能这么做,太简单粗暴,所以需要找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好显得咱也很专业。我最开始见他的时候,送了他两本书,一本是周国平写的《尼采》,一本是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觉得唐志军这个角色身上的某种特质是可以在这两本书里有一些气质上契合的东西,我没办法和他说这具体是什么,只能让他看,然后自己感受。再来聊这个角色时有一些铺垫,更容易找准角色定位。

    后来在拍摄中,我才意识到为什么要跟演员进行事无巨细的角色探讨,大到这个唐志军的世界观,小到他走路的时候能不能两手揣兜儿等等。因为只有演员百分之百的了解了这个人物,他才能真正进入这个角色。演员只要不是本色出演,都是需要“信念感”来支撑的,他了解了这个人物,才能相信这个人物,并且相信他现在就是这个人物,演员一旦建立了这个信念感,这时候他怎么演就怎么对。

    《流浪地球》里的杨皓宇

    深焦:拍摄地大凉山是怎么找到的?

    孔大山:我还在写剧本的时候想去四川待一阵,通哥刚好也想去大凉山,他的《杀猪匠》之前在那取过景,他想再去那住一段时间,我俩就出发了。本身剧本也需要那样一个环境,从北京到四川,再到深山这样一个环境上的过度。在四川的话要么是藏区,要么是大凉山彝族自治区,藏区的地貌不太合适,所以选了大凉山。后来我们采风去了彝族的历史博物馆,我发现彝族的审美都特别酷。但其实我们片子里真正的山林不是在大凉山拍的。我们采风基本上跑遍了大半个大凉山,发现真正的大凉山的环境并不适合剧本所需要的场景,后来实际很多山里的戏是在通哥老家拍的,四川雅安一个景区里,那是他拍《杀猪匠》的地方。

    深焦:最初怎么选择了拍电影这条路?

    孔大山:源于我高中成绩一般,一直在玩乐队,高二时面临着一个考大学的问题,突然意识到玩乐队是考不上大学的。家里对我的要求是,学什么专业随你,但你需要考一个大学。当时我就关注到有一个影评专业,因为我从小语文成绩特别好,我就想着多看点电影我是不是可以考这个专业,听着很有趣,那时开始有意识地看电影。那个年代很多小孩会去租碟,看香港电影,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娱乐产品。我准备学这个专业时才有意识地看电影,发现原来电影的谱系原来这么丰富。就好像你一直以为流行音乐就代表了所有音乐,突然有一天你突然听到了摇滚乐,从此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深焦:郭帆导演是这部电影的监制,你是怎么认识他的?

    孔大山: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拍了个毕业短片,翻拍动画片《李献计历险记》,我拍完的那年刚好是郭帆导演拍的长片《李献计历险记》上映的年份(2011年),他在网上看到了我的短片,我俩就微博私信认识了,约见面后聊得挺好,后来说下次他拍片可以去学习一下,转眼就到了2013年,他拍《同桌的你》时,我去当了导演助理,合作就开始了。

    孔大山《少年马力傲的烦恼》海报,翻拍自《李献计历险记》

    深焦:到拍《宇宙探索编辑部》的时候,又过了很长时间。

    孔大山:我2015年去读了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郭导在准备他的《流浪地球》。杀青的时候,他约我到他工作室聊天,问我有没有想拍的东西,我就把之前说的那个新闻发给他了。虽然不知道要拍什么故事,就想拍这样感觉的东西。他说,“可以,去写剧本吧。”然后两年就过去

     6 ) 对话孔大山:诗、古典乐和伪纪录片创作方法浅论

    (本文在采访时已避免出现剧透,避免因深聊细节而影响观看,部分角度仅供观影时辅助理解)

    从影片放映前一天被引荐认识,到发布会发言,再到这次专访,三次见面,导演孔大山给人的感觉一直是不怎么说话,很不善言辞。

    据资料,孔大山1990年出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经拍摄过一部名叫《法治未来时》的短片,讲了一个关于“文艺片闷死人”的故事,常被当成他的代表作来介绍,以至于平遥影迷在坊间评价他,“颇有宁浩的意思”。

    10月18日,这位青年导演凭长片处女作《宇宙探索编辑部》,在自己参与的首个电影节连续上台三次,拿到全场第一份荣誉,也拿到全场最后一份荣誉。第一次登台,他作了极简单的发言;第二次登台,他把编剧王一通拽上了台,王一通是他的朋友、搭档,没想到二人都不善于讲话,也没说几句;第三次,他终于把该感谢的人都致谢了一遍。

    今年,第五届平遥电影展以“聚”为主题,把天南海北的电影人汇聚一起。在接近闭幕时,人们在观影口味上仿佛达成了一致:影评人评委通过授予“迷影选择荣誉”表达对它的喜欢;五位青年导演和演员作为青年荣誉的评委,授予它“影片荣誉”,表达对它的赞美;费穆荣誉评委是五位资深电影人,把沉甸甸的最佳影片荣誉颁给了这部电影。

    青年荣誉评审王俊凯评价说,“它浪漫至极,令人情难自禁。它探索了中国电影的新可能,也探索了我们的内心。”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的颁奖词则写道:“影片脱胎于现实生活的荒诞,将目光投射于一位癫狂执拗的科学家身上,一段悲喜交加的旅程带领我们探索未知的宇宙,窥探社会和人心的角落。”

    放映完赢得高口碑,以高开分成为爆款,这部电影还有很多可圈点的细节:据介绍,故事曾被推翻一次;原本是导演计划的毕业作品,最终未能成为毕业作品;因为疫情,剧组经历了一次停摆;影片从剧本开始就得到了郭帆、龚格尔等电影人支持;它有一个宝藏剧组,藏着艾丽娅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如今,这部极低成本的软科幻电影有很长的片头,得到了万达、华谊、郭帆工作室、猫眼、淘票票等多家顶尖电影公司垂爱……

    在平遥,我们约到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导演孔大山,在疲惫的工作间隙,用30分钟时间简单对话,聊聊关于剧本、剧组、伪纪录片、科幻、和郭帆导演合作的事儿……

    QA:新浪电影 X 孔大山

    新浪电影:昨天看完这个片子,很多人都觉得好。在发布会上,王红卫老师说,剧本在前期被推翻过一次。

    孔大山:最开始推翻的不是剧本,是故事梗概。我花两个月写出一个故事梗概,给王老师看,他不是很满意。我调整了一下思路,再给到王老师时,他觉得之前是30分,这一版是70分,可以按照这个思路继续推进了。

    第一稿的梗概更像一个闹剧,纯闹剧,没有人物,角色不是很突出,都是通过一些事件来推进的。第二稿才有了唐志军这个角色,通过这个贯穿的人物来推动所有情节发展。有这个让观众移情的角色,整个故事顺着逻辑推演出来,变得自然很多。

    唐志军这个人物,是从我的上一部短片延续下来的形象,那部短片是由我爸出演的,我爸的形象跟电影里的唐志军一样,戴个眼镜,穿一个黑棉袄,骑着个电瓶车。至于这个人物的内核上,可能有很多的灵感来源。比如说,他身上有一种尼采式的狂暴,一种酒神的气质,另一方面自身又存在一些很矛盾的东西,有所谓的理想主义者的感觉。

    灵感有一部分来自于一些纪录片,比如有一个纪录片叫《自行车与旧电钢》,里面有个角色叫张宜苏,是一个音乐人,弹钢琴的,他就是这个世界上另外一个唐志军,当时看到这个角色,让我觉得,这种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非常得不真实的,他比你通过文学、影像创作出来的人物都更加迷人。看了很多纪录片,我可能潜意识里被这些真实世界里的人物打动,才有了后面对这个角色的创造。

    新浪电影:在电影里,唐志军这个角色由杨皓宇出演。为什么会找到杨老师?

    孔大山:刚写完一稿剧本的时候,赶上《流浪地球》首映,我在电影里发现了杨皓宇老师。后来郭帆导演问我,你对电影的男主角有什么意向?我就直接说了杨老师。他说没问题。

    首先,第一眼肯定是形象。他的形象就是知识分子,很老派的知识分子,跟我想象的唐志军非常接近。其次,我看了很多杨老师之前的表演,能看出来他的表演功力,表演的谱系是非常宽的,可以驾驭很多不同角色,从表演技术层面,他肯定可以胜任这个角色。

    在前期筹备阶段,我们充分沟通过关于人物的一些认知,大到角色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精神内核是什么,小到角色走路的时候能不能手插兜,类似于这种细节,给人物设定了一个非常明确的边界,有些事能做,有些动作不能做,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是不能说的。通过这些排除法,这个人物的属性就会越来越明确,我们彼此之间也达成了共识。

    新浪电影:这部电影的剧组是个宝藏剧组,艾丽娅也是一位宝藏女演员。

    孔大山:我在电影学院上学的时候,经常看到我们学校的毕业联合作业,很多都会邀请艾丽娅老师。出于对后辈们的提携,她也是经常没有片酬就拔刀相助,是一位非常性情的前辈。写秦彩蓉这个角色时,我首先就会想到她,当时也没敢请她。我虽然参考的可能是她,但我本来希望找一个素人来演,找来找去发现还是没有太合适的,索性还是找艾丽娅老师来了。

    新浪电影:两个年轻角色,蒋奇明(饰演那日苏)是话剧演员,盛晨晨(饰演晓晓)是素人演员。

    孔大山:对,还有王一通(饰演孙一通)也是素人演员,这两位素人演员是我的朋友,都是第一次当演员。

    新浪电影:所以这是一个科班演员、素人演员混合的班底。发布会上,艾丽娅老师说起拍摄经历,用了“恐怖”一词。她说,她不知道素人演员们想什么、是什么状态,摄影机还一直跟着拍,所以很“恐怖”。

    孔大山:不光是这些主演,很多群演也是素人。我们的拍摄现场更像一个沉浸式话剧,或者沉浸式密室。我们假设起点在这个房间,当走到另一个房间时,那个地方可能就被安插了素人,突然会出现,演员可能事先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反常规的操作。

    新浪电影:所以电影里有很多场景是即兴表演?

    孔大山:对,因为剧本的设定基本很明确,大的叙事任务、节奏点都是明确的,在这个过程中,我是非常欢迎演员有即兴发挥的成分。我最开始跟演员说,举个例子,就好比我给出一个坐标、一个目的地,路上会途经某几个点,你的任务就是途径这几点,最终到达目的地。如果你能在通往经过这几个途经点的过程中,还能够探索到其他地方,我是非常欢迎的。但是,途经的点是必须要有的。

    新浪电影:岔开一下话题,我记得看你之前在一篇采访说过,表达才是最重要的,电影好像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你也体验了很多游戏。你刚才说的模式,就很像游戏。

    孔大山:我觉得电影也好,游戏也好,都是载体,最重要的是你想通过这个载体讲述什么东西。我觉得未来电影发展会越来越像游戏。就像之前不断升级的电影的技术规格,无无外乎是为了无限地接近沉浸感,游戏反而是更轻而易举能达到的。人类对沉浸感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变的。

    新浪电影:追求沉浸感和追求现实感之间有区别吗?

    孔大山:现实感是,我们每天都活在现实中,现实是无力改变的,不管你是谁,你每天都要经历同样的物理意义上的24小时,你在二环上堵着车,必须就是在那堵着车,没办法跳切到下一个场景。现实是无力的,但游戏也好,电影也好,它永远可以给你在现实中达不到的体验。

    新浪电影:说到现实感和沉浸感,孙一通这个角色很有意思,他头戴一口锅,时不时晕倒,还有一个特别的结局,这个人物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思考在里边?

    孔大山:我写的时候没有按照一个正常人类去塑造他,但我很难形容的到底是什么,感觉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新浪电影:你心里是否有预期观众会怎么理解这个人物?

    孔大山:我敢肯定观众都会觉得他很可爱。

    新浪电影:你是怎么说服你的朋友来演这个角色?在电影里的诗是他的写的,你本来就知道他会写诗?

    孔大山:不需要说服他,只是通知他(笑~)。我俩刚认识的时候,朋友之间会互相分享自己的东西,拍过的电影,写过的诗、小说。他除了是一个电影导演之外,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家,我看过他的小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东西太少,我总感觉在华语短篇写作里,很难看到这么好的文笔。特别喜欢。

    关于电影里的诗,我会跟他说我的诉求是什么,这场戏最后一首诗一定要有所指向性,它不能真的只是诗,一定要跟剧作,跟整个电影的主题,跟很多元素要有一些暗含的勾连,它要完成戏剧的任务,还要考虑到节奏问题,那首诗不光是文字意义上的,它还是音响音效甚至音乐,是构成视听的一部分,一定要有它的节奏。

    新浪电影:电影里用了非常大量的古典音乐,比如最开始的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库布里克、拉斯·冯·提尔、姜文等大导演都用过。

    孔大山:我记得我在网易云音乐上看到关于这首音乐的一则网友评论,我发现他写评论就是我感受到的感觉,像是唐志军这个人物的一个判词。

    我找一下那个评论。第二圆舞曲有很多版本,我在电影里用的是安德烈·瑞欧的版本,是完全无法替代的一个版本。就是这一条——

    (网友评论:一种理想主义怀着热烈的情感在巨大的悲剧里狂欢,在痛苦和绝望里产生了美好又盛大的幻觉。)

    ——我觉得他写的其实就是唐志军的判词。

    新浪电影:之后还有一首欢乐颂。

    孔大山:在写剧本过程中,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音乐应该是大量的古典音乐。它的人物和故事,有一种古典浪漫主义色彩。把古典音乐跟很粗粝的现实进行混合,会有一些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而且我在不同的阶段都特意选择了华尔兹,比如开场是第二圆舞曲;中间他们愉快地上路后,又是一段华尔兹;最后是“The last waltz”(最后的华尔兹),武满彻的那一版。其实也是完成一个呼应吧。

    新浪电影:为什么会选择伪纪录的方式呈现这个故事?

    孔大山:我是先选择了伪记录,然后才写的剧本,所以是先确定了风格。这个片子的监制王红卫老师,是我研究生导师,他开学第一天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就是拍摄伪纪录片。伪纪录片能非常好的训练一个导演对假定性的完成,你可以通过伪纪录片创作去反推导演工作中所有要控制的细节。从那次训练我才意识到,伪纪录片是一种特别能容纳很多可能性的风格,又有极强烈的辨识度。

    新浪电影:在这部电影里,观众该怎么理解这种摄影机在现场的叙事?刚开始时,摄影机会强调在场感,慢慢的随着角色的一步步深入,这种在场感被不断削弱,甚至产生矛盾。

    孔大山:在一开始必须让观众明确摄影机的存在,建立语境,然后明白这不是一个正常电影的摄影机,这是一个伪纪录片的摄影机。随着往后推进,观众慢慢进入故事后,在潜意识里可以跟着人物走,这时候摄影机的存在感可以慢慢退后,让位给角色、情节。在电影里,观众会慢慢意识不到摄影机的存在,直到日食发生的时候,角色用手挡住镜头,再打开,这就像给予观众一个礼物,跟观众有一个交互,让其再回到原有的语境里。

    新浪电影:所以电影里用了很多跳接,是你剪辑时有意设计的吗?

    孔大山:手持镜头加跳接,肯定是同一个系统里面的东西,在确定了伪记录风格之后,我必须要使用的同一套语言。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这也可以帮助演员重塑表演。

    新浪电影:什么样的科幻会比较打动你?

    孔大山:我对科幻倒也没有说特别了解或者怎么样。如果从历史规律的大数据来倒推,推算出我们的未来可能只有一个路径。科幻就是让我们抛开这些东西,给出无数个路径,人类的未来到底何去何从,科技的发展到底如何改变社会形态,甚至人性本身有没有可能被影响,看看我们人类未来到底是什么德行。

    科幻是幻想了未来关于世界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当你看到一个特别不一样的答案时,就会非常兴奋,就会被满足。我觉得这是科幻最大的意义。

    新浪电影:在发布会上你也透露开场录像带的效果是来自郭帆的建议,导演自己也亲自参演了一下。说说你跟郭帆导演的合作吧,他是否给了一些成本控制的经验?

    孔大山:这个剧本是郭帆导演最开始让我写的,当时他刚拍完《流浪地球》杀青,把我叫到工作室聊天,问我想拍什么,我给他发了一个新闻,新闻说的是一个村民声称抓到了外星人,带着记者到他家打开冰柜,里面有一个硅胶外星人。他一看觉得挺好玩的。我说我想把它拍成一个电影,但具体讲什么故事我不知道,我就想把这种感觉拍出来。然后他说写剧本吧。

    每一个剧本的关键期,他都会给我具体的反馈。不只是剧本层面,他在导演层面、美术层面、特效层面也会给我很多宝贵意见。毕竟我是第一次拍电影,完全不了解工业体系到底能做什么,郭帆导演会很明确的告诉我这个地方可以这样,那个地方可以那样。我也是通过这样的过程一步步完善剧本的。

    这部片子本身定位不能是硬科幻,要不然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一定得是一个四两拨千斤的东西。所以我们只能靠创意来制造一些视觉奇观。比如日食部分,我们只做了两个残缺的日食的特效,其它的可以通过不同时间段的拍摄来完成。电影里的确有一定的视觉奇观,但是实施起来是零成本的。

    新浪电影:去年因为疫情剧组停摆了一次?

    孔大山:我们本来是19年就开始筹备的,预计是2月份开机,所以筹备到1月21号放假回家,结果1月22号爆发了疫情,整个剧组就散掉了,大家都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怎么样,也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怎么样,算是经历了一次至暗时刻。好在郭帆导演不断力挺我,一定要把这个剧本拍出来。

    我们启动了第二次筹备,大概在4月份的时候,当时疫情已经稍有缓和了,郭帆导演把我叫去开会,商量了一个预计的开机时间。时间是通过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方法得出的,就是抓阄,一个是7月,一个是11月。因为疫情,我们说不准到底何时更安全,那就看天意吧。结果抓到了11月。整个拍摄周期有37天。

    新浪电影:这部电影现在有这么多行业顶级公司加入,算不算有了一个好结果?

    孔大山:有这些大公司的支持,肯定是对电影有帮助的,至于未来怎么样,不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作为导演,我只负责导演范围内的事儿。

    新浪电影:从个人或者产业来看,你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孔大山:我其实没办法客观的给电影评价,非常矛盾,写剧本的时候就不知道这个电影会拍成什么样子,拍完又不知道这个电影最终什么样子,我的心里没底。直到我剪的时候,才慢慢意识到好像是这个样子。但情况又会出现反复。我开幕前一天还在做后期,到现在也没办法特别客观地看这部片子。

    (梵一,首发于新浪电影)

     短评

    那个热评,“我和花520买骨头的唐志军有什么区别?”太高级了

    7分钟前
    • 在风前
    • 还行

    这是一部内核非常非常浪漫的电影。它讲的就是一个迷信科学的人最终学会了写诗。它从宇宙探索最后又回到了编辑部,最终肯定了只有艺术才能抵达科学未知的境地。作为一个学理的文科生,我尤其被这一点打动。当然,它还是一部非常当下的电影,本质上和《瞬息全宇宙》在讲同一件事:是把自己抛向无尽的虚空,还是回过头来,看看人间。这就是当下最致命的问题,也是全人类的困境,是科学或曰理性发展到极致后所必然导致的虚无主义,该如何面对的问题。这部电影最终给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特别具体。而这恰恰是关键之处——答案本身是什么不重要,具体才重要。我推荐给所有正在为抽象的虚无感所困扰的人,这是一部可以结结实实给到你安慰的电影。

    11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旁观视角,伪纪录风格,荒诞但有逻辑,特别有趣。荒诞的表象下,那个不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执拗理性可爱的人给我带来很多对人类对宇宙对人性的思索。看到终章,我更加明白了这么一件事,就是请遵循着你所热爱的事物的指引,因为那就是答案。

    15分钟前
    • 次等水货
    • 力荐

    #PYIFF2021# 非常惊喜,中国科幻终于找到了另一条门路,不依靠狂轰乱炸的特效堆砌,而是回归到最为本质的人类共通情感。一个落魄的中年“民科”,执拗地追寻一个未解的答案,只是为了去疗愈心中的伤疤。诗歌的文学浪漫,数据的逻辑思维,正像是DNA相互交织的两个链条,组成了这部影片的核心,也组成了普世价值的能量。结尾镜头不断抽远,人类的情感是如此宏大,又是如此渺小,让人久久回味。伪纪录片的形式,公路喜剧的类型范式,五个段落紧凑衔接,包裹了一首稍显悲伤的组曲。看到最后我想起的竟然是《降临》的内核,所有未知通往的答案,是爱。恭喜各位主创,这就是所有公司都在苦苦寻找的发光项目。演员表演都很棒,祝爆。

    1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这不是普通的电视雪花点,这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今年平遥唯一5星,浪漫主义荒诞神(经病之)作,理想主义惊奇之歌,华语软科幻类型巅峰,国产伪纪录片高光时刻,预定年度华语最佳。恰如其分的荒诞,一本正经的幽默,笑中带泪,哀而不伤。剪辑、素材太棒,细节信息量爆炸,处处有嘲讽,处处是神来之笔!“爱无法发电,但是牛粪可以发电” 三二一闭眼睁眼,当狮子身上真的落满麻雀,仿佛看到宇宙的轮廓。

    2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其实形式上不需要强调伪纪录拍摄人的在场,纪实临场感的手持和采访镜头已经足够了。所以形式可以更统一(要么降低伪纪录属性,要么强化并减少配乐去掉升格),收尾段落的情感和主题拔高可以再往回收更顺一点。整体上在伪纪录形式与喜剧和科幻类型的混搭尝试上显得成熟且自信,把科幻作品的宏大概念与主题,与人类个体的私密情感经验连接到一起(类似于《星际穿越》+《登月第一人》),而影片本身看起来又如此之“小”,更显蕴藏的能量之“大”,放在国内来看是最难做也是最难得的那类电影。

    2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强烈要求孙一通诗集出版

    23分钟前
    • 梦伴
    • 推荐

    孙一通让我出戏总觉得是拉宏桑在演…………

    25分钟前
    • uily
    • 推荐

    我妈笃信地瓜餐,我爸是佛教徒,我妈吃了三年的地瓜配盐水,我爸觉得我考上学和家人没得covid是菩萨保佑,我从小学开始的家庭科普运动到今天早已宣告失败,最后也能微笑着跟着点头“反正结果是好的”。我剩多少不情愿的宽容,那也只够给荧幕上我家人的影子了,也最后就偏偏这股子不思进取的中果特色最惹人生气。你在科技日新月异面前瞠目结舌,努力把一切串联在一起,却怎么也理解不了简单且基础的逻辑,摆脱盲信就能摆脱的痛苦,你说那可是我还是只想盲信。步步为营地探索诘问,最后还是把存在主义的糊糊翻来覆去炒了第三百遍,宣告观众爱又第三百次拯救了苍生,不管你是疯子、酒鬼、弃女都能获救,你不是艺术的害群之马谁是?

    27分钟前
    • 拉琴的尸体
    • 还行

    依旧是男性视角讲述的故事,其一,男主角作为离异,女儿得抑郁症自杀身亡的懦弱无能的中年男子却并没有遭到社会的谴责和歧视;其二,男主角想要去成都探索外星人,社里一众成员虽说嘴上不同意,却还是会作为他忠诚的信徒,一路陪伴他,为他提供经济支撑,试问一个女性能得到像他这般的支持吗?其三,作为吸引众人泪点的女儿的去世,完成了观众对于软弱自私,仿佛还带着点理想主义者的悲歌形象的男主的理解与感动。其四,男主角最后站在山洞口,声称自己理解了宇宙的奥秘不过是“爱”,这种说法解构了之前的对于存在意义的探讨,其实不过是将与生存意义一样虚无缥缈的爱作为它的掩盖,为其蒙上了一层美好的色彩,于是观众在一片泪声中觉得自己得到了世间的爱。

    31分钟前
    • 怀瑾瑜兮
    • 还行

    被一些影评人的高度评价给诈骗到了;看来不同人对浪漫的定义非常不同,对于有些人来说“宇宙”“存在”等词以及语焉不详的现代诗歌排列组合在一起即可触发内心浪漫情结,就跟大学生会用夏天、自由、苏打、快乐with黄油相机滤镜加字加字照片来营造自觉出众的氛围感朋友圈一样。女儿的线也太刻奇,套了一个寻找外星人的噱头、还有伪纪录片的形式,镜头的设计还有手持的感觉在大荧幕上显得非常粗糙,之前很喜欢导演那个《法制未来时》的短片,结果电影有种加长版视频的感觉,还是感觉撑不起来啊……

    35分钟前
    • 小小气泡熊
    • 还行

    法制快讯:各部门注意,近期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文艺与商业结合的新型犯罪模式!

    40分钟前
    • reader
    • 推荐

    有一年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了很多民科。他们大多数是骗子,少部分是傻子,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偏执狂,他们身上的那种想要冲破肉身束缚的狂热和坚决的行动力,让我觉得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教育,也许会是下一个开普勒。但这部电影让人知道,知识有时候并没有那么重要,红巨星塌缩,编辑部解散,麻雀翔集岩石,驴子行于山涧,万物有联且有意义,都是因为人类那一点点的爱与偏执。这道理很多先贤都说过了,这个电影用恰当且幽默的方法再讲了一遍,是对中国科幻有功。

    42分钟前
    • 江声走
    • 推荐

    #5thPYIFF#虽然有取巧的成分,但是这种对于抑郁症的表达远比那些矫情的情绪电影来得有趣深刻。道理挺简单,过程很有趣。爸爸寻找外星人的过程更是寻找女儿自杀的答案,我们探索宇宙不正是为了拓展我们的认知领域。既然在广袤的宇宙层面,人类渺小无意义,不如把目光投向彼此。

    47分钟前
    • 林夕已被占用
    • 推荐

    剧本写了四年,打磨得非常之好,到最后节奏也很稳,一点没泄气。这点就很不容易,不是模仿个形式就能成功,不信你们可以自己拍个试试。郭帆龚格尔在为中国重工业科幻开疆拓土的同时,还助力青年导演孔大山推出这部极低成本、几乎无特效痕迹、伪纪录片风格的轻科幻喜剧,以小博大,似乎又找回当年初看《中邪》的那种惊喜感。中国终于也有像《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这样完全以故事创意、而非靠烧钱奇观取胜的科幻片了,硬科幻软科幻、高概念低成本两开花才应该是科幻题材的未来。全程好笑的同时,最终又落到宇宙的尽头是爱,深邃、浪漫而感动,导演意图是非常清晰的。手里那根520块钱买的假外星人腿骨,越走它变得越长,一个简单的道具,就拍出一种奇妙的科幻感,喜欢类似这样的小巧思。唯一建议就是跳切剪辑用得有点多,又是手持镜头,买票尽量选后排。

    52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所以他姓唐,唐吉诃德的唐,唐三藏的唐。带着能伸缩的金箍棒,打退堂鼓的八戒与吃胡萝卜的白龙马,Journey to the west.

    56分钟前
    • 隔壁家的桃太太
    • 力荐

    #2021平遥#不仅是本届平遥最佳更是本年度国语最佳,爆灯喜欢的那种!只要你小时候看过UFO未解之谜,成长过程中追过十多年科幻世界,给回到未来和rick&morty打出过五星,叩问过为什么人存在于这个世界这样的傻问题,你一定会被戳得死死的。这是部科幻片吗?不,这是一部献给理想主义的浪漫赞歌,更有着最深沉的爱。当然了,还有诗意和迷茫。我在无法言说的巨大共鸣里哭得稀里哗啦。

    1小时前
    • 艾栗子
    • 力荐

    最后唐志军写了首诗送给死去的女儿,但他念不出口,他只能流泪,因为眼泪就是这首诗本身。

    1小时前
    • 干不了活
    • 推荐

    天真、浪漫、深情。瑞思拜!

    1小时前
    • 顿河
    • 力荐

    321的时候我闭眼了

    1小时前
    • 葵葵圈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